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7&rec=133&run=13

【市文化中心落成】1991年1月,中共寿光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投资600万元,在古
建街北端西侧建设县文化中心。该中心占地23市亩,主要设施有:文化馆、图书馆、
博物馆、陈少敏纪念馆、仓颉祠、贾思勰祠、望海楼。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基本
建设从1991年2月正式动工,历时1年零7个月,于1992年9月竣工,10月15日举行了开
业庆典。

【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和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从1987年起,根据潍坊市人民政府的要
求,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创建文化先进乡镇活动。经过层层宣传发动,很快在全县
形成了以争创文化先进乡镇为动力,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许多乡
镇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快了文化设施建设步伐,促进了创建活动的开展。
到1995年,全市先后有寿光镇、上口镇等15处乡镇被潍坊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化先进
乡镇。
从1990年起,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指示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争创社会文
化先进县活动。各类文化设施建设蓬勃兴起,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活跃。1993年12月,
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寿光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文化市场管理】 1994年3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组建了“寿光市文化市场稽
查队”,隶属市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领导。1995年10月又选聘10名乡镇文化站工作人
员为兼职文化市场稽查员。文化市场稽查队在广大群众和经营者的监督下,本着“健
康有益的要支持、无害的允许、低级庸俗的要抵制、反动淫秽的应予以取缔”的原则,
依法归口管理文化市场的经营活动。 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斗争。1991~199 5
年, 共查处违法违章文化经营活动20多起,收缴非法出版物850余册,查扣销毁黄色
录像带120盘, 保证了全市文化市场健康发展。1993年被评为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先进
单位。

【群众性文艺活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寿光市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活跃。企业文
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泛开展。1991~1995年,由文化局组织、文化
馆辅导、企事业单位参加表演的文艺节目都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
民间艺术大展演。其中1992年由职业中专学生表演的《闹海》获一等奖。
1993年和1995年由化工总厂、邮电局、造纸厂等企事业单位组队参加了潍坊市第
一、二届《企业之声》文艺大奖赛,获奖人数、名次均列各县、市、区之首。
1991~1995年,每年春节期间在城区组织进行文艺大游行和“灯展一条街活动”。
演出的节目有龙灯、 狮子舞、高跷、秧歌等10多种形式,出动彩车100多辆,参加表
演3000多人,使传统的节日增添了文明、祥和、喜庆气氛。
此外,每年的“五一”、“五四”、“七一”、“八一”和“国庆”节,宣传、
文化部门会同青年、教育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都举办不同形式的文艺比赛活动或文艺
晚会,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文学创作】进入90年代,寿光市文学创作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广大专业文学艺术
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业余作者坚持“两为”方针,创作出大量反映社会、反映现实生
活、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据不完全统计,1991~1995年,全市在潍坊市级以上出
版物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85件, 其中750件获省级以上奖励。出版作品集子主要有李
树高的传记文学《陈少敏》,李树高、马效禹的长篇纪实小说《马保三传奇》,山东
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寿光文学作品集《北海风韵》,王培义的报告文学集《在仓颉的圣
土上》、《创业者的风采》,李树高、袁敏的长篇纪实文学《神医李莪华》,王守莹
的诗集《十六岁星空》,崔树勋的诗集《太阳镰》,李尊然的散文集《敝帚零拾》,
赫德英的诗集《乡韵》等。
1994年元月,市文化局主办的《寿光文艺报》创刊。到1995年底共出版36期,促
进了全市文艺创作的发展。
1994年4月, 由市创作室和六丰实业公司联合主办了“六丰杯”小品、小戏有奖
征文活动, 征到作品56件。同年9月,由创作室、文化馆、农用车辆总厂联合主办的
“聚宝杯”文艺作品有奖征文活动,征到作品267件,评出获奖作品33件。1995年6月,
由潍坊市文化局、寿光市文化局、寿光酿酒总厂联合主办的潍坊市“齐民思杯”剧本
征文大奖赛活动, 征到作品110件,评出获奖作品11件。寿光镇农民作者李福胜创作
的《放浪才子王季槐》获一等奖。

【戏剧、曲艺、音乐、舞蹈】1991~1995年,寿光市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门类
的艺术事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市京剧艺术团在坚持排演传统戏、现代戏的同时,
为适应观众的需求,增加了歌舞艺术。先后编排演出了京剧《冷娘》、《野猪林》、
《放浪才子王季槐》 、 《孙思邈》等,同时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编排了《颂寿光》、
《唱百强》 、《历史的回顾》等大型歌舞剧目,每年下乡演出260多场次,均列潍坊
市同行业之首。 1995年1月受到省文化厅表彰。1991年参加潍坊市中青年戏曲演员大
赛,4名演员分别获一、二、三等奖。1992年在山东省第四届艺术节舞台艺术汇演中,
李长明创作,李建武、刘素梅演出的小品《仙丹妙药》获创作奖和表演奖。
音乐创作取得新成果。1991年郝漫生创作的歌曲《远走千里把你想》等18首镇歌、
村歌、校歌、企业歌曲入选中国电视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希望的田野》歌曲集和《全
国企业歌曲选》 ,《十里长堤赏梨花》等3首歌曲获全国首届“黄河杯”征歌大赛金
奖和银奖。 1993年和1995年分别出版了《北海星光》 、《渤海金项链》录音磁带。
1991年,滕洁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荧屏奖。1994年郝子奇获山东电视台声乐大赛
优秀奖。
舞蹈艺术在普及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由专业人员挖掘整理的民间传统舞蹈
《月宫图》、《蝶恋花》、《闹海》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演出并获奖。全市以
青少年为主体的舞蹈表演队伍日益壮大,体现现代生活韵律,表达人们富而思乐心情
的现代舞蹈表演活动遍及城乡。1991~1995年,全市举办音乐、舞蹈、卡拉OK等比赛
60余场次。组织参加潍坊市以上歌舞比赛50多人次。1993年张庆国、董杰、温玉洁、
国海燕创作并表演的舞蹈《背河》获潍坊市企业之声文艺大奖赛一等奖。1994年张庆
国、温玉洁编导并表演的双人舞《哥哥你带我走》获山东省企业文艺比赛表演三等奖
和优秀创作奖。 1993年文化馆崔云河等参加潍坊市交谊舞电视大赛获集体第一名。1
995年文化馆开办的少儿舞蹈训练班培训学员30人,有6名学员当年考入艺术院校。

