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6&rec=41&run=13

【工会工作概况】1986年~1996年,全市(县)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党的基本路
线,围绕市(县)委的中心工作,履行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组织带领广大职工,
为推进全市(县)的改革和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
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年来, 基层工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由1986年的175个增加到1996年的
371个, 职工队伍由32820人发展到62879人。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工作又上一个
新台阶。 已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基层委员会由1986年的145个增加到1996年
的271个。 群众生产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各条战线涌现出了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十一年来,全市(县)共有3名全国劳动模范、8名省级劳动模范、35名潍坊市劳动
模范、 12名富民兴鲁劳动模范、4名富民兴潍劳动模范,受到国家、省、潍坊市
各级部门的表彰。
加快乡镇、私营、外商等新经济成份工会组织建设。1994年,市总工会制订
了《关于乡镇、私营企业组建工会组织的意见》、《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组建工会
组织的意见》 , 市委组织部予以转发,对新经济成份建立工会作了全面部署。
1996年底建立了乡镇工会工作委员会。市(县)总工会采取抓点带面、重点突破等
形式, 十一年来共组建乡镇企业工会87家,私营企业8家,外资企业56家。《劳
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市总工会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指导基层工会代表职工签订
集体合同。1995年,分别就签订集体合同和单项集体协议在化纤集团和糖厂召开
两次现场会,推动了全市这项工作的开展。到1996年,全市已有74家企业签订了
集体合同或单项集体协议。各级工会按照《工会法》规定,严格按程序完成换届
任务。1994年3月,县总工会召开了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紧紧结合职工的思想实际开展工作,提高职工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各级工
会认真组织职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法律知
识,学习业务知识,开展了法律知识竞赛、“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扬帆荡桨”
活动、“爱厂爱岗”教育以及评选十佳职工活动,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竞
争意识和改革意识。 积极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五年来,共扎制风筝800余只,
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成功地举办了第二、三届职工运动会。参加潍坊市职工运动
会并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工会职工学校坚持为企业发展需要服务、为职工需要
服务、为工会建设服务的“三服务”指导思想,积极办学,稳步发展,不断拓宽
办学渠道,走上了基础文化教育为主逐步转向岗位培训、职工技术教育为主的办
学路子。十一年来,职工学校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班级近50个,向企事业单位输送
人才达2500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县)经济的发展。
各级工会组织本着注重实效,突出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原则,在全市
(县)开展以“争五手、创名牌、增效益”和“双增双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
劳动竞赛,有341个单位,31984名职工参加了技术比武、发明创造活动。各级工
会大力开展技协活动,不断壮大技协队伍,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增强经济效益。
1996年,全市已发展技协组织58个,十一年共创经济效益7800万元。
在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积极履行维护职能。各级工会主席
都参加改革领导小组,代表职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1996年市总工会制定了《关
于加强职代会建设,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意见》,由市委办公室予以转发。改
革以来,职工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各级工会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自
1994年~1996年共筹措救济金55万元,救济困难职工。同时,指导、鼓励基层工
会兴办经济实体,加强对富余人员和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工作。1996年,
基层工会兴办实体4个,安置下岗职工260人。
认真贯彻《工会法》 、 《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4月3日
《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市(县)总工会制定了学习、宣
传、贯彻意见。举办了工会干部培训班,下发了宣传挂图,并举办了知识竞赛。
《劳动法》颁布以来,联合劳动局举办了工会干部培训班和《劳动法》知识竞赛。
通过各种活动,使全市(县)职工守法、用法意识逐步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
益的能力不断提高。

(范美云)

