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5&rec=94&run=13

【概况】 年底,全市国土资源管理机构7个,工作人员836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64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真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为中心,以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为主线,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为重点,全年实现政府土地纯收益8.1亿元,其中市直4.96亿元。
年初,市国土资源局把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勤奋敬业的队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2004年为局机关的“作风建设年”和“业务建设年”。制定《加强机关建设的实施意见》、《机关业务建设年实施方案》、《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方案》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指导性文件,明确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结合行风万人评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先后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反腐倡廉、党纪政纪法纪等6个专题教育,开展“五查五看”活动,认真落实10项为民措施和工作人员“五条禁令”,整顿机关作风纪律;加强国土资源有关法规政策、行政许可法等教育培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述职述廉制度,实行“一岗双责”,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出台《泰安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召开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完成市、县(市)两级国土资源领导班子交接。
年内,制定年度宣传计划,明确宣传主题,充分利用“3·19”矿产法颁布纪念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1”测绘法纪念日等时机,采取人大和政府领导讲话、举办知识竞赛、设立咨询服务站等多种方式,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防查结合”的方针,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以主要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各类经济园区为重点,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开展巡回检查,及时预防和查处各类违法行为。①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各类开发区的数量和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开发区数量比治理整顿前减少41个,减少77.36%;核减面积4.11万公顷,减少88.79%。②查处违法案件。先后查处案件2678件,处结率达100%,罚款2654.96万元,拆除构筑物6.23万平方米,收回130公顷土地的使用权。其中,涉及9宗重大土地违法案件,7名责任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严厉查处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泰山旅游实业公司“泰山天外村别墅区”项目,取得教育警示效果。③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格落实被征用土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对拖欠农民的1.7亿元征地补偿费,通过专项检查全部兑付完毕。
年内,市国土资源局获得“市文明机关”、“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市文明行业”、“中心组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全省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有12人获先进个人称号。

【土地资源与管理】 年末,全市国土总面积为77.62万公顷,人均0.144公顷。①耕地面积34.92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7.25%,比上年减少1135公顷。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点及工矿、城市发展建设、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建设、集体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用地较多。全市人均耕地0.06公顷。②园地面积5.90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6%,比上年增加160公顷。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园地主要分布在市域北部泰山和东部徂徕山、莲花山等中低山丘陵区及宁阳西部和肥城南部的平原地区。③林地面积8.04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0.4%,比上年增加797公顷,主要分布在市域北部泰山和东部徂徕山、莲花山等山区。④其他农用地7.36万公顷,主要包括牧草地、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养殖水面等。⑤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9.53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2.89%,比上年增加2477公顷。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国家重点项目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农村居民点扩建、工矿建设等。⑥交通用地面积0.86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1%,比上年增加1600公顷。⑦水利设施面积0.96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30%。⑧水域面积3.7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0%,比上年减少310公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涝洼地改造和矿区塌陷地治理,恢复部分土地。⑨未利用土地面积6.33万公顷,约占土地面积的8.56%,比上年减少348公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
