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林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6&rec=64&run=13

【林业发展概况】1986年~1996年,全市(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学习广东、
奋战十年、绿化山东”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坚持不懈地参
加造林绿化,林业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底,全市林木覆盖面积达
到2.37万公顷, 林木覆盖率达15.4%, 比1986年增长7.2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
55.6万立方米;全市8.85万公顷宜林网化耕地,全部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农林间
作面积11370公顷, 其中枣粮间作6720公顷;各类成片造林面积1.42万公顷,其
中经济林9989公顷,果品总产量4.3万吨。

【平原绿化达标】1986年以来,高密市(县) 加大措施加快造林绿化步伐。(1)统
一思想认识,提高绿化意识。(2) 各级领导重视,带头真抓实干。市(县)委、市
(县)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快全市造林绿化步伐的决定》,落实干部任期绿化目标
责任制,市、乡、村层层签定绿化责任状,制定奖罚政策。市、乡领导带头办绿
化点48个、106.6 6公顷,育苗点33处、124.67公顷。(3)坚持科技兴林,狠抓质
量管理。采用良种壮苗,精心栽植,科学管理,依法管护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营
林质量和综合效益。(4) 部门积极参与绿化。市(县)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
六大工委系统等部门广泛动员,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植纪念树,造纪念林,
推动了全市造林绿化进程。“八五”期间高密市(县)加快了全市(县)造林绿化步
伐,连续跨越了两个台阶,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提前实现国家和省颁布的“平
原绿化标准”,被国家林业部和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和全省“平原绿化先进单
位” 荣誉称号。“八五”期间,全市 (县) 营造各种成片林117.9公顷,经济林
8965公顷, 完成林粮间作8836公顷,其中枣粮间作4254公顷,五年中有151.2万
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725万株。1994年6月高密市林业局长王寿平荣
获“山东省绿化奖章” 。同年7月高密市引黄济青管理处被评为“全省部门造林
绿化先进单位” 。 1996年3月, 张建国、吴元宝、王福亭被省委、省政府荣记
“二等功”,王寿平被评为“省林业劳动模范”,赵仁东被授予“山东省绿化奖
章”称号,田庄乡前铺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重点绿化工程】1993年冬季,济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县委、县政府把国道
两侧绿化做为县级重点工程,列入全县农业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县林业部门统一
规划设计,全长38公里,每侧栽植四行杨、柳宽幅林带。1994年春,沿线各处乡
镇,集中人力、物力,在较短时间内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造林绿化任务,造林
面积76公顷, 并在两侧开发了2000公顷枣粮间作。1996年1月,高密市被省政府
确定为世界银行贷款造林工程项目市(县) 。同年2月,市政府向省项目办公室呈
报了“项目实施承诺书”正式开始执行,整个项目承担2666.7公顷的造林任务,
分4年完成, 工程分布在29处乡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一个突出特点是信贷支付
采取报帐制,即先施工后报帐。199 6年全市先利用配套资金营造速生丰产林0.7
万亩,建立良种繁育圃16.67公顷。

【林果基地建设】高密市(县)是全省86个林果生产示范县市之一,林果生产逐渐
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八五”期间新发展一批市场需求量大,科
技含量高的名特新优林果树种,建成银杏、板栗、柿子、大枣、油桃、苹果、山
楂、石榴八大林果生产基地6000公顷。(1)制定发展规划。1993年3月全县科学制
定了《1993年~2 010年高密县重点林果基地发展规划》 。全县规划了八大生产
基地,总面积17680公顷,其中久敬山银杏基地1266.67公顷,潍、胶两河优
质苹果基地9693.33公顷,1 996年已完成7440公顷。(2) 稳定完善农村果园承包
经营责任制,加强承包合同管理,积极探索林果土地承包使用、流转、补偿等办
法,推动区域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3)逐步落实果园确权到户经营政策,
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促进群众对果园的投入。(4) 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增加对
林果的科技投入。利用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赶科技大集、建立科技协会等办法
送科技下乡,全市(县)科技覆盖面积已达90%,提高了群众科技文化素质。(5)实
施林果产业化战略。在抓基地、促规模、上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以龙头企业带
动、市场带动、能人带动发展林果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由单纯种植向产品深加
工经营发展,大力兴办林果产业,狠抓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到1996年底,全
市林果产品加工企业148家, 果品贮藏能力2500余吨。林果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了
基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推动了全市林果产业化进程。
十一年来,全市(县)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迅猛,突出表现为面积稳步发展,产
量持续增加,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果园面积1986年为12.76万亩,1996年增加到
9989公顷, 其中苹果5207公顷,梨树252公顷,枣116公顷,葡萄175公顷,柿子
168公顷,果品总产量4.3万吨。

