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桥乡(外向型工业加工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7&rec=176&run=13

【加工区概况】 寿光外向型工业加工区1992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6月
与张建桥乡合为一体。全区辖25个行政村,24542人,总面积30.16平方公里,规划区
6.6平方公里, 经过3年多的开发建设,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3亿元,新批进区
项目56个, 区内企业发展到229家。 1995年, 区内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亿元,利税
8500万元。该区已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全市经济最具增长活力的地区之一。
建区3年来, 该区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
入,区内八条一级交通主干道全部完成硬化,形成了“四纵”“四横”、纵横交错的
公路网。 动工建设了第三水厂。开发区热电厂、110千伏变电站,1500多门程控电话
遍布区内,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电报传真等现代化通讯设施一应俱全。与基础设施
相配套,配备了大批生活服务设施。投资3000万元、可容纳48个教学班的华侨中学于
1995年8月1日正式招生,占地200亩的招贤村自1993年开村以来,已有380户居民进村
落户。
该区始终把握项目这一生命线,外引内联并举,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
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名外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办成合资企业
26家,合同利用外资额3020万美元。寿光盐业公司制药厂、墨龙集团抽油泵厂、寿光
齐民思集团灌装厂等市内20个大型骨干企业相继进区建设。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该区在管
理机构设置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994年6月实行区乡合一建制,开发区党委会、
管委会、张建桥乡党委、政府,一个机构,四块牌子。中层机构设办公室、招商办公
室、农村工作处、经济贸易处、规划土地处、教科文卫处、政法处、财政处,先后成
立了国税、地税、工商、公安、国土5个分局。

【乡情概况】 张建桥乡地处寿光城区东部,与城区连为一体。为突出发展外向型经
济, 探索行政体制改革城乡优势互补方面的经验,1994年6月中共寿光市委、市政府
决定,原寿光市外向型工业加工区与张建桥乡合为一体,张建桥乡1993年成为寿光市
经济“十强” 乡镇,成为“山东省综合实力前200名乡镇”之一。1995年全乡经济总
收入5.6亿元, 财政收入263万元, 各项存款1.3亿元, 人均6000元,农民人均分配
2880元。
张建桥乡暨寿光市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地处交通要道。西距寿光火车站2.3公里,
东距潍坊机场30公里。乡东部建有弥河大桥和拦河闸,自然景色秀丽。潍高公路横贯
该乡中部,城区外东环路穿越南北,乡内有乡路80华里,管理状况良好。区乡合一后,
道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区内8条一级干道总长8898米,全部用沥青铺设路面。
区属企业和乡村企业。张建桥乡与寿光市外向型工业加工合为一体后,规模迅速
扩大。到1995年,累计进区项目总数达到56个,其中利用外资项目25个,合同外资额
2000万美元, 实行利用外资830万美元。1995年新批进区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3.2亿
元。 合同利用外资额145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其中开发区区属国营企
业热电厂,计划投资2.2亿元。1995年6月,与山东省电力设计院潍坊建筑工程公司达
成协议,由其带资200万元承包热电厂建筑工程,同时安排180名青年职工到潍坊电厂
实习。该厂的立项和开工建设,是迅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建设寿光新城的一件大事。
1995年,全区工业产值13亿元,利税8000万元。其中乡村企业实现产值6.5亿元,
利税1200万元。乡镇企业所有者权益4800万元,在全市乡镇企业中名列前茅。乡村企
业方面有三大企业集团和63家公司、工厂。规模较大的一是由乡办龙头企业寿光市第
二食品工业公司组成的制冰、冷藏食品加工集团公司。这个集团公司下设2处制冰厂、
3处冷藏厂、3处种鸡场,有职工1200名,1995年产值达到1.2亿元,利税580万元,年
加工冷冻畜产品、 海产品1万吨, 制冰1万吨,出口畜产品、海产品及加工蔬菜产品
800吨。 连续6年平均每年投资600万元新建吨位,使冷藏吨位由50吨增加到3800吨。
这个公司的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先进乡办企业”,
是潍坊文明单位和潍坊市实施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是全国1000家最高利税总额
乡企业之一,是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95年公司党支部被评为潍坊市“四好”
企业党支部。
二是乡办企业寿光市家具总公司组成的家具制作集团公司,该集团公司下设家具
厂、胶合板厂、刨花板厂、沙发厂、家具商场和人造板总汇6个生产经营单位,生产
各种高档聚脂家具、 板材、木制办公系列产品,共五大系列300多种产品。现有职工
1100名,1995年产值3800万元,利税420万元。该公司是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寿光市“文明单位”。
三是崔家村村办企业,寿光市装饰总公司组建的装饰品铝合金产品制作集团公司。
下设设计室、广告部、家具厂、卷闸厂、柜台厂、灯具厂、沙发厂、木线工艺厂、宽
幅装饰布厂、粤鲁铝材厂等十大生产经营单位,有职工1300名。该公司粤鲁铝材厂生
产的“抛光仿不锈钢铝型材”产品,填补了国内同生产领域的一项空白,已申报国家
级名牌产品。 该公司宽幅装饰布厂生产的宽幅装饰布,全部用于出口,年出口量5万
米,创汇40万美元。寿光市装饰总公司,是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是全国1000
家最高利税总额乡镇企业之一,是潍坊市“文明单位”。崔家村是潍坊市“模范村”。
