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泰院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2&rec=57&run=13

宋振骐 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男,汉族,1935年3月生,武汉市人,
中共党员。
1957年自北京矿业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67年调入山东矿业学院。长期从事矿
山压力及控制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足迹踏遍山东、江苏、河北、河南、江西、吉林、
陕西等十多个省的煤炭企业,在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岩层运动为中心的矿山压力理论
”(即“传递岩梁理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研究成果构成了包括矿山压力及顶板
活动的预测预报、顶板控制设计及控制效果判断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全国煤炭
系统实用矿山压力理论方面的带头人。曾主持或参与完成包括国家“六五”、“七五
”重点攻关项目在内的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研究
成果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六五”攻关表彰奖、煤炭部科技进步一
等奖、国家教委优秀著作一等奖等。曾被授予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教
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0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
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11月
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四届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
协委员。

余松烈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男,汉族,1921年3月生,浙江慈溪人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1942年从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毕业后,从事农业教育与科学研究60年,为农业和
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名,博士后6名。主持
的“山东省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栽培技术研究”,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
步二等奖。首创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为黄淮海麦区高产开创了新
途径,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农业部列为“九·五”重点推广的十项农业
技术之一,已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山西等省大面积推广。主编或参编
《中国小麦学》、《中国小麦栽培研究进展》、《作物栽培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
统编教材,北方本)等重要学术专著10部,在《科学通报》、《中国农业科学》等学
术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50余篇。曾兼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小麦学组组长,现兼任山
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副团长兼小麦分团团长。山东省六届、七届、八届人大代表,七
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
誉称号。1978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是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山东省专业技术
拔尖人才。1992年受到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重奖。1997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束怀瑞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男,汉族,1929年9月生,山东淄博人
,1950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
1950年山东农学院毕业,历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曾兼任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园艺学科组副组长。
现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人民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林果分团团长、山东
省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工程果树首席专家。从事果树栽培
、生理和生产的教学科研及推广工作51年,在果树碳氮营养、根系生物学和丰优技术
原理方面具有创造性的系统理论成果,在国内外果树界享有一定的影响。获国家科技
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明的“地膜覆盖穴贮肥
水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七五”、“八五”重点推广项目,在17省市推广31万公顷
;“山东省百万亩苹果幼树丰产优质技术开发研究”开发7.2万公顷,单产由129千克
提高到1010千克,纯增效益56亿元。主编、参编教材(专著)6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率领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科建成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硕士28人、博
士19人,指导博士后11人。主持“948”项目2项、科技部果品加工项目1项、山东省
良种产业化工程重大项目3项,参与“2116”计划制订,为现代农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7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1999年,获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获全
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12月,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男,汉族,1935年生,上海市人,
1955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
长期从事金属材料、热处理和模具技术领域的科技工作,首次提出了在低合金热
强钢中用V,Ti,B复合沉淀强化的理论,创制了工作温度达620~630°C的低合金热强
钢,用于电站设备和石油设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创制了具有高红硬性和高耐磨性
的冷热兼用的模具钢,填补了国际上高热强韧模具钢的空白;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旨
在使模具选材科学化、控制量值化、稳定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模具性能评价体系和失
力抗力指标体系、优先设计技术,为模具的正确设计、制造和合理选材提供理论与实
践依据;在钢的强韧化、离子化学热处理、复合热处理以及非调钢控锻-控冷理论及
实践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先后负责主持(承担)20多项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项目,
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多项,其中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各1项、全国科技大会奖1项、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机械部科技进步
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主笔撰写专著3册、论文40余篇,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
重大作用。创制成功的两个新钢种均已纳入国标,长期批量生产应用;坚持对科技成
果进行跟踪和实行完善化管理,科研成果应用率达85%以上,取得直接经济效益3.
8亿元。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
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8月被引进到山东科技大学工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