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畜牧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6&rec=62&run=13

【畜牧业发展概况】1986年~1996年,高密市(县)畜牧业蓬勃兴起,畜禽存养数
量显著提高。 1996年,全市大牲畜存栏31.57万头,比1986年增长3.05倍,其中
牛存栏29.28万头, 比1986年增长5.36倍,出栏12.5万头;生猪存栏42.4万头,
比1986年增长70.68%,出栏68.3万头,比1986年增长122.5%;羊存栏9.97万只,
出栏8.05万只,1 986年存栏4074只,出栏1617只;家禽存栏1458.54万只,出栏
4035万只,其中肉鸡存栏1236.34万只,出栏3800.5万只;兔存栏52.89万只,出
栏103.37万只; 肉类总产达到150820吨, 比1986年增加150797吨; 蛋类总产
28335吨,比1986年增加28330吨;奶类总产15971吨,比1986年增加15586吨;畜
牧业产值156867万元,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6.5%提高到39.8%。
十一年来,畜牧业发展的特点是:(1) 畜禽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大牲畜由
过去的役用型向肉用型和肉、役、乳兼用型转化,食粮型畜禽向食草节粮型畜禽
转化。发展秸秆畜牧业,食草节粮畜禽产品在肉类总产中的比重由1986年的0.8%
提高到1996年的15.8%,畜禽结构的优化使畜牧业经济效益迅速提高。(2)经营规
模不断扩大,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畜牧业生产由分散的、传统的家庭养殖发展
到以家庭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畜牧生产小区建设由庭院走向小区,直至养殖生
产合作社成立,畜牧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农业产业化过渡。畜禽饲养
专业户由1986年的2089户发展到1996年的9672户。(3) 畜牧业龙头不断发展,畜
产品流通日趋活跃,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畜产品生产加工及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善,促进了畜产品的流通和畜牧业的发展。
(4) 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坚持“科技兴牧”的战略方针,狠抓了畜禽良种的更换
引进改良、饲料饲草开发、畜禽疫病防治为主的技术推广,引进大约克、杜洛克
种公猪、西门塔尔、利木赞种公牛,爱维因、爱拔益加种鸡,引种苜蓿、紫粒苋
等饲料牧草,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加
强了畜牧业法制管理。建立了一支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
建立和完善了畜牧巡回法庭、兽医卫生监督、防疫、检疫、兽药监测等执法体系。
依法治牧水平不断提高,执法工作跨入一个新的台阶。

【商品瘦肉猪基地建设通过验收】1989年~1991年期间,高密县承担了国家农业
部、山东省畜牧局关于商品瘦肉猪基地县建设任务。为保证基地建设任务的顺利
进行,高密县成立了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技术协调小组,在畜牧局设立基地建设
办公室,负责良种引进、杂交改良、科学喂养等有关工作。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
导小组,县与乡镇、乡镇与村层层签订了瘦肉猪发展、人工授精、核心群母猪繁
育等协议书。三年来共印发技术资料等明白纸13万份,举办培训班九期,使广大
农民充分认识到饲养瘦肉猪的好处,促进了瘦肉猪杂交改良工作的开展。同时还
加强瘦肉猪人工授精体系和母本繁育体系建设, 建立县供精总站1处,饲养大约
克种公猪3头,供精车1辆,建立猪的人工授精分站12处,全县共建人工授精点60
处, 人工授精户45户,共配备大约克种公猪88头,建核心群母猪繁育厂1处,共
饲养五莲黑母猪72头,建扩繁村22个,饲养五莲黑猪、昌潍白猪525头。三年来,
全县用瘦肉型种公猪改良当地猪累计6.8万头,其中人工授精配种达69%,受胎率
达95.3%,累计产仔窝数达13.6万窝,产仔成活200多万头。在搞好改良工作的同
时,县畜牧中心还进行了配合饲料和快速育肥技术的推广工作,引进正大、中基
等配合饲料喂猪,提高饲养瘦肉型猪的经济效益。
搞好生猪疫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疫病防治网络,认真贯彻
“预防为主” 的方针,对猪瘟、猪丹毒进行常年防疫,防疫密度达到95%以上,
驱虫达到90%以上,防止了疫病传播。做好检疫工作,生猪受检率达90%。大力发
展规模饲养和疏通流通渠道,以此激发农民的养猪热情。对促进全县养猪业的发
展,提高瘦肉猪商品化、专业化生产水平,加速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
作用。 1991年底,全县生猪存栏24.128万头,出栏26.1245万头,存栏和出栏分
别比基地建设前一年增长7.3%和4.5%, 其中出栏瘦肉型猪13.64万头,占出栏肉
猪的56.5%,并于1992年4月份通过瘦肉猪基地建设验收,各项任务指标均达标准。
1996年,全市瘦肉猪产业又迈出新步伐。通过实施集中屠宰,龙头企业市肉
联厂、各乡镇食品站、点发挥了作用,加上猪价格平稳,养猪效益较好,出现了
养猪热潮。 全市规模养猪场户达4200多处,其中500头以上育肥场18处,良种猪
繁育场4处。