此外较大的乡村企业还有:下设十大分公司的乡建筑公司,是国家二级建筑施工
单位; 年创产值3000万元,拥有3条塑料型材生产线的建桥村塑料型材厂,该厂通过
国家科委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其产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和山东省技术监督部门的
鉴定,荣获“国际风联”金奖;具备高科技技术特点的特种油制品厂;生产“奥华”
牌名牌西服的奥华服装厂;年销各种工艺及生活用煤10万吨的煤碳贸易公司;东郭村
的海绵制品、纸制品、南辛庄村的陶瓷加工产品等。区乡合一后,乡村企业正在逐步
与国际市场接轨,成为外向型经济的构成部分。1995年,乡村企业出口创汇80万美元,
利用外资150万美元,比1994年增长185.5%。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新建农贸市场1万平方米,共有商业户3000户,
1995年集市贸易成交额900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8600万元。为了迅速发展第三产业,
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包括优质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并作为寿光市的试点单位, 于
1995年12月召开了“工商联合会”成立大会,现有会员60名。杨仕村是闻名远近的绳
经加工专业村, 全村145户,家家纺绳经,年加工麻绳、绳经2000吨,仅此一项,全
村每年可增加收入150万元,户均1万元。张建桥村地处潍高路近侧,村内有运输车辆
260辆,全村运输业年收入600万元,连同乡运输公司的运输车辆,全乡已拥有运输车
辆380辆。东郭村的屠宰业发达,全村有60多户农民从事屠宰加工。
农业生产。粮食生产方面,科技种田,强化服务,加大投入,连续5年亩产过吨。
1995年粮食总产1615万公斤, 比1990年增加30%。蔬菜生产方面,采取调整农作物部
局,引进种植新技术等措施,到1995年,全乡蔬菜大棚发展到6500个,蔬菜面积8500
亩,总产6000万公斤,收入7300万元。果品生产方面,加强科技培训,采取人工授粉、
套袋、 高接换头等先进技术, 使全乡1万亩果园产量稳步增长, 1995年果品总产量
1050万公斤,收入1500万元。畜牧业生产方面,实行“稳定粮菜果,畜牧业上搞突破”
的指导方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第二食品工业为龙头,开展良繁育推广防废、信
贷等系列化服务活动,新建种鸡场3处,饲养大户205个,开发饲养小区20个,1995年,
存养种鸡1.3万套,出售肉鸡136万只,出栏肥猪2.5万头,大家畜152头,实现畜牧业
纯收入4600万元。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实现,为建立和发展以政府为主导型为主体,以
乡村企业为重要内容的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结构,奠定了基础。
区乡基本建设。具有小城镇建设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互为作用的强大优势。为
改造投资环境,5年间,在乡区范围建成的高层建筑有乡机关办公大楼、开发区大楼、
经委大楼、教委大楼等数十座大楼。东郭村村民居住逐步实现楼房化,12座大楼拔地
而起,为十里大路变长街增添了光彩。同时,与开发区规划建设配套的工程建设日新
月异,现已建成潍高路、盐大路排水工程,新铺水管道2000米,架设供电专线2600米,
铺设六孔电缆4000米, 装机电话1300部。自1991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5亿
元。
文化科技体育事业。科技、文化、体育事业也在迅速发展。以乡农机站和乡经贸
委为首的农业、工业生产技术推广网络逐步完善,建立了农民技术学校,配备了科技
副乡长和各村的科教文卫主任。 全乡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5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
16人,中级技术职务195人,初级技术职务354人。在粮食、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方面,
在塑料型材、铝型材制作等技术领域,都达到比较先进水平。全乡共有图书室18处,
电影放影队1个, 体育场18处,文艺表演队11个,文艺创作组2个,展览室3处,年文
化经费11万元。建桥中心小学配备学习专用微机10台,建语音教室1处。在卫生方面,
全乡有卫生院1处,医疗点2处,村级卫生室16个,有病床35张。
教育事业。1995年全乡23处小学校共有在校生2716人,教师122人。全乡有初中2
处,在校学生1306人,农技中学1处,学生210人。初级中学被省教委命名为“山东省
规范化学校”,乡教委被潍坊市教委、潍坊市人事局命名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2处小学被潍坊市教委评为“绿化美化、 校园经济开发先进单位”。另外,寿光市成
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也建在该乡境内,该校正在筹建齐鲁职业技术学院。

【各村简介】张建桥村 该村有600户,2454人,总耕地面积1150亩,其中蔬菜面积
400亩,果园面积600亩。1995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4931万元,人均所得2881元。
1991年以来,张建桥村发挥沿潍博路和乡政府驻地的地理优势,在稳定农业生产
的同时,大力发展村办工副业和以运输、经商为主的第三产业,使经济收入有了明显
提高,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1308元上升到1995年的2880元。在农业上,不断调整种植
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建起了350多个高温大棚,粮经比例达到4:6。
在发展村办企业上,在已建预制厂、建筑、面粉厂、砖厂等企业的基础上,1993
年又投资1000多万元,引进北京航天工业部高科技技术,与香港虹运贸易公司合资兴
建虹运塑料型材有限公司及塑钢门窗厂,年产型材2000吨,组装门窗口3万平方米,
其主导产品1993年荣获潍坊国际风筝会金奖,被定为“潍坊国际风筝会专用精品生产
厂家”之一。到1995年,集体总资产积累已达2500万元。
在第三产业上,一是发挥靠弥河沙多等优势,发展运输业。全村共有汽车、拖拉
机等200余辆,年收入500万元以上。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投资经营,发展起了
