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3&rec=11&run=13

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整体推进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三大工作
重点,加快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步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
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综合①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5.2亿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比上年增长13.9%,比1997年增长7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
8亿元,比上年增长2.1%,比1997年增长20.1%;第二产业增加值246.2亿元,比
上年增长18.8%,比1997年增长99.97%;第三产业增加值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
13.0%,比1997年增长8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458元,比上年增长13.3%,比
1997年增长72.4%,跨入全国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百强行列。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
02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5∶45.1∶38.4,调整为14.7∶47.8∶37.5。第
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仍处主导地位,拉动GDP增长8.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6.8个
百分点,比上年分别增加2.4和1.4个百分点。③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年末,全市
个体工商户发展到6.85万户,比上年增长1.3%;从业人员13.2万人,比上年减少1
.8%;注册资金9.2亿元,比上年增长4.4%。私营企业发展到6360户,比上年增长4
.7%;从业人员8.7万人,比上年增长5.4%;注册资金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3.2%。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平均每户注册资金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27.2%。全年民营经
济完成增加值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占GDP的比重为33.9%,比上年提高
4.2个百分点。实现税收10.7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5.
0%,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④企业改制力度加大。年底,全市县属以上企业改制
面达到95.7%,组建股份有限公司41家。企业上市融资有较大突破,全年5家上市公司
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3.3亿元。培植拟上市资源企业12家。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外向度不高,就业
和再就业的压力依然较大。
农业①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75.8亿元,比上年增长
2.1%,比1997年增长20.1%。其中,农业完成52.95亿元,渔业完成3.17亿元,
分别比上年下降0.3%和0.1%;林业完成2.73亿元,牧业完成16.96亿元,分别比
上年增长2.4%和11.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例为69.8∶3.6∶22.4∶4.2。粮食
及部分经济作物受旱灾和播种面积减少的影响,出现减产。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
│品名 │产量 │增长 │
├─────┼─────┼───┤
│粮食 │186.1万吨 │-16.0%│
├─────┼─────┼───┤
│夏粮 │80.0万吨 │1.5% │
├─────┼─────┼───┤
│秋粮 │106.1万吨 │-25.6%│
├─────┼─────┼───┤
│棉花 │3550吨 │-12.2%│
├─────┼─────┼───┤
│油料 │13.1万吨 │-28.6%│
├─────┼─────┼───┤
│蔬菜、瓜类│737.5万吨 │8.1% │
└─────┴─────┴───┘

②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粮食面积调减2533公顷,棉花面积调减267公顷,油料面积
调减133公顷,蔬菜面积比上年增加8933公顷,果园面积增加2000公顷,全市粮经种植
面积比例61∶39。③牧业生产增长,渔业下降。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31.7
万吨,比上年增长12.7%;禽蛋总产量21.7万吨,增长14.3%;牛奶产量3.3万吨,增
长81.8%。受旱灾影响,水产养殖面积由上年的1.39万公顷,减少为年内的1.
