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6&rec=21&run=13

【概况】 宁阳之名始于西汉,因汉高祖于宁山(今伏山村南)之南置县,山南为阳,故名宁阳。
环 境 该县位于泰安市南部。面积1125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气温13.6℃,年均降水量623.5
毫米,水资源总量3.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2.4亿立方米。辖9个镇、3个乡、566个村(居)民委员会。年末全县总人口80.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18万人,占总人口的20%。男女性别比104∶100。人口出生率10.47‰,死亡率7.21‰,自然增长率3.26‰。有少数民族24个,7960人。县委、县政府等机关驻地宁阳镇,居县内西部,距泰城71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7.18万人。
  经济综述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8.7亿元、40.6亿元和23.1亿元,分别增长10.7%、21.7%和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2万元,增长17.9%。三次产业结构分别由上年的24.9∶48.7∶26.4调整为22.7∶49.3∶2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38.2%,其中各项税收6.66亿元,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5.1%。全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7.2亿元,增长39.8%。规模以上工业实缴税金3.29亿元,增长45.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46亿元,比年初增加7.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52亿元,比年初增加5.7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4亿元,比年初增加5.24亿元。
  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农业13.7亿元、林业0.73亿元、牧业4.11亿元、渔业0.13亿元,分别增长7.7%、28.2%、11.6%和22.4%。粮食总产50.5万吨,比上年增长23.9%;棉花总产0.2118万吨,降低29.1%;油料总产7.3万吨,降低3.2%;水果总产4.4万吨,增长29.4%;蔬菜总产105.1万吨,降低14.7%。肉类总产7.1万吨,禽蛋总产2.96万吨,奶类总产2.87万吨。水产品总产0.2万吨,增长23.5%。全年造林1693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8.2%。全县农机总动力68.1万千瓦,增长7.8%。
  工 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0.4%,比上年提高26.7个百分点。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家,实现增加值20.1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1.1亿元,增长69.5%;实现利税9.8亿元,增长90.9%;实现利润6.2亿元,增长10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01.1亿元,增长34.7%。
  建设 环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17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8295万元,降低27%。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37亿元,增长14.2%。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9家;实现利税8942万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完成投资额3354万元。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582.9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57万人次、8453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9.6%。公路货物运输量208万吨、周转量12591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1%和9%。民用汽车拥有量8340辆,增长5.2%;其中私人轿车3224辆,增长84.4%。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415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156万元,增长23.9%;邮政业务总量2259万元,增长18.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5.8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89万户,电话普及率4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3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实现进出口总额6468万美元,增长25.2%,其中出口5845万美元,增长23.8%。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5项,合同外资额767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08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神童山森林公园、彩山、蟋蟀交易市场、灵山寺、禹王庙、颜庙颜林、文庙。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
  教科文卫 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8997人;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1.85万人;普通初中24所,在校生3.13万人;小学114所,在校生3.28万人。全年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0.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66.9%。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0项。专利申请量52件;授权专利25件。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有卫生机构29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5所,卫生防疫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403张,卫生技术人员2310人,其中执业医师1204人、注册护士582人。全年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48枚,其中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奖牌31枚。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91元,比上年增长19.2%;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889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99元,增长6%;生活消费支出3374元,增长18.7%。全县(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6万人,比上年净增2800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6998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81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54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91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3116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0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99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6.19万人;在岗职工人年均工资9803元,增长13.4%。全县(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5313人,其中城镇2123人;农村3190人。
  年内,宁阳县被评为“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山东省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先进县”、“山东省2005年度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先进单位”。