200多个体工商户。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1993年投资100万元新建了占地20多亩的教学
楼,配套了语音室、微机室。到1995年,全村已有200多户购置了摩托车。230多户安
装了电话。该村连续3年被寿光市命名为“文明单位”,1993年被评为“尊师重教先
进单位”。
崔家村 该村有350户,1295人,总耕地面积为1330亩,其中粮田855亩,蔬菜大
棚450个。创建的村办企业“寿光装饰总公司”在齐鲁大地享有很高的声誉。1995年,
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4亿元,其中集体副业收入1.35亿元,人均所得2952元。
在兴办村办上,该村依天时、靠地利,瞄准市场,大力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寿光
装饰总公司为龙头,下属粤鲁铝材厂、宽幅装饰布厂、卷闸厂等8家企业和1家装饰材
料批发市场的大型企业。共有职工1680名,固定资产4128万元。1995年完成产值1.2
亿元,利税务100万元。1992年又与国营广州铝材厂合资兴建粤鲁铝材厂,总投资
3500万元,主要生产建筑用铝合金型材,年生产能力4000吨。1995年研制开发了抛光
仿不锈钢铝型材,并通过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技术鉴定,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近几年来,该村利用雄厚的集体经济反哺农业,全村45眼机井全由集体出资配套,
1995年又调整产业结构新建大棚450多个。发展的经济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投资32
万元新建了村小学,改善了办学条件。全村电视普及率95%以上,共有摩托车90余辆,
电话150多部。先后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潍坊市模范村”、“乡镇企业先进单
位”、“文明单位”等称号,被寿光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工业明星村”称号。
┏━━━━━┯━━┯━━┯━━━┯━━━━━┯━━━━┯━━━━━┯━━┯━━┯━━━┯━━━━━┯━━━━┓
┃ │ │ │ 耕地 │1995年 │1995年 │ │ │ │ 耕地 │1995年 │1995年 ┃
┃村名 │户数│人口│ 面积 │经济总收入│人均所得│村名 │户数│人口│ 面积 │经济总收入│人均所得┃
┃ │ │ │(亩)│(万元) │(元) │ │ │ │(亩)│(万元) │(元) ┃
┠─────┼──┼──┼───┼─────┼────┼─────┼──┼──┼───┼─────┼────┨
┃肖楼村 │100 │417 │570 │336 │2703 │王口村 │353 │1453│2100 │1337 │2600 ┃
┠─────┼──┼──┼───┼─────┼────┼─────┼──┼──┼───┼─────┼────┨
┃东郭村 │210 │812 │98 │2000 │2810 │赵家仕庄村│290 │1113│1338 │1145 │2931 ┃
┠─────┼──┼──┼───┼─────┼────┼─────┼──┼──┼───┼─────┼────┨
┃东营村 │210 │930 │450 │1500 │3000 │赵旺铺村 │278 │1129│1850 │988 │2840 ┃
┠─────┼──┼──┼───┼─────┼────┼─────┼──┼──┼───┼─────┼────┨
┃南马范村 │566 │2005│1926 │2046 │2721 │前朴里村 │170 │700 │800 │594 │2800 ┃
┠─────┼──┼──┼───┼─────┼────┼─────┼──┼──┼───┼─────┼────┨
┃辛庄村 │100 │377 │261 │770 │2923 │金家村 │30 │112 │130 │91 │2400 ┃
┠─────┼──┼──┼───┼─────┼────┼─────┼──┼──┼───┼─────┼────┨
┃桑家仕庄村│135 │536 │630 │484 │2925 │后朴里村 │305 │1200│1913 │1009 │2508 ┃
┠─────┼──┼──┼───┼─────┼────┼─────┼──┼──┼───┼─────┼────┨
┃东士村 │470 │1800│2000 │1950 │2880 │父子侯村 │78 │306 │195 │350 │2810 ┃
┠─────┼──┼──┼───┼─────┼────┼─────┼──┼──┼───┼─────┼────┨
┃杨家仕庄村│151 │595 │868 │642 │3000 │三官庙村 │133 │567 │370 │26.9 │2880 ┃
┠─────┼──┼──┼───┼─────┼────┼─────┼──┼──┼───┼─────┼────┨
┃金马寨 │130 │587 │917 │831 │2756 │李家仕庄村│240 │935 │1080 │2618 │2800 ┃
┠─────┼──┼──┼───┼─────┼────┼─────┼──┼──┼───┼─────┼────┨
┃延庆寺村 │138 │585 │328 │523 │2807 │张家仕庄村│112 │436 │600 │473 │2880 ┃
┠─────┼──┼──┼───┼─────┼────┼─────┼──┼──┼───┼─────┼────┨
┃东付村 │200 │800 │1050 │672 │2747 │韩家仕庄村│102 │359 │518 │379.4 │2800 ┃
┠─────┼──┼──┼───┼─────┼────┼─────┼──┼──┼───┼─────┼────┨
┃椒园村 │120 │520 │500 │541 │2636 │ │ │ │ │ │ ┃
┗━━━━━┷━━┷━━┷━━━┷━━━━━┷━━━━┷━━━━━┷━━┷━━┷━━━┷━━━━━┷━━━━┛
(隋汝宾 王丰德 曹洪光 杨俊宝)

d7b95iw
 文家乡

【乡情概况】 文家乡位于寿光市城西,部面积27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5382户,
2.1万人,耕地面积2.9万亩。1995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14亿元,是1991年的3.7倍;
农村经济总收入3亿元,是1991年的4.3倍;财政收入118亿元,是1991年的2.3倍;农
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是1991年的3.4倍;农村储蓄余额1.2亿元,人均5200元,是
1991年的1.2倍。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达到省定小康标准,提前建成了小康乡。
农业。自1991年以来,该乡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