【共青团工作概况】1986年以来,全市(县)各级团组织解放思想,抓住机遇,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实践,在思想教育、“青春立功”
活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到了团中央、团省委、
潍坊团市委的肯定,连续多年荣获潍坊市“团的工作红旗单位”,1996
年荣获全省“团的工作红旗单位”。
思想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十一年来,全市(县)各级团组织针对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青年思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和加强了青年思想教
育工作,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共十三大、十四大
精神为主要内容,对全市(县)团员青年进行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跟
党走的信念;学习法律法规,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学习党
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习马列主义
基本原理, 进行马列主义、 共产主义教育,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雷锋精神,做四有新人”实践教育活动,增强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十一
年来, 有8万多名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900多名团员加入了中国共
产党,先后涌现出了带领青年致富的“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刘宗明、臧向阳、
付深环、赵祉学;十六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的“山东省学雷锋标兵”、潍坊市
十大杰出青年李兆爱;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献身的杜希乐烈士
等一大批青年先模人物。
“青春立功”活动成绩斐然。1993年以来,全市(县)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经
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实施团省委关于在全省团员青年中开展“为山东经济腾飞
青春立功”活动的意见,带领团员青年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十一年来,
农村团组织重点实施了“农村青年科技星火工程”,培养了大批青年星火带头人
和青年科技示范户,建立了一批青年科技队。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青年致富工程,
自觉把团的工作纳入农业产业化大轨道予以推进。农业产业化青年致富工程着重
突出了共青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共青产业体系建设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
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调整团的组织设置,改进团的活动方式
的同时,充分发挥共青示范基地的典型辐射作用。广大团员青年带头学习应用酵
素菌,联系重点户,热心搞服务。全市(县) 共3万名青年参与了酵素菌的推广和
应用。市(县)直单位和企业团组织重点开展了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
岗位能手”活动,引导青年立足本职,学一流本领,创一流业绩。全市(县)有90
%以上的单位和企业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双争”活动,青年参与率达90%以上,为
全市 (县) 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七五”功勋杯、“文明经营示范”、
“五小 (小发明、小建议、小设计、小改造、小革新) 攻关”、“技术比武”、
“岗位练兵”等活动的开展充分显示了共青团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993年以
来,全市(县)青联统战工作更加活跃,“我为八五献计献策献力”活动的开展,
在巩固和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为青年和社会提供服务等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
作用。1995年成立的高密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是全市青联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部
分。该协会成立以来,会员已发展到70多名。“青春立功”活动的全面展开,为
全市团的工作连续夺得潍坊市及山东省“团的工作红旗单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团队工作更加活跃。1986年以来,全市(县)中学团组织认真贯彻《爱国
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山东省中学共青团组织工作条例》,以“育人建功”为
主线,加强了中学生团校和中学生党校建设,积极开展了以“争做山东未来建设
者”为主题的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中学团的工作走上了思想教育系统化,基
础建设规范化,实践活动阵地化的轨道。少先队组织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
全面素质为核心,贯彻落实《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计划》,创造性地设计开
展了“争创金星大队”、“争创国旗中队”、“学赖宁少先队星级达标”、“五
自技能达标”、“手拉手”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少先队员的自理、
自学、自律、自护、自信能力和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发挥了
重要作用。1986年以来,高密市(县)学校团队工作继续走在潍坊市前列,为培养
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市(县)涌现出了舍己救人的刘洋等一大
批好少年。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了新突破。1986年以来,在团组织建设中,全市(县)
各级团组织把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作为重中之重,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的新形势,从组织设置到活动方式等若干方面,对基层团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大
胆调整和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9年以来开展的“双升双达”活动的开展
使各项团建基础性工作明显改善。1990年开展的“标点团支部”建设,为全省基
层团组织提供了典型示范。团员发展工作步入潍坊市先进行列,团青比例达到21
%。 团干部培训工作经常化,培养了大批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推
荐优秀青年入党纳入了各级党政工作议事日程,向党政组织输送了2000多名优秀
青年人才。

【建成省级青少年绿化基地】1986年以来,全市(县)各级团组织始终把组织
青少年植绿护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广泛开展绿化一条青年路、营造一片青
年林、建设一个青年绿化工程等活动,大力创建青少年绿化基地。十一年来,植
树近百万棵,建成青年绿化工程100多处,创建了一批有影响的青少年绿化基地。
1996年,呼家庄青少年绿化基地被团省委、省林业厅等单位命名为“山东省青少
年绿化基地”

【创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对广大中小学
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确定其经常性的活动阵地,团市委
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在市烈士陵园和拒城河烈士陵园建立了两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市五大班子的领导出席了挂牌仪式。

