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 文 物 管 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0&rec=139&run=13

【概况】 年内,泰安市文物管理:一是重点抓了进一步加强文物法制建设。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介,通过举办图片、文物展览,设立咨询服务站,
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宣传《文物法》。二是强化文物保护抢救工作。投资
808万元,抢救维修了配天门、三灵候殿,牛山森林公园龙王庙,新泰师旷墓、三
元庙遗址,东平三教寺,宁阳文庙、禹王庙等。三是狠抓文物安全工作,逐级完善
文物防范制度,增设防火基础设施;全年组织实施文物安全检查3次,排除隐患50
余处,收集流散文物300余件,确保了文物安全。四是文物维修工程如期完工。岱
庙唐槐院于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岱庙仁安门的抢救性维修和斗母宫二期维修工程
已经完成。为保护游人安全,开展了盘道拨正工作。对沿山400多块碑刻进行了描
红;复建了三阳观、五贤祠,与周围普照寺、烈士祠、冯玉祥墓、大众桥等景点联
为一体,形成了以儒、释、道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独具特色的游览景区。
围绕文物工作和发展经济相结合,6月23日,全市在肥城召开了文物工作会议。会
议学习传达了中央领导关于文物工作的指示和全国、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认真
总结了去年全市文物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了下一步文物工作的任务。孙承志副市长
在讲话中对下一年度的文物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一是寻求切入点,把文
物工作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多做文章;二是鼓励和发展文
物收藏业,加强和完善文物陈列和展览工作,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三是加强文物工
作宣传力度,广泛争取社会支持;四是认真落实“五纳入”工作;五是加强责任感
和紧迫感,进一步做好文物抢救维修和安全防护工作;六是选好突破点,积极探索
规范管理、合理利用的最佳途径,推动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发掘战国时代古墓群】 4月4日,在虎山东路拓宽工程工地发掘一战国
古墓群。该墓群分布面积2000平方米,共有古墓12座。此次挖掘出土鼎、豆、戈、
剑、簇、舟等青铜器23件,彩绘、豆、壶等陶器近百件。其中一件铜戈有“淳于右
造”铭文。5月23日至6月18日,市文物管理部门又组织有关人员对该区域待建土地
进行了全面考古勘探,再次发掘墓葬11座,其中战国墓4座,清代墓7座,出土文物
40余件。这一发现,在泰城区域内尚属首次,为研究泰安城区的古墓葬及战国时代
泰安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岱庙唐槐院复建开放】 唐槐院又称延禧院,在岱庙配天门西南,因院内有
唐槐一株而得名。现唐槐已枯,怀抱之小槐却枝繁叶茂,构成“唐槐抱子”独有景
观,后被办公室和宿舍院所占用。为恢复其原貌,泰山管委投资125万元,历时半
年,顺利拆除了院内办公及宿舍占用房,恢复面积6000平方米,完成了入口处石山
景观工程、槐香池园林工程、盆景园工程、自然石桌石凳小品工程、园林绿化工程
等一系列综合工程建设,陈列盆景200余盆,使之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泰山盆景园。
5月11日,唐槐院正式对外开放。

【五贤祠复建工程竣工】 五贤祠,亦称泰山书院。始建于唐,迁址重建于宋。
因内祀孙复、石介、胡瑗、宋涛和赵国麟石像,遂称“五贤祠”,解放后,因长年
失修,遂至残破。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为恢复原貌,
泰山管委、市文物局投资150余万元,组织实施了保护修复工程。恢复后的五贤祠
分东西两院,东院为五贤祠,由山门、仰德堂组成,西院为讲书堂,由正房及西厢
房组成,总面积1001.65平方米。五贤祠的复建,扩大了泰山的旅游面积,与普照
寺、三阳观连成一体,形成泰山历史文化中儒、释、道三教并存的一道景观。

【三阳观复建工程竣工】 三阳观,旧名三阳庵。明嘉靖东平道士王三阳所建,
万历年间扩建,清代重修。解放后,因长年失修,遂至残破。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泰山管委、市文物局投资120余万元,组织实施了
保护修复工程。维修了山门、照壁、混元阁,复建了三官殿、玄武殿和元君殿,扶
正修补了残断的碑碣,描红了摩崖石刻,该工程9月中旬完工。复建后的三阳观与
普照寺、冯玉祥纪念馆、冯玉祥墓、范铭枢墓和辛亥滦州起义纪念碑等景点相对集
中,形成了以普照寺为中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游览区。(张仁新)

【泰山碑刻又添瑰宝】 1999年3月泰山管委红门景区在进行红门宫文物保护
工程中发现明代《重修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宫记碑》和清代《重修关帝庙记碑》两碑
刻,经整理修复,在泰山红门宫西院西南隅和禅房门侧墙壁对外展览。
《重修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宫记》碑由明代进士、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新泰
人崔文奎撰文,立于嘉靖六年。碑高220厘米,宽95厘米,楷书。额篆“重修天仙
玉女碧霞元君宫记”4行12字,字径6厘米,碑首稍残,篆额亦残缺8字。
《重修关帝庙记碑》立于清嘉庆十二年,碑高134厘米,宽56厘米,楷书。额
题“重修关帝庙碑记”3行7字,字径7厘米,楷书。铭文主要称颂僧人戒元重修关
帝庙事迹。

据泰山管委文物科姜丰荣副研究员考证,两碑刻史料价值极大,尤其是《重修
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宫记碑》,历代史书均有记载,但此前始终没人见到实物,这次
重大发现,对研究、考证泰山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记碑文已由姜丰荣副研究员
进行了拓制、著录和注解,并编入《泰山石刻游览指南》和《泰山墨宝》两部著作
中。(杨连进)
编辑·校对 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