配套推动,发展蔬菜、粮食、畜牧业,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粮食生产连年
丰收,1995年粮食单产达到1060公斤,小麦单产535公斤,玉米单产525公斤。分别
比1991年增长23%、36%、31%。蔬菜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蔬菜面积由1991年的8325
亩推广大到1.6万亩。全乡年产蔬菜1亿公斤,收入1.2亿元,边缘年被市委、市政府
授予蔬菜生产先进单位。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1995年畜牧总收入达到2175万元,比
1991年增长1.2倍,林业生产实现了农田林网化,达到省颁“八五”绿化标准。1995
年全乡农业部产值达到2.14亿元。农业基本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36万元,工日110万
个,植树20万株,修路160华里,村村通上高标准的沙子路。
工业。5年来,坚持调整、改造、管理同步推进,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先后
兴办了以帆布染织、皮鞋制造、木器;加工、建筑安装、房地主开发为龙头的乡办企
业14家,村办企业18家,拥有固定资产1640万元。为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中大技
改投入,累计投入资金3200万元。1995年全乡工业总产值2亿元,利税850万元,分别
比1991年增长4.2倍、3.7倍。按照“抓大、上新、放小”和“两改造,一拍卖、一联
合”的思路,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共租赁企业7家,拍卖企业2家,兼并企业2家。
第三产业。鼓励集体、个体、私营一起上。全乡现有宾馆8处,从事饮食、维修、
日用百货、照相、生产资料经营等服务业户430家,年收入1500万元;5年来共购买机
动车1512辆,从事蔬菜运销和长途运输,从业人员2700余人,年收入3000万元;乡房
地产公司开发将军楼、单元楼面积达1.3万平方米。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2亿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
各项社会事业。村村建立了计划生育服务室,坚持以宣传教育、避孕节育和经常
性工作为主,实现了孕前服务型管理。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由9‰下降到7‰,计划生
育率由1991年的86%提高到100%,晚婚率、晚育率分别则1991年的65%、63%提高到100
%。投资万元,建起2处高标准的初级中学,6处联办小学,全部实现了“六配套”。
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1994年被评为潍坊市“星火燎原计划先进单位”。全乡中小学
都是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占93%,取得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的38人,初级职称的
125人。乡卫生院设备齐全,技术领先,有整骨专科医院镍,村级卫生室21处。、广
播电视发展迅速,摩托车、彩电、冰霜等高档日用品大量进入农民家庭。

【潍坊市第一个电话乡镇】 1993年以前,文家乡仅有几十部电话,与快速发展的市
场经济不相适应。1993年初,该乡定了“以点带面,逐步发展,两年建成电话乡”的
指导思想和以通讯设施的改善带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道德在人口
较多经济基础雄厚的河头村进行试点,采取个人拿一部分、村里出一部分、乡里扶助
一部分的办法于1993年7月筹集资金50万元,在市邮电局的协助下,安装了250多部国
内直拔电话。河头村安装电话后,个体户、长途运输户明显增多,农民收入日益增加。
乡党委乡政府在全乡宣传、推广河头村经验,迅速掀起了安装电话热潮。到1994年底
24个村共投资500万元,安装电话2300多部,达到每百人拥有10部电话,成为潍坊市
第一个电话乡镇。1995年1月,在文家乡召开了潍坊第一个电话乡镇新闻发布会。到
1995年底,全乡共安装电话2800多部,平均每两面三刀户拥有1部电话。

【万亩韭菜方】 文家乡东邻市九巷蔬菜批发市场,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农民又有
种植韭菜的习惯和管理经验。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大幅度调整种植业结
构,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种植。1995年全乡韭菜面积扩大到1万亩,先锋、岳东、岳
西、赵家等村成为韭菜生产专业村。该乡在韭菜生产中,实行科学化管理,选育推广
了耐寒、茎粗、叶宽的“独根红”韭菜新品种,并与北京农业大学市科协等科研部门
密切合作,建立韭菜试验田1200亩,设立观察点25个,加快了新技术在韭菜生产上的
应用。同时,乡里抽调专人负责搜集、分析市场信息,定期向农民下发信息简报,让
农民了解市场行情。在市九巷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了5家蔬菜公司,14处蔬菜销售点,
与北京、东北、南就等地的客房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供销关系,形成了快速、畅通的韭
菜流通渠道。1995年由南部11个村形成的万吝韭菜方,产量达5000万公斤,总收入达
0.8亿元,亩均纯效益5000元,人均韭菜纯收入4500元,涌现出韭菜专业户1900个,
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万亩韭菜方的规模和效益大大提高了文家乡的知名度,1994
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朱 基、田纪云、宋平、陈俊生等亲临文家乡视察指导工作,
美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家以及省内外的代表团多次前来参观学习韭菜种植技术。

【各村简介】 仉家村 该村有172户,687人,耕地面积377亩,其中蔬菜面积240亩。
199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50万元,第三产业收入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35元,分
别比1991年增长3.1倍、2.9倍和1.8倍。多次被寿光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村”、