【“希望工程”实施】1993年以来,团市(县)委狠抓了“希望工程”的实施
工作。(1) 成立了由市(县)委、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希望工程”领导
小组,从事“希望工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2)大力宣传发动,形成社会热点。
(3) 抓住关键,多渠道捐款。各级党团组织广泛开展了“伸出友爱之手,奉献一
片爱心”等活动以扩大社会捐助面,同时发动城区与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手拉
手”活动和“1(家)+1”活动。(4)健全制度、严格资金管理,成立“希望工程”
基金理事会,制定了一系列财务及捐款使用管理、发放等规章制度。到1996年底,
共救助失学少年1800多名。 1996年6月,在王吴乡颜家太洛村建起了全市第一所
希望小学--共青希望小学。

【建成潍坊市首批“希望书库” 】1996年6月,团市委、市希望工程办公室
利用为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勇斗歹徒的青年杜常礼捐献给“希望工程”的
1万元钱,购置了2000册图书,分别在井沟、方市、咸家、大栏4个乡镇建立起了
潍坊市首批4个“希望书库”。

【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站】自1994年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来,在参与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传播文明新风、搞好社区服务、铲除清扫垃圾、绿化美化凤城等方面做
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为规范活动机制,推动面上工作,密切志愿者与服务
对象的联系, 1996年3月,团市委分别在市人民医院和市劳动局技工学校建立了
两处“青年志愿服务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金良和团市委书记周娟为青年
志愿服务站挂牌。

【评选首届“高密十大杰出青年” 】1994年4月团县委、县青联与县委宣传
部为讴歌和颂扬当代青年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县广大
青年为“过百亿、建强县”而奉献青春,联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首届“高密十
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付深环、慈德俊、崔炳进、秦世峰、李明高、李兆爱、
王欣巨、杜群、刘天文、李可义10名青年当选,并于当年“五四”青年节受到表
彰。

【全市首届青工技能大赛】1995年10月,团市委、市劳动局、市经委、市商
委为提高全市广大青工素质,选拔青年岗位能手,培养和造就一代跨世纪优秀青
年劳动者,联合举办了全市首届“青工岗位能手大赛”。在全市统一理论考试、
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的基础上, 选拔出了5个工种的50名青年岗位能手, 并根据
《高密市青年岗位能手奖励办法(暂行)》的规定,给予了表彰奖励,落实了有关
待遇。

【举办青年集体婚礼】1996年12月,团市委为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以实
际行动贯彻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市电业宾馆为来自城区各单位的10对适
龄青年举办了“心手相连”96城区青年集体婚礼,市委副书记田绍义为青年们证
婚,团市委书记周娟主持了婚礼。婚礼上,新人们从各自置办嫁妆的资金中,拿
出一部分钱捐献给希望工程。同时,在团市委的倡导下,大牟家镇、方市乡等地
团委也分别为本乡镇的20多对青年举行了集体婚礼。

【建立农村青年科技书库】1996年10月,团市委为充分发挥全市农村青年科
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广泛调动广大农村青年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
的积极性,在对30名“农村青年科技人才”进行命名表彰的同时,在全市各乡镇
(街道)建立了30处“农村青年科技书库”,从而为全市广大农村青年学科技、用
科技提供了活动阵地。

【共青团高密县第十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高密县第十次代表大会
1987年5月25日~27日召开。 中共高密县委副书记崔乃元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通
过了于钦明作的《奋发进取建功立业为实现高密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
报告。号召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经受住历史的考验,站
在建设和改革的前列,为完成“七五”任务创造新的业绩。会议选举产生了25名
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高密县第十届委员会, 同时选举
产生了出席共青团潍坊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40名。

【共青团高密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高密县第十一次代表大
会1 990年10月16日~18日召开。2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共高密县委副书记高
金龙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通过了孙明亮作的《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努力为振兴高密
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提出了新一任团县委的总任务,即:以中共十三届四中、
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团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稳定政治、稳
定经济、稳定社会,加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
团员青年奋勇开拓,艰苦创业,为实现振兴高密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会议选
举产生了25名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高密县第十一届委
员会。

【共青团高密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高密县第十二次代表大
会1 993年11月22日~24日召开。 中共高密县委副书记孙茂梓代表县委向大会作
了“做无愧于未来的一代青年”的祝辞。会议通过了徐金明作的《积极投身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团结带领全县青年为建设发展振兴高密而奋斗》
的工作报告。提出了以后三年全县团的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任务,即:坚定不移
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自觉的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团员、教育
青年,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功立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建设、发展和振兴高密争立头功。会议
选举了25名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高密县第十二届委员
会。

