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6&rec=18&run=13

【概况】 该区因位于泰山脚下,泰山古时亦称岱岳而得名。
  环 境 该区位于泰安市中北部。面积1750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气温13.0℃,年均降水量688.3毫米,水资源总量4.7亿立方米,可利用量2.1亿立方米。辖2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2个乡、727个村(居)民委员会。年末全区总人口97.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02万人,占总人口的19.5%。男女性别比101.9∶100。人口出生率9.81‰,死亡率7.55‰,自然增长率2.26‰。有少数民族25个,1.94万人。区委、区政府等机关驻地天平办事处,位于泰山大街西首,居区内西北部。区城建成区面积13.03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0.8万人。
  经济综述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4.07亿元(不包括划入泰山景区管理的马套村、曹家庄村和划入泰安高新区管理的北集坡镇,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2.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3.15亿元、34.39亿元和16.53亿元,分别增长-3.9%、22%和1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20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分别由上年的34.7:43.7∶22.6调整为32.0∶46.4∶21.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0.3%,其中各项税收1.51亿元,增长18.4%,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2.04%,提高10.92个百分点。全区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9.23亿元,增长39.9%,占GDP的比重达到93.5%,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缴税金1.76亿元,增长99.77%,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1.13%,提高34.31个百分点。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43亿元,比年初增加8.9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49亿元,比年初增加7.4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22亿元,比年初增加5.67亿元。
  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23.15亿元,比上年降低3.9%。其中,农业17.01亿元、林业1.33亿元、牧业4.68亿元、渔业0.12亿元,分别降低2.2%、10%、4.3%和增长0.2%。粮食总产49.96万吨,比上年增长12%;棉花总产660吨,增长55.3%;油料总产2.60万吨,增长4.5%;水果总产24.39万吨,增长2.1%;蔬菜总产248.72万吨,降低6.7%。肉类总产6.47万吨,禽蛋总产3.59万吨,奶类总产4.18万吨。水产品总产0.42万吨,增长5%。全年造林1041.9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34%。全区农机总动力62.26万千瓦,增长8%。
工 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5家,实现增加值16.40亿元,比上年增长30.6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9.20亿元,增长50.6%;实现利税3.69亿元,增长92.55%;实现利润2亿元,增长130.05%。
  建设·环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20亿元,比上年增长32.02%。固定资产投资率为81.3%,提高18.4个百分点。完成50万元以上基本建设投资37.8亿元,增长15.2%;更新改造投资14.5亿元,增长150%;房地产开发投资5.9亿元,增长51.3%。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49亿元,增长13.4%。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4家;实现利税8458万元,降低65%。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12000万元,增长37.9%。
  交通·邮电 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039.5公里,公路货物运输量903万吨、周转量30198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0%和3.0%。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106.9万元,下降10.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930万元,降低17%;邮政业务总量2176.9万元,增长13.4%。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实现进出口总额4676万美元,增长20.5%,其中出口4321万美元,增长24.1%。新签利用外资项目7项,合同外资额1096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524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徂徕山周边景区、下港山外山景区、天庭乐园、泰山西御道、大汶口文化遗址、化马湾德麦景园、黄前九龙卧度假村。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3.5万人次,增长213%;实现旅游总收入4205万元,增长180%。
  教科文卫 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4249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1.93万人;普通初中29所,在校生2.35万人;小学122所,在校生4.74万人。全年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65%。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5项。专利申请量97件;授权专利30件。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有卫生机构21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9所,卫生防疫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847张,卫生技术人员4221人,其中执业医师1125人、注册护士476人。全年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28.5枚,其中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奖牌38.5枚。
社会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85元,增长2%;生活消费支出2675元,增长2%;人均居住面积29.5平方米。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0万人,比上年净增4000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6500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94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6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1076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776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28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3.67万人,增长38.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2万元,增长7.3%。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7242人,降低4.9%,其中城镇2945人,降低19.1%;农村4297人,增长8.2%。
  年内,岱岳区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岱岳区检察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们满意政法单位”称号,泰安市公安局岱岳分局徂徕派出所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泰山“石敢当”古碑在祝阳镇发现】 2005年5月,泰山“石敢当”古碑在岱岳区祝阳镇祝山东北麓的石大夫庙遗址被发现。古碑高1.18米,宽0.83米,为清道光七年(1827年)祝山兴建“石大夫”庙时所立,碑文《石大夫庙叙》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详述了“石敢当”从镇邪灵石到治病神医的形象演化轨迹。从中看出,“石敢当”原为能镇邪、除恶、保平安的灵石,后来现身变为救死、扶伤、驱疾患的“神医”,即“石大夫”。其“能暮夜至人家医病”,且医病的神功无所不能,“灵奇”无比,深受百姓信赖,进而由信赖转化为崇拜。以致泰山周边地区的人们对“石敢当”的崇拜经久不衰,“泰山石敢当”刻石遍布村户宅院的外墙上,人们用以祈求镇邪祛病,此俗甚至辐射到江南及东南亚等地区。
  据专家考证:这是迄今泰安市境内首次发现也是唯一揭示泰山“石敢当”信仰缘由及神祗地位的历史文物,其价值之大,弥足珍贵。