【宁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 9月13~14日,在国务院召开的2005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上,宁阳县作了《三级联网,一体运作,全力打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载体》的典型发言,其成功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主要做法:①优化网点布局。将15所乡镇卫生院、860个村卫所(室),分别整合为11所医院和440个卫生室,确保“一乡(镇)一院、一村一所(室)”。各乡镇医院配齐B超、心电图、X光机、救护车等设备,健全产科、急诊科、中医科等科室,均达到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对村卫生所(室)实行行政、业务、财务、药品“四统一”管理制度,形成以乡带村、网络畅通的格局。把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和经费划归县卫生行政部门,实行“两控两放”(控制人员编制和经费总额,放开用人权和分配权)和院长选拔制、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工资制、内部申告制,形成了晋升靠业绩、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良好局面。近几年,全县公开选聘乡镇卫生院长、副院长26人,压缩中层管理岗位20%,调离技术岗位上的非技术人员65人,技术人员占乡镇卫生院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并从1881名乡村医生中择优聘用1700名,经过培训全部取得中专以上学历和执业资格。②整合技术力量。以3所县级医院为龙头,11所乡镇卫生院为依托,440个村卫生所(室)为基础,组建县医疗合作集团,构建起县内医疗资源共用、优势互补的城乡卫生一体化服务体系。采取就近联合办法,把11所乡镇卫生院分成3个医疗社区,3个县级医院分别与3~4个乡镇卫生院就近联合,在技术指导、双向转诊、急诊抢救、后勤服务、业务培训等方面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实行患者通治、设备通用、专家通享、技术通行、药品通购的“五通”模式。采取专业人员和技术错层下沉方式,县、乡专业人员分别轮流下沉到联合协作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半年一个周期,工资由原单位支付。到年底,已有200名县、乡专业人员在基层帮扶工作。县、乡分别设立急救中心和急救站,开通120急救电话,配全配齐救护车辆,并与110、122配套联动,形成快速畅通的急救服务体系,畅通了绿色生命通道。③方便群众就医。把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都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管理,对到村卫生所(室)就诊发生的费用,随诊随报;对到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就诊的,在门诊收款处均开设2个窗口,患者在一个窗口交钱后,马上在另一个窗口报销,随诊随报;对住院患者,实行先交款出院时报销的办法,手续简捷。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全县村级卫生所(室)门诊人次上升23%,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人次分别上升15%、18%,县级医院门诊人次略有下降,危重病人和手术病人增加22%。全县有95%的农民在基层就诊,85%的大病患者在县内救治,转县外病人下降70%以上,初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离乡,大病不出县”。(高广稳)

【多措并举促“三农”】 宁阳县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地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200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99元,增长6.1%。①培植区域特色产业。巩固提高蔬菜、桑蚕、制种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奶牛、苗木花卉、林草牧一体化等新兴特色产业,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②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泰安紫阳食品公司应用“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泰安口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租用农户土地,发展高值经济作物,聘用该村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至年底,全县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家。③探索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依托种子、大枣等优势产业,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23个,入社农户7.6万户,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300多元。④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经省农业厅认证的鑫晶阳面粉、神童山大枣等17个无公害农产品注册了商标,认证面积2。23万公顷,农民增收1500万元。⑤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重点推广农作物良种、奶牛品种改良等先进实用技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六是认真落实各项方针政策。通过粮食直补等支持“三农”资金8308万元,劳务输出“宁阳模式”在全国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省率先开通“网上转诊”,切实维护了农民根本利益。

【劳务输出——“宁阳模式”】 宁阳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定单式培训、成建制输出、全方位维权”的思路,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促进了劳务输出产业的蓬勃发展,该县常年外出务工农民超过14.3万人,其中成建制输出达5.2万人。2005年,全县实现劳务收入10.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该县探索总结的‘强化输出服务,精心建网搭桥,促使农民走出“乡”门、跨进“城”门;搞好培训服务,提高就业技能,引领农民走出“校”门、迈进“厂”门;深化全程服务,配套跟进维权,确保民工守住“命”门、维“权”有门;拓展延伸服务,提供后勤保障,保障民工安心离开“家”门、奔向“致富”门劳务输出经验,被劳动部誉为“宁阳模式”,在全国推广。年内,该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劳务输出重点示范县”。

【乡饮乡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该乡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当作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乡饮乡粮食和饲料合作社,入社社员达2643人,运作规范,效益良好,年内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示范合作社”。在其带动下,全乡先后成立了南赵淀粉制品合作社、柳云西瓜合作社、乡饮乡畜牧养殖合作社联合社、新农村建筑住宅合作社、治安联防协会、公路养护协会、引汶蓄水协会等3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共有社员3398人、会员1.06万人。乡饮乡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杜秀芝 颜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