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部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7&rec=22&run=13

【统战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几年来,抓住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机遇,迅速更新观
念,牢固树立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
会精神,坚决执行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名牌立市总目标,不断进取,积极履行统一战线的社会职能,
先后召开了全市统一战线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促进了这项工
作的深入开展。 截至1995年底,成立了科技咨询服务机构6个,向社会提供各种咨询
服务100多次,创经济效益120多万元,举办各种义务培训班,面向基层,面向群众,
讲授粮食栽培、 棉花种植、鱼畜禽养殖等技术,培训人数达2万多人次。帮助工商联
在全市成立了30个乡镇商会,编印了2500余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文件汇编》,介绍
了党的方针政策,进行爱国敬业守法教育,并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发展了非公有
制经济,活跃了市场,繁荣了经济,富裕了人民。并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会员筹措资
金, 仅1995年,针对有的会员生产资金不足的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联系资金100多万
元。

【党外人士安排】按照中共中央、中共山东省委和市委有关政策、规定,以政府、人
大、政协换届和举行例会为契机,认真做好党外人士的安排工作。(1)加大培养力度,
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党外干部摸好底,排好队,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计划
落实到人。对他们进行政治、业务素质培训,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进一步提高他
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截至1995年底,已有15位非党干部走上了副局级
以上领导岗位,其中副县级6名、副局级9名。一方面对他们加强理论培训,分期分批
送到专业高校或党校进行轮训,保证每年脱产学习不少于半个月,使他们基本掌握了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及与工作业务有
关的科技知识;另一方面,注重铺台阶、压担子,使基本素质好、有发展前途的优秀
党外干部,按照使用方向,采取交流、挂职轮岗、聘请担任“四员”、担任助理等形
式,安排单独执行工作任务,参加独当一面的社会活动,提高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
通过接触农民,体察民情,与群众打成一片,增强了群众观念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担
任领导职务奠定基础。(2) 几年来,通过群众推荐、各级党委班子推荐、党外知名人
士推荐等“三推荐”办法,建立起了一支拥有120多人组成的优秀党外后备干部队伍。
并积极物色人才,荐贤举能,加强培养,把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本部门整
个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一职两备”的原则,掌握党外后备干部名单,
并建立了“党外后备干部档案”,定期进行考察,不断加强管理,并注意备用结合,
具备担任领导职务条件且工作需要的,及时得到起用。(3) 建立健全党外干部选拔任
用机制。市委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责成组织部、统战部两部门之间协调好关系。一方
面,市委分管书记多次对两个部的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要从建设一支跨世
纪的与党真诚合作的党外代表人物和后备干部队伍的战略意义上,从建设社会主义民
主法制总的战略高度上,重视这项工作,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消除单纯的任务观点
和应付了事的不正确思想;另一方面,明确职责。在工作中,共同负责教育和培训,
共同考察,共同分析、排队,共同确定安排人选。仅1995年,就安排了10名人选,并
且在原来共同制订的党外干部推荐、培养、选配工作规划的基础上,共同制订了《关
于进一步做好选拔培养党外干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思想,统一了工作目标,
落实各项措施任务,使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4) 抓紧“两个到位”。一是抓后
备干部实际安排到位。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和两个文明建设需要,做到成熟一个,推
荐一个,成熟几个,推荐几个。有10个符合条件的递交常委会讨论,当即予以拍板确
定;二是抓已上岗的党外干部的思想到位。上岗后,召集他们座谈,听取工作思想汇
报,帮助提高;同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其位谋其政,较好地发挥自己的
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991]15号文件精神,按照上级
部门的要求,努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工作。(1) 全面加强了工商联组织建
设。1991年10月恢复建立了市工商联。1995年,全市成立了30个乡镇商会,到1995年
底,工商联共吸收新会员2154名。(2) 发挥工商联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了非公有制
经济人士的思想工作。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于1995年11月召开了全市非公有制经
济人士工作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专题研究探讨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促进非
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1991~1995年,工商联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对会员和非公