“文明村”称号,1992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村”称号。
该村充分发挥地处城区、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的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先后投资400多万元,沿潍高路两侧建起商品房203间;投资120万元新建停车场、加
油站各2处;投资250万元,建成抹煞处,形成了商业一条街,长度达2000米。采取
“卖、租、包”的形式,制定了多项优惠措施,吸引集体、个体私营业户经高做生意。
目前,工商业户发展到230家,从业人员1012人。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51万
元,比1991年增长5.3倍。该村还投资350万元兴办了氧气厂、耐火材料厂、化工厂等
企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
进步。1994年,投资200万元建起了一幢高标准的小学教学楼,建成了微机室、语音
室,实现了“六配套”。从1991年起,免收群众的土地提留和乡统筹费,医药费村集
体承担一半。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农民科技夜校、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群团活动场
所,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村里大街小巷全部硬化,修建了花池,栽植了国槐、
银杏、紫薇等绿化树木,路灯齐全,地下排水畅通,村民建有别墅楼15座建成了花园
式村庄。
北付村 该村有276户,1070人,耕地面积1703亩,其中粮田面积280亩。1995年
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5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3倍、1.3倍。
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5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积累950万元。
1991年以来,该村在高速种植业结构、扩大经济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
大力发展工副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先后投资建了砖厂、饲养场、纯碱厂、恒
温库等企业,全村现有企业9处,固定资产800万元。1995年,全村工副业总产值1052
万元,利税150万元。5年来,投资250万元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高标准的地
下水道,全、21条大街小巷全部实现硬化、绿化,柏油街道3000米,主要大街修建了
花坛,安装了路灯,建成了花园式村庄。1993年在省政府组织的村镇建设“十、百、
千”竞赛活动中被评为“省级明星村”。连续5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
1994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
先锋营村 该枯有160户,720人,耕地面积870亩,其中韭菜面积825亩,是全市
有名的韭菜生产专业村,所生产的“独根红”韭菜享誉省内外,销往北京、天津、新
疆、黑龙江等21个省、市、自治区。199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08万元,韭菜收入
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28元。
该村种植韭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991年来,把韭菜生产作为主导产业,进
行了两次大幅度的种植结构调整,韭菜面积由1990年的150亩发展到925亩,实现了韭
菜生产的产业化。为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村里成立了韭菜技术协会,推广了“四新”
管理技术。一是采取韭菜强控早盖新技术,提前30多天上市,每公斤韭黄人格增加
2.6元。二是采用新材料,使用韭菜专用薄膜,提高了温度,降低了湿度,为韭菜优
质高产创造了条件。三是采用新品种,先育出了“独根红”韭菜良种,具有耐寒、积
累营养能力强、回芽早、茎粗叶宽、高产优质等特点,同时引进了雪韭、竹叶青、苔
韭等品种,既有以生产韭黄为主的,也有以生产韭青为主的,还有以生产韭苔为主的,
各具特色,适销对路。四是使用磨损工艺,冬天架风障采用少量竹杆、玉米秸夹地膜
的方法,省时、省力、省料,保温好。夏天为防韭菜倒台伏霉烂,使用竹杆、铁丝搭
架的办法,收到通风透光,不倒付的效果。“四新”技术的应用,使韭菜产量成倍增
加,亩产由过去的1500公斤提高到3050公斤。1995年,全村韭菜总产达到240万公斤,
人均韭菜收入3100元。
文家村 该村处在市城卧甲路、市场街、文化路、府前街、潍高路的交汇点,交
通便利,具有地理优势。有680户,2690人,耕地面积3739亩,其中蔬菜面积2554亩,
果园面积360亩,粮经面积比例为2.3:7.7。199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76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205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2.1倍和1.9倍。
该村紧紧抓住小城镇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村办工副业。沿街建
商品楼房215间,建立韭菜市场1处,加油站1处,服务业户发展到115家。运销专业户
125户,组建了11家运销公司。先后办起了制伞厂、面条厂、汽修厂、化工厂、砖厂、
建筑公司等8个投资省、见效快的项目。1995年,全村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20万元;
工副业总产值470万元,利税32万元。5年来,共投资180万元,柏油了村内3条大街,
小巷全部砖铺硬化,修建地下水道2360米,建起花坛86个,安装路灯60盏,达到了户
均1棵长寿树,实现了美化、绿化、硬化。
┏━━━━━┯━━┯━━┯━━━┯━━━━━┯━━━━┯━━━━━┯━━┯━━┯━━━┯━━━━━┯━━━━┓
┃ │ │ │ 耕地 │1995年 │1995年 │ │ │ │ 耕地 │1995年 │1995年 ┃
┃村名 │户数│人口│ 面积 │经济总收入│人均所得│ 村名 │户数│人口│ 面积 │经济总收入│人增所得┃
┃ │ │ │(亩)│(万元) │(元) │ │ │ │(亩)│(万元) │ ┃
