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6&rec=82&run=13

【概况】 2005年,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为“十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全市农林牧渔业(以下称第一产业)增加值105.2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5.8%。其中,种植业70.6亿元,林业3.7亿元,牧业25.9亿元,渔业5亿元,分别增长7.7%、6.7%、持平、11.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例67.1∶3.5∶24.6∶4.8,林牧渔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32.9%,下降1.5个百分点。①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增高效经济作物面积1万公顷,设施大棚0.33万公顷,高值田面积0.67万公顷。新增有机食品基地面积0.33万公顷,累计1.13万公顷,其中有机蔬菜面积0.88万公顷。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91万公顷,累计3.25万公顷,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奶牛存栏、牛奶产量大幅度增长,奶牛存栏10.6万头,增长75.5%;牛奶产量20.7万吨,增长110.2%。②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增长。全市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喜获丰收,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油料、蔬菜因种植结构调整产量有所下降,畜产品有增有减。粮食252.7万吨,增长20.3%;棉花1.5万吨,增长106.8%;油料17.3万吨,降低5.9%;蔬菜(含菜用瓜)695.7万吨,降低5.9%;肉类总产量42.1万吨,增长5.2%;奶类产量20.7万吨,增长110.2%;禽蛋产量21.9万吨,降低21.7%。③渔业林业稳步发展。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43万公顷,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7.5万吨,增长4.2%。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5.9亿元,增长0.1%。④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5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其中联合收获机6973台,增长11.6%。机耕作业面积32.7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5.2%。水利有效灌溉面积23.3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4%。全市自来水受益村达到2298个,占全部行政村的63.9%,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农村家庭电话普及率达到62.5%,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⑤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124元,增长11.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52元,增长24.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1%,下降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1.1平方米,钢混砖木结构住房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达到92.6%。每百户农村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彩电93台,电话43部(含移动电话),电冰箱17台,家用电脑3台,洗衣机24台,摩托车56辆,影碟机55台。

【农业结构调整】 2005年,全市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经济作物调整与粮食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突出设施农业建设和高值田开发,重点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亮点”的高产值、高收入经济作物和反季节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池藕等特色主导产业,农产品区域规模、特色优势日趋明显。肥城有机蔬菜,良庄、房村、华丰大棚瓜菜,王庄、桃园、楼德覆膜土豆,岳家庄池藕、汶南黄花菜、西张庄食用菌、伏山山药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规模明显扩大。全市新增高效经济作物面积1万公顷,设施大棚0.33万公顷,高值田面积0.67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65万公顷,其中,瓜菜面积14.36万公顷,总产722.9万吨;花生面积4.59万公顷,总产17.17万吨;棉花总产1.5万吨,增长106.8%。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效益“四增”,优质专用品种比重进一步提高。通过调整,全市农林牧渔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5.6∶3.4∶26.3∶4.7调整到67.1∶3.5∶24.6∶4.8。

【农业标准化生产】 2005年,全市以食品安全“3532”(指从2003年起利用5年时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300万亩,标准化优质畜产品50万吨,绿色食品基地达到30万亩,有机食品蔬菜基地达到20万亩)计划为总抓手,规范基地管理,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监控,落实对认证基地的奖励扶持政策,引导鼓励发展有机食品,农业标准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年内新增农业标准化认证基地2.3万公顷,占年计划的105%。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续报2.1万公顷,基地面积达到8.4万公顷。全市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91万公顷,总面积达到3.25万公顷,首次跨入全省先进行列。肥城市新增有机蔬菜认证基地0.15万公顷,总面积达到0.78万公顷,成为国内面积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县。

【外向型农业】 2005年,全市把农业招商引资、项目争取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对项目进行梳理、策划和精心包装,全方位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全年申报争取泰安市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宁阳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等农业部和省扶持项目9个,资金额3100万元,同比增长1.4倍。成功举办首届中日韩(泰安)农业国际经贸洽谈会,精心组织有关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山东(青岛)农产品交易会、第七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武汉绿色食品博览会,现场签订合资、合作、销售合同协议68个,资金额9.6亿元。全市完成农产品自营和代理出口创汇总额达到91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7%。

