岱岳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8&rec=201&run=13

【概况】 该区因位于泰山脚下,泰山古时亦称岱岳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街道)、731个村(居)委会。年末全区总人口97.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59万人。人口出生率7.7‰,死亡率7.98‰,人口自然减少率0.29‰。有少数民族25个、2.2万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7.4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完成47.8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完成24.4亿元,增长19.3%。实现财政总收入5.4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地方财政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三次产业比例为27.5∶48.0∶24.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增长16.5%。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缴税金分别增长29.8%和5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3亿元,增长25.7%。其中,5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76.6亿元,增长29.3%;亿元以上的投资在建项目35个,完成投资额3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76.9亿元、贷款余额42.6亿元,分别增长14.6%和18.8%。
农 业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8亿元,增长2.0%。粮食总产51.6万吨,增长1.6%;棉花总产627吨,下降1.3%;水果总产24.4万吨,下降0.2%;蔬菜总产251.4万吨,增长0.5%。肉类总产4.6万吨,禽蛋总产3.8万吨,奶类总产8.4万吨,水产品总产3175吨。全区林地面积5.4万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2.8万公顷,用材林面积5800公顷,防护林面积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2%。全区农机总动力69.0万千瓦,增长0.9%。
工 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6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29.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5.3亿元,增长40.0%;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9.5%,增长0.1%。主营业务收入105.3亿元,增长37.7%;实现利税10.7亿元,增长64.1%;实现利润6.1亿元,增长74.2%。
建设 环保 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6亿元,增长26.4%,其中资质三级以上企业3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3亿元,增长14.5%。全区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520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二氧化硫达标率57.8%,工业烟尘达标率99%,粉尘达标率98.67%,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9.3%,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烟尘、工业粉尘等排放量分别下降7.4%、25.4%。
交通 邮电 全区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62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0.1公里。公路货物运输量为1052万吨,增长6.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902万元,增长1.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364万元,与上年持平;邮政业务总量2538万元,增长7.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1万户,互联网用户8963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实现进出口总值1.3亿美元,增长35.6%,其中出口总值1.1亿美元,增长34.6%。国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0.5亿元,增长21%;对上争取各类资金5.6亿元,增长33%。合同外资额2.0亿美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20.4%。完成对外劳务合同额9981万美元,增长71%;完成对外劳务营业额7685万美元,增长53.4%;外派人员1916人次,增长41%;年末在外人数2911人次,增长9%。全区2A级景区一处,旅行社10家,旅游定点企业5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3.5万人次,增长45.8%;实现旅游总收入8078.7万元,增长58.8%。
教科文卫 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生6624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1.4万人。普通初中32所,在校生3.1人。小学122所,在校生5.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44人。全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家,分别建立了粮食、蔬菜、桑蚕、中药材、林果等方面的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园面积达112公顷。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4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项、省科技奖励1项。专利申请量213件,授权专利43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4%和93.4%。农村家庭电话普及率达到63.5%。有卫生机构22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0所、卫生防疫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216张,卫生技术人员167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680人、注册护士466人。参加全国级体育比赛获金牌1枚、银牌2枚,参加省级比赛获金牌1枚。在第二十一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年体育彩票发行额488万元。
社会生活 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亿元,增长23.6%。农民人均纯收入4796元,增长10.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75元,增长20.9%。全区收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6亿,增长31%。其中,收缴企业养老保险费9708万元,增长17%;收缴企业失业保险费386.9万元;收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1.1亿元,增长41%;收缴医疗保险费3321万元,增长17%;收缴工伤保险费155万元,增长42%;收缴农村养老保险费1384万元,增长168%。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1.91万人,占应参加人数的95.27%。全区17处敬老院有房间1200间,床位2089个,达到了70%集中供养目标。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0万户、2.0万人,其中城镇低保862户、1733人,农村低保9464户、1.8万人。全区17个乡镇(街道)和53%的村均成立慈善组织,共募集创始资金459.7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9576人,其中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3305人。社会福利企业13个,安置残疾人员664人。全区收缴各项社会保险费2.58亿元,增长31%;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1.91万人,参合率95.27%。