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工作,抓了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1~3卷)和中共中央十
四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使本会机关干部和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认真
学习, 深刻领会了精神实质。两年共召开会议2次,印发学习材料2300多份,举办培
训班2次,并结合实际,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了爱国、敬业、守法教育。对140名
有代表性的会员,采取走访、座谈、学习等形式重点进行培训,使他们进一步认识了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增强了爱国敬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
深入调查研究, 积极参政议政。工商联十分注意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199
5年,突出搞了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并通过填表统计、召开座谈会、
走访民营企业等形式,学习了很多好经验和做法,了解了很多情况,掌握了非公有制
经济企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并向市委、市政府写出了《关于我市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和《关于促进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几点
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制定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三是
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家开展扶贫光彩事业活动。加强对光彩事业活动的宣传,注意舆论
引导;坚持贯彻自觉自愿、互惠互利、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考察工作,注意切实可
行, 搞好优势互补,确实抓好落实;加强信息和联络工作。1995年,2名民营企业家
赴新疆进行了开发, 38家前往临朐等贫困地区招收剩余劳动力,200余家捐款捐物资
助社会公益福利等事业。截至1995年底,全市工商联合会用于“光彩事业”活动的支
出折合人民币500多万元。

【统战理论政策宣传研究】1991年以来,市委统战部机关干部深入各乡镇、基层组织,
围绕着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民主党派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
党外人士安排和统战工作如何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等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写出调查报告和论文10余篇。仅1995年,围绕着非公有制经济和宗教两个方面的工作,
做了2项调查研究,分别形成了2篇调查报告,为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
考; 完成了2篇论文,即《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和《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加强了信息工作,共
向潍坊市以上业务部门和新闻单位报送信息25篇,其中23篇被转发和刊登。积极做好
对台方针政策的宣传工作,利用报刊、电台、电视等传播媒介和办学习班、党校授课
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了统战工会在全党、全社会中的影响。1994年被省委统战部、省
统战理论研究会评为“全省统一战线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海外联谊工作概况】1991~1995年,围绕“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总目标,进一
步加强以对台工作为重点的海外联谊工作,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活动。(1)
抓了台胞的接待工作。本着“政治上不强加于人,经济上不索钱要物,接待上不弄虚
作假”和“两个寄希望”原则,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目的,广泛接触,广交朋友,
联络感情,增进共识,宣传寿光。抓住越来越多的台胞回乡探亲、旅游和洽谈项目的
机会,对回乡台胞,不满足于送往迎来,吃过饭见过面,力争广泛接触,注意感情交
流, 以诚相待, 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接送、 购车船机票等方面的困难。截至1
995年底, 共接待来寿光探亲、旅游和洽谈项目的台胞上千人次,包括工商界、文教
卫生界、退伍老兵等多方面的人士。出车接送台胞100多次,行程2万多公里,购买车
票、机票50多张。(2) 抓了台湾上层人士的接待联络工作。把那些政治上有影响、学
术上有造诣、经济上有实力的台胞作为重点接待对象,请市领导亲自出面座谈或宴请,
根据各自特点安排小型交流活动,加深了认识,增进了了解,结成了知心朋友。截至
1995年底,共接待了7位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影响、有实力的人物。(3)加强信息反馈
和台情调研。通过对台胞的接待工作,注意随时掌握信息,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针
对分析的形势、研究的问题,制定出有力的措施,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创办
了对台工作简报,不定期地把信息及时反馈到上级有关部门。到1995年底,共反馈信
息30多条。(4) 抓了台胞定居工作。1991~1995年,家乡条件的日益改善,使得许多
台胞回乡定居的愿望非常强烈,多次提出定居申请。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继续贯彻
“从严审批”的原则,尽量做好劝返工作;另一方面又根据台胞的个人实际和大陆亲
属的情况,给予妥善安置。对定居的台胞及时跟上工作,经常走访、探望,帮助解决
实际困难,使他们亲身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5) 抓了台胞、台属的教育工作。在
回乡台胞和广大台属中广泛开展了法律、法规教育,制定了台胞、台属入出境登记、
报告制度,逐步使全市台胞、台属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同时,针对台胞回乡期间
