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6&rec=99&run=13

【概况】 年末,全市有市、县两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7个,工作人员787人。其中,行政编制189人,市国土资源局161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02人,市国土资源局26人。年内,全市实现土地、矿权总收益16.7亿元,其中土地收益14.6亿元,矿权收益2.1亿元。泰安市顺利通过省政府2003~2005年度市长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综合得分全省第二名。市国土资源局获得“省级文明机关”、“全省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机关”、“市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全市县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单位”、“市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6人次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先进个人称号。
  年内,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利用“3·19”矿法宣传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1”测绘法纪念日等时机,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完成泰山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国土资源管理机构移交和国土资源所组建工作,共组建国土资源所68个。12月19日,启动市国土资源行政服务大厅,推行集中办公、主办员制度,设立总窗口、中介服务、市场交易和行政办公4个区,受理各类报件1481件,全部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接受咨询1082人次;发送一次告知书206份。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市国土资源局执法大队改为执法支队,升格为副县级,增加编制10个;建立国土资源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泰安市国土资源执法责任及错案追究办法》,将执法职责逐一分解细化;7个国土资源执法队伍也相应调整充实。加强执法检查,查处违法占地、非法批地2678件,总面积1198.55公顷,罚款5059.4万元,拆除建筑物6.23万平方米,收回土地使用权130公顷,78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县级行政干部4人,县级企业干部4人,科级及以下70人),5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市、县两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成立信访室,受理各类国土资源信访案件235件,查处率100%,结案率95%。严格按照程序征地,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征收土地补偿金全额到位。

【土地资源管理】 年末,全市国土总面积77.62万公顷,人均0.144公顷。耕地面积34.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4.92%,比上年减少511.79公顷,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发展建设、集体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用地较多。林地面积8.0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38%,比上年增加0.2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市域北部泰山和东部徂徕山、莲花山等山区。园地面积5.8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7%,比上年减少326公顷。其他农用地7.3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主要包括牧草地、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养殖水面等。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9.6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41%,比上年增加937.6公顷,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国家重点项目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农村居民点扩建、工矿建设等。水利设施面积0.9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6%。交通用地面积0.8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比上年增加192公顷。水域面积3.6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比上年减少700公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涝洼地改造和矿区塌陷地治理,恢复部分土地。未利用土地面积6.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1%,比上年减少348公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
  年内,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报批新增建设用地1157.92公顷。①耕地保护。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签订并落实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和占地预审制度,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全市耕地保有量34.87万公顷,划定基本农田1万多片,保护面积31.35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7.96%。②土地资产管理。全市储备土地341公顷,出让714公顷,其中市本级储备293公顷,出让276公顷。52宗经营性用地(面积170.14公顷),全部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全市实现政府土地收益14.6亿元,其中市直9.5亿元。③节约集约用地。在肥城市召开全市节约集约用地现场会,推广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按照分批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确定先期对市区内12个村(居)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可腾出土地100公顷。④土地开发整理。组建泰安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申报项目19个,已批复国家和省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1.49亿元,治理规模5415公顷,预计新增耕地1238公顷。截至年底,正在实施的国家、省、市投资的开发整理项目有59个,总投资4.76亿元,治理规模1.76万公顷,新增耕地3903公顷,其中国家和省级项目28个,总投资4.15亿元。制定《泰安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三公八制”(“公开、公平、公正”和“项目公告制、法人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审计制、管护制和报账提款制”)的工作要求,全面实行项目招标和工程全程监理,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效实施和资金合理使用。⑤国土资源基础管理。全面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6个县(市、区)均完成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基本完成数据库建设任务。城镇地籍变更调查完成泰城200平方公里控制测量并通过专家验收。规范土地登记,国有土地使用权发证719宗,集体土地发证53宗,抵押登记250宗、抵押金额8.3亿元。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启动,落实市级规划修编经费200余万元,完成专题研究6项。完成泰城市区及6个县(市、区)城区基准地价的更新,泰城市区基准地价覆盖面积达到170平方公里。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立档案搜集、整理、归档体系,健全档案管理归档制度和档案查询、借阅制度。