23万公顷,水产品产量5.8万吨,下降11.1%。④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
用机械总动力达30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94.5万千
瓦,增长4.1%;联合收割机达5277台,增长8.1%。农村用电量7.7亿千瓦小
时,增长8.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9.1万吨,增长4.0%。年末耕地面积
32.1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3.1万公顷。
工业①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207.3亿元,比上年增
长17.5%,比1997年增长102.98%。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规模以上工业134.7亿元,比
上年增长18.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9.0亿元,比上年增长7.8%;集体
企业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9.7%;股份制企业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外商及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4亿元,比上年增长35.1%。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
│品名 │产量 │增长 │
├──────┼───────┼───┤
│原煤 │2347万吨 │6.4% │
├──────┼───────┼───┤
│发电量 │83.1亿千瓦时 │8.3% │
├──────┼───────┼───┤
│石膏板 │7065万平方米 │25.3% │
├──────┼───────┼───┤
│化肥(折纯) │42.9万吨 │15.2% │
├──────┼───────┼───┤
│起重设备 │46667吨 │92.2% │
├──────┼───────┼───┤
│高压开关板 │1845面 │48.2% │
├──────┼───────┼───┤
│低压开关板 │2650面 │87.8% │
├──────┼───────┼───┤
│电力电缆 │1.1万公里 │-17.7%│
├──────┼───────┼───┤
│变压器 │372.9万千伏安 │32.0% │
├──────┼───────┼───┤
│玻璃纤维纱 │7.0万吨 │89.3% │
├──────┼───────┼───┤
│激光全息产品│605万平方米 │46.2% │
├──────┼───────┼───┤
│稀土 │4350吨 │117.0%│
└──────┴───────┴───┘

②工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0.6亿元,比上年增长
22.4%,比1997年增长70.2%;利润总额13.3亿元,比上年增长50.2%,比1997年
增长98.9%;利税总额33.1亿元,比上年增长31.7%,比1997年增长66.4%。亏损面和
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下降,分别下降5.4个百分点和49.0%。产成品占压减少,同比下
降3.8%。产品销售率98.3%,提高1.3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8.3%,提高
9.7个百分点。③“13511”工程进展顺利。全市“13511”工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
售收入2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实现利税23.6亿元,增长17.0%,其
中利润9.5亿元,增长15.5%,分别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0.2%、71.4%和71.6%。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①固定资产投资迅速膨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
67.4亿元,比上年增长56.6%,比1997年增长123.1%,增速比上年提高
35.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率达32.5%,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比1997年
提高6.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109.1亿元,增长47.5%;农村投资58.3
亿元,增长76.8%。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54.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
使用率53.8%。②投资规模快速扩张。全市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1
9个,比上年增加130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446个。在建项目总规模达251.8亿元,
比上年增加58.2亿元,增长30.1%。③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工业投资力度加大,完成
投资75.8亿元,增长79.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3%,比上年提高5.3
个百分点。国有投资比重下降,全市国有单位投资76.3亿元,增长37.1%,占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6%,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泰山
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三期第二条生产线、泰和集团2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肥
城矿业集团电解铝起步项目、莱新高速公路新泰段等一批重点基建、技改项目竣工投
产或投入使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后劲。④建筑业生产效益稳定提高。全年建筑业
完成增加值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8%,比1997年增长83.1%。全市原五级及五
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比1997年增长64.9%;利
税总额6.5亿元,比上年增长76.0%,比1997年增长53.5%;劳动生产率为4.2万元
/人,比上年增长15.4%,比1997年增长16.7%。
交通运输、邮电业①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435
0.5公里,比上年增加5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8.4公里,增加27.6公
里;一级公路141.5公里,增加23.9公里。公路密度达56.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
市营业性货运量4279万吨,货运周转量21.2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6%和3.6%;客
运量2589万人,客运周转量17.2亿人公里,分别增长4.1%和5.7%。②邮电通信业持续
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亿元,比上年增长7.9%;函件2903万件,
增长22.0%;特快专递23.6万件,增长15.7%。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4亿元,增长12.9
%;长途业务电路10.1万路,净增2.9万路;程控交换机容量101.2万门,净增14
.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78.8万户,新增15.7万户,主线普及率为14.5线/百人,
增加2.6线;上网用户13.1万户,增加3.6万户;宽带网用户4393户,增长2.6倍
。全年完成移动业务收入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移动电话用户50.3万户,增长
43.3%。
国内贸易①城乡消费品市场逐渐趋活。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2.0亿元,
比上年增长11.2%,增幅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
103.1亿元,增长12.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4亿元,增长14.8%。城镇、农村同步
增长,全市城镇、农村分别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06.6亿元和55.4亿元,分别增长11.