(孙晓非)

【妇联工作概况】1986年以来,全市(县)各级妇联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
围绕市(县)委的中心工作,突出部门特点,发挥职能优势,开展特色工作和活动,
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推进妇联工作的改革和妇女运动的发展诸方面取得了可喜
的成绩,并不断跃上新的台阶。1995年11月,市妇联维权工作受到山东省妇女儿
童工作委员会的表彰。家庭教育、托幼工作受到省儿童少年工作委员会的表彰。
“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两大竞赛活动协调小组分别受到省、市协调小组表
彰。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培养选拔女干部、巾帼扶贫、春蕾计划多次受到省、市
妇联表彰,并在潍坊市交流经验。1996年,市妇联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拥
军优属模范单位”称号。
农村“双学双比”竞赛活动迈出可喜的一步。1989年以来,以组织发动农村
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为中心内容,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
妇女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围绕市(县)委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总体部署,开展
了庭院经济开发、种植、养殖、加工、“三八”绿色工程等竞赛,并不断向生产
经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逐步建立完善了组织协调、目标管理、社会服务、政
策激励机制。全市(县) 有5509名妇女达到了农民技术员水平,有156名妇女参加
了农广校学习,有1227名妇女获得了绿色证书。城镇“巾帼建功”竞赛活动收效
显著,各级妇女组织积极组织广大城镇妇女岗位练兵、岗位奉献、岗位建功、岗
位成才。全市(县) 各行各业共组织技术比武750多场次,树立女能手、女明星、
女标兵565名。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突出成绩。利用“三八”节、母亲节、老人节、
国庆节等节日,通过报告会、表彰会、捐助活动等形式,对妇女进行爱党、爱国、
爱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1991年,安徽、河南等地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后,全
县各级妇联齐行动,发动妇女向灾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暖,10多天的时间,全县
妇女共捐衣物3 48531件,价值1654250元。并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
时送往灾区。县妇联被省妇联授予“抗洪赈灾先进单位”称号。坚持典型引路为
妇女树立学习榜样,十一年来,市(县)、乡(镇)妇联通过表彰“三八”红旗手、
优秀家庭角色等活动树起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在不断充实、完善五好家庭创评活
动的基础上,抓了家庭细胞工程建设,推广了张鲁镇家庭细胞工程建设的成功经
验,与文明委联合开展了创建“文明户”活动。全市(县)评出文明户1000户,在
此基础上,评出了10个模范文明户。
促进妇女参选参政工作有突破性进展。1986年以来,市(县)、乡镇妇联联合
组织部门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11期,培训人员868人,组织了270多人次参加了市
(县)以上党校及省妇女干部管理学院培训或函授学习,建立了后备女干部人才库。
并积极推荐选拔优秀妇女人才,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使全市(县)培养
选拔女干部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儿童少年工作成绩显著。1996年10月,制定了《儿童事业“八五”规划》,
并积极牵头协调抓落实。筹资建起儿童乐园1处,创建家长学校786处,开展了家
庭教育、文艺创作、表彰评选活动及“三优”知识答卷、抢答赛等活动,广泛普
及了家教知识,交流了家教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家长的文化素质和育儿水平。
1995年, 实施了“春蕾计划”,捐助560614元,资助689名贫困女童重返校园。
《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高密实行“春蕾计划”
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199 6年,市妇联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儿童少年工作先
进集体称号。
妇联组织整体化建设有新进展。1986年以来,全市(县) 993个村建立健全了
妇代会,健全率达100%,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占78.5%。

