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3&rec=39&run=13

【概况】年末,全市有统计机构93个,其中市统计局1个、县(市、区)统计局6个、乡
镇统计站86个;专兼职统计人员316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285人。年内,
全市统计工作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搞好统计服务为根本,推进统计改革和
信息化建设,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调查与报表年内,有年报72种,月、季报40种,纳入政府统计的报表种类有国民
经济核算、基本单位、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商品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对
外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劳动工资、科技、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等统计报
表。纳入政府统计范围的调查有农村住户、城镇住户、物价、房地产、现代企业制度
跟踪监测、企业集团统计、企业景气、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农村多目标抽样、资
产负债抽样、国内旅游抽样、人口变动情况抽样、妇女儿童规划监测统计等调查。临
时性的专项调查有群众安全感、私营企业发展环境、非国有企业养老保险情况、东岳
庙会专题、电视观众满意度、居民家庭财产、2002年经济形势展望、居民消费意向、
职工生活状况等专项调查。全市统计工作者准确、及时地完成了上述各项统计任务
。
信息发布年内,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月报、季报、年报主要统计信息,编发《
统计摘要》、《统计月报》等刊物,使市民全面掌握和了解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
,为各级单位提供决策服务。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得到加强,在局内建立政务信息报道
网络,全年有286篇政务信息被上级及新闻部门采用。对《泰安统计年鉴》(2002)进
行全新改版,采用国际标准16开,版面设计更加美观,内容充实,可读性和实用性增
强。
成果与分析年内,市、县两级统计部门撰写统计分析395篇,综合采用率达58.2
%,其中市统计局撰写182篇,采用率达94.0%。为提高统计分析的写作水平,继续在全
局推行统计分析课题制和课题招标制,确定的9个招标课题和14个自报课题年底全部
完成,多篇有份量、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报告受到领导的好评。其中《泰安市农业结构
调整目标分析》、《泰安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受到领导极大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全年趋势判断》、《对经济强市建设进程现状及
未来的分析判断》等分析报告被市委、市政府领导纳入决策。
法制建设①“四五”普法收效明显。年内,按照全省统计“四五”普法规划的要
求,认真加强领导,不断强化措施,突出工作重点,统计普法取得显著成绩。市、县
两级统计局成立统计“四五”普法领导小组,确定办事机构,保障全市统计普法工作
顺利开展。制定印发《泰安市2002年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四五”规划》,从指导思想
、目标任务、对象要求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联合市司法局、市法制办下
发《关于对全市领导干部进行普法考试的通知》,对全市3050名领导干部进行普法考
试。②提高统计执法水平。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及时转发《山东省〈统计执法检
查证〉管理办法》,加强对统计执法检查证和检查员队伍的管理。采用全省统一教材
,由省法规处领导授课,分两期对204名市、县两级检查员进行培训。③开展统计执
法大检查。市、县两级检查281家、立案查处34起,其中市统计局检查36家、查处2家

(纪萍)附:泰安市非国有企业
社会养老保险情况分析
年内,为反映市非国有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深入了解非国有企业参加
社会养老保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市
企业调查队于5月份对全市26家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
企业15家,占57.7%;外商投资企业8家,占30.8%;港澳台企业3家,占11.5%)进
行非国有企业社会养老保险情况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6家企业中,有
16家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61.5%,由此推断,全市非国有企业总体的
参保率还要大大低于此比率。
调查问卷显示,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是企业的临时职工、农村户口职工和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16家参保企业2001年末有从业人员5308人,未参加保险的1
510人,占28.4%。从参保企业养老保险金交纳情况看,按时足额交纳的10家,占
62.5%;按时未足额交纳的1家,占6.3%;不按时但足额交纳的3家,占18
.7%;不按时不足额缴纳的2家,占12.5%。从社会养老保险金交纳比例看,企业按
单位工资总额20%、个人按工资总额5%交纳的企业8家,占50%;单位按18%、个人按5
%交纳的企业2家,占12.5%;单位按23%、个人按4%交纳的企业2家,单位按18%、个人
按5%交纳的企业2家,占12.5%;单位按23%、个人不交纳的企业1家,占6.25%;单位
按19%、个人不交纳的企业1家,占6.25%。由此看出,各企业的缴纳比例不统一。从
走访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企业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与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领导
人的认识程度和企业对养老保险政策知晓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调查人员在东平某
油脂厂了解到,该企业自1998年底组建以来,经营状况良好,企业领导人对参加社会
养老保险认识程度高,积极参加养老保险,投保金额包括职工个人应缴部分全部由厂
里负责,年缴保险金40余万元。但对10名农民临时工,由于对农村户口人员的养老保