出现的家庭矛盾问题,并结合全市开展的“细胞工程建设”和“自尊、自爱大讨论”
活动,使广大台属树立了良好形象。到1995年底,帮助解决台胞、台属发生的纠纷22
件次。(6)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组织各种引资活动。5年来,发挥对外联系面广的优
势,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采取发邀请函、发电报、打电话、发传
真、发动“三胞”眷属向海外亲人写一封信等多种形式,积极为“三引进”牵线搭桥,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仅1995年,先后协助经济部门和有关企业引进外资项目42个,合
同利用外资1.05万美元。截至1995年,全市引进利用台资项目10个,合同利用台资达
700万美元, 实际利用台资380万美元。其中1995年全市新批台资项目3个,合同台资
额1300万美元。成功地举办了1995寿光市三胞联谊会、1995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邀
请台胞400人, 签订利用台资外资合同15人,合同利用台资、外资额2000万美元,签
订协议20项,协议利用台资、外资额6000万美元,成交额100万美元。

【台湾知名人士来寿光考察】 1992年7月20日,“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
“中华齐鲁文教协会”理事李瞻,“中兴大学”植物系教授李春序及其夫人张淑芳一
行3人,随同台湾“中华齐鲁文经协会”第二次考察访问团,来山东考察访问。于7月
29日来家乡寿光考察探亲。中共寿光县委常委、县长马金忠,副县长白永生、李福明,
统战部部长、台办主任刘玉福等在寿光县政府招待所与客人举行会谈,详细介绍了寿
光的经济发展情况。 7月30日,参观了造纸总厂、化肥厂、工艺品二厂、啤酒厂、仓
圣公园、文化馆等单位。7月31日上午,参观了他们的母校寿光三中(原十五联中旧址)
及一中、师范、成人中专等学校。下午,县委书记李光信会见了他们,进行了友好交
谈。他们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有机会一定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宗教工作概况】(1)1991~1995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982)9号文件精神,不断加
大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力度,健全完善了宗教管理网络,市委专门成立了由一名市委副
书记任组长,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任副组长,统战、公安、土管负责人为成员
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宗教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定期召开调度会,加强对全市宗教工
作的领导;各乡镇成立了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的党务书记、政协联络委主任和
公安派出所长组成;有信教群众的村支部,明确了一名村支部副书记分管宗教工作。
宗教团体内部,在不断加强对市基督教“三自”委员会领导的同时,全市40处宗教活
动场所,都成立了5~7人的教堂管理委员会和活动点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全市
宗教工作和宗教活动的正常进行,彻底改变了过去对宗教工作“不敢管、不愿管、不
会管”的现象。为了全面准确地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不断加强对宗教管理干部的培训,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
动管理规定》 和《山东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三个宗教法规编印成册,共发放
2000多册。举办各活动场所的负责人和教徒骨干培训班6次,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次。
利用各宗教节日和宗教聚会进行“三个法规” 专题宣传讲座18次,收听人数达500 0
多人次。1995年,对全市40处活动场所进行了审核登记,在市“三自”委员会的协助
下,抓了各个活动场所的制度建设,使各项宗教工作步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2) 寿
光教种主要是基督教, 共有教徒5300人,教职员11人,其中牧师1人,长老10人。现
有40处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点,其中教堂18处,活动点22处。5年来,依据有关政策,
对长期积累下来的宗教房产问题,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执行政策,互谅互让,
协调解决,不留尾巴”的原则,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房产遗留问题18个,保护了宗教
界的合法权益,让信徒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杜绝了“家庭式”聚会,为进行依法管
理奠定了基础。(3) 1994年,按照“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对“三自”委员
会进行了换届,大胆任用了政治上爱国、宗教造诣深的教职人员。换届后,使全市的
宗教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三自”委员会对教徒的“受洗”由一年两次改为一
年一次, 信教群众必须年满18周岁,信徒3年内遵纪守法,才能接受“洗礼”。在全
面贯彻信仰自由政策的基础上,严把入教关,坚决拒绝劳改释放分子和境外人员的入
教申请,维护了社会安定。(4) 坚决打击了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多次开展查
禁和取缔邪教的斗争。1992年,取缔了“新约教会”和“呼喊派”两个非法组织,对
有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收缴所有的非法宗教宣传品。坚定不移地按照“三自”原
则办好教会,坚决抵制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不断加强对教徒的教育管理,教育他们
不接受任何海外宗教势力活动经费和宣传品,不允许外地区自封传道人到宗教堂点或
家中传道。(5) 积极帮助信教群众发展经济。通过举办农村知识讲座、提供致富信息
等多种途径,帮助指导信教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杨德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