【矿产资源管理】 ①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金、铝、铌钽、轻稀土、石膏、岩盐、自然硫、花岗石、水泥灰岩、铝土、陶瓷粘土、耐火粘土、金刚石、木鱼石、钾长石、地热、矿泉水等58种,矿产地303处。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33种,探明储量497.5亿吨,其中煤炭探明储量25亿吨,主要分布在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铁矿储量7.38亿吨,居全省第三位,主要分布在东平县、岱岳区;硫铁矿储量60.2万吨,主要分布在新泰市;耐火粘土探明储量627万吨;石膏探明储量360亿吨,居全国第一位;岩盐探明储量75亿吨,居全省第一位;钾盐探明储量944万吨,居全省第一位,主要分布在岱岳区、肥城市;金刚石探明储量28.36千克,主要分布在新泰市;自然硫探明储量3.28亿吨,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在岱岳区。②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召开全市工作会议,制定《泰安市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完成“三查”(采矿权排查、探矿权检查、领导干部参与办矿清查)工作任务,通过省政府对第一阶段的检查验收。全市清理排查煤炭、石膏、岩盐、铁矿、水泥灰岩等19个矿种、559处采矿权。排查出无证采矿企业(点)353处,关闭粘土砖瓦厂56处、小型建材厂75处,整合小型建材矿山28处,整合小煤矿2处。③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完成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建立矿产资源信息库,基本摸清全市矿产资源储量家底。对78处甲类矿产和337处乙类矿产的储量进行核查检测和储量登记。严格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的审查论证,对西气东输等11个大型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报告进行审核,对其中的5个项目提出改线建议。完成境内地质单位和勘查项目的地质资料汇交工作。④矿产资源勘查管理。争取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上报项目8个,争取资金980万元,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5个,拨付资金260万元。2003~2005年,吸引社会资金6000余万元投资矿产勘查,勘查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新增煤炭资源储量2.5亿吨,铁矿资源储量2800万吨,完成《东平湖环境地质影响评价》、《泰山及周边地区地质稳定性评价》等一批公益性项目。组织开展羊娄至旧县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精心组织化马湾至角峪地区金矿勘查项目和宁阳县中东部贫水区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实施。对全市粘土砖瓦窑厂及其替代产品资源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采取“限制使用、控制生产、因地制宜、逐步关闭”的措施。泰山区投资360万元,组织实施泰山第一钻项目,发现强富水层位和高品位铁矿,改写了泰山杂岩不成矿的推论。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按照《泰安市矿产资源开发总体规划》设置采矿权和探矿权,培育规范矿业权市场,实现由无偿到有偿,由单一矿种到所有矿种,由单一协议出让到协议出让与招拍挂并举的全面转变。对煤、铁、石膏等重点矿山均建立“三率”考核体系,检查各类矿山企业559处,年检率100%,抽检率53%。完成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3236万元,省委托采矿权价款征收1600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做好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对59处煤炭矿山进行检查,新泰市王家寨煤矿的薄煤层开采利用受到国土资源部肯定。

【测绘事业管理】 年内,全市具有测绘资质证书的测绘单位27家,其中甲级测绘资质单位1家,乙级3家,丙级4家,丁级19家。①测绘市场管理。通过不定期抽查和定期年检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27家具有测绘资质证书的测绘单位的管理,杜绝超资质测绘、超范围测绘及恶性压价竞争现象。②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对市辖区内测绘资质单位的测绘质量管理和测绘产品质量特别是房产测绘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无不合格测绘产品提供给用户。严格地图市场管理,收缴问题、盗版旅游图5000余份,投资10余万元编制5万份规范“泰山旅游图”投入市场,遏制非法旅游图的销售。③基础测绘工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础测绘成果的建立和更新,在全省率先完成C级GPS控制网。投入资金80万元,加密布设泰安市城区控制网,控制面积200平方公里。④测量标志管理和测绘成果汇交工作。投资10万元用于测量标志管护,测量标志完好率为75%。加强测绘成果汇交管理,规定凡不按照要求汇交测绘成果的单位,暂缓其测绘资格证书年检,并限期汇交测绘成果。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 成立市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200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和《泰安市200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加强与气象部门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指挥系统。各县(市、区)均成立领导小组,印发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分队。市属以上矿山企业同时成立汛期矿山企业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4~5月,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调查,制作“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做到防灾卡到乡镇,避险卡到农户,建立以乡镇政府为主,村、户、人共同参与的群测群防网络。向群众讲明预警信号,确定疏散路线和地点,标写在明白卡上,以便发现险情,及时有效防治和避让。组织地质灾害巡查54组、932人次,排查出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69个,其中危险点、段33处,发放避险明白卡1200份。年内,全市发生2起地质灾害,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
  地质环境保护 成功申报泰山国家地质公园,9月底地质公园揭碑。积极组织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10月中旬以总分第一名顺利通过国内专家推荐。全面调查中型规模以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情况,县以上矿山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申报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项目8个,批准6个,争取资金590万元。全市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726平方公里。
(刘国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