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地理环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6&rec=17&run=13

【地理位置】 高密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胶莱平原腹地。地跨北纬36°8’44”
~36°41’ 20”,东经119°26’16”~120°0’38”。东邻胶州,西依安丘、
昌邑, 南连诸城, 北接平度。南北最长60.1公里,东西最宽51.2公里,总面积
1605.55平方公里。胶济铁路、济(南)青(岛)高速公路横贯市境,与平(度)日(照)
公路在市境交会,交通便利,加强了高密与外地的联系。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是高密振兴的优势之一。

【地质】高密市构造位置处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鲁东古隆起区西部、胶莱坳陷之
内,横跨高密凹陷和柴沟凸起两个Ⅳ级构造单元。
境内地层构造较简单, 2/3的面积被第四系覆盖,以河床和河漫滩相及湖沼
相沉积为主;注沟、井沟、双羊、后店、高密城一带有白垩系上统王氏组地层出
露,属河湖相沉积;在柴沟--王吴一线,即柴沟凸起的西段,分布有侏罗系上统
莱阳组地层;在道乡南部、谭家营和东疃一带,有白垩系下统青山组小范围出露。
辖区内以盆地沉降中心形成的高密凹陷和受东西向断裂控制形成的柴沟凸起,
组成市域内“丁”字形构造格架。高密凹陷包括柴沟至胶州市以北,平度城以南,
西起沂沭断裂带的景芝断裂, 东至即墨-朱吴断裂;区内古老结晶基底埋深,大
都在7000米以上。柴沟凸起包括胶州-柴沟和二十里夼-百尺河之间的地区,为一
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的断块凸起带,宽约15公里;区内结晶基地埋深大约2000
米。

【地形】市域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缓丘区,海拔40米~60米;中部为缓平坡
区,北部为低平地,中部和北部海拔10米~30米。座落在土庄乡张林村北侧的梁
尹岭最高点海拔109.4米, 为境内极高点。周戈庄镇曹家村北近胶莱河之地为最
低,海拔7.5米。南北极点高差101.9米,地面总坡度约1/600。

【水文】 市域水系较发育,共有大小河流16条,较大的有6条,除潍河外,均系
胶莱河水系,为雨源性季节河。胶河、潍河及胶莱河等为过境河流,余者源头与
河口多在境内,流程较短,水量欠丰。除胶莱河与北胶新河外,其余诸河流向大
致是由南而北,河与河之间大致平行排列,各主要河道流域也多呈南北向狭条形
状。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地表径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径流量多年平均
141.4毫米, 比全省平均172.2毫米低17.9%。地表径流总量多年平均为2.27亿立
方米。
地下水位随降雨量的多少而升降明显,年内水位最高值一般出现在降雨集中
的8月中旬~9月中旬,水位最低值多在5月~6月。新中国建立初期,地下水位埋
深一般1米~3米,河流沟洫及湾塘等常年有水。自60年代末开始,随着排水能力
的增强和开采量的增大,地下水位呈连续下降的趋势,境内许多河道旱季经常断
流, 夏庄、姜庄及姚哥庄一线,逐渐形成了明显的降深漏斗区。据1989年8月测
量,地下水最大埋深达25米。
地下含水层分布有以下几种情况:砂砾空隙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胶莱河
以南的胶河两侧及柳沟与五龙两河之间。岩性以中细砂为主,局部见有粗砂、砾
石。 含水层埋深一般4米~20米, 含水层厚度一般3米~5米,水位埋深1.7米~
6.4米, 透水富水性能良好,为境内主要含水层,宜机井开发。土夹钙质结核孔
隙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市境中部、西部及北部地域。岩性主要为粘质砂土或
砂质粘土夹钙质结核。厚度一般2米~4米,水位埋深2米~3米,透水和富水性较
差, 水量不丰。构造-风化裂隙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
段透水富水性较差,属贫水区,适于大口井开发。

【气候】 市域属季风暖温带大陆性半温润气候,大陆度64.4%。冬冷夏热,四季
分明。春季风多雨少,早春冷暖多变,有时出现倒春寒,常出现春旱;夏季炎热
多雨,气温高,湿度大,常发生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秋季天高气爽,气
候宜人,晚秋多干旱;冬季少雨雪,干燥寒冷。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分后多
西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秋季风向多变,冬季盛行西北风。
全市累年平均气温12.2℃,极端最低气温-24.5℃,出现在1957年1月23
日;极端最高气温40.8℃,出现在1968年6月11日。
历年年平均降水量651.4毫米。 年最大降水量1303.3毫米,出现在1964年;
年最小降水量252.5毫米, 出现在1981年。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受季风影响明显,
降水集中在每年6月~8月,历年平均为412.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3.2%;秋季
降水多于春季; 冬季最少, 历年冬季降水平均为30.5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
4.7%。
历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537.3小时,日照百分率57%。各月日照时数以5月份最
多,平均为261.4小时,以12月份最少,平均为178.4小时。日照时数最多年份出
现在196 5年,为2862.5小时;最少出现在1961年,为2184.9小时;
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11天。历年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27日,平均终霜冻日为3
月2 9日。 初霜冻以北部和西南部低平地区出现较早,终霜冻以北部低平地区出
现较晚。 最早初霜冻日出现在1956年10月3日,最晚初霜冻日出现在1973年11月
21日,最早终霜冻日出现在1977年2月14日,最晚终霜冻日出现在1954年4月30日。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16万公顷,至1996年底耕地面积8.96万
公顷, 当年净减633公顷。新中国建立后,荒地已基本开垦利用,耕地后备资源
缺乏,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
矿产资源:境内岩浆活动微弱,矿产较少。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产有6种,
砂储量为3547.6亿吨, 重晶石储量为600万吨,花岗岩储量为1491.1万立方米,
玄武岩储量为560万立方米,膨润土储量为907.8万吨,陶瓷矿储量为4000万立方
米。
动植物资源: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地瓜、绿豆和高粱等。
199 6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小麦75万亩,玉米66.2万亩,大豆8.2万亩。同
1985年种植面积相比, 小麦面积基本不变, 玉米面积增加71%, 大豆面积减少
42.6%,地瓜、高粱分别只有原来面积的18.5%和32%。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及蔬菜等。1996年种植面积,棉花15万亩,花生
9.7万亩, 蔬菜13.7万亩。受天灾、虫害等因素影响,自1995年以来,棉花种植
面积大幅度减少。 1996年,棉花面积比1985年下降56%,花生面积比1985年增加
38.6%,瓜菜面积比1985年增加201%。
据1996年底统计,全市木材蓄积量55.6万立方米,主要有白杨、刺槐等;果
园面积5979公顷。 果品产量达5.5万吨,主要果树有苹果、梨、山楂、石榴、板
栗、核桃、枣、葡萄等。
畜禽以牛、猪、鸡为主,另外有骡、驴、羊、兔、鹅、鸭等。1996年全市肉
类总产量15.08万吨,大牲畜存栏31.57万头,出栏肥猪68.3万头,禽蛋产量2.63
万吨。
水产资源较少,主要水产品有鲢鱼、鲤鱼、草鱼、甲鱼等,均是水库养殖和
湾塘养殖,受地表水资源较少的影响,产量不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