【爱心献春蕾活动】1995年3月4日,市妇联在市委礼堂召开了迎“四大”、爱心
献春蕾行动大会,各乡镇妇联主席、贫困女童代表、市直妇委会主任及妇女代表
4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为100名贫困女童赠送了学习用品和捐助资金,有4
名贫困女童代表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学习情况,有9位同志当场与9个孩子结成对
子, 与会的同志被会场的热烈气氛深深地打动了,当天就为“春蕾计划”捐款5
万元。 会后,全市上下掀起了爱心献春蕾的热潮,共资助贫困女童689名,结对
子488对, 凡结对的同志保证受助女童完成初中学业,结对的同志每逢节假日,
都要到贫困女童家中走访慰问,关心她们的成长。通过救助活动的开展,这些女
童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市妇联开展的“春蕾计划”,影响带动了全国各
地热心人士的献爱心行动。自从妇联主席李桂芳救助刘巧巧的事迹在《人民日报》、
《南方周末》 登载后,收到全国各地捐款2万多元,“一帮一”结对子行动,收
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将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市妇联于1996年“六
一”儿童节期间,表彰了10个实施“春蕾计划”先进集体和50名先进个人。

【巾帼帮贫致富工程】1996年为了帮助贫困妇女摆脱贫困,市妇联在全市范围内
实施了“巾帼帮贫致富”工程,即千户妇女手拉手、一帮一,帮贫致富奔小康,
组织发动先富起来的1000名妇女与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且有脱贫能力的贫困户
妇女结对子,签订了协议书,为她们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
和帮助。全市离退休的10名女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捐款3000多元,并联名发
出了倡议书,为全市妇女参与巾帼帮贫致富带了好头。为了将活动深入持久地开
展下去, 1996年4月份,市妇联在张鲁镇召开了实施巾帼帮贫致富工程现场会。
全镇100名科技致富女能手与10 0名贫困妇女结成对子, 从扶志、扶技、扶资三
个方面进行扶贫。自实施帮贫致富工程以来,全市共为贫困妇女帮助贷款18万元,
提供脱粒机、 化肥等物资折款4.5万元,提供致富信息372条,新上致富项目105
项。

【“十、 百、千”创评活动】1994年9月,市妇联与市农委为号召全市农村广大
妇女积极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的规模生产中来,在农业产业化中发挥“半边天”作
用,联合下发了“十、百、千”创评活动的意见,在全市10大主导产业中评树10
名“女状元” ,在全市集中从事一项主导产业的村庄中评树100个以妇女为主的
专业村,在广大农村家庭中评树1000个以妇女为主的科技带头户。分别于1995年
底、1996年底进行了表彰。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村妇女投
入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家庭细胞工程建设活动】1994年,市妇联牵头与市政法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
全市实施家庭细胞工程”的意见,重点抓了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经济
建设和文化建设。1994年12月份,在张鲁镇召开了全市家庭细胞工程建设现场会,
推广了张鲁镇“五人教育” 的成功经验。1996年8月份,在柏城镇召开了妇女联
手协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场会,推广柏城镇依法治家的经验,并参观了
现场。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市妇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行动大会,女领导干
部联谊会发出了《致全市广大妇女的一封公开信》,铅印10万份发到每个家庭,
号召广大妇女规劝身边的亲人守法。家庭细胞工程建设活动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
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巾帼岗位标兵巾帼岗位明星评选活动】1990年以来,为在全市(县)城镇妇女中
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市(县)妇联在开展“巾帼建功”、“市场建功”
活动中,重点抓了争当巾帼岗位标兵,巾帼岗位明星活动。号召广大女职工立足
本职,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通过优质服务,比职业道德、比经济效益、比遵
纪守法、比业务技术、比爱心奉献,涌现出一大批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个人。十
一年来,市(县)妇联表彰巾帼岗位标兵500名,巾帼岗位明星50名。

【基层妇女组织达标升级创先争优活动】1991年以来,市(县)妇联为了建立起高
标准的基层妇女组织和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在全市(县)基层妇女组织中开展
了达标升级创先争优活动,使一类妇代会上水平,二、三类妇代会上台阶。通过
活动的开展,全市(县) 993个村妇代会,一类875个,占妇代会总数的88%,二类
100个,占10.2%,三类18个,占1.8%。在这项活动中,市妇联被省妇联授予“基
层妇女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有高密镇东关村妇代会荣获“省级红旗妇代
会”称号。

【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组织实施妇联主席工程】1996年市妇联为了将“双学双
比”竞赛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确定以实施“妇联主席工程”为抓手,在全市抓
出了一批高标准的妇联主席工程, 其中有4处乡镇的妇联获“潍坊市优质妇联主
席工程”称号。

