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6&rec=83&run=13

【概况】 2005年,受国家粮食直补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全市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步提高,粮食直补政策效应明显显现。全市种植业完成增加值70.6亿元,增长7.7%,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67.1%,增加1.5个百分点。①粮食生产继续回升。年内, 全市小麦播种面积、平均单产和总产分别达到17.82万公顷、6090公斤/公顷和108.4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3.53万公顷、75公斤/公顷和22.62万吨,成为近10年最好的年份。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9.23万公顷,增加1.6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8.58万公顷,增加4.57万公顷;经济作物面积20.65万公顷,减少2.9万公顷;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65.14∶34.86,粮食作物比重上升6.14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比重降低6.14个百分点。②优质农产品面积扩大。全市新增高效经济作物面积1万公顷,设施大棚0.33万公顷,高值田面积0.67万公顷。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续报2.07万公顷,累计达到8.4万公顷;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91万公顷,累计达到3.25万公顷,跨入全省先进行列;新增有机食品基地面积0.33万公顷,累计1.13万公顷,其中有机蔬菜面积0.88万公顷。粮食生产优质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全市优质小麦面积达到12.67万公顷,增加1.33万公顷;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6.67万公顷,增加1.33万公顷。③设施农业稳定发展。全市各类塑料大棚达到19.4万个,面积0.89万公顷。其中冬暖式塑料大棚达到5.1万个,面积0.35万公顷。在各类塑料大棚中,蔬菜大棚16.34万个,面积0.7万公顷;食用菌大棚5056个,面积173.33公顷;林果大棚1450个,面积113.33公顷;花卉大棚345个,面积46.67公顷;畜禽和桑蚕大棚1.6万个,面积0.77万公顷。④区域特色优势明显。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引导和组织群众集中连片发展当地的主导产品和产业,形成区域性的特色主导产业,培植出一批新的特色产品基地。全市形成良庄镇瓜菜、房村镇西红柿、西张庄食用菌、宁阳黄瓜制种、汶南镇黄花菜、伏山镇芸豆、边院镇有机蔬菜、新城镇大棚西瓜、斑鸠店镇大蒜、彭集镇花生、接山镇西瓜、宁阳县鹤山乡和新泰市岳家庄乡池藕、泰山区省庄和上高镇苗木花卉、新泰市宫里镇和楼德镇及肥城市王庄镇土豆、岱岳区范镇和祝阳镇生姜大蒜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规模开发片和优势产业带。通过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商标注册等措施在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蔬菜良种、生姜、大蒜、食用菌、丝绸等方面培植起自己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粮食生产】 2005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1号文件精神,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现金补贴,粮食生产快速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8.58万公顷,增加4.57万公顷;平均公顷单产6555公斤,增长6.1%;总产252.75万吨,增长20.3%。其中:夏粮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17.82万公顷、6090公斤/公顷、108.5万吨,分别增加3.53万公顷、增长1.33%、 26.35%;秋粮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20.76万公顷、6945公斤/公顷、144.26万吨,分别增加1.04万公顷、增长10.35%、16.2%。

