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7&rec=44&run=13

【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 2006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强化以“五个关键环节、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源头治理工作,有效预防了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维护了“不出事、快发展”的良好局面。①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实行对拟提拔使用领导干部人选,在提交党委常委会研究之前由纪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审查,并出具廉政鉴定的制度,普遍建立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廉政档案。实行市、县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加强对各级党委换届工作的监督检查,努力防止领导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为营造风正气顺的换届环境发挥积极作用。②强化对重大工程项目的监督。认真落实市纪委、市检察院、市监察局提前介入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招标投标及建设的监督制度,市纪委、市监察局参与各种招投标监督活动102项,中标价3亿元,降低投资额4681万元。③强化对财政类专项资金的监督。市纪委、市监察局参与政府采购监督68次,全市实现政府采购总额6.56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05亿元,综合节支率13.8%。④强化对干部与企业往来的监督。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监督员、举报电话等形式,了解干部与企业交往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有效防止干部在与企业交往中谋取私利。⑤强化对领导干部的任中审计监督。年内,市审计部门对16名县级领导干部实行任中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收到明显效果。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突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实施“以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重点教育、以营造廉政氛围为着眼点的社会宣传、以培育崇廉风尚为目标的廉政文化建设”三大工程。各级各部门认真开展“勤政廉政、科学发展”主题教育,通过举办学习党章专题辅导报告会、组织学党章知识竞答和集中观看电教片等活动,促进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通过建立纪检监察网站、开通廉政短信群发平台、设立廉政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加强勤政廉政宣传,增强全社会反腐倡廉意识。加强对上对外的宣传工作,全年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稿102篇,被中纪委采用信息20条,在市地一级处于全国、全省先进行列;召开全市廉政文化建设“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现场会,举办“正气贯长虹”廉政文艺汇演,推动廉政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到泰安视察时,对泰安市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2006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1351件(次),立查各类违纪违法案件64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24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435万元。查处一批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案件。在查结的案件中,涉及县(处)级干部的案件24件,涉及科级干部的案件49件,万元以上的经济案件145件。②从严查办一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全年查处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公路“三乱”、加重农民负担、违法用地、企业违法排污以及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的案件15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1人。③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商业贿赂案件。全年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26件,涉及违法违纪金额1210万元。

【纠风工作】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作为纠风治乱的重点进行专项治理。坚决纠正在城市拆迁、征收征用土地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企业拖欠工资和拖欠社会保险费问题;减轻学生经济负担757万元,向学生退还乱收费102万元;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让利患者4010万元;通过实行“三补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1.08亿元。注重群众意见,畅通诉求渠道。市、县两级“政风行风热线”全年播出580期,320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直播,接听热线电话2343个,办结率99.4%;市政府“12345”便民服务电话受理群众来电4.28万个,办结率97.3%。

【优化发展环境】 改进和完善“政风行风评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风行风评比”工作在优化发展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全市组织5000名评议代表对市直84个部门和单位进行集中评议。严格落实执法部门到企业检查预先备案制度,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进企业检查备案申请1201份,取消及合并184份;继续落实《客商证》制度,发放《客商证》1265个,对《客商证》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对损害发展环境的“三乱”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确定230家企业由市、县纪委监察局领导成员分别联系,及时了解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新引进项目建设中的有关环境问题;印发《泰安市行政效能评估考核实施方案》,各级各部门通过落实首问负责制等10项制度,规范工作人员行政执法行为,解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乱作为和不作为问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加大对损害发展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年受理损害发展环境的投诉、举报736件,查结51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人,通报批评27人(次),移交司法机关17人。
(李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