【林业科技推广】1986年以来,全市(县)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林
战略,加快林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1) 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全市
市、乡林业站31处,专业技术人员78人,各类林果技术协会8个,会员200余人。
(2)加强科技示范和培训。建成林业科技园、银杏科技园以及100个经济林示范园,
总面积2533.3 3公顷。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和技术讲座,累计培训各类人员
2万人次,有2000户林果专业户受益。(3)大力引进、繁育、推广林果良种。在林
业方面,推广欧美杂交杨、毛白杨等20多个优良品系,累计育苗1500万株,平均
增收二成以上。在果树方面,引进、选育干鲜果良种40多个,面积6666.67公顷,
占果树总面积的70%。 其中,红富士苹果、美国甜油桃、冬雪蜜桃等名优良种已
逐步取代同类果品,经济效益成倍增长。(4) 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重点
抓了林果速生、丰产、优质综合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推广了酵素菌、果品套袋、
铺反光膜、配方施肥等新技术、新成果30多个,有十几项林业科技成果获得省、
市、县科技奖励。

【古树名木调查】 1993年8月,高密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古树名木管理保护
的意见》,林业局、文化局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对分布于全县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
面普查,并采取了三条措施。(1) 对全县所有古树名木登记建档,共普查登记古
树185株,其中500年树龄古树28株。(2) 迅速落实管护措施,建立永久性护栏和
树碑。(3)严禁采伐古树,并保护古树周围的自然景观。

【森林资源清查】 1987年5月~10月,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尽快把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林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
任组长、农工部、林业、农业、水利、多办、区划办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
组,组成90人的专业调查队,以县为地域,以乡镇为范围,以村为单位,分别对
成片林、果园、农田林网、四旁树木,进行逐块、逐村调查,查清面积,株数,
木材蓄积量,果品产量以及生产情况。并对需要发展林业的各种宜林地,五荒空
隙地,沟渠路进行调查规划。共调查样地176个,完成各类调查表及汇总表40000
份,绘编各种地图150份。主要业务成果:(1)高密县林业资源调查统计资料。(2)
高密县林业资源现状图。(3)高密县林业发展规划。(4)高密县林业发展规划图。

【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田庄乡前铺村】前铺村位于潍河东岸,峡山水库南首,
人口2571人,林地面积187.26公顷,林木覆盖率52.22%。自1986年以来,全村以
发展经济林为龙头,大搞植树造林,以林促农、林茂粮丰。1994年村民人均纯收
入2300余元, 其中林果收入占53%。到1994年,全村红富士等优质苹果、长把梨
126.73公顷, 占全村耕地面积的50%,人均0.7亩,果品产量300万公斤,成为远
近闻名的“果品专业村”。全村林路沟渠配套齐全,全面实现林网化,宜林荒滩
全部绿化,营造丰产林7公顷,防护林22.27公顷。村庄街道全部绿化、美化,房
前屋后绿树成荫,覆盖率43.5%。1996年林果产值350万元。1994年该村被评为潍
坊市先进党支部,连续三年获“全市(县) 林果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3月
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高密银杏科技园】 1994年春,呼家庄镇以股份合作制形式建成7.2公顷银杏科
技园, 并逐步扩建为13.87公顷。该园集科技生产、示范、贸易于一体,既为发
展银杏搞好试验示范,又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园内采用不同模式进行育苗、矮化
密植栽培、壮苗培育、专用采叶园、良种嫁接等多项试验,共栽培各种规格银杏
苗50万株。科技园辐射带动周围群众发展银杏生产773.33公顷。其中一、二级育
苗93.33公顷,密植栽培280公顷,银粮(菜) 间作400公顷,共培育各类苗木1600
万株,定植银杏80万株。1 996年实现银杏苗、叶收入500万元。1997年研制成功
银杏叶系列保健品,银杏健身茶被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银杏科技园被确定为
山东省银杏技术开发试验示范基地,潍坊市“九五”期间六大经济林开发区和16
个经济林建设示范区之一,被列为中国银杏研究会高密银杏良种试验基地。

【部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高密市苗圃土地总面积1315亩。自1984年起,被列为
林业部、 山东省林业厅联合建立的森林良种基地,经过5年多的建设,良种基地
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并于1990年验收合格。项目总投资43万元,其中部、省投资
34万元,县投资9万元。基地完成面积45.3公顷,其中优树汇集区4.4公顷,测定
林24.3公顷, 采穗圃3.3公顷,良种繁育圃13.3公顷。汇集定植毛白杨优良无性
系551个、 泡桐79个、 刺槐54个。 累计生产良种苗木35.6万株,生产良种槐条
1.75万公斤,遗传增益按20%计,比普通品种造林亩增木材2.5立方米,共为社会
增值3360万元。二期工程于1991年开始建设,到1996年底续建面积45.3公顷,项
目完成总投资42万元,部、省完成投资30万元,地方完成投资12万元。二期工程
新建面积20公顷,其中秋叶桐汇集区2公顷,毛白杨、刺槐测定林各3.5公顷等,
汇集、保存的无性系材料由一期工程中的684个增加到现在的747个,参加试验示
范的系号已达593个, 基地总面积已达65.3公顷,良种基地初具规模。二期工程
建设过程中共计生产良种苗木163万株,良种穗条23万公斤,同时为省内4个业务
单位提供了包括53个白杨无性系,刺槐54个无性系的试验苗木材料,可造林2.92
万公顷, 遗传增益按20%计,造林亩增木材2.5立方米,共计多生产木材109.5万
立方米,价值32850万元,同时发挥了难以计算的生态效益。

(刘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