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辑 李家营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6&rec=151&run=13

镇委书记:仪明敬※ 刘彭泉※ 姜言启※
张乐宝
副书记:王心福※ 刘彭泉※ 郭宗祥※
郑明修※ 王良德※ 傅余和※
张延泉 张振金 葛瑞云 高玉灵
镇长:王心福※ 郑明修※ 张延泉
副镇长:尚成贵※ 王迷祥※ 宋美清(女)※
褚凤彩※ 孙立清※ 王汝平※
杨维明※ 王伯儒※ 王文礼※
张凤荣 栗汝瑞 赵启时 徐凌勇 刘秀贞(女)
张砚良

【镇情要览】 李家营镇位于城区南部17公里处,辖33个行政村,总面积51.55平
方公里,耕地面积2610公顷。199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913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
算, 比上年增长5.56%;农村经济总收入86674万元,比上年增长22.8%;人均存
款1106元, 比上年增加31元;花生总产171万公斤,比上年增长6.2%;粮食总产
2033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1.5%;大牲畜存栏0.56万头,比上年增长16.7%;猪存
栏1.78万头, 比上年增长14.8%;肉类生产183.2万公斤,比上年减少48.3%;果
品、 蔬菜总产5568.8万公斤,比上年增长7.1%;乡镇企业总产值36969万元,其
中工业产值26637万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4.5%、22.9%。1996年底,农村机械总
动力达到0.9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7%;农村用电量达到340万千瓦时,比上年
增长8.7%。1996年底,全镇总人口为23600人,比上年减少158人,其中农业人口
22800人,非农业人口800人,人口出生率为12.49‰,自然增长率为4.77‰。
农业产业化进展速度较快。镇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
的原则,按照“南部林果、北部粮、东部种蔬菜、中间万亩粮田丰产方、养殖加
工一齐上”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规模经济。根据本地实际,发挥自然优势,开
发南岭,治理河滩,大力发展果品生产和植树造林。1995年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的
验收, 达到了省多项标准。 至1996年底,经省政府验收,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
19.2%。1996年发展经济林1500亩,营造果树6000亩,林果收入达250万元。
东部地处胶河沿岸的部分村庄,蔬菜生产是一大经济支柱。这里水土资源丰
富,具有种植蔬菜的有利条件。村民具有传统的蔬菜种植技术,祝家庄村、张家
庄村大力发展以大姜、芋头、韭菜、土豆为主的蔬菜生产,冬春采用大棚和地膜
覆盖技术。1996年全镇种植蔬菜1.2万亩,总收入达6000万元。
在中部平原地带规划了1万亩数村连片的小麦丰产方, 丰产方内实行机耕、
机播、良种、规格质量“四统一”。既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又促进了全镇的
粮食生产。 199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033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6674万
元,比上年增长22.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779元,比上年增加515元,是1986年
的5.4倍。
以大养母猪为主的养殖业, 也是一大支柱产业。全镇平均户养母猪1.5头,
1996年生猪存栏量达1.78万头, 比上年增长14.8%,总收入达6000万元。蛋鸡、
肉食鸡的养殖也方兴未艾,稳妥发展。
以工艺品企业为龙头,带动万人从业的工艺品和其它加工遍布全镇各村家家
户户。1996年工艺品加工总额达5000万元。镇党委、政府强化领导、管理规范,
计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教育、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李家营镇1986年~1996年主要经济指标

┌──────────┬───┬───┬───┬───┬───┬───┬──┬───┬───┬───┬───┬───┐
│年度指标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1993 │1994 │1995 │1996 │年平均│
│ │ │ │ │ │ │ │ │ │ │ │ │递增% │
├──────────┼───┼───┼───┼───┼───┼───┼──┼───┼───┼───┼───┼───┤
│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2203 │2301 │2304 │2332.2│2757.7│3578.7│4656│78.5 │58017 │70603 │86674 │44.4 │
├──────────┼───┼───┼───┼───┼───┼───┼──┼───┼───┼───┼───┼───┤
│财政收入(万元) │- │56.1 │67.2 │69.5 │62.5 │50 │63.5│65 │52.6 │168 │173 │13.3 │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11 │509 │550 │555 │680 │807 │887 │1320 │1963 │2264 │2779 │18.4 │
├──────────┼───┼───┼───┼───┼───┼───┼──┼───┼───┼───┼───┼───┤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 │1451 │1488 │1402 │1454 │1419 │1711 │1718│1754 │1926 │2002 │2033 │3.4 │
├──────────┼───┼───┼───┼───┼───┼───┼──┼───┼───┼───┼───┼───┤
│花生总产量(万公斤) │229 │185 │153 │100 │178 │193 │142 │151 │183 │161 │171 │-2.9 │
├──────────┼───┼───┼───┼───┼───┼───┼──┼───┼───┼───┼───┼───┤
