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7&rec=122&run=13

【概况】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强化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加强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和永续利用,实现连续10年文物安全无事故。12月30日,“泰山封禅与祭祀习俗”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规范化管理建设,修改完善基层文物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记录档案。二是制定《泰山景区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泰山历史文化遗产安全指标规范》《泰山景区文物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文物、遗产的使用管理、保护修缮,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三是修订《泰山景区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泰山景区文物修缮操作规程》《泰山景区文物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确保泰山文物安全。四是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规范宗教场所、活动,制定《普照寺常住公约》《普照寺客堂公约》《王母池道观管理制度》等宗教规章。五是与普照寺的宗教人员依照相关规定签订管理协议,加强宗教管理,指导宗教人员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积极开展宗教活动。
  文物调查与研究 一是组织人员开展文化遗存调查,新发现石刻35处、碑刻28件,实施拓片、拍照、考古调查和资料整理等保护措施。二是开展泰山山峰名称调查工作,通过实地考察与搜集、查看有关泰山的典籍、图卷等历史资料,并经过反复筛选和考证,形成近十万字的档案资料。三是深入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和“文化遗产日”活动,在《泰安日报》开辟“泰山百年”有奖问答活动,加大宣传、保护、管理泰山的力度。四是强化博物馆的宣传及知识普及作用,收购藏品15件,修复神轴35幅、拓片72幅、藏品17件,整理古钱币1000余枚,成功举办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一次文物精品展。五是组织泰山景区文博人员参加省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制作展版参加全市文物精品巡回展。六是配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世界遗产——泰山》摄制组和泰安电视台《泰山大观》栏目进行拍摄工作,为准确把握和正确实施文化遗产维修保护及科学研究等项工作,提供基础信息。七是补充完善“泰山古建筑”记录档案,规范补充大量的图片、表格和文字资料,对“泰山古建筑群”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进行重新测量、调查、绘图和资料整理,形成电子文本。
  文物维修与保护 确定文物古建保护维修、基础设施建设等5大类、111项、1100万元的保护维修项目,在维修范围、资金投入、项目数量上,都是力度最大的一年,年底竣工68项。其中,投资10万元,对文物库房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新增书橱53个,除湿机3台,加强文物藏品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投资400万元,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原真性”的原则,强化文物维修,投资60万元,对关帝庙内的山门、戏楼、圣母殿等古建筑实施抢救性保护维修;投资40万元,依据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保中心设计的《泰安岱庙西廊修复设施报告》,在遗址发掘的基础上,复建岱庙西廊房;按历史原貌恢复岱庙太尉殿塑像,对岱庙天贶殿神龛、后石坞元君庙神像进行彩画贴金;投资300万元用于文物古建日常维修,对孔子庙、五贤祠、红门宫、憩亭等42处泰山古建筑进行日常维护,确保泰山文物安全。

【泰山古建筑群被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月25日,泰山古建筑群(包括古建筑21处,独立桥梁6座,独立石亭7座,独立牌坊10座)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山”。至此,泰山共有岱庙、冯玉祥墓、经石峪、唐摩崖石刻、齐长城(泰山段)、泰山古建筑群六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国宝文物精品展】 10月1日,泰山国宝文物精品展开展。该展览是泰安市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展品规格最高、数量最多的一次真实文物展出。展出的藏品是从泰安市博物馆一万余件藏品中精选出来的泰山祭器系列,包括明清时期的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漆器、木器、玻璃器、印玺、服饰等88件套,是帝王祭祀最高层次的馆藏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73件,“泰山三宝”等20余件套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中播出,部分展品是首次向公众展示。同时,博物馆陈列改造后的石雕展、神轴展、汉画像石等展馆也是首次向游客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