(吕春芳)

【工商业联合会工作概况】1986年以来,市(县)工商业联合会紧紧围绕党和政府
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991〕15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
势,认真履行参政议政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等各项职能,为促进全市(县)非公有制
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探索做好
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1) 通过印发《工商联简讯》、
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走访民营企业等形式,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的联系,向广大会员宣传党和政府对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法规政策,学习贯彻
中央〔1991〕15号文件精神,树典型,表先进,进行爱国、敬业、守法教育。(2)
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工商联的号召,组织民营企业家开展扶贫光彩事业活
动。大批民营企业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为两个文
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如市优秀民营企业家、潍坊华安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温源除到贫困的江苏省沭阳县投资建起1处胶合板厂外,还先后捐款150余万元,
为贫困村庄修路、拉电、办学等。(3) 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发展会员,培养积极
分子队伍。根据全国和省工商联的意见,加快了发展会员的步伐。十一年来,发
展吸收了一大批规模大、威信高的私营企业和有代表性的个体工商户入会,壮大
了会员队伍。至1996年底,共发展会员1011名,其中老会员166名,新会员845名。
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726名, 包括个体户616名,私营企业110户。为建立工商
联工作网络,搞好乡镇分会的试点工作,选择柴沟、双羊、张鲁、姜庄四镇作为
创办乡镇分会的试点镇。
二、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发挥参政议政职能。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全
市(县)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参政议政提
供了依据。在参政议政方面,工商联会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共35人。
多年来他们通过提案及各种会议,就全市(县)的法制建设、市政建设、环保工作、
市场管理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
学依据。
三、积极开展对外联络,为发展全市(县)经济服务。市(县)工商联通过印发
《工商联简讯》和《高密工商信息》,介绍高密的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宣传
推销全市(县)的产品。十一年来,共发出50期5000余份。通过交流信息,寻求合
作,收到显著成效。东北、西北多处工商联都对高密市的木材市场、鞋业鞋料市
场、木地板市场有了较好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来
信、来电联系交流信息的商会和企业约600家,派专人来高密市(县) 考察的有13
家。在省、潍坊市工商联的协助下,市(县)工商联已先后与日本和台湾客商取得
了联系,对蔬菜、甜玉米、花生等农产品种植、加工、外销等问题,相互交流了
合作意向,为今后具体协作准备了条件。另外,市(县)工商联还积极组织会员企
业参加各地产品交易会和技术洽谈会。在1991年华东六省一市工商联第五届商品
交易会上,全县与会企业展出各类产品61种,购销总额达133万余元。
四、克服重重困难,创办经济实体和服务机构。市(县)工商联在有关领导的
大力支持帮助下,发动机关干部和会员骨干筹措资金,克服困难,于1992年10月
建起了县工商联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经济实体--金桥服装厂。 于1996年9月成立完
整系统的服务机构--信息咨询服务部,面向广大会员和社会各界,进行信息咨询
和具体服务,受到广大会员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积极为会员多做实事,排忧解难。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全市(县)共有
600 0余家制鞋专业户, 普遍存在做鞋容易销鞋难的矛盾。为帮助他们解决这一
困难,一方面建议领导组建鞋业批发市场;一方面组织力量,分批分片到东北、
西北、华北、中原等七个省区考察,开辟市场。先后在内蒙、宁夏、黑龙江、河
南等地开辟建立销鞋网点十几处,为全市(县)部分制鞋专业户拓宽了销售渠道,
解除了后顾之忧,大大增加了全市(县)制鞋业的知名度。同时,还积极牵线搭桥,
帮助部分会员企业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促进了企业的发
展。

(田来东)

【黄埔同学联络小组】市(县) 黄埔同学联络小组成立于1989年7月,由13名14期
~21期的黄埔同学组成,组长张靖。1991年张靖去世,由张志诚接任。自小组成
立以来,各成员以发扬黄埔精神、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为己任,利用自身优
势,广泛开展联络、联系活动。在市(县)委统战部领导下,结合国家大政方针,
组织了多期对台、对外联络活动。通过寄信、照片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和
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介绍家乡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积极推动
“三引进”的进展,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让更多的海外同胞了解祖国、关心
祖国、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

(栾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