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博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7&rec=187&run=13

【概况】 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文物工作十分关注,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使文物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现有博物馆3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2个。县级文物管理所3个。全市博物馆馆藏2.19万件(包括县级文物管理所所藏文物)。市博物馆馆藏文物9575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9件;新泰市博物馆馆藏文物6000件,其中3级以上文物560件,宁阳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400件,其中3级以上文物484件。县级文物管理所所藏文物4970件。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主要有石器、陶瓷器、铜器、金银器、玉石器等20大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2件、二级文物536件、三级文物4383件,占馆藏文物总数的23%;县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共有370处,主要包括古遗址、墓葬、建筑、石刻等,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23处、市级64处。①文物建档。对省级以上64处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文书挡案,整理案卷86卷;对108处县级以下文物点进行调查摸底和资料归类。②文物升级。按照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06〕19号)、省政府《关于公布第3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鲁政发〔2006〕136号)和市政府《关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泰政发〔2006〕83号)精神,组织评审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各县(市、区)申报文物保护单位37处,经过复审和专家评审,前张庄遗址等28处入选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泰周家庄东周墓群等8处晋升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泰山古建筑群、洪顶山摩崖石刻、京杭大运河泰安段等3处晋升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③文物保护。对徂徕山石刻盗拓、肥城齐长城周边非法施工等案件进行查处。争取专项资金186万元,对岱庙西华门、宁阳文庙进行维修。④法制宣传。“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化遗产日”期间,走上街头进行文物法律法规、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知识等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品、组织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参观地质博物馆、冯玉祥纪念馆等形式,以激发市民爱祖国、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2006年的宣传主题是“博物馆与青少年”。5月18日,市博物馆向青少年免费开放1天,接待3000余人。举办大型文物图片展,制作展板60余块,展出文物图片300余件(套),为文物保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工作条件。

【《泰安文物》杂志创刊】 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市文化局创办《泰安文物》(季刊)杂志,年内出版4期。该刊物立足于专业研究和工作指导,设考古与发现、博物馆论坛、泰山文化等栏目,同时传达上级文物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交流和研究探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杂志出版后,激发了基层文物工作者学习和钻研业务的热情,为广大文物工作者和文物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得到省内同行和专家的好评。(周长顺)

【泰安市博物馆】 该馆是一所集中展现泰山历史文化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1986年依托岱庙建馆。除负责全市文物的征集、保管、陈列、研究外,还全面负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岱庙的日常管理工作,属馆庙一体的机构。市博物馆下设职能部室11个,有正式工作人员155人。有馆藏文物9575件,其中一级品139件。藏品中一部分为封建帝王供祀泰山神灵的祭器,另一部分为考古发掘出土和从社会征集来的各种历史文物,还有库存古籍图书近4万册。有陈列展厅12个,面积3136平方米。基本陈列有历代碑刻陈列、汉画像石陈列、历代石雕陈列、岱庙旧藏神轴展、乾隆与泰山专题陈列、泰山庙会文化展、泰山百年展等,年平均接待国内外游客20余万人次。2006年,市博物馆明确“三年内使岱庙加入省内一流博物馆、国内一流景点行列”的奋斗目标,确定了环境整治、旅游促销、陈列改造、人员“四定”等4件要干好的实事,一手抓景点管理,一手抓博物馆建设,坚持以保持岱庙历史文化面貌为前提,努力改善游览环境,充实陈列内容,增加文化项目,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文物保护、利用、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到年底,岱庙客流量累计为29.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7%;实现门票收入537万元,同比增长18.1%。全年完成接待任务50余次,其中重大接待任务3次。
文物保护、研究与宣传 加大对文物的安全保护力度,推行治安防范责任承包制,规范岱庙的治安秩序;严格执行安全大检查制度,全年查出较大安全隐患1处,一般安全隐患17处,隐患整改率99%;组织实施监控设施改造安装工程,依据国家文物局《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防护级别规定》,投资8万余元,对院内古建筑、文物库房、城墙等重点防范部位安置防火、防盗报警设备及摄像机,弥补监控死角,形成覆盖严密、运行高效的治安防控工作体系;配足配齐消防设施,更换灭火器150余具、10马力手抬水泵1台,水带10条、水枪1支,达到了国家一级风险区的标准要求。年内实现第14个文物安全无事故年。依据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保护中心设计的《泰安岱庙西廊房修复设计报告》,在遗址发掘的基础上对西廊坊进行修复,推进岱庙历史原貌恢复进程;完成双龙池栏杆及双龙池碑加固、岱庙院内地面砖铺地维修等工作。加大对文物库房基础设施的投入,购置专业书橱53个、除湿机3台,更换各库房的温湿度计;对各类藏品进行保护修复,规范馆藏文物帐册、卡片、档案的统计保管工作;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文章15篇,其中1篇入选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系列文献《中国当代文博论著精编》;参编《泰山文化·岱庙馆藏古籍》。配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世界遗产泰山》摄制组、泰安电视台《泰山大观》栏目等,完成对近百件文物藏品的拍摄工作,并提供背景资料及说明文字;为全市文物精品巡回展撰写并提供近万字的资料及60余幅图片;举办专题展览7次,包括泰山庙会展、“日本泰书会”书法展、馆藏神轴展、石雕展、泰山国宝文物精品展、周韶华77抒怀近作展、百年泰山展等。