┠─────┼──┼──┼───┼─────┼────┼─────┼──┼──┼───┼─────┼────┨
┃张家河头村│540 │2215│3058 │2800 │3192 │桐业官庄村│27 │104 │178 │95 │3376 ┃
┠─────┼──┼──┼───┼─────┼────┼─────┼──┼──┼───┼─────┼────┨
┃西陈村 │410 │1716│2193 │2000 │2922 │台柳村 │100 │350 │557 │410 │2813 ┃
┠─────┼──┼──┼───┼─────┼────┼─────┼──┼──┼───┼─────┼────┨
┃南泮曲村 │320 │1200│1833 │1480 │2678 │小尧村 │115 │475 │648 │665 │3307 ┃
┠─────┼──┼──┼───┼─────┼────┼─────┼──┼──┼───┼─────┼────┨
┃西泮曲村 │90 │355 │390 │397 │2821 │冯家庄子村│60 │270 │375 │268 │2772 ┃
┠─────┼──┼──┼───┼─────┼────┼─────┼──┼──┼───┼─────┼────┨
┃北泮曲村 │270 │975 │1424 │1364 │3522 │逢源村 │50 │210 │364 │294 │3375 ┃
┠─────┼──┼──┼───┼─────┼────┼─────┼──┼──┼───┼─────┼────┨
┃前游家庄村│197 │746 │791 │844 │3336 │桑家庄村 │430 │1850│3216 │2190 │3192 ┃
┠─────┼──┼──┼───┼─────┼────┼─────┼──┼──┼───┼─────┼────┨
┃岳家铺东村│270 │930 │1215 │1050 │3231 │桑家营子村│234 │945 │1230 │1123 │3228 ┃
┠─────┼──┼──┼───┼─────┼────┼─────┼──┼──┼───┼─────┼────┨
┃赵家庄子村│170 │660 │850 │924 │3678 │北胡村 │140 │540 │600 │700 │2952 ┃
┠─────┼──┼──┼───┼─────┼────┼─────┼──┼──┼───┼─────┼────┨
┃岳家铺西村│219 │863 │1229 │1040 │3441 │大尧村 │180 │700 │1001 │905 │3499 ┃
┠─────┼──┼──┼───┼─────┼────┼─────┼──┼──┼───┼─────┼────┨
┃后游家庄村│142 │571 │780 │720 │3212 │董家屯村 │140 │530 │520 │730 │2894 ┃
┗━━━━━┷━━┷━━┷━━━┷━━━━━┷━━━━┷━━━━━┷━━┷━━┷━━━┷━━━━━┷━━━━┛
(李建臣 张升亮 董春霞)

d7b95ix
 胡营乡

【乡情概况】 胡营乡地处寿光城南,弥河西岸。辖37个行政村,6062户,2.4万人,
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3.3万亩。1995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54亿元,比1994
年增长23.5%;工农业总产值2.66亿元,比1994年增长16%;财政收入80.3万元,比
1994年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2980元,比1994年增加389元;农村储蓄余额突破
8000万元,农民人均存款3300元。1995年跨入“山东省农村综合实力200强乡镇”行
列。
农业基础稳固。自1991年以来,该乡以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不断
调整作物布局,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全乡形成了粮食、蔬菜、果品、畜牧四
大支柱产业。粮食:以“主攻单产,提高总产”为重点,狠抓科学种田和水利设施建
设。1995年全乡粮食亩产达到了1210公斤,比1992年增76.5公斤,总产达到了2514万
公斤,连续6年实现了“吨粮乡”。蔬菜:充分发挥老菜区的优势,以改善种植模式、
优化生产格局、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本着“大力发展,提高档次、以优取胜”的原
则,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积极推广应用酵素菌堆肥。1995年投资20万元,建设
酵素菌堆肥池210个,年生产合格堆肥8000方。1995年作乡蔬菜大棚已达10075个,蔬
菜面积1.2万亩,总产1.4亿元公斤,经济收入1.3亿元。并在钓鱼台村筹建寿光市无
公害蔬菜试验示范基地350亩,第一期工程已投资30万元,建成国内农村最高标准大
棚5个,该乡已成为全市最大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果品:以培植样板园、骨干园,
优化品质为重点,积极推广应用套袋和反光膜新技术,果品质量大大提高。东部经过
10年的开发,形成了沿弥河12公里的林果生产带,被定为潍坊市优质黄桃生产基地。
1995年全乡5000亩果园总产达700万公斤,收入800万元,果品优质率达95%以上。畜
牧业:以“扶持大户。发展规模饲养”为重点,1995年共建设饲养小区16个,蛋鸡存
栏9.3万只,大家畜存栏1103头,发展饲养大户400户,肉鸡出栏突破250万只,生猪
出栏2.2万头,畜牧业总收入达7000万元。自1990年以来连续5年被寿光市委、市政府
授予“畜牧业生产先进乡镇”。此外,还充分发挥弥河滩涂优势,大搞综合治理开发
种藕养鱼,既美化了环境,大复垦了土地。全乡开发水面面积达500亩,1995年实现
淡水种养总收入300万元。
乡村企业。几年来,始终把大力发展乡村企业作为振兴全乡经济的工作重点。坚
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抓住骨干,巩固发展乡村企业。具体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三
方面:一是因厂而宜,实行多种形式改革。二是抓骨干,以点带面,增加企业活力。
三是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胡营乡实际,乡办企业埋头出了一条股份、兼并、租赁、
出售、转让等多种形式的企业改革路子。1995年全乡有3处乡办企业。职工350人,几
年来乡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95万元,1995年乡村企业实现产值1.6亿元,利税650万
元。
寿光市节能设备厂。始建于1987年,主要产品有螺旋式换热器、节能开水器等六
大系列120多个品种,其中螺旋式节能开水器、多功能换热器、管道除污器、卧式菌
种圜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获国家专利。螺旋式换热器荣获中国新产品、新技术博览