【生态农业建设】 2005年,全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全市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新的改善。①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在对污染农田的企业采取关停并转等治本措施的同时,重点对大汶河沿线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整治,确保农田灌溉用水质量和沿汶河两岸人民饮用水的安全。②生态农业示范县、村建设取得成果。宁阳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组织实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村沼气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五大工程”,该县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培植新泰市河北村、小驻马村、碗窑头村,宁阳县刘伶村、兴隆村,泰山区中上高村、东孙村,东平县西汪村、柴沃村、徐庄村,岱岳区鲁里村,肥城市李屯村、李庄村等30多个生态农业建设先进村典型,推动全市生态农业快速发展。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全市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严禁焚烧秸秆,努力扩大机收面积,使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全市秸秆还田数量达97万吨。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推行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全市青贮秸秆达到56万余吨,氨化秸秆14万余吨,直接饲喂秸秆71万余吨。④农村沼气发展加快。全市共建各类户用沼气池2万多个,建成沼气化示范乡镇3个、沼气化示范村20个。结合南水北调沿线面源污染治理,在肥城、东平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30处,年处理废弃物10万吨,产沼气100多万方,形成了“畜多肥多、肥多沼多、沼多果多、果多钱多、钱多畜多”的良性循环模式。全市农村沼气建设技术队伍较快发展,有99名农民技术员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村沼气上岗技术资格证书,建立沼气施工队87个,各类沼气建设和管理技术人员达到460人。建成全国首家秸秆沼气中温发酵集中供气站1处、秸秆气化示范村2个,年产气40万立方米。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08万户,太阳能热水器17.8万平方米。

【农业科技推广】 2005年,全市按照“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应用到田、技术要领指导到人”的思路,强化科技创新,筛选集成和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名优蔬菜、小麦、玉米、花生等新品种66个,推广应用大棚西红柿改枝换头等农业新技术、新成果35项,提供各类优质种苗800多万株。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推广及培训项目20个,获省农牧渔业丰收奖6项,其中省农牧渔业二等奖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居全省第一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指导、技术咨询、专题讲座、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等面对面的服务,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农民40余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等10万余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市有机肥施用面积达到85%以上,秸秆还田8万公顷,测土配方施肥14万公顷。实施农业信息富民工程,6个县(市、区)农业局全部开通拥有独立域名的综合性农业信息网,新增乡镇信息服务网点38个,新注册农村信息员84人,形成以市级为龙头、以县市区为纽带,连接乡镇、批发市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的信息网络。市农业信息网提供各类文字信息和图像资料2万多条,农民在网上发布供求信息5000多条;开展网上各类农产品交易1.8万吨,货值2.59亿元,帮助农民增收3860万元。
【农村劳动力转移】 2005年,全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力支撑,切实抓紧抓好。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补助资金192万元,市财政安排资金100万元,择优选择确定30家培训机构,采取订单、校企联办、涉外、委托、定向等5种形式,在6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加大与各大用工企业的联系,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及时签订用工协议,确保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全市完成“阳光工程”培训2.33万人,被培训农民学到1~2门非农职业技能,转移就业率达100%;新增市外劳务输出7.95万人,在市外务工人员总数达到52.79万人,农村非农劳动力达到124.3万人,增长31.6%。

【农村基本政策落实】 2005年,全市立足于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重点抓了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落实,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严格落实农业税率再降2个百分点政策,直接减少农民税费负担1.1亿元。推进优质小麦产业工程建设,粮食直补共核实小麦面积22.25万公顷。按照每公顷195元的标准,从各级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足额资金,直接兑付到户现金4339万元,惠及种粮农户109.9万户、367.83万人。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范围由2.67万公顷扩大到9.33万公顷,按照每公顷150元的补贴标准,国家无偿资金扶持1400万元,惠及61.4万农户、211.4万人。

