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7&rec=76&run=13

【概况】 年末,市、县两级有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机构7个、市质量认证咨询培训中心1个(对外为泰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计量、质量、特种设备、纤维检验、情报等技术机构27个;职工646人,其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直属单位职工197人。年内,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以“能力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以全面实施电子化监管为手段,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先后被国家人事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集体”,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全国落实辖区执法打假责任制先进单位”,名列全省17个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第2名。

【质量监督与管理】 ①推进名牌战略实施。年内,中国名牌产品达到5个;全市28个产品获得“山东名牌产品”称号,总数达到81个,新增数量和总数分列全省第六位。山东省服务名牌总数列全省第6位;8个产品获得山东省名牌农林水产品称号;9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总数达到15个。12月,市政府召开全市名牌工作表彰大会,出资350万元重奖名牌企业,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通报表彰,奖励10万元。其中,泰和东新股份有限公司、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突出“一个重点”(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突破“两个难点”(食品小作坊监管和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抓好“三个关键点”(增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的宏观掌控能力、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能力、强化对区域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专项整治能力),有效确保全市食品质量安全不出问题,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的“三个放心”(吃得放心、喝得放心、买得放心)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起政府宏观界定、统一领导、督查督办,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食品小作坊监管机制,为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奠定坚实的基础。年末,全市有318种产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食品监管考核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名列全省第一。

【计量管理】 ①法制计量工作。组织开展对能源计量工作、企事业单位建立计量标准运行情况、机动车安全检测机构、加油站、夏粮收购用计量器具、定量包装商品、民用“四表”(水、电、燃气、热气)和电话计时计费装置的计量监督检查。其中,检查85家企业的264项最高计量标准和7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96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及23家授权单位的33项计量标准;检查18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共检验29个批次,合格率为100%;检查汽车安全检测线11条,检查各种在用计量器具105件;检查加油站314家、加油机1200台,合格1188台,合格率为99.6%,检查加油站其他计量器具(金属量器等)200件,合格187件,合格率为93.5%;检查民用“四表”2200台件,电话计时计费装置61台套。国庆、仲秋期间,组织对流通领域229家商场、超市407个批次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监督检查,合格率94.6%。元旦、春节期间,检查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181家,检查定量包装商品8088件,合格率为98.5%;零售商品1217件,合格率为98%;检查计量器具737件,合格率为92.5%。检查粮食收购单位(收购点)85个,检查计量器具217件,合格193件。②工业计量工作。推广“C”标志,帮助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巨龙食品有限公司顺利通过省局组织的计量保证能力审核,取得“C”标志,使通过计量保证能力评价的企业达到5家222个规格的产品。指导112家企业通过计量确认,使通过计量确认的企业总数达到343家。完成79名计量检定员的考核及85项计量标准的考核发证工作。

·链接·
定量包装商品“C”标志
“C”(英文CHINA的第一个字母)标志是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商品通过认证贴上“C”标志,即表明其产品净含量是有保证的,消费者可据此放心购买到足量的商品。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C”标志管理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推出的一种全新的监督管理模式。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获准使用“C”标志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在对其计量保证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的基础上,经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必要的考核,向其颁发《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证书》,允许在其生产的定量包装商品上使用全国统一的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即“C”标志。
“C”标志的作用:一是表明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其计量保证能力达到了国家《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范》的要求;二是该商品的净含量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规定;三是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制定计量监督抽查计划时,对获证企业的定量包装商品应避免重复抽查或予以免检。
目前可开展使用“C”标志商品有3类13个品种。食品类有酒、食用油、方便面、米、面粉、奶粉、牛奶、酸奶、碳酸饮料、纯净水;洗涤用品类有洗衣粉;化妆品类有洗发液、护肤霜。

【标准化工作】 ①农业标准化。新制定发布34项地方标准,全市制定发布农业标准已经达到108项,全市农业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围绕10大类泰山林果产品,制定《泰安市无公害板栗生产技术规程》等18项地方标准,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果业标准体系。瓜菜、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等3个示范区项目均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考核验收,成为新农村建设新亮点。②企业标准化。11月,泰山玻纤以优异成绩通过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4A级确认,成为全市第2家通过4A水平确认的企业,全市通过4A级水平确认的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2位。③服务标准化。泰安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围绕8个服务业重点领域提出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④采标工作。全市36个产品获得采标认可证书,17个产品获得标志证书,分别为上年数量的1.5倍和3倍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①特种设备安全综合整治和专项检查。4月,对全市56个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84个气瓶充装单位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单位开展“大检查、严治理、严监控”活动,重点对7个化肥生产企业的所有压力管道、附件和10台尿素合成塔、9台氨合成塔逐台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隐患128处,全部进行整改。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前,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及全市车站、商场、宾馆等人口密集区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重点设备安全大检查,发现和消除隐患3起。在全省率先实现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100%、定期检验率100%、隐患设备监管到位率100%的工作目标。②重点设备监控。对全市618台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全部落实监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安排区域监管人员实行近距离、高频次的巡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企业整改,同时报告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实施检验。气瓶电子标签监管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整治,全市15.5万只气瓶中工业用气瓶(包括氧气瓶、乙炔瓶、液氯气瓶)检验率均在90%以上(液氯气瓶检验率达100%)。③建立特种设备区域监管长效机制。制定《泰安市特种设备信息管理办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工作日常考核办法》,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区域监管、行政执法、技术检验“四位一体,整体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转,严格落实责任,切实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对纳入定检范围的特种设备,由检验机构提前50日对到期设备提醒通知使用单位申报检验,对按期报检的及时安排检验;对设备到期前30日仍未报检的,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由其签发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使用单位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移交稽查机构依法进行处罚。

【基础建设及科技工作】 ①实验室建设。6月,市纺织纤维检验所被中国纤维检验局确定为全国桑蚕干茧自动缫丝检验设备3个验证单位之一并顺利完成实验室建设。7月,山东省玻璃纤维及石膏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次性通过省局验收获准成立,结束泰安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没有省级质检中心的历史;9月,中国棉花仪器化公正检验泰安实验室高标准完成,正式投入使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在省质监局公布的新七类食品发证检验单位中,获得资质的检验项目与省质量监督检验院相等,并列全省第一。建立能力建设激励机制,举办泰安市质监系统首届计量、质检技术比武,首次对质检机构检验报告质量进行抽查评定。②办公自动化。建立起联接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各单位的办公网络,进行公文和信息的网上流转,实现办公方式的自动化、无纸化。③科技工作。年内,“顶板动态仪校准方法的研制”项目被列为国家质检总局年度质量技术监督科技项目计划,“车载天然气气瓶检验与安全评定”项目被国家安监总局列为年度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1项专利成果被中国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实用新型专利。年内,全市系统共获科技创新成果51项,节约经费21.3万元,创造效益327.6万元,有力推动检验检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刘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