会“科技创刊新奖”;节能开水器荣获中辚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1994
年该厂研制成功了“蔬菜草箔加工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国家专利。该厂的部分
产品销售辐射全国9省80多个城市和地区,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080万元,利税108万元。先后被潍坊市
专利局命名为“潍坊市专利先导型”企业,被山东省科委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业生
长点”,被山东省科委、省专利局授予“中国专利山东省明星企业”称号。
村办企业。村办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了建筑建材、木材加工、畜牧
饲养、服装、果菜运销、食品加工等19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800万元,职工1100多
人。1995年实现利税250万元。钓鱼台村实业总公司是全乡最大的村办企业集团,有
12个企业组成。1995年实现工业产值700万元,利税56万元,1994年、1995年该村被
光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村办企业先进单位”、“寿光市百强村”。
小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几年来,该村始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集中领导、集中财力搞好开发,目前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先后投资150万元完成
了“寿尧路”段拓宽柏油、乡区三块板面柏油、排水系统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300万
元建起了邮电大楼、种子站营业厅、计划生育办公大楼。1995年全乡个体工商户已发
展到370户,做从业人员550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968万元;个体运输车辆达1000
辆,年收入3000万元。在村庄建设上,先后硬化大街小巷38条、5600米,建排水沟
5900米,栽值国槐等长青树3万棵,建小康屋390栋、农民住宅楼14幢,安装路灯367
盏。村村完成了村庄规划,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交通:该村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了乡村公路建设步伐,
使乡村公路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投资250万元对乡路进行了柏油,基本实现了村村
通柏油路,全乡形成了以乡区为中心,干支线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邮电:几
年来该乡邮电事业发展迅速,装机总农艺师容量达到了2000门,全乡已有850户安装
了程控电话。文教卫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质量提高,
使全乡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教育成绩显著。上前全乡设初级中学1处,中心小
学1处,联小或村小20处,中心幼儿园1处,在校不学生1310名,小学生3300名,同时
还开办了农民文化技术夜校1处,这科学种田增减人才。1995年。全乡5-6岁儿童入园
率、小学初中入党率均达100%和98.5%。乡初级中学配备了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建
起了微机室和高标准语音室。1995年中考取得了优异成绩。乡初级中学被寿光市委、
市政府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被潍坊市委、市政府评为“规范化学校”。建有
乡文化娱乐中心1处。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乡医院内部设施进一步配套,医疗服
务水平不断提高,拥有床位12张,村村建起了甲级卫生室,推行了乡办合作医疗。科
技工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面实施“科技兴农”和“科技兴乡”的战略。
全乡90%的村建起了科普夜校和农民技术夜校,并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教
授、技术能手传播种养等方面的新技术,为全乡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目前
全乡有13个科技示范村,1800个科技致富带头户。计划生育:通过严格人口目标管理
责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1995年
全乡计划生育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0.47‰,晚婚率达100%,晚育率
达100%。

【各村简介】 钓鱼台村 该村有156户,660人,耕地面积900亩。1995年全村实现
经济总收入3637万元,农民人均所得6508元。1993年被省科委命名为“科普先进村”,
同时被省政府命名为“生态村”;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跻身入寿光市经济百强村
行列;1995年被潍坊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粮食亩产已过吨,蔬菜种植面积更加推扩大。1995年主要
扩大了蔬菜种植面积,到期995年末大棚已发展屋250个。1995年7月。寿光市无公害
蔬菜试验示范基地350亩筹建工程在该村拉开帷幕。该工程共投资250万元,第一期工
程已投资30万元。建成国内农村科技含量最高、使用寿命最长、采光量最大、光线分
布最均匀、保温性能最强的蔬菜大棚5个。这种大棚采用水泥墙体、钢架结构,以组
装栽培为主,采用自动卷帘机和以色列滴灌技术,并实行严格的化控措施,初步实现
了蔬菜生产的优质高效和无药残留,棚均年收入达4万元。该棚建成后,中央、省市
领导人也先后亲临视察指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林果开发上,坚持宜林
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凡适宜种树的地方人武部实现了林网化。在果品生产上,主
要是对250亩劣质果园进行了高接换头,更新为优质品种,其余370亩果园采用了新品
种。此外,该村还瞄准市场,与寿光市科协等单位合作建起了150亩优质高产无毒果