【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建设】1994年高密市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
业部确定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市委、市政府按照示范县建设的指导精神
进一步强化领导,制定政策,落实措施,增加投入,全力做好秸秆养牛这篇大文
章。
一、为搞好秸秆养牛示范县建设,高密市采取了以下重要措施:(1) 强化组
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市委、市府对项目建设非常重视,实行党政领导与专业
化领导相结合,成立秸秆养牛示范县领导小组、秸秆养牛技术指导小组和秸秆养
牛协调小组。把肉牛生产、青贮氨化、肉牛杂交改良等各项任务指标下达到各乡
镇、村,逐级签订养牛责任状,把养牛工作好坏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开展“养牛明星乡镇”评选活动,把肉牛发展、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秸秆青贮
氨化、加工销售等五大指标列入评选内容。(2) 完善政策,加大投入。为充分调
动广大群众发展秸秆养牛的积极性,市政府每年为秸秆养牛拿出一定资金给予扶
持,对购买青贮氨化设备的由财政给予一半补贴,各乡镇也采取一些优惠政策。
为促进黄牛改良和防疫工作的开展,各乡镇加大对改良设施建设的投入,普遍推
行肉牛改良和防疫技术承包责任制,实行改良、防疫费统筹。(3) 强化服务,加
快发展。为发动各行各业发展秸秆养牛业,市畜牧中心每年组织2000多人次的大
型现场培训活动, 通过广播、电视等形式广泛宣传。1 994年~1996年间,共举
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10多期, 赶科技大集50多场次,印发技术资料12万份,组织
观看秸秆养牛录像片10万多人次。在科技服务工作中健全了改良体系,建种公牛
站2处,人工授精总站1处,冻配站30处,冻配点86处,配备技术人员2 00多人。
1996年,全市共配种黄牛12.83万头,其中肉改10.95万头,肉牛改良率达到85.3
%,肉牛杂交后代存栏13.1万头,占存栏牛的45%以上。搞好秸秆青贮氨化设施建
设,对青贮氨化所需设备,由市里负责统一购买分发到各乡镇,各乡镇根据作物
成熟状况实行巡回青贮氨化。改二元结构种植为三元结构种植,从国外引进饲料
玉米、籽粒苋、甜高粱等试种,1996年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多亩。(4)充
分发挥规模和市场带动效应,建立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养牛业。狠抓规模饲养、
科学示范场的建设, 加快了良种肉牛的繁育推广。目前,全市存栏100头以上的
活牛育肥场9处,其中5 00头以上育肥场2处,饲养5头以上的规模饲养户达1万多;
发挥肉牛宰杀专业村户的作用,收购、加工、销售活牛及产品以带动附近区域的
肉牛生产发展。注重培植交易市场,发挥牛经纪、牛贩子的作用,鼓励农民参入
流通。建设肉牛合作组织,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增加综合效益。
二、 基本设施建设。1996年底,全市青贮氨化永久池建设达到2.1万个,折
合6万立方米,拥有饲料切碎机、铡草机等4450台套,拥有氨化站1处,氨化设备
60台套,购买存养西门塔尔、利木赞等良种公牛9头,人工授精设备156套,化验
仪器130套,液氨罐200个,建设存栏500头规模科学养牛示范场1处,秸秆养牛培
训中心1处。 项目建设以来,通过大搞科技开发提高秸秆利用率,提高黄牛改良
率,提高出栏牛个体重、出肉率,三年累计增加经济效益达5.76亿元。
三、 项目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1996年底,全市黄牛存栏29.28万头,比
建设前的1993年底增加8.94万头, 增长43.95%;出栏12.5万头,比建设前增加8
万头, 增长177.78%;牛肉产量2250吨,比建设前增加1490吨,增长196.1%;出
栏率达到42.6 9%,氨化秸秆26万吨,青贮46.1万吨,秸秆饲用率达到89%,户均
养牛2.09头,比建设前一年提高67.2%。