【平安岱岳建设】 该区在平安岱岳建设中注重抓好5个确保:一是确保平安建设基础,村级综合治理办公室人员达到1995人,全区有70%以上的村(居)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二是确保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3%,刑事案件破案率上升20.8%,做到了命案全破;三是确保提高治安防范能力,乡镇(街道)成立专职巡逻队伍,建立特警分队,村(居)推广治安防范承包制,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四是确保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16件,调处化解1302件,调处成功率98.9%,防止群体性事件13起,防止矛盾激化案件53起,妥善安置接收的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人员55名;五是确保平安建设的法治环境,组织开展普法培训班、普法学习明白纸、普法考试、赶普法大集、赠送法制春联等“五个一”活动,受教育人数达8万。

【规模工业增长态势良好】 年内,该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2.3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5.33亿元、利税10.71亿元,分别增长29.3%、40%、64.1%。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达到52家,增加13家;其中过300万元的22家,过500万元的17家,过千万元的11家,规模工业增长态势良好。一是工业生产呈现产销两旺态势。全区规模工业达到206家,比上年增长28家;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2.31亿元,增长29.3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石膏板、原盐分别增长128.4%、100.4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49%,比上年增长0.06%。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拉动增长强劲。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9.41亿元,增长36%,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27.17%,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1.13亿元,增长81.93%,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9.52%,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三是工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区规模工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33亿元,增长37.67%;利税10.71亿元,增长64.12%;利润6.13亿元,增长74.21%。

【打造汽车市场“岱岳品牌”】 该区围绕“塑造岱岳品牌,繁荣汽车市场”目标,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定期召开行政单位与汽车企业座谈会,共同解决“泰山国际汽车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规划,提供完善的汽车销售、维修保养、汽车美容、配件供应、汽车文化、车贷保险、驾训挂牌等一站式服务,增强产业服务功能。加大宣传推介,成立汽车销售业协会,搞好汽车展和汽车文化节等活动,建立汽车销售网网站,提升“泰山国际汽车城”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利用环境、区位、品牌等优势,以商引商,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环境,解决汽车城规划、交通、信贷、保险等问题,力争把“泰山国际汽车城”打造成车商投资兴业的基地、客户购车养护的乐园。

【蚕茧产量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 年末,该区成龄桑园达到3334公顷,蚕茧产量4499吨,占全市总产量的59.1%,连续7年名列全省第一;蚕农增加收入1.04亿元,蚕茧组织管理费及税金合计贡献达900万元;制定发布地方蚕茧标准8项,进一步巩固山东桑蚕第一县和山东优质桑蚕主产区的地位。①落实优惠政策。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发展桑蚕生产的意见》,新发展桑园的分别给予乡镇、村和农户奖励,并由区财政贴息为养蚕户提供桑苗贷款,鼓励发展新桑园。各村利用每年秋调时机,统筹规划,引导蚕农集中建设养蚕大棚。②抓好桑园建设。推行“3+1”生产模式(3亩桑一个大棚),桑园向养蚕能手和养蚕大户集中,全区有养蚕大棚4100个、面积45.1万平方米。实行“大壕、大苗、大肥、大水”的桑园建设标准,加强栽植后的管理,确保栽一片带一方。③推广新技术。引进繁育良种桑苗达到90%以上,推广小蚕共育、大棚省力化养蚕、蚕病综合防治、桑园快速丰产等关键实用技术。栽桑养蚕的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每亩桑园增收800元以上,蚕农人均增收500元以上。④实行桑蚕标准化生产。该区为首批3个“桑蚕茧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之一,桑蚕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配套实施10项桑蚕茧系列岱岳区农业地方标准和5项泰安市农业地方标准,提高了全区桑蚕茧生产整体水平。与省蚕业科技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⑤搞好科技培训。按桑蚕生产的不同季节,分别举办全区范围的培训班,邀请专家对各村技术员和养蚕大户进行指导培训。定期发放植桑养蚕明白纸和有关技术资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或到田间地头跟踪指导,使每家养蚕户都有技术明白人。⑥建立服务网络体系。建立以乡镇蚕茧站为依托,各级技术人员为骨干的服务网路,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优质服务,与蚕农形成长期稳定的经济协作关系和蚕茧合同产销体系,把桑园管理、蚕室消毒防病、小蚕共育、大蚕饲养技术指导、蚕用生产物质供应、蚕茧收购等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科技入户率,形成上接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完整桑茧产业化发展链条。 (张洪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