树苗木基地,引进繁育出北海道9号、早生富士、新乔纳金、新红星等18个优良苹果
品种和金童5号、美味、晚红蜜等27个桃树品种,年繁育苗木170多万棵,仅此一项即
可增加经济收入80万元。1995年,全村620亩果园,总产达150万公斤,收入150万元。
畜牧业开发,坚持走村户结合、规模饲养的路子,重点发展肉食鸡、蛋鸡的饲养,先
后投资60万元,建立了占地100亩、共有70个鸡舍的养鸡场,购置了饲料粉碎机及防
风疫药具、药械。并将60个鸡舍低价承包给农民经营,集体统一管理标准和技术措施,
从而调动了群众发展畜牧业和积极性。1995年,全村从事养鸡的专业户发展到85户,
畜牧业总收入750-万元。在荒滩地开发上,结合该村地处弥河沿岸,河滩荒地多的情
况,根据市水利部门的规划,大搞河滩资源开发,积极发展淡水养鱼和种藉。先后建
起100亩高标准的鱼池和150亩藉池,引进了淡水白鲳、罗非鱼、红鲤鱼、银鲫等优良
品种进行混合饲养,由于管理科学,1995年总产6万公斤,平均亩产1060公斤,亩效
益高达3600元,莲藉产量达30万公斤,淡水种养总收入突破100万元。
村办工副业和个体繁荣经济蓬勃发展充分发挥村里“小能人”多的优势,先后办
起砖场、沙发厂、运输队、服装厂和宾馆等二、三产业项目,年纯收入150万元 ,全
村还有20户搞起了个体经销、贩运、加工业,带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全村摩托
车、彩电、冰箱、洗衣机普及率达90%以上。投资20万元,柏油了1500米长的出村路,
并安装路灯,村内街道大搞了绿化美化。1995年,全村有43户村民安装了程控电话,
有11户村民喜迁“小洋楼”,有35户村民办完建楼手续。
┏━━━━┯━━┯━━┯━━━┯━━━━━┯━━━━┯━━━━┯━━┯━━┯━━━┯━━━━━┯━━━━┓
┃ │ │ │ 耕地 │1995年 │1995年 │ │ │ │ 耕地 │1995年 │1995年 ┃
┃村名 │户数│人口│ 面积 │经济总收入│人均所得│村名 │户数│人口│ 面积 │经济总收入│人均所得┃
┃ │ │ │(亩)│(万元) │(元) │ │ │ │(亩)│(万元) │(元) ┃
┠────┼──┼──┼───┼─────┼────┼────┼──┼──┼───┼─────┼────┨
┃岳寺李村│310 │1232│1500 │1314 │3000 │东马村 │160 │620 │760 │486 │3032 ┃
┠────┼──┼──┼───┼─────┼────┼────┼──┼──┼───┼─────┼────┨
┃陈家村 │105 │410 │580 │618 │2850 │呙宋台村│305 │1255│1600 │2352 │2985 ┃
┠────┼──┼──┼───┼─────┼────┼────┼──┼──┼───┼─────┼────┨
┃岳寺韩村│360 │1460│2025 │1894 │3000 │西庄子村│130 │545 │500 │501 │2912 ┃
┠────┼──┼──┼───┼─────┼────┼────┼──┼──┼───┼─────┼────┨
┃南马村 │142 │570 │910 │1027 │3000 │郑家村 │140 │565 │580 │675 │2760 ┃
┠────┼──┼──┼───┼─────┼────┼────┼──┼──┼───┼─────┼────┨
┃胡营二村│242 │942 │1125 │1369 │3000 │卢家村 │100 │387 │670 │993 │3000 ┃
┠────┼──┼──┼───┼─────┼────┼────┼──┼──┼───┼─────┼────┨
┃鲍楼村 │136 │538 │504 │571 │2980 │东张村 │129 │536 │680 │735 │2985 ┃
┠────┼──┼──┼───┼─────┼────┼────┼──┼──┼───┼─────┼────┨
┃岳寺高村│170 │368 │800 │691 │3006 │西侯村 │120 │464 │1075 │624 │2800 ┃
┠────┼──┼──┼───┼─────┼────┼────┼──┼──┼───┼─────┼────┨
┃达字刘村│170 │685 │800 │1311 │2980 │后胡营村│216 │836 │1280 │1126 │2950 ┃
┠────┼──┼──┼───┼─────┼────┼────┼──┼──┼───┼─────┼────┨
┃东侯村 │128 │500 │710 │720 │2900 │淄河店村│37 │140 │180 │175 │2900 ┃
┠────┼──┼──┼───┼─────┼────┼────┼──┼──┼───┼─────┼────┨
┃胡营一村│256 │960 │1350 │2964 │3050 │黄埠村 │102 │378 │650 │565.7 │2900 ┃
┠────┼──┼──┼───┼─────┼────┼────┼──┼──┼───┼─────┼────┨
┃一甲村 │265 │1016│1600 │1587 │3030 │汤家村 │176 │662 │1164 │731 │2990 ┃
┠────┼──┼──┼───┼─────┼────┼────┼──┼──┼───┼─────┼────┨
┃西彦村 │58 │223 │230 │280 │2852 │楼子李村│148 │573 │835 │510 │2960 ┃
┠────┼──┼──┼───┼─────┼────┼────┼──┼──┼───┼─────┼────┨
┃西屯村 │240 │930 │780 │111 │2700 │东彦村 │115 │441 │628 │629 │2950 ┃
┠────┼──┼──┼───┼─────┼────┼────┼──┼──┼───┼─────┼────┨
┃南刘村 │150 │587 │900 │723 │3000 │胡营王村│154 │580 │847 │681 │2900 ┃
┠────┼──┼──┼───┼─────┼────┼────┼──┼──┼───┼─────┼────┨
┃高松村 │90 │312 │430 │315 │2980 │胡营孙村│110 │459 │579 │481 │2843 ┃
┠────┼──┼──┼───┼─────┼────┼────┼──┼──┼───┼─────┼────┨
┃河崖村 │160 │650 │800 │684 │2900 │二甲村 │160 │650 │1180 │721.5 │2780 ┃
┠────┼──┼──┼───┼─────┼────┼────┼──┼──┼───┼─────┼────┨
┃丰顺王村│180 │766 │1200 │821 │2995 │汤埠村 │104 │392 │700 │846 │3000 ┃
┠────┼──┼──┼───┼─────┼────┼────┼──┼──┼───┼─────┼────┨
┃北马村 │145 │580 │580 │886 │2980 │堤里村 │200 │790 │830 │1175 │2997 ┃
┗━━━━┷━━┷━━┷━━━┷━━━━━┷━━━━┷━━━━┷━━┷━━┷━━━┷━━━━━┷━━━━┛
(俎冠东 侯存旭 孙学礼 刘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