【岱岳区在全国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教学组织管理座谈会上介绍经验】
2005年12月8~9日,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教学组织管理座谈会在泰安市召开,岱岳区满庄镇满北村管理员赵甲峰代表全国村级站点管理员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与会人员对岱岳区“抓好人员培训、规范站点管理,创新学用形式、注重工作实效”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满庄镇满北村探索建立“分类施教、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运行模式、实现远程教育网络变“一用”为“多用”和天平办事处大陡山村立足林果产业优势、“远教当课堂、基地作现场”、变“远教”为“近教”的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至圣先师——孔子》 卢雪艺术剪纸世界巡展山东首展在岱岳区举行】
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剪纸艺术,2005年9月10~11日,《至圣先师——孔子》卢雪艺术剪纸世界巡展山东首展在岱岳区行政中心举行。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苗枫林、郭长才、严庆清等省、市领导,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岱岳区部分区直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共计4000余人参加开幕式并观看展览。同时,岱岳区还举办了《走进中国艺术剪纸之乡——岱岳》大型文艺晚会和“孔子·中国传统文化·二十一世纪”论坛。

【岱岳区以大项目支撑区域经济】
岱岳区围绕“工业立区”战略,引进大项目,培植大企业,千方百计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该区立足引进战略投资者,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交通、区位、环境、产业优势,综合运用专业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面向欧洲,主攻日、韩,锁定长三角、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大品牌、大财团,实现了由引进中小企业到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转移。该区相继成功引进泰安光彩大市场、泰山钢材大市场、北方车辆、泰山盐化工、新矿石膏制品及自备电厂、北大先行、双菱重工等一大批重量级的“大个头”项目。其中,在建投资过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6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62个。初步搭起了“大、高、外、强”的区域经济发展框架,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岱岳区运用市场化运作发展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岱岳区以市场化运作建设农村供水工程、解决群众饮水安全的发展思路,本着“明析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引导个体民营大户投资兴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马庄镇的齐西俊率先在马庄镇发展联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马庄镇26个行政村、3.9万人的吃水问题,总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其中个人投资280多万元。在齐西俊的带动下,全区个体投资大户共投资1800多万元建设自来水工程,共解决153个村、15.76万人的自来水问题,占全区完成总数的70%以上。各项供水工程从设备保养、供水控制、计量收费及财务管理等环节均按照企业经营方式进行管理,设立供水站,聘用管理人员,负责供水工程的管护和运行;每户设有一表,按量计费,每立方米水1~1.5元;每村设置1名收费员,负责收取水费。
(彭相英 张洪谱 孙兆菊 孙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