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7&rec=17&run=13

1991~1995年,中共寿光市委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
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实现了国民经
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99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5亿
元,按可比口径比1990年增长了138.6%;农业增加值完成32.6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
29.1亿元, 按可比口径分别比1990年增长127.3%和141.1%;完成自营出口创汇5 211
万美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26元,比1990年增长2.1倍。
一、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
逐步在全市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重点围绕粮、棉、果、菜、畜、水产等主导产业
和重点产品,突出抓了兴办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组织协调
4个环节, 并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关键,以此牵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诸环节,
把一家一户的农民联合起来,开展专业化、规范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从
1991年到199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每年以17.8%的速度递增。
二、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加快经营机制的转换。在对全市企业普遍推行三项制度
改革的基础上,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大胆实行“两改造一拍卖”,即把一部分企业
改造成股份制企业,把一部分企业改造成合资企业,对一部分小型企业特别是微利亏
损企业拍卖、 租赁、兼并或实行国有民营。到1995年底,全市乡镇以上企业已有720
多家进行了股份制(包括股份合作制)改造,组建完善企业集团26家,加快了企业经营
机制的转换, 增强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实现了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从199
1年以来,全市工业增加值和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实现利税,平均每年分别以19.3%和
42.4%的幅度递增。
三、放宽放活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市委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振兴全市
经济的突出重点,放宽放活政策,实行多种经济成份一齐上,大中小项目一齐抓,高
中低档相结合,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先在商、粮、供等流通领域推行“四放开”,
增强了流通主渠道的活力。同时,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制定了鼓励发展个体私营
经济的政策,从税收、安排摊位、子女上学就业等各个方面提供优惠和方便,
使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空前活跃, 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
1995年, 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0.9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4.2%
提高到27.9%,提高了3.7个百分点。
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市委始终坚持从寿光实际出发,
在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上,采取了“三外并举”(外经、外贸、外资)的举措,实行了
“三个层次”推进的战略,即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创汇;利用外资,兴
办“三资”企业;到海外设“窗口”、办企业。按照这一总的发展战略,在扩大出口
创汇上,重点抓了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了肉鸡、蔬菜、水产等出口创汇
“龙型”体系,建成了造纸、抽纱、纺织、服装、化工等出口生产体系。在兴办“三
资”企业方面,重点抓了大中型企业的高、精、尖项目和乡镇企业的合资改造。同时,
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利用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寿光市三胞
联谊会和在新加坡、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大型招商引
资活动。还积极鼓励和支持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到海外设窗口、办企业,促进了全市
开放型经济的跳跃发展。到1995年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54亿美元,兴办“三资”
企业236家,创办海外企业11家,对外贸易额从1991年到1995年平均每年以45%的速度
递增。
五、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委始终坚持
一手抓物质生产,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以邓小平同志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作为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紧抓不放。利用党
校等阵地,坚持每年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进行集中教育整顿,加强业务培训。对各级
干部强化廉洁勤政教育,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提高了各级党组织的
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其次,改进和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了党的基本路
线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奔小康教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等一系列思想
教育活动,使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积极开展了社会
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和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
高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再是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市委十分重视健全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二
五”普法教育,增强了全民的法制观念。全面推行了依法治理、依法治市,加强了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使全市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巩固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