险政策不了解,至今还未参加保险。泰安某饲料有限公司,2001年末该厂有从业人员
1300多人,参加社会老保险的只有46人,同时还给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购买商业保险,
实行双保险。从以上可以看出,在非国有企业中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困
难与问题,情况复杂,形势严峻,需引起高度重视。
存在困难和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大规模改组、改造及
鼓励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实施,非国有企业总量迅速膨胀;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人员流动加快,结构日趋多样化,社会养老保险事业面对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
待解决。主要表现在:①就从业人员而言,在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
企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农村户口职工、临时职工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参加社
会养老保险的观念淡漠,不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②就企业而言
,企业领导者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识不强。企业领导层虽认识到企业参加社会养老
保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企业的发展和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吸引外资、招聘人才
,但在实际工作中多因企业资金紧张或利益驱动或短期行为而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③就政府而言,政府既是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又是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
监管者。从26份调查问卷中显示,随着非国有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从业人员
下岗分流,转岗就业,流动速度的加快,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养老保险的法规政策还不
够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保障措施还不够健全,执法监管力度不强,给非国有企业参加
社会养老保险带来很大影响。譬如:企业的农村户口职工、临时工、未签定劳动合同
的从业人员数量在逐步增加,他们的社会养老保险将如何解决?下岗、转岗、分流人
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将如何接续保险关系?企业人员增减变化快,工资额度浮动大,职
工的养老保险如何适应这些变化等等。再如养老保险金的缴纳比例也很不统一。从对
16家参保企业的调查结果看,缴纳比例最高的是按工资总额的27%,缴纳比例最低的
只有19%,并且出现6种不同的缴纳比例。④26家被调查企业在回答“企业参加社会养
老保险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时,一致回答“企业担心缴纳养老保险金达不到为本企
业职工养老的目的”、“企业担心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被挪用”、“企业担心职工退休
时领不到养老金”。反映了企业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心有余悸。经济在转轨,企业在
改制,“国退民进”已成潮流的情况下,社会保障要加强,决不能为了降低企业改制
成本而牺牲职工的切身利益。
对非国有企业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建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国有企业数
量规模的扩张,进一步规范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势在必行。①加
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要面向社会、面向各级党政领导、面向企业法人代表、
面向广大企业职工,广泛宣传,营造关心社会养老保险就是关心自己的氛围。通过宣
传,进一步引起政府重视、社会关注,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者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做到积极参保,自觉缴费,保证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②加大工作力度,扩大
参保面积。私企、外企与国有企业相比,分布广,情况复杂,参保率低,工作难度大
,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要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非国有企业登记情况,逐一排查企
业的参保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参保情况。要把从业人员较多、效益较好、管理规范的企
业作为重点,摸清底数,逐户纳入,不留死角。对私企和外企从业人员可采取先纳入
、后规范的办法,简化参保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对拒不参保的企业,要运用行政、
法律、舆论多种手段,依法强制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③完善政策措施,实现规范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配套的措施,解决非国有
企业的参保问题。要采取措施解决缴费比例不统一问题,应使非国有企业职工享受与
国有企业“正式”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对从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
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卡式”管理,即建立健全个人保险帐户,从业人员人手一卡,
持卡上岗就业,持卡参加社会保险,不管岗位如何变,养老保险接着算,这样既有利
于解决职工因下岗分流、转岗就业而造成的停保、断保、续保问题,也有利于职工在
就业岗位依法监督企业的参保行为。(宋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