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6&rec=143&run=13

【概况】 全市有地方税务(简称地税)机构110个,其中市级局1个,县级局4个,直属单位和派出机构7个,基层分局(所)98个。有在职职工1035人,其中市地税局137人。全市纳入地税系统管理的纳税人5.86万户。
  年内,全市地税系统按照“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的治税思想,立足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纳税人的“三服务”理念,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创新管理方式,有效促进了经济税收的和谐发展。全市地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20.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15%,同比增收5.48亿元,增长36.5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9.8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9.31亿元,同比增收5.08亿元,增长35.65%。各级次中,中央级实现3.08亿元,同比增长21.75%,增收5495万元;省级1.82亿元,同比增长37.61%,增收4973万元;市县级15.60亿元,同比增长39.78%,增收4.44亿元。
税源管理 年内,以纳税评估为核心的税源监控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初步形成以税源信息采集、分析、应用为主线的税源管理模式。一是税源信息采集广泛。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扩大综合治税信息采集范围,通过推进发票改革和推广税控装置,拓展发票税控信息覆盖面,把信息采集范围向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难点延伸。全面采集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资料,全年共建档13.10万人次,平均每月实行明细申报5万多人次。二是强化数据管理。制定数据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岗责体系,增强软件系统甄别审核功能,开发应用数据审核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规范、修补,累计修补数据68万余条。三是高效加工应用。修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运算方法,改版升级评估软件,健全评估工作机制和岗责体系,研究制定考核办法;开发稽查管理软件并与评估、征管软件对接,提高评估信息的处理使用效益;应用个税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对个人所得税的交叉稽核。全年对985户企业实施评估,核实未缴税款2321.6万元。四是深化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综合治税部门增加到33个,全年采集部门涉税信息32.08万条,处理率均保持在90%以上。通过综合治税,全年征收税款5659万元(其中新增税款3770万元)。五是申报征收体系逐步完善,网络报税户扩大到6900多户,申报税款占税源总量的90%;委托金融部门代收户缩减到1900户;微机定税面达到100%,平均税负明显提高;1960户中小企业纳入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范围,核定面达到28.7%。
税收执法 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自动考核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对执法责任的自动化、全程化监控考核;依托信息系统,创新稽查管理考核机制,把稽查软件、评估软件进行有机衔接,开发覆盖所有稽查流程的考核软件,制定了考核标准。整顿税收秩序,全年检查纳税业户5256户,查补入库各项收入5137万元,罚款645万元、加收滞纳金165万元;与公安机关联合破获贩卖假发票案件3起,收缴假发票622本。
纳税服务 健全纳税服务组织体系,形成上下协调联动、全方位、立体化的三级服务组织机构。完善纳税服务岗责体系,调整、修改、完善工作程序、质量标准,推广应用《纳税服务管理系统》,不断规范和优化办税场所建设。将“12366”统一切换到省地税局平台,拓展和增加服务网站、特快通道等渠道的服务功能,特快通道共注册邮箱4046个,向纳税人发送政策4万条次;通过各类服务渠道受理涉税咨询774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120场次,参加纳税人近7000家。全年共为179户企业减免税款3860.65万元,为118户纳税人落实弥补亏损2.29亿元;为846户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减免税额200余万元。

【年度税收分析】 ①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税收高幅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市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入库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338户,比上年增加95户,共计入库税收13.2亿元,占全部收入的64.77%(2004年过百万元企业入库税收9.14亿元)。其中年纳税过千万的企业由上年的14户增加到年内的23户,税收由2.74亿元增加到4.46亿元。②第二产业发展较快,重点行业贡献突出。二、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各项收入12.80亿元和7.69亿元,同比分别增收3.89亿元和1.59亿元,增长43.66%、26.16%。分行业看,采矿、制造、建筑、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业和商务服务业是支撑全市财政的支柱产业,7个收入过亿元的行业分别增收1.71亿元、1.35亿元、7035万元、3917万元、3561万元和1361万元,是拉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从收入绝对额看,过亿元的3个重点行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合计提供收入12.13亿元,占全部收入的59.19%,同比增长44.81%,增收3.75亿元,占全部增收额的68.42%,拉动地税收入增长25个百分点。金融、房地产以及批发零售业均保持33%以上的高幅增长,其中房地产业增长64.73%(增收5149万元)、金融业增长33.09%(增收3917万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保持较高增幅。③非公有制经济税收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近几年,泰安市加大招商引资以及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力度,公有资本转型改制步伐进一步加快,使一批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向民营经济过渡,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年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地税收入13.42亿元,同比增长49.8%;高出总收入增幅13.24个百分点,增收4.46亿元。其中:股份公司表现异常突出,同比增收2.65亿元,增长41.57%;私营企业提供税收1.60亿元,增长132.77%,增收9120万元;个体经济提供税收2.15亿元,同比增长44.8%,增收6661万元;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实现税收收入6259万元,增长75%,增收2683万元。而公有制经济实现地税收入7.08亿元,同比仅增长17.07%,低于平均增幅近19.49个百分点。从税收贡献率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由上年的59.7%提高到65.5%, 国有经济税收贡献率由40.3%下降为34.5%。④收入结构受政策因素影响发生变化。土地使用税和资源税受单位税额的政策调整影响,成为继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建税四大主体税种后新的拉动收入增长税种,两税种占总收入的比重同比增加5.69和2.91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98%和15.96%,仅次于营业税贡献率。⑤政策调整落实到位,税收收入增收明显。对土地使用税税源进行排查摸底,调整单位税额和征收范围并及时清理上年应补征税款。全年共入库土地使用税1.94亿元,同比增长两倍多,增收1.32亿元;房产税入库1.17亿元,同比增长15.17%,增收1540万元;煤炭资源税入库6055万元,同比增长117.18%,增收3267万元;肥城石横电厂“运营维护费”2004年下半年起全额改征营业税,为营业税的增收起到积极作用。税收政策调整落实合计增加收入1.50亿元,占增收额的27.35%,拉动市县级收入增长13.44个百分点。
(王 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