│果品总产量(万公斤) │56.7 │11.4 │9.7 │17.4 │26.5 │26.5 │17.1│85 │127.4 │154.6 │178.7 │12.2 │
├──────────┼───┼───┼───┼───┼───┼───┼──┼───┼───┼───┼───┼───┤
│肉类总产量(万公斤) │109.3 │106.9 │152.7 │92.5 │65.7 │71.1 │139 │183 │234.6 │354.6 │183.2 │5.3 │
├──────────┼───┼───┼───┼───┼───┼───┼──┼───┼───┼───┼───┼───┤
│乡镇企业总产值(万元)│647 │1584 │1999 │2448 │2922 │3738 │8112│16681 │45530 │32287 │36969 │49.9 │
├──────────┼───┼───┼───┼───┼───┼───┼──┼───┼───┼───┼───┼───┤
│其中工业总产值(万元)│597 │902 │1116 │2377 │2830 │3592 │6827│14440 │28463 │21674 │26637 │46.2 │
└──────────┴───┴───┴───┴───┴───┴───┴──┴───┴───┴───┴───┴───┘

【镇村企业稳定发展】 全镇有镇办企业6处,从业人员1350人,13个工艺品加工
分厂, 25个加工网点,形成了1万人从业的工艺品加工规模。1996年充分发挥集
团化优势, 增加硬投入,扩大重点项目和“拳头”产品的生产规模,投资978万
元,用于出口炉具、水位计、人造花、金属轧花板等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
技术改造,研制生产出一批质量过硬产品。1992年高裕工艺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的陶瓷布绒礼品玩具获“山东省星火奖”,高密锅炉附件厂荣获“中国新产品、
新技术博览会银奖”,开发的高效节能煤气炉具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并被
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实行产品多渠道,多口岸销售,在北
京、天津、上海、济南等十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营销处,产品畅销日本、韩国、
中东、 东南亚、南非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6年全镇企业完成总产值36969万
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6637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4.5%和22.9%。
1996年,全镇立足沙石资源优势,投资20万元,成立了沙石开发有限公司,
组织开发利用沿河沙石资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当年完成销售收入100万元,
实现利税20万元。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1996年镇党委、政府根据现代城镇建设的要求,结合本
镇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强化领导,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投资40万
元扩修了镇区内主要道路, 拓宽镇区长1300米,宽40米的主街道,并投资210万
元在镇区沿主街道旁建起了造型各具特色,居住贸易两用的标准楼房23幢。1996
年秋,在镇区东侧的城律村后,投资20万元,新建了1处占地5万平方米的农贸市
场。投资130万元,开通了装机容量400门的程控电话。同时,加强了宣传力度,
出台了吸引有识之士和各类能人到镇区经营的优惠政策,使小城镇建设出现了集
经营贸易于一体化的良好格局。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1986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规范化管理,强化
领导,从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指导思想,扎实稳妥地开展计划生
育工作。 对全镇100多名计生干部进行业务培训30多期,建立人口学校31处,对
430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了她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
觉性。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设置计划生育内容的过街横幅32幅,固定标语口
号700余幅。 通过镇、村广播定期宣传党的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全镇
建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34个,协会活动室32处,发展会员2700多人。先后投资20
多万元,购置了X光机和B超机等主要设备8台(件) ,定期进行了孕情追踪服务。
全镇连续十一年圆满完成了全市下达的人口控制指标。1986年和1990年分别荣获
“潍坊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潍坊市甲级服务站”称号。1996年各项计划指
标完成情况是:计划生育率99.6%,晚育率98.3%,晚婚率100%,节育措施及时率
100%,统计合格率100%,人口自然增长率3.91‰。

【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全镇教育事业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
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方针,推进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
蓬勃发展。 现有小学9所, 初中1所,在校学生分别是1510人和1049人,教职工
209人;有幼儿园33所,在园幼儿495人,幼儿教师35人。全镇学龄儿童入学率、
巩固率均达100%。小学毕业升初中率达98.8%,巩固率98.7%;5岁~6岁学前儿童
入园率达100%。1991年经潍坊市验收,在全县率先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被评
