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辑 周阳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6&rec=150&run=13

乡委书记:王保启※ 张延兴※ 张聿嘉※
朱安达
副书记:任宪耀※ 王淑英(女)※
袁瑞海※ 曹沛润※ 张立本※
王忠庆※ 王述军※ 李玉义
刘树林 郭清花(女)
乡长:任宪耀※ 袁瑞海※ 王忠庆※
张立本※ 李玉义
副乡长:孙统一※ 付余启※ 张德源※
施立勤※ 葛明岱※ 王述军※
邢贵俊※ 朱丰军※ 任路成※
潘玉芳 王录远 孙守业 张作文 赵常军
赵祥孝※(挂职) 崔长海※(挂职)

【乡情要览】周阳乡位于城区南部8公里处,辖24个行政村,总面积45.66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3277公顷。1996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735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9.8%;农村经济总收入36389万元,比上年增长20.1%;人均存款1100
元,比上年增加260元;花生总产18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9%;粮食总产2294万
公斤,比上年减少0.1%;大牲畜存栏0.9万头,比上年增长5%;猪存栏0.91万头,
比上年增长1.1%; 肉类生产424.8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15.8%;果品、蔬菜总产
1506.4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23.3%; 乡镇企业总产值8765万元, 其中工业产值
7748万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0.3%、8.7%。1996年底,农村机械总动力达到1.8万
千瓦, 比上年增长20%;农村用电量达到14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7%。1996
年底, 全乡总人口为19658人,比上年减少923人,其中农业人口19500人,非农
业人口158人,人口出生率为11.27‰,自然增长率为3.06‰。在十一年内先后被
潍坊市确定为奶畜养殖基地、有机旱作试点乡镇,并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校、潍
坊市级棉花生产先进单位、畜牧生产先进单位、党员“学、用、比”活动先进集
体。
农业成绩显著。1986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领导都把农业放在首位来抓,时
刻不松懈。尤其是1990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针对本乡干旱缺水的实际,在全乡
推行了有机旱作技术, 取得了显著成效。旱作七年来,粮食平均每年以16%的速
度递增,农民人均所得平均每年以26%的速度递增。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6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农
村经济,建设经济强乡的关键措施来抓。十一年来,先后办起了建筑建材、乳品、
化工、预制、纸箱、冷饮、服装等近20个项目,30多个品种。到1996年,乡镇企
业固定资产已达2666万元,年产值8765万元,利税1015万元。其中,乡乳制品厂
已发展成为全市十大龙头企业之一,年产值1100万元,利税60万元。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1986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加强
小城镇建设。 在乡驻地铺了3.8公里柏油路,安装了程控电话,1995年又请省设
计院规划了乡经济发展区的蓝图,并开始付诸实施。到1996年,发展区内已有乳
品、建筑建材、服装、机械等10多个二、三产业项目,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

周阳乡1986年~1996年主要经济指标

┌──────────┬──┬──┬──┬───┬───┬───┬───┬───┬───┬───┬───┬───┐
│指标年度 │1986│1987│1988│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年平均│
│ │ │ │ │ │ │ │ │ │ │ │ │递增% │
├──────────┼──┼──┼──┼───┼───┼───┼───┼───┼───┼───┼───┼───┤
│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1753│1950│1896│1577.5│2443.4│3239.7│3739.2│4969 │25255 │30298 │36389 │35.4 │
├──────────┼──┼──┼──┼───┼───┼───┼───┼───┼───┼───┼───┼───┤
│财政收入(万元) │- │24 │23.4│19.2 │31.5 │28 │39.9 │46 │67 │89 │128 │20.4 │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495 │536 │557 │505 │628 │836 │944 │1383 │1986 │2198 │2798 │18.9 │
├──────────┼──┼──┼──┼───┼───┼───┼───┼───┼───┼───┼───┼───┤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 │1717│1764│1352│605 │1332 │1898 │2079 │2608 │2302 │2296 │2294 │2.9 │
├──────────┼──┼──┼──┼───┼───┼───┼───┼───┼───┼───┼───┼───┤
│花生总产量(万公斤) │54 │56 │25 │10 │32 │67 │62 │70 │175 │175 │180 │12.8 │
├──────────┼──┼──┼──┼───┼───┼───┼───┼───┼───┼───┼───┼───┤
│果品总产量(万公斤) │33.3│65.5│62.2│55 │69 │69 │69 │31 │23 │23 │42 │2.3 │
├──────────┼──┼──┼──┼───┼───┼───┼───┼───┼───┼───┼───┼───┤
│肉类总产量(万公斤) │59.5│52.5│57.8│97.4 │101.3 │121 │115.2 │214.1 │177.7 │366.8 │424.8 │21.7 │
├──────────┼──┼──┼──┼───┼───┼───┼───┼───┼───┼───┼───┼───┤
│乡镇企业总产值(万元)│372 │634 │1254│2173 │2146 │2515 │4430 │9358 │12715 │8739 │8765 │37.2 │
├──────────┼──┼──┼──┼───┼───┼───┼───┼───┼───┼───┼───┼───┤
│其中工业总产值(万元)│177 │426 │144 │1038 │1554 │1821 │3637 │8068 │11035 │7128 │7748 │46 │
└──────────┴──┴──┴──┴───┴───┴───┴───┴───┴───┴───┴───┴───┘

