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6&rec=21&run=13

1986年是实施“七五”计划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
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巩固和发展各项改革成果,
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好势头。全年社会总产
值114909万元,比上年增长11.60%。其中工农业总产值9 4553万元,增长12.9%。
国民收入54433万元, 比上年增长7.9%。在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市场繁
荣兴旺,对外经济活跃,财政收入增加,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文教、
卫生、体育等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与
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企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成本上升,亏损额增大,电力、能
源及原材料的紧张状况仍很突出。
一、农业:1986年,战胜了严重干旱,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林、牧、副、
渔各业除棉花、生猪外全面增长。全县农业总产值(新口径) 完成39129万元,比
上年增长5.3%。种植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了经济作物和林果业生产。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
│ │1986年│比1985年+-% │
├────┼───┼──────┤
│粮食(吨)│505713│12.4 │
├────┼───┼──────┤
│棉花(吨)│16150 │-3.7 │
├────┼───┼──────┤
│花生(吨)│20829 │21.2 │
├────┼───┼──────┤
│甜菜(吨)│41475 │12.3 │
├────┼───┼──────┤
│水果(吨)│10985 │4.5 │
└────┴───┴──────┘

林业政策进一步落实,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管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绿化
事业的开展。1986年新造林面积51460亩,比上年增长66.5%;新增果园45049亩,
比上年增长46%,特别是南部丘岭地区的林果生产发展较快。
畜牧业生产由于受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存栏和出栏头数均有所
下降。 1986年全县生猪存养量24.84万头,比上年减少15.9%。出栏肥猪30.69万
头,比上年减少10.8%。大牲畜年末存养量7.8万头,比上年增长4.7%。肉类总产
量22087吨,比上年减少17.7%。
渔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全年淡水产品产量326吨,比上年增长111.7%。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1986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05万千瓦,比
上年增长14.1%。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259台,减少17%。小型拖拉机2080台,增长
23.9%。载重汽车299辆,增长26.2%。排灌机械总动力13.32万千瓦,增长9.6%。
其他大中型农具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村用电量6242.3万千瓦小时,增长37.3
%。化肥施用量(折纯) 27098吨,增长21.1%。但农业发展还不够平衡,特别是林
牧副渔生产,部分乡镇基础薄弱。再是有些主要农用物资仍然紧缺,流通服务、
科技服务等环节尚不健全,还适应不了当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1986年全县农村社会
总产值104174万元, 比上年增长26%。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总
产值增长29.9%,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7.2%上升到48.1%。
二、工业:工业生产已转入正常发展轨道,保持了适当的速度。1986年,全
县工业总产值(新口径)55424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县以上工业产值增长
4.7%;乡镇工业产值增长33.4%;村和村以下及城镇个体工业产值增长31.1%。
在38种主要产品产量中,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的有化纤浆粕、皮革、机制纸、
汽门咀、拖内配件、钢水、铸钢件、菜刀、服装、棉布、力车内外胎、埋吸胶管、
再生胶等23种;没有完成计划的有锻压设备、脱粒机、甜菜糖、饮料酒、合成氨、
化肥、水泥等15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
│ │1986年│比1985年+-% │
├────────┼───┼──────┤
│钢水(吨) │4291 │4.4 │
├────────┼───┼──────┤
│锻压设备(台) │178 │8.5 │
├────────┼───┼──────┤
│脱粒机(台) │4071 │-4.3 │
├────────┼───┼──────┤
│机制纸(吨) │3062.4│17.2 │
├────────┼───┼──────┤
│甜菜糖(吨) │3347 │35.1 │
├────────┼───┼──────┤
│饮料酒(吨) │4959 │-24.5 │
├────────┼───┼──────┤
│皮鞋(万双) │33.3 │-25.3 │
├────────┼───┼──────┤
│布鞋(万双) │109 │9.0 │
├────────┼───┼──────┤
│服装(万件) │118 │16.8 │
├────────┼───┼──────┤
│化纤浆粕(吨) │7.934 │25.3 │
├────────┼───┼──────┤
│棉布(万米) │385 │13.2 │
├────────┼───┼──────┤
│合成氨(万吨) │1.07 │-20.1 │
├────────┼───┼──────┤
│化肥(万吨) │0.74 │-19.1 │
├────────┼───┼──────┤
│埋吸胶管(万寸米)│69.2 │130.7 │
├────────┼───┼──────┤
│水泥(万吨) │8.73 │24.7 │
└────────┴───┴──────┘