为“潍坊市义务教育先进乡镇”,继而又实施普及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六年来,
全镇共投资142万元, 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向电化教学方向迈进。小学的办学条
件达到省定标准90%的有8所, 占小学总数的90%以上;初中的办学条件达到省定
标准的90%以上, 占初中总数的100%。中心小学被评为“潍坊市美化绿化先进单
位”,“市 (县) 级规范化学校”和“市(县) 级教学先进单位”。有5所学校获
“市(县)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有4所学校被评为“高密市美化绿化先进单位”;
有3所幼儿园被评为“潍坊市一类园所;有4所幼儿园被评为市(县)一类园所。
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有较大提高。中小学校长全部取得合格证书,中小学教
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1%和100%, 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分别为100%
和99%, 体育锻炼达标率分别为98%和96%。1996年全市教育综合评估,总成绩达
到良好标准。 成人教育迅速发展,全镇有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各村办起了成人
技术学校,有10所达到省定示范学校标准,占总数的30%。定期举办林果、农学、
蔬菜、财会等短期培训班和酵素菌知识讲座,年达2000人次。搞好脱盲后的继续
教育,青壮年文盲脱盲后的继续教育占脱盲人数的100%。每年实用技术培训面达
到农村青壮年劳力的62.7%, 初、高中回乡毕业生培训率达100%,为镇村经济发
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人教育中心校1991年荣获“省级农村科普教育先进集
体”称号,1992年被授予“农村成人教育省级示范学校”称号。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全镇有医院1处,并在孟家沟下设门诊部1个,共有医疗卫
生人员36人。村村建有卫生室。对村卫生室实行“三证”、“三制”、“四统一”
的一体化管理, 使农村卫生工作健康发展。镇医院先后投资205万元,进行改貌
建设, 美化了医院环境,优化了医疗条件。投资9.4万元,购置了先进大型设备
10台,扩大服务项目:手术室能作普外手术,剖腹产手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
化验室能作临床检查和生化检查;放射科不仅能作胸腹透视,还能作身体各部位
的拍片。临床医疗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临床治愈率和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分别
达到90.3%和95%, 比上年分别提高2.4%和1%。投资3万元新上的骨关节病治疗设
备, 主要治疗腰、颈、骨关节病,总有效率达95%。合作医疗稳步发展,覆盖面
达100%,受益人口2.27万人。社防工作常抓不懈,成绩显著,许多传染病得到有
效地控制,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带来了较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6年医院总收入达100万元,较去年增长23.4%,是
1990年的5.6倍。被评为一级甲等医院。

【经济强村】 邹家吊庄村位于镇驻地北部2公里处的胶河西畔, 全村共303户,
1034口人,耕地面积2500亩。199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00万元;人均收入3050元;
粮食总产141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5%。自1986以来一直是全镇先进单位,并连续
五年被评为高密市先进集体。
加大农业投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针对全村耕地面积大,遇到旱天农
作物灌溉难的问题,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投资25万
元,投工28万个,打大口井5眼,挖方塘4个,铺地下管道2200米。1996年开挖了
一条长1350米, 深3米的胶河引水渠道,扩大了灌溉面积2000亩,确保粮食稳产
高产旱涝保丰收。 1996年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全村总产量141万公斤,人均占
有粮食1360公斤,平均比去年增加5%,比1986年增加40%。
产业化结构调整。扩大蔬菜面积,大力发展经济。打破以前种粮单一的模式,
不断扩大种菜面积。在去年蔬菜种植面积50亩的基础上,1996年扩大蔬菜种植面
积210亩。 并由零星粗放型种植向成方连片精细型转化。搞好良种的更新换代,
提高粮食产量。1996年为全镇培育鲁麦“21”原种200亩,增加了经济收入。
多种经营进展快。利用胶河优势,大搞水下沙石开采。新上抽沙船10只,年
收入达25万元。 搞好粮食转化, 大力发展养殖业。 有养鸡大户2户,共养蛋鸡
2700只, 年产蛋1万公斤,收入达6万元。大养母猪,户均1.5头,年收入户均达
6000元。生猪出栏527头,总收入63.2万元。
充分利用河滩大搞植树造林。 十一年来,共植林带600多米,改造次生林28
亩,植树6万棵。
在搞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卓有成效。学前儿童入
园率,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在校生的巩固率均达100%,村办幼儿园被评为市
一类园所,小学先后荣获潍坊市“文明单位”称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绩
显著,全村连续十一年没发生刑事案件,连续五年无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率、
晚婚率、晚育率均达100%。村民喜事新办、丧事从简、移风易俗、文明致富蔚然
成风。
祝家庄村位于镇驻地东北部1.8公里处的胶河东畔。全村共有454户,1640口
人, 耕地面积2534亩。1996年经济总收入达5405.7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民
人均纯收入3072元。
大搞以水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1986年以来,投资8余万元,打机井42眼。
每60亩土地就有1眼机井, 全村实现了农田水利化,确保了农业高产稳产。1996