年内,全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认真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市经国务院、省、市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报件119件,用地总面积5173.3公顷,已经批准2712.6公顷。①耕地保护。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基本农田“五个不准”、建设占用耕地“六个一律不批”政策,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全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万多片,保护面积31.35万公顷,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全市耕地面积达到34.92万公顷,确保粮食生产安全。②土地资产管理。在企业改制工作中,处置土地资产65宗、面积68公顷,政府土地收益2.6亿元,全部用于安置职工。会审土地评估报告327件,评估土地总值25亿元。完成地租征收246.97万元,追缴出让金57.38万元。新增储备土地8宗,面积33.36公顷。合同补偿金额1.39亿元。按合同已支付补偿资金8500万元,出让土地5宗,面积4.93公顷。其中,挂牌出让2宗,面积2.6公顷;划拨3宗,面积2.33公顷,清欠土地出让金1.86亿元。根据市政府92号令的有关规定和年度出让计划,对4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发布公告进行公开出让,实现政府土地收益3.2亿元。③土地开发整理。年内,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59个,总投资1.5亿元,整理面积9640公顷,新增耕地2420公顷。争取国家投资开发整理项目9个,投资额2.29亿元,治理规模9527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346公顷;省投资项目5个,投资额7509万元,治理规模2893公顷,新增耕地620公顷。年末,国家和省资金到位1.97亿元。对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行跟踪检查和工程进度季报制度,督促各级项目单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④国土资源基础管理。办理土地使用证3522宗,抵押登记95宗,抵押金额6.7亿元,协助法院查封土地74宗,解封37宗,土地权属争议调处7起。全年征用土地面积93.94公顷,签订协议394份。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全省首次举行基准地价听证会,完成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市区基准地价覆盖面积172平方公里。基准地价更新成果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优秀,被省科委鉴定为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领先水平。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对地价调整方案分别进行研究,并公布实施。设立信访举报和咨询服务中心,受理群众来信149件,来访183起、544人次,办理上级交办的批件172件,信访案件查处率99%,处结率96%,接受各种法律政策咨询90余次。完善窗口办文制度,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1276件,除正常退件外,办结率达100%。市本级国土资源档案馆建立档案搜集、整理、归档、网络体系,健全档案整理归档移交制度和档案查询、借阅制度,进行科学分类立卷,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矿产资源管理】 ①全市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金、铝、硫铁、铌、轻稀土、石膏、岩盐、自然硫、花岗岩、水泥灰岩、铝土、陶瓷粘土、耐火粘土、金刚石、木鱼石、钾长石、地热、矿泉水等59种,矿产地303处。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31种,探明储量497.5亿吨,其中煤炭探明储量24.15亿吨,主要分布在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铁矿储量4.58亿吨,居全省第三位,主要分布在东平县、岱岳区;硫铁矿储量60.2万吨,主要分布在新泰市;耐火粘土探明储量627万吨;石膏探明储量356.8亿吨,居全国第一位;岩盐探明储量76.3亿吨,居全省第一位;钾盐探明储量944万吨,居全省第一位,主要分布在岱岳区、肥城市;金刚石探明储量28.36千克,主要分布在新泰市;自然硫探明储量3.28亿吨,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在岱岳区。②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完成新一轮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建立矿产资源信息库,基本摸清全市矿产资源储量家底。安排部署全市首次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和核查检测工作。培训矿山企业及核查单位储量管理人员120多人次,促进核查检测工作顺利开展。全市提交检测报告78份,对其中41份报告进行集中评审,明确主要矿产的储量级别。严格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的审查论证,对西气东输、重要输变电线路等建设工程设计,提供方案论证前压覆矿产资源的咨询服务。组织乙类小型矿山企业储量检测备案工作,对101处新办小型矿山企业的储量进行核查备案。③矿产资源勘查管理。争取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上报项目10个,争取资金890万元,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5个,拨付资金230万元,其中由市国土资源局直接实施项目2个,项目资金90万元。实施2003年立项的《山东省泰安市范家庄地区金矿地质普查》等4个矿产资源补偿费勘察项目,完成施工设计的编写和审查。深化探矿权使用制度改革,推进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争取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实施岱岳区徂徕地热和东平水河铁矿探矿权的出让工作。