【依法治农】 2005年,全市把依法治农作为落实依法行政和促进农业部门职能转变的重大措施来抓,全方位加大工作力度,依法治农进程进一步加快。①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制定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责任制、政务公开制度、执法承诺制度、执法公示制度、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制度、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期限制度、告知制度、依法作出决定制度、农业听政制度、错案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配套制度,建立起了农业执法体系内部有效约束机制,保障了农业执法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②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结合《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对行政性审批和事业性收费进行认真清理,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和事业性收费行为。③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以种子、农药、化肥执法监督检查为重点,加强农资生产企业监管,从源头上确保农资质量。在县市区自查的基础上,市里对辖区内6个县(市、区)的25个乡镇,以及省驻泰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直属种子公司60多个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重点抽查,重点检查了玉米杂交种、小麦种、转基因抗虫棉、农药、复混肥料等农资产品。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155人次,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339起(立案128起),挽回经济损失910万元。④强化农业普法宣传。开展了“放心农资进村宣传周”活动,向基层和农民发放“放心农资系列讲座”光盘60套,“农资科学使用技术讲座”磁带120盒。利用“3·15”、“12·4”等宣传日,进行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全市共出动宣传车226多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多份,开展普法宣传大集15次,开展农业法规宣传咨询5000余人次。

【扶贫开发】 2005年,全市按照“村为基础、整乡推进、区域规划、产业开发”的扶贫工作思路,狠抓措施落实,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省级重点扶持了东平县老湖镇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银山镇的大蒜种植基地建设和淡水养殖、斑鸠店镇的大蒜种植基地建设3个项目,覆盖贫困人口2.6万人,投入资金1764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入资金160万元。市级项目安排在东平县、宁阳县、新泰市14个乡镇的30个村,共安排项目44个,覆盖贫困人口3.2万人,投入资金601万元,其中市级扶贫资金300万元。项目涉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林果、规模饲养、水产养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其中水利项目15个,种植业项目7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受扶持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410元。
(王兴华 任德胜)

【农业综合开发】 2005年,全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外向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集中精力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年共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4个,土地治理面积达9200公顷,涉及市直及6个县(市、区)的24个乡镇。总投资8014.1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3824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5个,投资2710万元;土地治理项目16个,治理中低产田6733公顷,投资3686万元;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追溯项目3个,治理中低产田2467公顷,投资1618.1万元。
灌溉农业三期项目 总投资1.19亿元的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顺利通过世行专家和国家开发办评估。年内共完成投资1618.1万元,新修农田道路366公里,开挖疏竣沟渠717公里,深翻整平土地5540公顷,配方施肥3167公顷,秸杆还田3167公顷,新建农田林网折实418公顷,植树64.2万株,建成方田722个,为三期项目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土地治理项目 年内,全市共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16个,计划改造中低产田6200公顷,高标准修复损毁工程533公顷,总投资3686万元。项目区涉及6个县(市、区)的13个乡镇、10.6万人。全年共新打机井131眼,修复配套机井224眼,埋设暗管338.5公里,新修生产路308.5公里,挖排水沟678公里,架设农电线路45公里,加固小型水库2座,建塘坝7座、谷坊8座,建桥涵闸等建筑物2706座;改良土壤5800公顷,建科技示范田587公顷;为项目区农民无偿提供小麦良种9万公斤,建沼气池200个;新建、补植农田林网折实880公顷,发展经济林487公顷,水土保持林67公顷,植树49.8万株。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1727公顷,改善灌溉面积3833公顷,年新增优质粮食生产能力1.92万吨,年增农业总产值4670万元,项目区农民年增纯收入总额2483万元。
产业化经营项目 年内,共争取产业化经营项目5个,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总投资2710万元。新建发酵乳制品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速冻有机蔬菜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优质茶叶加工车间300平方米,低温库1800平方米,优质抗寒茶叶组培中心及炼苗车间530平方米;建立有机蔬菜隔离网1万米、防护网8000平方米;发展高蛋白优质小麦基地8000公顷,抗寒茶叶种苗繁育基地13.3公顷、生产基地133.3公顷;新购乳品生产设备16台,蔬菜冷冻流水线1条,低温制冷及化验仪器设备46台,茶叶加工设备33台,面粉生产检验设备39台。通过项目建设,年增总产值1.58亿元,利税1532万元,                  直接带动种植、养殖户3.25万户,直接受益农业人口11.04万人。
(李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