2%和11.1%。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销售高速增长,实现零售额27.3亿元,增
长17.5%。个体私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实现零售额85.5亿元,增长11.8%,市
场份额达52.7%。②集贸市场交易额回落。2002年末,全市城乡集贸市场499个。全年
集贸市场成交额170.1亿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城市市场成交46.6亿元,
下降28.6%;农村市场成交123.5亿元,下降2.8%。
对外经济①外贸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02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7.9%,比1997年增长112.7%。出口首次突破2亿美元,完成2.27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9.2%,比1997年增长157.95%。其中,获权企业出口15399万美元,增
长45.5%;三资企业出口7350万美元,增长4.7%。进口741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8.4
%,比1997年增长37.4%。全年贸易顺差15334万美元。②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全年批准
利用外资项目55个,比上年增加40个;合同外资额1.22亿美元,增长1.8倍。其
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0个,合同外资额1.11亿美元,增长1.7倍。全市累计实际使
用外资7006万美元,增长74.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614万美元,增
长79.0%。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拓展。全年共批准对外承包劳务合同231个
,合同数比上年增长1.1倍,签订承包合同额3221万美元,下降35.8%;完成营业额
3291万美元,下降21.8%;派出各类劳务和研修生2373人次,增长27.3%;期末在外人
数6196人,增长70.4%。④旅游市场全面转旺。全年接待境外旅游者7.0万人
次,比上年增长10.4%;国内游客583.7万人次,增长14.6%。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34.9
亿元,增长24.7%。其中,国际旅游创汇2192万美元,增长9.6%;国内旅游总收入3
3.1亿元,增长23.9%。
财政金融①财政收支平衡。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
的103.9%,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各项税收完成15.6亿元,比上年增长
24.3%。全市财政总支出完成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灶内支出31.2亿元
,比上年增长14.6%;收支相抵,略有结余,连续第16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②金融运
行状况良好。年末,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51.6亿元,比年初增加51.5亿元,增
长17.2%,比1997年末增长77.7%。企业存款大幅度提高,企业存款余额70
.9亿元,比年初增加12.3亿元,增长21.0%;储蓄存款较快增长,全市储蓄存款
余额247.6亿元,比年初增加29.2亿元,增长13.4%,比1997年末增长71.5%。
贷款投放结构更加优化。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54.0亿元,比年初增加37.7亿元,
增长17.4%,比1997年增长29.6%。农业贷款增势强劲,农业贷款余额42.0亿元
,比年初增加9.1亿元,增长27.5%;工业贷款大幅增加,工业贷款余额52.0亿
元,比年初增加11.7亿元,增长29.0%;基建贷款高速度增长,全市基建贷款余额
17.8亿元,比年初增加4.6亿元,增长34.6%。
科学技术①高新技术产业取得较快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品达到578个,规模以
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2亿元,比上年增长32%。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
338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2家,国家
“863”科技成果产业基地2家。②民营科技发展迅猛。全年认定民营科技企业88家,
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到1238家,实现产值54亿元,比上年增长35%。技工贸总收
入超过百万元的有109家,其中,过千万元26家,过亿元7家,分别比上年增长27%、2
6%、133%。③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取得科技成果263项,专利申请33
9项,专利累计申请量达到2852项;有44项科技成果获2002年度国家、省科学技术奖
,有88项获市科学技术奖。争取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45项,无偿补助经费988万元
,其中,争取省高新技术发展资金112万元。成果推广等科技计划项目贷款额度2.1亿
元。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①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全年泰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成投资
7.6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13.8万平方米。公交标准运
营车辆达到325标台,增加83标台;市内出租车1290辆。城区供水日综合生产能力31
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为99%;集中供热面积55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6万平方
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5.7公顷;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万立方米/日。②环境保护工作
取得新成绩。积极实施污染治理设施再提高和污染物全面达标工程,已有18家企业完
成再提高工程治理任务,75家企业实现了全面达标排放。泰城大气飘尘年日平均值0
.088毫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0.050毫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氮年日平
均值0.033毫克/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投放污染治理资金2.1亿
元。建成烟尘控制区达84.5平方公里。全市工业废水达标率95.9%,工业废气二
氧化硫达标率91.8%,工业废气烟尘达标率92.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
1.6%。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①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驻泰5所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
专科学生2.0万人,在校生5.7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3所,在校生4.9万人,其中
普通中专7所,在校生1.6万人。普通高中40所,在校生9.2万人;普通初中184所,在
校生28.4万人;小学895所,在校生29.5万人。幼儿园726所,在园儿童6.2