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县重点考核的25种产品质量指标中,比上年稳
定提高的有20种,下降的有5种,稳定提高率为80%,有15种获省以上优质产品称
号,优质产品率为20.16%。县直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耗能4.10吨,比上年减少0.29
吨, 节约能源达678吨标准煤,节能率为6.6%。乡镇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
率11618元/人, 比上年增长5.3%。产品销售收入31898万元,比上年增长9.4%,
实现利税3252万元, 比上年增长1.1%。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36.3天,比上
年缩短57.5天。
但由于受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全民所有制工业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上
升9.3%。乡镇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利税率比上年下降9.9%。加之部分企业经营管理
不善,企业的亏损额均有所增加。工业企业体制改革有新的进展。据有关部门统
计, 在县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占28%。同时,企业横向经济联
合广泛兴起,到1986年末,有23个县以上工业企业参加了横向联合组织,占企业
总数的53.3%。这些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大都好于全部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所控制,重点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
强。 1986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59万元,比上年下降5.4%。在投资总
额中, 农村集体与个体投资完成8041万元,下降16.1%,县以上投资2909万元,
增长34.2%。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047万元,增长52.1%,更新改造投资862万元,
增长4.9%。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县以上投资额中,工业部门投资1954万元,比上年增
长3 3.7%;其他部门投资955万元,下降26.1%。按投资用途划分,生产性建设投
资2591万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8.2%上升到89.1%;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所占比重
则由上年的3 1.8%下降到10.9%。 其中住宅建设由上年的65.9%下降到30.8%。
1986年全县新增固定资产总额达1565万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1301万元,占新
增固定资产总额的83.1%。
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1986年,县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高标
准建设的“五街、 五路、三场”和城南蓄水池基本竣工,总投资达500多万元,
是历史上投资最多的一年,为美化城市环境,方便人民生活,振兴高密经济奠定
了基础。
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有所控制,但规模仍然有些偏大,投资结构不够合理,重
点建设资金不足仍是突出问题。
四、运输、邮电:运输部门通过实行改革,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运
输能力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县以上集体运输部门,由于措施得力,因而扭转了亏
损局面, 变亏为盈。1986年全县各种运输工具完成货运量259万吨,比上年减少
21.6%。 货物周转量791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3%。公路客运量272万人,比
上年减少5.9%,旅客周转量1276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
邮电通信持续发展。1986年县城开通了自动电话,提高了服务质量,市内电
话用户达758户,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33万元,比上年增长8%。邮电业务收入162
万元,比上年增长26.3%。
五、商业、外贸: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城乡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商
业市场活跃繁荣,多数商品供求正常,零售额大幅度增长。1986年全县社会商品
零售总额为26557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消费品零售
额达20441万元, 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售予居民的增长19.9%;售予社会集团
的增长16.8%。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达6116万元,比上年下降1.4%。
为了搞活流通, 繁荣市场, 在商业体制改革中,对部分小型商业企业实行
“转、改、租”等改革措施,并新建了农贸市场,安排了五处商业网点建设,初
步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的商业网络。
随着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城乡集市贸易更加活跃。1986年城乡集市贸易
成交额达7689万元,比上年增长37.1%。
由于流通领域各种费用上升,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以致出现了有些商品库存
积压增加,有些地方市场价格管理混乱,变相涨价、以次充好、短尺缺两现象比
较严重。
对外贸易技术交流稳步增长。1986年全县出口商品收购总值 (实际价) 完成
5180.5万元,比上年增长7.9%。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规模扩大,成效显著。到1986
年底,已与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洽谈40余次,成交项目达14项,成交额为59496
万美元。进口设备、仪器500余台(套),各种原材料727.6吨。
六、财政、金融:1986年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全县实现财政收入3361.1万元,
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7.47%。其中工商税收2662.2万元,比上年增长13.93%。
财政总支出2665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1.93%。
金融部门工作积极主动,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存款、贷款额都比上年有较
大幅度的增长。198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6991万元,比上年增长37.8%。各项贷
款余额4 3385万元,比上年增长22.2%。
七、科学、教育和文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稳步进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
高,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显著作用。1986年全县共取
得了科技新成果22项。 其中经市级鉴定的16项,省级鉴定的3项,新技术小氮肥
厂循环水的应用研究已进行了技术转让。
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在逐步推广,
其中小学已普遍实行。 1986年县高中在校学生4815人;初中在校学生38297人;
小学在校学生76948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由上年的91.7%提到93.9%。学前教育也
有较大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1986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3156人。其
中职业技术高中在校学生2395人, 占高中在校学生总数的33.7%。中等教育结构
得到进一步调整。
各类成人教育持续发展。 1986年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80人;成人中等专
业学校在校学生392人;成人业余技术培训学校在校学生1259人。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年全县共有专
业性文艺宣传组织174处, 放映演出25108场次,观众达21231千人次。新建广播
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年共播出当地新闻5442条。举办各种书画展11期。在市
级以上报刊上发表的文艺作品160件,比上年增加30件。
八、卫生、体育: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86年共有卫
生机构38处,比上年增加1处。医院病床942张,比上年增加33张。专业卫生技术
人员117 4人,比上年增加75人。防病灭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396个村完成
了除氟改水任务。 深受群众欢迎的家庭病床达到1609张,比上年增加549张,总
撤床日数达109781天,诊疗15673人次。
群众性体育活动成绩显著。1986年全县举办县级体育比赛18次,共派出21支
代表队参加了市级以上体育比赛, 荣获冠、亚军3项。其中荣获全国农民“丰收
杯”女子篮球赛亚军和省农民“丰收杯”女子篮球赛冠军。
九、人民生活: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
平提高。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86年农民人均收入517元,比上年增长20.5%。
县以上全民与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年工资收入1103元, 比上年增加135元, 增长
13.9%。
消费水平显著提高。1986年人均消费581元,比上年增长22.1%。扣除物价上
涨因素,实际增长8.9%。其中农民消费增长7.1%;非农业居民消费增长24.7%。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1986年末全民与集体所有制单位新建住宅
11441平方米。农民新建住宅52.9万平方米,和上年基本持平。
城乡人民储蓄大幅度增长。 198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2812万元,
比上年增长37.3%。人均储蓄161元,增长35.3%。其中农村人均储蓄142元,比上
年增加3 8元, 增长36.5%; 城镇居民人均储蓄352元, 比上年增加53元,增长
17.7%。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1986年末全县共有社会福利单位30处,供养孤、老、
残、幼人员356人。县、乡、村三级福利厂安置残疾人员112人。扶贫工作成绩显
著。 1 986年城乡共投放扶贫资金39.6万元, 扶持贫困户947户,其中已脱贫的
378户。
十、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1986年人口出生率
15.44‰, 死亡率6.17‰,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上年的4.45‰上升为9.27‰。年末
全县总人口为793692人,比上年末增加56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