【蔬菜生产】 2005年,全市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3.91万公顷,减少1.72万公顷;总产695.66万吨,减少43.51万吨;平均每公顷单产5万公斤,增加2715公斤。完成瓜类播种面积0.46万公顷,减少0.18万公顷;总产27.23万吨,减少5.83万吨;平均每公顷单产5.88万公斤,增加7380公斤。①蔬菜播种面积减少,效益增加。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全市蔬菜和瓜类播种面积减少1.89万公顷。全年蔬菜价格稳中有升,多数蔬菜种植户收入增加,其中,西红柿大棚种植收入达到1.5万元,实现较高的种植效益。②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有机蔬菜面积扩大,种植水平提高。全市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0.88万公顷,有机食品面积比上年增加0.33万公顷,全市有机蔬菜年产量达到40余万吨。其中,有机绿菜花达到0.12万公顷,有机胡萝卜0.17万公顷,有机鲜毛豆0.17万公顷,有机芦笋733公顷;有机蔬菜通过龙头企业加工后全部出口,效益显著。全市涌现出一批有机蔬菜生产重点基地乡镇,如肥城市边院镇、孙伯镇、汶阳镇、安驾庄镇、王庄镇,宁阳县伏山镇,岱岳区夏张镇,泰山区邱家店镇等,这些乡镇有机蔬菜集约化生产水平较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已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中介组织)+基地+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③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全市黄花菜种植面积达到0.13万公顷以上,冬暖式大棚栽培达到467公顷,大、中、小拱棚栽培600公顷,地膜覆盖栽培200公顷,堰边栽培67公顷,年总产量1500多万公斤。全市泰山池藕面积达到0.11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新泰市岳家庄乡、楼德镇、泉沟镇、谷里镇、刘杜镇等乡镇,引进推广鄂莲4号、5号等新品种,公顷单产60吨~75吨。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市食用菌栽培面积达467公顷,食用菌大棚7.8万个,主要品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木耳等,涌现出新泰市西张庄镇、翟镇等一批食用菌生产基地乡镇。

【植物检疫】 2005年,全市在农业生产和农作物良种流通环节,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把植物检疫关口,防止了危险性病虫害传播。①产地检疫。抓好申报、调查、签证、收储4个环节, 全市产地检疫3127公顷,产地检疫合格率达100%。其中,小麦1824公顷,生产合格良种1.09万吨;玉米567公顷,生产合格良种3400吨。②调运检疫。签发植物检疫证书1500余份,调运无危险病虫种子717万公斤、苗木82.8万株,杜绝无证调运现象。③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检疫。对全市小麦良种供种单位进行检查,通过查帐、查报表等方式,查实统一供种735万公斤(自繁608万公斤、外地调入127万公斤),品种分别是淄麦12、潍麦8号、济麦20、烟农19、泰山21等。供应小麦良种者均有产检合格证书、检疫证明编号和调运检疫证书,没有违规现象发生。④开展红火蚁、三叶裂豚草等检疫对象调查。全市总调查面积1.33万公顷,未发现检疫对象。⑤强化检疫执法检查。全市出动检查人员413人次,对各县(市、区)种子公司、良种场、各乡镇种子站等种子生产经营业户进行检疫检查,通过查账、查报表、查柜台等方式,检查80个单位,其中违规调运单位64个,违规调运717批次,违规调运农作物种子4495.98吨。检查产地检疫和检疫证明编号84个单位,检查种子4313.97吨,其中,未办理编号种子127.52吨,伪、假编号种子30.5吨。收储种子769.2吨,其中无产地检疫合格证种子175.5吨。对检查出的违规问题,根据情况分类进行查处,杜绝违规调运种子和无证收贮种子现象。

【首届中、日、韩(山东·泰安)农业国际经贸洽谈会】 由亚洲食品卫生安全控制(HACCP)协会、泰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市工商业联合会和市农业局承办的首届中日韩(山东·泰安)农业国际经贸洽谈会,于9月4~6日在泰安举办。会议期间,举行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产品展览,农产品加工出口质量国际安全标准研讨,组织40多位日、韩客商参观泰安绿龙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蒙牛乳业泰安有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举行亚洲食品卫生控制协会中国泰山有机蔬菜基地揭牌仪式。市政府聘请亚洲食品卫生安全控制(HACCP)协会理事长桥本康扶先生为泰安市农业发展顾问,聘请该协会中国事务局局长岳立柱先生为泰安市招商引资顾问;市工商联与亚洲食品协会缔结为友好商会(协会),市农业局与亚洲食品协会、韩国Hong Su kim签署政府派团赴日、韩考察合作协议。市内部分重点乡镇和龙头企业与日、韩客商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及合同21个,合同投资额2.8亿元。全市30家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100种产品参加展览。 (王兴华 任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