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86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99.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58.2%;高考录取率65.1%。②卫生事业较快发展。
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809所(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26所,不含村卫生室),拥有病
床1.5万张,其中医院及卫生院155所,拥有病床1.4万张。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
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6632人,助理执业医师2128人,执业护士6427人。全市中医医院
拥有病床1033张,比上年末增加4张;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372人,比上年末增加9
0人。③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各种艺术表演团体3个;艺术表演场所7个
;文化广场15个,面积23万平方米;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总藏书
量40.4万册;建成“中国数字图书馆泰安市分馆”,成为全省第二家地市级数字图书
馆,拥有电子图书1.2万册;档案馆7个,馆藏档案资料42.2万卷(册)。全市有广播电
台1座,节目5套;电视台1座,节目6套;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座;拥有有
线电视光缆2088公里。全市广播电台平均日播音时间达到63小时40分,电视台平均周
播时间544小时37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9%和96.0%。④体育事业
硕果累累。在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比赛中,泰安市培养输送的两名运动员为中国代表
团取得8人赛艇金牌1枚和双人跳水银牌1枚。在山东省第20届运动会上,泰安市综合
成绩金牌和总分均列全省第七位,青少年比赛金牌和总分列全省第七位和第六位。全
市投资40多万元,新建10条健身路径。先后完成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山东省青少年
田径锦标赛、中韩足球友谊对抗赛、山东科技大-加拿大多伦多篮球对抗赛、足协杯
鲁能泰山主场、山东省腕力王挑战赛等省以上大赛的承办工作。全年完成体育彩票发
行任务2100万元,比上年增加800万元,筹集体育发展基金200余万元。
市场物价市场物价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下降0.9%。除食品
类、居住类分别上涨1.8%、0.2%外,其它类消费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
降幅度依次为: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5.0%,交通和通讯类下降3.8%,家庭设备及
维修服务类下降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7%,衣着类下降1.5%
,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6%。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2.9%;原
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0.4%。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①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为7369元,比上年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5442元,增长9.7%。居民膳
食结构不断改善,肉、蛋、鱼、油、鲜奶消费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外用餐支出增多
,全年人均食品支出1894元,增长15.0%。恩格尔系数为34.8%,处于联合国粮农组织
所规定的小康评价标准中富裕水平的范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8.8平方
米。每百户城镇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彩电117台、电冰箱85台、洗衣机88台
、摩托车69辆、录放像机20台、微波炉22台、淋浴热水器62个、组合音响22套、影碟
机54台、空调器27台、电脑22台、移动电话62部。②农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市农民人
均纯收入3135元,比上年增加179元,增长6.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87元,增长
0.6%。全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800元,恩格尔系数为47.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
住面积2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如下
:彩电58台、电冰箱13台、电话机60部、移动电话12部、摩托车46辆。③劳动就业形
势较为稳定。2002年末,全市在岗职工47.0万人(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
商户),比上年减少0.7万人;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3.3亿元,增长10.7%;在岗职
工平均工资9262元,增长11.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④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全市4.0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全部通过银行就近
及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全年共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3.1亿元,机关事业单
位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3.0亿元。全市企业参保职工28万人,覆盖面达95%;机关事
业单位参保人数11.1万人,覆盖面达92%。40.6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全市
127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全市参保人数已达35
.2万人。⑤社会福利、救济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城市低保对象1.1万户、2.7万人
,发放保障金1210.0万元;农村低保对象0.9万户、2.0万人,发放保障金389.5万元。
全市共有95处敬老院,床位5108张,供养老人4686人,集中供养率50%。全市社会福利
企业144处,安置残疾职工3185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4亿元,共筹集福利基金475
5万元。710名三峡移民顺利迁居泰安市。⑥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市人口出生率
12.5‰,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5.9‰。年末总人口为546.4万人,男女性别
比为103.4%。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30.7%;农业人口378
.8万人,占总人口的69.3%。
[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
按可比价计算。]
(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