东平上水河地区铁矿探矿权以公开挂牌方式成功出让,山东隆盛钢铁公司以890万元的最高价竞得,高出底价456%。对全市72个地质勘察项目进行年检,其中煤23个,铁18个,石膏9个,金9个,其他13个,评定为合格的项目69个,合格率98.6%。做好矿产资源勘察地质报告的初步审查工作。组织国有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年内,开展重点矿种和重点区域的专项规范整治活动,对煤炭矿山的超层越界开采和非煤矿山的无证开采进行严厉打击。查处无证采矿82起,发现越界开采6起,责令停产整顿矿山48家,关闭整改不合格矿山75家,选厂122家,注销采矿许可证64个,追究刑事责任2人,罚款772.6万元。部署泰山奇石资源保护工作,制定下发政策通告和实施方案。小型规模及以下矿床的采矿权全部实现竞争有偿出让,规范出让程序,完善出让方式,采矿权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采矿权340处,收取采矿权价款160余万元;有偿延续采矿权5处,收取采矿权价款128万元;依法处置破产改制矿山采矿权价款1670余万元。调查核实并上报52家采矿权变更延续申请。对持证开采的585个矿山企业进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年检和“三率”复核工作,重点结合煤炭矿山的开采设计、地质环境保护和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条件等,年检率100%,合格率98.5%,对9处不合格矿山下达限期整改决定书,对回采率高于或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结合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依法给予减征或多征。同时,积极为符合减免条件的矿山企业进行减免缴申报,全年批准减免缴1100余万元。

【测绘事业管理】 年内,全市具有测绘资质证书的测绘单位21家,其中甲级测绘资质单位1家,乙级测绘资质单位2家,丙级测绘资质单位5家,丁级测绘资质单位13家。①测绘市场监管。严格测绘资质管理,对不依法进行测绘资质年检的单位吊销其“测绘资格证书”;加强测绘产品质量检查,对辖区内测绘资质单位的测绘质量管理和测绘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测绘成果的管理,制定测绘成果保密规章制度20多项,检查涉密单位30多家,各种密级地图300多幅,多数保密测绘成果保管良好。②地图市场管理。采取集中行动、专项治理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严厉查处存在政治性问题的地图产品及生产经营者,严肃查处非法编制出版印刷地图的行为,查处违法经营地图案件20余起,收缴各类违法地图产品近千件。③测量标志管理。实行测量标志登记造册,市县乡三级管理,重新签订“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年底,境内703座测量标志,完整率占50%。④基础测绘。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C级GPS控制网,由129个点组成,实测四等水准近千公里,走在全省的前列。⑤测绘服务保障。测绘单位拥有各类先进测绘仪器设备近100台套,完成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转型,为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能源、国土、规划、城建等部门提供图件和基础地理信息保障。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 本着“以人为本、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成立“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200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和《泰安市200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指挥系统。各县市区均成立领导小组,印发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分队。市属以上矿山企业同时成立以主管领导任组长的汛期矿山企业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4~5月,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调查,对地质灾害大小隐患点,建立“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做到防灾卡到乡镇,避险卡到居民户,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以乡镇为主,落实到村、户、人。同时,向群众讲明预警信号,主要是锣、鼓号、喇叭。确立疏散路线和地点,标写在明白卡上,以便发现险情,及时有效防治和避让。全市组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巡查58组、500多人次,排查出需进行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66个,其中危险点、段8处,发放“避险明白卡”1106户。年内,全市发生11起地质灾害,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其中,较严重的有4起:①7月31日~8月2日,泰山区省庄镇东羊娄村北部发生岩溶地面塌陷,1户居民房屋出现斑裂、下陷,6户居民房屋下陷10~20厘米。②东苑庄村塌陷。9月21日,泰山区省庄镇东苑庄村民住房出现不同程度的斑裂,房屋后墙顶部沿板塌落,门窗严重变形。③石屋志山体滑坡。2月25日,岱岳区黄前镇石屋志山体突然出现滑坡,经专家分析,是由于修建济临公路和黄前水库削坡取土造成的。④9月15日,新泰市果都镇马家庄出现塌坑,长约2.5米,宽约1.8米,深2米。
地质环境保护 加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保护,在市政府批准设立19个地质地貌保护区的基础上,申报并经省批准设立青云山、徂徕山、长城岭3处省级地质公园。对保护区进行全面调查,加强平时的监督管理。申报泰山国家地质公园工作进展顺利。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为县以上矿山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申报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申报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项目6个(宁阳、新泰、肥城、岱岳区各1个,新汶矿业集团2个),其中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翟镇煤矿整治项目被批准立项,中央财政补助500万元。“泰山区羊娄地区岩溶调查与评价”项目批准立项,费用329万元。(刘 国 张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