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和渔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7&rec=85&run=13

【概况】 2006年,全市共投入资金4.8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9200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3平方公里;完成1361个村的自来水工程,受益人口102.5万人,超全年计划任务46.4%。完成水产养殖和增殖面积2.63万公顷,生产各类鱼苗6.1亿尾,水产品产量达7.86万吨,实现产值8.6亿元,渔民人均总收入达4762元。征收各项水利规费14691.69万元;争取省以上无偿资金8357.95万元。

【水利工程建设】 年内,全市各类农村水利工程共投入工日3800万个,开挖土石方7500万方,扩大改善灌溉面积2万公顷,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3万公顷;6.4万处小型水利工程中有91%实行不同形式的改制。①及早编制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民急需的项目为重点,坚持“以效益定项目、以项目定投入”的原则,确定工程内容和相关指标。项目实施中,重点培育村村通自来水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②重点工程建设。南水北调济平干渠试通水成功,已向济南输送东平湖水3000多万立方米;东平县2个调水工程泵站基础工程通过阶段验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完成征地迁占实物调查任务。完成胜利渠改造工程勘测和规划设计,对牟汶河引水枢纽改造工程的施工和监理进行招标。泮河治理工程泰肥铁路桥以南泰山大街以北工程全部竣工,完成橡胶坝充水试验。直界、尚庄炉两水库的除险加固进展顺利,其中,直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1217万元,年内开工的工程已基本完成;尚庄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1924万元,占一期工程投资计划的68%。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东周水库保安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苇池、彩山、胜利、贤村四座水库于7月份一次性顺利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定级验收,纳入省级统一管理范围。

【水资源管理】 6月3日,泰安市区域水网建设规划通过省水利厅、山东农业大学专家论证。年内,新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51个,审批水量823.71万立方米;编制完成《泰安市“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肥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进入第二阶段。13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涌现出华丰煤矿、泰安玻纤、石横电厂等节水工作先进单位。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对泰城及各县、市饮用水源地实行一月一监测,并在市县两级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月报制度。完成大汶河流域15个监测断面、96眼自备井和18个水源地的水量、水质化验和水质监测工作。与水文部门配合,实施入河排污监测“零点行动”,分两次用6天时间对所有连续或间歇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排污的排污口逐个登记,集中监测。

【渔业生产】 年内,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进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水产品产量、效益同步提高。完成水产养殖和增殖面积2.63万公顷,生产各类鱼苗6.1亿尾,水产品产量达7.86万吨,实现产值8.6亿元,渔民人均总收入达4762元。渔业经济在全市农业经济中的比重达4.5%以上。泰山赤鳞鱼被农业国际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养殖场所发展到30余处,面积15公顷,养殖规模近100万尾,年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年内,启动泰山赤鳞鱼原种场建设项目,全市淡水养殖品种从以“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鳙鱼、鲢鱼)为主增加到10多个,形成以鱼为主,虾、蟹等特色养殖共同发展的格局。休闲渔业迅速发展,拉长渔业产业链条,涌现出一大批休闲渔业示范典型,有10家被评为市级休闲渔业示范点,7家被推荐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园,全市以休闲渔业为主的二、三产业收入达60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3倍。全市认定淡水渔业标准化生产的无公害水产品产地8处,无公害养殖面积1667公顷。

【水利渔业科技】 年内,申报山东省水利科技示范园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3项,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9项。有3个项目立项,项目经费16万元;对水土保持植被覆盖应用技术等7个在研项目进行督导检查;积极组织项目报奖, 申报省水利科技进步奖7项,有5项获奖;申报泰安市科技进步奖项5项,有2个项目获奖,并在全市科技大会上受到表彰;开展高效集水节水综合技术推广示范调研,形成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并上报省水利厅申请立项推广。完成全市水利和渔业系统科技现状调研任务,形成《泰安市水利和渔业系统科技现状调研报告》。年内,水利和渔业系统有19人被确定为全市第一批科技特派员。

【依法行政】 重新组建25人的水政监察支队,下设水政执法和规费征收两个大队,全面负责法律法规宣传、各项水利渔业案件的查处和水利规费的征收。全年共查处水事渔事违法案件32宗,调处水事纠纷7起,应对行政诉讼1起。下达限期安装取水计量设施通知书64份,督促取水单位安装计量设施102个,严格按计量收费;水利规费征收数额达14691.69万元,上缴市财政2824万元。12月8日,组织专家对省电校新校区、济菏高速东平连线两个项目的水保方案进行评审,实现市级水保方案评审工作零的突破。年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共办理水利和渔业行政审批事项331件,承诺时限内办结率为100%。

