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3&rec=139&run=13

区委书记 杨忠海(2003年1月离职)
陈 刚(2003年1月任职)
人大主任 边清训(2003年1月离职)
王承泉(2003年1月任职)
区长 陈 刚(2003年1月离职)
张 斌(2003年1月任职)
政协主席 王士英(女,2003年1月离职)
路少先(2003年1月任职)

【概况】该区因泰山而得名,位于泰安市中北部。面积336.86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气
温13.6℃,年均降水量574.7毫米,水资源总量7.7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5.91亿立方
米。辖5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1个乡、199个村(居)民委员会。年底全区总人口61.
3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4.87万人,占总人口的73.2%;男女性别比例102
∶100;人口出生率13.61‰,死亡率3.47‰,人口自然增长率10.14‰。人口密度为
1820人/平方公里。区委、区政府机关驻地泰城升平街,居区内中部。市区建成
区面积49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40.70万人。
经济发展状况年内,按照“工业是关键,市场园区是载体,民营是基本途径,招
商引资是第一动力”的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实
现国内生产总值41.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
高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77亿元、23.15亿元和1
5.76亿元,分别增长2.4%、7.6%和13.5%。三次产业结构已调整为6.7∶55.5∶37.
8,与上年比,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1.1个和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下
降0.9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比上年提高1510元,增长14.6%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2亿元,增长33.6%;财政总支出2.70亿元,增长11
.6%,其中财政灶内支出完成2.5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06亿元,
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为13.06亿元,增长29.3%。①农业及农村经济。全年
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2.77亿元,增长2.4%,其中农业1.72亿元,增长1.2%;农林牧
渔业增加值比例为62∶7∶30∶1。耕地面积0.92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0.5
9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7.14万吨,其中夏粮3.34万吨,下降10%;油料产量69吨,下
降31%;蔬菜、瓜类产量13.45万吨,增长8.74%。年末林木覆盖率为46.30%。果
品总产量1.50万吨,下降18%。肉类总产量0.85万吨,下降9.30%。水产品产量0.04万
吨,下降31%。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11.85万千瓦,下降22%。全年农村用电量0.69亿
千瓦时,增长22.33%。②工业。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9.16亿元,增长20.00%。
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规模以上工业7.39亿元,增长21.10%。全区工业产品销售
率为97.5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35亿元,增长17.50%;实现利
润1.16亿元,增长65.70%;利税总额2.43亿元,增长62%。亏损企业亏损额65万
元,下降6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1.41%,提高28.05个百分点。③民营经济。到
年底,全区私营企业有1189户,比上年增加105户;从业人员1.57万人,注册资金5.
48亿元,分别增长9和24%。平均每户私营企业拥有注册资金46.17万元,净增5.40万
元。全区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1.4亿元,增长30%,占GDP的比重达到51.40%,比上年
提高5.4个百分点。实缴税金1.71亿元。④招商引资。全年引进各类较大项目44个,
其中工业项目6个、农业项目3个、流通服务业项目7个。实际引进区外国内资金8.
10亿元。⑤建设与环保。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6亿元,增长96.0
0%,其中城镇投资8.62亿元,增长91.88%;农村投资5.24亿元,增长103.2%。固
定资产投资率达33%。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87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1
12个;在建项目总规模达5.8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2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
43%,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6.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24.17万平方米。集中供水日综合生产能力达31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为100%;集中
供热面积540万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332万平方米;
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893万立方米/日。全区资质四级以上建筑企业54家,完成建筑业
增加值4亿元,增长8.40%;实现利润0.55亿元,增长26.20%;利税总额1亿元,
增长15.50%。全年投入污染治理资金300万元,建成烟尘控制区29平方公里,环境噪
声达标区8.35平方公里。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工业废水处理率100%,工业废水排放
达标率100%。⑥交通。全区村村通柏油(水泥)路,公路通车里程292公里。全年
营运性货运量157万吨,货运周转量1.32亿吨公里,分别增长9.80%和10.10%。客
运量22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0亿人公里,分别增长4.80%和9.90%。⑦贸易与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04亿元,增长12.10%。年底,全区有城乡
集贸市场72处,其中消费品市场62处、生产资料市场10处。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29.
57亿元,下降40.60%。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3137万美元,增长19.40%。其中,出
口2653万美元,增长18.50%;进口484万美元,增长24.40%。在全部出口中,获
权企业出口2121万美元,增长30.70%;三资企业出口532万美元,下降13.60%。全年
合同利用外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536万美元,增长103.80%,其中,外商直
接投资324万美元,增长46.60%。全年批准对外承包劳务合同总额207万美元,增
长87.80%;完成营业额209万美元,增长159%。境内主要旅游景点泰山、岱庙等

社会事业突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
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①教育。全区有各类学校81所,在校生4.65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
在校生0.08万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生2.77万人,小学63所,在校生1.7
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
00%。全区青壮年非盲率98.6%,复盲率保持在1%以下。全区3307名教职工中,专
任教师2954人,其中幼儿教师245人,学历达标率85%;小学教师1208人,学历达标率
99%;普通中学教师1457人,学历达标率95%;职业技术学校教师42人,学历达标率8
5%。②科学技术。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5万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40人
。全年财政投入科技三项经费315万元。③文化。全区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6个,全年
放映2510场次。业余表演艺术团体17个,编演节目40个。公共图书馆1处,总藏书量
2万册。档案馆1处,馆藏总量1.9万卷(册)。广播电台1座,日播出时间12小时;电视
台1座,平均每周自办节目播出时间5小时,转播节目13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
分别达100%和90%。④卫生。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12家,其中区级4家,乡镇医院6家
。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00人,其中医生437人。病床513张,全区每万人拥有病床8张。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60%。全区卫生防疫“四苗”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⑤体育。全
区有体育活动场所14处。年内,参加市级比赛获金牌4枚、银牌1枚。参加省级比赛获
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2枚。⑥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为7369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43元,分别增长14.9%和9.7%。农民人均纯收入35
69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57元,分别增长6.3%和16.3%。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
款达到22.13亿元,人均储蓄达3670元。全区有4.51万名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社会统
筹,3.8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58万元。(刘玉朴曹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