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4&rec=47&run=13

【概况】 年底,全市有统战干部职工59人,其中,市委统战部16人,内设办公室(挂党外干部管理科牌子)、党派科、宣传调研科、经济联络科4个科室。年内,全市各级统战部门紧紧围绕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香港、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业者,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等开展工作,以省市委工作会议为动力,紧紧围绕全市工作重点和发展大局,全面做好统一战线各领域的工作,为促进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理论学习 ①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读原著、听辅导报告、集中学习、记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使系统内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进一步增强,为开创全市统战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②组织学习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对系统内不同层次人员的学习分别作出了安排部署,进一步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市贡献力量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政治协商 ①坚持情况通报会、民主协商会制度。年内,共召开党外人士协商会、通报会、座谈会9次,就“两会”人事安排、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全委会、全市经济工作会、市党代会、省委工作会和市委工作会以及其他重要事项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进行协商或通报;市委领导到6个民主党派市委会走访调研,听取各民主党派市委会的意见建议;市政府全体成员会议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列席。②支持和引导各民主党派认真做好提案工作。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396件、立案322件,其中,各民主党派及其成员提交的244件提案(团体98件,个人146件)被立案,占立案总数的76%;市政协确定的11件重点提案中有9件是民主党派及其成员提交的,提案的数量和质量比往年均有新的提高。③帮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支持和推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广泛开展“三增强”(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四热爱”(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活动。多种形式的开展庆祝建党82周年纪念活动,开展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教育,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进一步增强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民族宗教工作 ①及时启动“少数民族帮扶工程”第二批帮扶项目。在完成“少数民族帮扶工程”第一批投资1500万元的37个帮扶项目后,于6月份召开少数民族帮扶工作会议,启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投资在1200万元的第二批帮扶项目20个。专门成立少数民族帮扶工程领导小组,重点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建设一批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同时帮助他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畜牧养殖、屠宰加工等优势产业,利用新技术,推广新成果,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市财政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扶持金由6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各县市区也相应增加。②建立各大班子民族工作包村联系点制度。市、县各大班子领导分别联系一个少数民族村,共联系6个少数民族村,实行定点帮扶,帮助民族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疏通市场渠道,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引导少数民族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发展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推动了少数民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③依法清除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为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结合春季“严打”斗争,打掉了一个涉及少数民族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15名团伙成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此举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群众的共同称赞。④通过开展“宗教法律法规宣传月”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使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⑤加大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力度。至年底,全市共安排少数民族干部75人,其中副厅级1人、县级16人、科级58人。
为经济建设服务 ①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全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市统战系统共引进项目110个,投资额53.87亿元,已实施项目47个,实际到位资金2.60亿元。其中,外资及台、港、澳项目12个,到位资金4615万元;外地(国内)投资项目35个,到位资金2.13亿元。②在全市各民主党派中开展“四个一”(建一个基地,引一个项目,写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开展一项有益的社会活动)活动,以此为载体、为舞台促进各民主党派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年内,各民主党派市委会结合自身特点,在本市范围内分别确定一个乡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工业、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其中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基地8个,涉及工业科技、教育卫生、生态农业、花卉苗木、中草药等领域;全年共引进项目12个,到位资金3600万元;各民主党派分别完成了2~3个重点调研题目,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组织广大党派成员开展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三下乡”活动12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③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市广泛开展“同进共富建小康”教育活动、“争当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活动。肥城市开展“评优树标双百”活动,宁阳县开展“争当‘光彩之星’”活动等,均取得较好效果。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吸纳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8900余人,为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④发挥海外联谊会的作用,继续加强与泰安市有联系的港澳台爱国人士、民间社团和爱国华人社团的工作,共邀请接待海内外来泰考察客人300余人次。通过与海外社团合作开展来泰外商资信情况调查,避免了市内企业100多万元的投资风险。
党外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①政治安排。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党外干部35名,其中市级7名、县级28名。十届市政协一次会议共安排党外委员223名,占委员总数的60.3%;党外常委48名,占常委总数的65%;党外副主席5名,占副主席总数的56%。党外人士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人、省人大代表9人、全国政协委员3人、省政协委员23人。②干部培训。全市共举办不同形式的党外人士培训班12期,培训800多人次,其中培训党外中青年干部53名。6名到乡镇挂职的党外后备干部完成了实践锻炼任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注重加强与联络员的联系,积极反映他们的正当意见和要求,支持和引导他们立足岗位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建设经济强市贡献力量。
统战理论调研宣传信息工作开展统战理论调研宣传“四新工程”(调查掌握新情况、研究探讨新问题、总结一批新经验、推出一批新成果)活动,着重开展对社区统战、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等问题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全市共形成理论调研文章23篇,整理上报调研文章4篇、宣传文章3篇参加省调研宣传“四新工程”评选,其中有2篇获三等奖、2篇获优秀奖、1篇获特别奖。全市统战部门在市级以上报刊登载各类宣传文章90余篇。在全省2003年度统战宣传工作中,泰安市4个单位受到省表彰,有1个单位受到中央统战部表彰。组织参加全省统一战线学习十六大精神知识竞赛,其中新泰、肥城市委统战部分别收缴答题卡2416份和1650份,1人获三等奖。完善信息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市委统战部全年共整理上报统战信息270余条,被评为全省网站和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卢晓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