【产业化与生态农业实验基地(肉牛良种推广中心)建立】1996年初建立的高密市
产业化与生态农业实验基地,是一个独立的高科技科研实验单位,隶属潍坊市、
高密市政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刘振邦教授、中国合作经
济权威王凤林教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著名畜牧科学家陈幼春教授等专家亲自操作
管理。主要以高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以培育繁殖世界优良牛种,
建立三元种植结构和创办养牛合作社为重点,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实
施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为高密市、潍坊市深化农村耕作制度改革,探索可操作性
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寻求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促进农村生产力提高的体制提供思
路,创造经验。
“基地”承担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意大利皮埃蒙
特牛胚胎繁育优良牛种,制种祖代、父母代,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皮埃蒙特--高
密特,并对当地黄牛进行大面积改良。1996年,引进意大利皮埃蒙特牛胚胎60枚,
并全部进行移植;引进皮埃蒙特杂交一代种公牛5头;引进皮埃蒙特牛冻精10000
份,人工杂交西门塔尔改良牛5000头。基地还将建立高档牛肉屠宰生产线,为填
补国内高档牛肉生产空白和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产品。
“基地”承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耕作制度改革试验示范任务--改农业
二元结构种植为三元结构种植,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适应养牛产业化的要求,
在种植上粮经饲比例为2∶3∶5。 1996年,基地引进美国饲料玉米、甜高粱、籽
粒苋等饲料作物8个品种400亩,获得成功。
“基地”承担发展农村合作制经济组织,探索建立新型生产关系的引导实践
任务--以基地为龙头, 以高密市8乡镇养牛农户和专业户为基础,建立神龙养牛
合作社,实现规模效益和一体化生产经营。
1996年底,实验基地已初具规模,拥有土地1000亩,办公、饲养设施配套,
生产、科研、经营条件基本具备,基本设施投资达200万元以上。

【奶畜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奶畜产业是全市比较年轻的产业。1994年以来有了很
大的发展。 到1996年底, 全市已涌现出55个大小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场、户和
1400个奶山羊养殖户,共饲养黑白花奶牛523头,奶山羊7.8万只,年产牛奶41.8
万吨,羊奶2万吨。周阳乡建有乡奶粉加工厂1处,日处理鲜奶能力为20吨,年可
产奶粉1000吨。由于奶粉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城市居民对鲜奶消费量的日益增
长,奶畜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光明。

【养禽业蓬勃发展】1986年以来,市(县)委、市(县)政府把养禽业作为农业产业
中的重点来抓,规模不断膨胀,群体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长。1996年家禽存栏
1458.54万只。其中,蛋鸡存栏267.47万只,肉鸡存栏1236.34万只。蛋鸭养殖也
迅速发展起来。养殖方式由庭院散养向笼养、群养直至养殖小区过渡。蛋鸡经历
了更新换代,由“288”、“579”延变到“罗曼”、“依莎”。肉鸡产业由起点
直至成为龙头,饲养品种有“艾维因”、“艾拔益加”。有父母代种鸡场11处,
存栏父母代种鸡14.5万套。 肉鸡规模养殖场户1.2万个。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以
山东凯远食品公司、北大王庄冷藏厂、莳二瑞发冷藏厂为龙头,集供雏鸡、供饲
料、收大鸡、加工、冷藏、销售于一体,形成和带动产、加、销区域经济。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