【村村通自来水】 年初,市委、市政府把村村通自来水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首。年内,全市共投入资金2.31亿元,完成1361个村的自来水工程,受益人口102.5万人,超过年度计划任务46.4%。5月,省政府在泰安召开现场会,推广泰安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管理的新模式。上半年,沿汶河275个村40.1万人的自来水工程全部完成,汶河沿岸群众全部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泰山区和肥城市分别于7月底和10月底提前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自来水村庄普及率达到100%;新泰市于10月底完成三年规划任务。截至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8%。在12月份省政府村村通自来水督查考核组的全面考核中,泰安市获得一等奖,获得200万元奖金。

【防汛工作】 全市汛期平均降雨量500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偏少3.3%,比上年同期偏少30.1%。其中,6月份降雨130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偏多46.2%,比上年同期偏多4.8%;7月份降雨176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偏少17.4%,比上年同期偏少21.4%;8月份降雨177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偏多15.5%,比上年同期偏多88.3%;9、10两个月份平均降雨17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偏多73%,比上年同期偏少94%。汛期,汛末,全市各类水利工程共蓄水8.52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蓄水2.67亿立方米,占汛末计划蓄水量(3.02亿立方米)的88%;小型水库蓄水1.78亿立方米,占汛末计划蓄水量(2.2亿立方米)的81%;塘坝蓄水0.83亿立方米,占汛末计划蓄水量(1亿立方米)的83%;东平湖蓄水3.24亿立方米。
  年内,全市各类防洪工程没有出现影响安全的重大问题,只有局部地区出现大风暴雨灾害。5月4日22时至5日3时,东平县降大到暴雨,全县平均113.2毫米,最大点旧县乡雨量为360毫米,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量。旧县乡、斑鸠店镇、银山镇等乡镇遭遇特大暴风雨,风力达到8级以上,阵风10级以上。此次降雨历时短,雨量集中,形成大面积涝灾,农作物受灾严重,部分村庄进水,大量房屋倒塌。特别是给旧县乡淀粉加工业造成重大损失,原料被冲走,淀粉被浸泡。全县受灾人口11.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413.3公顷,倒塌房屋135间,损坏房屋155间,损失淀粉50万斤,刮倒树木2.4万株,冲毁道路3000米、鱼池86.67公顷、机井50眼,1500米高低压线路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其中农业直接损失9900万元。7月3~5日、8月4~5日,市内局部地区降大到暴雨,并伴有大风。岱岳区、新泰市、宁阳县、东平县部分乡镇遭受洪涝灾害及风灾。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4800公顷,成灾面积1800公顷,绝产266.67公顷。刮倒树木3000余棵,损坏房屋1750间,冲毁桥梁7座、低压线路1300米、生产道路30多千米,直接经济损失1900万元。

【水土保持】 年内,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3公顷,完成重点小流域治理治理项目25个。其中,国债项目6个,省重点扶持项目6个,市重点项目13个。有7个开发建设项目单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配合编制全市“十一五”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规划,开展“小流域生态修复适宜性”和“地表径流集水技术示范推广”两项课题研究,制定“十一五”期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6个国债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方案和《黄前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5月份,上年度3个国债项目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全部被评为优等工程。12月,对年内实施的6个国债项目进行全面自查,基本完成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抗旱工作】 年内,全市降雨量偏少。尤其是9月份以后,全市范围内基本无有效降雨,气温异常偏高,出现较严重的旱情。其中,9、10两个月全市平均降雨仅17毫米,比上年同期偏少94%,比历年同期平均偏少83%。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2.03万公顷,其中重旱4.05万公顷,有172个村15.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市政府于11月6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11月17日召开会议对抗旱工作进行全面部署,12月9~22日组织市直有关部门举办抗旱知识培训班,向县、乡、村各级干部群众广泛普及宣传抗旱知识。11月下旬,全市普降中雨,旱情有所缓解。

【河砂资源综合整治】 汛期禁采期间,东平县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将2000多艘抽砂船只清理上岸,实现河、湖范围内全部禁采,对违禁采砂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全市共下达涉砂执法文书983份,训戒各类犯罪嫌疑人538人,拘留29人。全年共清理路边非法储砂400多万立方米,占储砂总量的近80%。水利部门协调财政、税务等部门开展河砂税费征管大检查,在全市推广肥城市运砂车辆装载方量许可制度,解决缴讫证不填日期、一票多用的问题。年内,全市共发放772万立方米砂资源的税费缴讫证,收取税费8112万元。完成河砂管理监控联网系统的信道租用招标、线路架设和卫星定位系统的测试工作。 (刘永辉 李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