【美术、书法】1991~1995年,寿光市美术书法活动十分活跃。全市性及个人书画展
览空前高涨,群众性“书画热”逐步升温,优秀作品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在潍
坊市级以上出版、 发表、参赛的作品达1400多件,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有120余人次、
250多件作品。 于新生1992年为《中国儿歌一千首》一书创作的全部插图,作为中国
唯一作品入选意大利第25届世界儿童图书插图展览,并获中国优秀儿童读物评比二等
奖。1994年创作的《中国古代寓言》连环画长卷获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李建国继
1995年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获三等奖后,又获第三届中国书法篆刻电视大
赛成年组书法第一名,并获“山东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书法家”荣誉称号。其作品在
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并到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等地展出。张宝元、李学森、杨
国春、孙立美、刘乐堂、桑宗森、刘经堂、夏德起、韩洪龙、李义文、李一良、梁伟
松等人的书画作品在省以上展览中也多次获奖。 1994年6月,寿光市农民书画研究会
成立,到1995年发展会员100多人。1995年6月寿光市书画院成立。

【电影】1991~1995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电影事业处于低谷阶段。寿光市电影发
行放映公司干部职工以改革为动力,迎难而进,大胆开拓,两个效益一起抓。5年中,
城乡放映2万多场次。发行放映收入505万元。先后配合各个时期的政治教育活动组织
放映了《开国大典》、《巍巍昆仑》、《百色起义》等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反腐败教
育影片《新中国第一大案》等。从1993年上半年起,在城乡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了百
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汇映,收到了显著的宣传教育效果。在抓好电影发行放映的前
提下,积极开发第三产业,扩大服务范围,努力增加经济收入,保证了电影事业的稳
定发展。1992年,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全省电影器材供应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国家
广电部等5部委授予“全国农村科教电影汇影先进单位” 称号,1994年被评为潍坊市
电影系统先进单位。

【图书】 1991年,县政府投资108万元,在文化中心内筹建新图书馆,建筑面积2015
平方米,1992年10月落成后随即迁入并对外开放。内设采编部、阅览室、资料室、外
借部、少儿部。共存书39522册,报刊103种。该馆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实施规范化管理,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以优质服务面向社会,积极
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借阅室长年开放,持证读者达300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基
层图书馆、室的业务辅导工作,指导帮助市直企事业单位和乡村30多个图书馆(室)达
到了规范化管理标准。1994年在文化部组织的对全国2154所公共图书馆首次进行的评
估工作中,寿光市图书馆被定为国家二级图书馆。

【文物】1991~1995年,全市文物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保卫、考古发掘、文物
征集和收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县博物馆于1991年由县政府投资200万元进
行了扩建,同时增建了“陈少敏纪念馆”、“仓颉祠”、“贾思勰祠”、“望海楼”
及碑廊,总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博物馆设有15个文物展厅,陈列出土文物、古书
画、 古钱币600多件,馆藏文物8500多件。每年接纳观众3000多人次。“陈少敏纪念
馆”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馆名,馆内展出陈少敏珍贵遗物18件,文献资料及手稿、
照片45件,“两祠”“一楼”均按寿光历史名人有关文献记载所重建。这些基础设施
的建设配套完善,为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加强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发挥
了积极作用。

红陶 (龙山文化中期遗物)

黑陶 (龙山文化晚期遗物)
1993年3月, 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台立业为领队的省文物鉴定专家组对全
部馆藏文物进行了分类鉴定,定出三级以上珍贵文物近千件。并对该馆文物的规范化
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1994年,经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在全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聘请了14人任文物兼职管护员,建立健全了文化遗址和文物管理保护网络。同年5月,
在古城乡发掘征集了全市境内最大的石刻造像“丈八佛”。1995年10月,鉴于寿光镇
李二村东北角的贾思同墓濒临破坏的状况,经省、市文物部门批准,市政府拨专款对
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北魏时期文物30多件。1991~1995年,博物馆征集各种历
史文物850多件,修复文物280件。博物馆始终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了
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人防、物防、机防相结合,5年来保证了馆藏文物的绝对安全。
1995年12月,被评为全省文物安全先进单位。
(李炳章 袁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