陈列改造 年初,博物馆召开专家论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明确了“且展且推,最终将陈列推向新馆,还岱庙东岳神庙的风采”的总体思路。组织业务人员精心设计,严格施工,先后完成《配天门精品》《历代碑刻》《历代石雕》《汉画像石》及《岱庙神轴》等5个展室的陈列改造;为庆祝泰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及博物馆建馆20周年,在配天门成功举办“泰山国宝精品展”;设置文物高仿制品专柜,推出近几年研发的文物复制品,对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进行初步尝试;所有展览均以切实保证古建与文物安全为前提,提升了博物馆整体陈列档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基础设施建设 ①环境卫生管理。全年清运岱庙内垃圾400立方米,清理卫生死角10处,消灭裸露黄土,直接扩大观瞻面积近6000平方米;按照星级公厕管理标准,对岱庙景区内的4处公厕实行高标准管理,悬挂装饰画,摆放绿色植物,提升文化品位。②园林绿化改造及污水积水处理。先后植草5939平方米,铺地砖2340平方米,栽树42棵,栽植花卉植物437棵。实施活水工程,对双龙池进行管道疏通、管网改造,改善池内水质;对院内6个鱼池重新清理,放养观赏鱼1500尾。实施遥参坊积水处理工程,铺设排污管网40米,设计改造排水孔2个,解决其积水问题。实施东西花园改造及绿化工程,按照东盆景、西花卉的设计构想,对花园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改造,提高花园的展示、观赏效果。③经营设施档次提升。根据博物馆的整体规划,对经营设施及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规范经营摊点及流动摊点,投资6.5万元建成与岱庙景观相协调统一的经营木屋;针对岱庙内经营设施落后、老化的状况,对御香春、天贶殿东西廊坊等5处经营点进行改造。④导游队伍及游人服务站建设。公开面向社会招聘导游人员,从整体上提高导游素质,提升岱庙导游队伍的整体对外形象;完善服务设施,扩大游人服务站面积,新增急救箱、轮椅等医疗设备和小件寄存等业务;及时做好投诉受理工作,做到有投诉不出景区,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泰安文物精品展】 10月1日,“泰安国宝文物精品展”在岱庙开展。该展览是建国后规模最大、展品规格最高的一次真实文物展出。展品主要是从市博物馆万余件藏品中精选出来的泰山祭品系列,有明清时期的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漆器、玻璃器、印玺、服饰等88件套,是帝王祭祀最高层次的馆藏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3件。同时,还有石雕展、神轴展、汉画像石等展馆也是首次向游客开放。通过展览,展示了精深的泰山文化内涵,为文物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