年粮食亩产800公斤,总产量达80万公斤。
坚持发展优势高效农业。搞好大田高效开发,围村经济带开发,扩大经济作
物种植面积,调整粮经作物的比例,扩种蔬菜面积,大搞以大姜、芋头、韭菜、
土豆为主的蔬菜种植,强化技术、信息、良种、资金、服务等帮扶措施,充分调
动了农民的种菜积极性。冬春全部大棚或地膜覆盖,使蔬菜提前上市,增加收入。
1996年全村共种蔬菜1500亩, 户均3.3亩。比上年扩种面积300亩,总收入300万
元, 人均1830元。大养其猪是全村的又一大经济支柱,平均户养母猪1.5头,年
出栏仔猪5400多头,收入272万元,年出栏生猪1800头,收入309万元。十一年来,
沿河滩植成片防护林500亩。1996年植树1万棵,林业年收入15万元。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充分发挥镇工艺品厂下设工艺品加工网点和沿
河沙滩等优势, 引导村民将剩余劳力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村建地毯厂1处,
从业人员185人, 户户搞工艺品加工等手工业生产,年收入达2281万元;有建筑
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年收入1331.2万元。
全村经济实力较强,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均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全村各
种制度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卓有成效,杜绝了刑事案件的发生。无
计划外生育,移风易俗、喜事新办,历年是镇的先进单位。近三年来,连续被高
密市授予“文明单位”称号,村党支部连续被高密市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
号。
沙泊村位于镇驻地东北部4.2公里处。全村共138户,462口人,耕地面积835
亩。1996年全村农副业总收入达到1470万元,人均纯收入3180元,分别比去年增
长19.8%和22.5%。“两个文明”建设成绩显著,连年受到市政府和镇政府表彰。
水利基本建设为农业生产高效稳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先后投资8万元,
打机井30眼,平均每28亩土地就有一眼机井。同时大搞水利设施配套,确保农业
旱涝保丰收。 1996年粮食亩产量达到1000公斤,总产量达到61.33万公斤,比上
年增长10%。
多种经营蓬勃发展。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抓本村具有传统色彩的孵化、
养殖、 种菜和果品等多种经营,从业户占全村户数的90%以上。粮食的丰收,促
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的转化,这一良性循环促进了全村
经济的发展。1996年有孵鸡户75个,总收入达98万元。养鸡大户发展到20个,总
收入30万元。 全村养母猪200头,户均1.5头,年出栏仔猪3200头,总收入192万
元。大姜、芋头、韭菜、黄瓜、土豆等各种蔬菜品种齐全,实行大棚或地膜覆盖,
各种蔬菜上市早、 产量高、效益可观。1996年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00亩,总收
入达到150万元; 发展果树256亩,总收入130万元,多种经营收入占农副业总收
入的80%以上。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村党支部在全村党员中开展“十带头”和“包户”
活动,帮助村民上经济项目40多个,增加收入20多万元。使全村11个经济坠脚户,
全部脱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组织制度健全,目标明确。连续十一年
全村无刑事案件发生,无计划外生育。幼儿园、学校、卫生室的建设均达到上级
标准要求;科普和移风易俗正常开展,新风尚已经形成。连续十一年被市(县)政
府授予“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孟家沟村位于镇驻地东北部2.5公里处的胶河东畔。全村共有325户,1324口
人, 总耕地面积1501亩。1996年粮食亩产802公斤,总产量48万公斤,比上年增
长5%;全村农工副总收入4300万元,人均3300元,比上年增长30%。
蔬菜生产已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
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充分发挥地处胶河沿岸,水资源丰富和村民历来具有
种菜技术的优势,大搞以种植大姜、芋头、土豆、韭菜为主的蔬菜生产。同时,
村两委对发展蔬菜生产实行优惠政策,凡种蔬菜的土地每亩降低承包费40元。村
里建立蔬菜批发市场,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服务措施,调动了村民
种菜的积极性。1996年全村已形成连方成片的蔬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已发展到
800亩, 户均2.5亩。其中,大姜400亩,芋头200亩,韭菜200亩,全部利用大棚
和地膜覆盖,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总收入370多万元。
大力发展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村两委决定:村里提供养殖场地,并降低
场地土地承包费20%, 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1996年达到户户养母猪,养猪大户
发展到了12户, 养鸡大户发展到5户。全村共养母猪480头,户均1.5头,出售仔
猪7500头,收入300万元;养鸡7500只,收入8万元;果园100亩,收入10万元。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又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添
了后劲。1996年全村40%的农户买上了摩托车,60%的农户添置了农用三轮车或拖
拉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自1986年以来,孟家沟村历年是镇的先进单位。被评为高密市文明单位,村
党支部被高密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王教鸿 张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