多种经营发展迅速。1986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把瓜菜、林果为重点的种植业;
奶畜肉鸡为重点的养殖业;木材、盖顶、粮食为重点的加工业和劳务输出作为全
乡多种经营生产的重点来抓,取得明显成效。1996年,全乡蔬菜面积已达3500亩,
林果面积3000多亩,奶牛200头,奶羊4500只,肉鸡养殖小区16个,出栏140万只。
荆家屯村的木材加工、大店子村的钉盖垫、律家村的粮食加工贩运等已形成规模。
全乡充分发挥离城近的优势,大搞劳务输出,每年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达5000多
人。1996年,全乡多种经营收入96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8%。
文教科卫事业成就可观。 1986年~1996年,全乡共取得科技成果5项。1995
年,有机旱作低产田开发技术获“高密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医疗卫生条件不断
改善, 人口控制成绩显著。计划生育率由1986年的85%提高到1996年的100%,人
口自然增长率由1986年的12.7‰下降到1996年的3.96‰。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
1996年,乡中学、中心小学被评为潍坊市级规范化学校,乡中学、中心小学、杨
戈庄小学、莳戈庄小学、荆家屯小学、梁家屯小学、店子小学、姜家屯小学被评
为潍坊市级美化绿化先进单位。成教中心学校成为省级示范学校。

【旱作农业开发成效显著】 全乡4.6万亩耕地,大部分属于丘陵缓坡地,干旱贫
水。自1990年开始,在省、市领导及专家教授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推行有机旱作
技术,取得明显成效。旱作开发七年来,粮食平均亩产705公斤,总产21440吨,
分别比旱作前的最高年份(1987年)增长39%和21.6%,人均所得平均1551元,年平
均递增率为27.7%。 其中,1996年,粮食平均亩产860公斤,总产24940吨,人均
所得2772元,分别比旱作开发前的1989年增长了353%、312%和449%。旱作农业开
发的成功,引起了国家、省、市领导和专家教授的瞩目。1993年,全乡旱作农业
开发的成果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组织的旱作农业专家的鉴定,原山东省委书记姜春
云参观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旱作农业开发过程中,周阳乡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集中发展农业机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
化”。发展农机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决定意义的标志。对此,周阳乡
在确立旱作农业开发时认识到,旱作农业开发离不开机械化作业与旱地农业开发
技术的有机结合,这是冲破靠天吃饭被动局面的重要手段。通过采取上级扶持一
点,乡财政投一点,村里拿一点,农民集一点“四条腿”走路的办法,解决了资
金不足的问题,把资金投放的重点放在旱作农业机械的购置上。七年来,先后投
资250万元用于发展农业机械,新增链轨车12台,50、55拖拉机10台,小拖180台,
使全乡大中小农业机械达到380台,总动力达到1.8万千瓦,平均每亩动力0.39千
瓦。全乡100%的耕地实现了机耕机播,耕、种、收、脱等主要生产环节全部实现
了机械化。
二、推广应用新技术,坚持农机农艺结合。旱地开发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将
旱作技术与农业机械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广了以“五改”为主要内容,以保水
节水为目的的旱地农业开发技术。“五改”:(一)改浅耕为深耕,加强活土层,
以土蓄水。1990年,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土地调整,使零碎地、花花田变成了成
方连片的区域方。用机械耕翻代替木犁耕翻,改浅耕为深耕,耕翻深度达到30厘
米左右。(二) 改重化轻土、重氮轻磷为土化并重,氮磷结合,以肥调水。(1)大
力发展以奶畜为重点的养殖业,推广饲草氨化和青贮过腹还田技术,养殖业提供
了大量优质肥料反哺农业。 年均亩施优质土杂肥都在2.5方以上,使土壤有机质
含量明显提高。(2) 在对全乡土壤进行化验的基础上,协调氮磷钾比例实行配方
施肥。(三)改劣种为选用抗旱耐肥品种,以种节水。将过去一些不抗旱产量低的
品种换上抗旱耐肥的高产良种。七年来,仅小麦品种就先后推广了鲁麦13、14、
15、17,4990、8834、886059等10多个。(四) 改革种植方式,科学用水。(1)改
平播为沟播, 推广小沟麦种植技术,全乡小沟麦面积已达2万亩,占麦田面积的
80%以上;(2)改单一种植为轮作,把种地与养地结合起来,具有改善作物养分结
构, 提高单产的功效; (3) 改纯作为间作。全乡推广麦棉、棉瓜、棉豆间作,
1996年面积达到3000亩。(五)改革栽培管理技术,以管保水。改麦田不划锄镇压
为划锄镇压;对作物中耕除草;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
三、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促进旱地开发向深层次发展。(一)建立健全了乡、
村两级服务组织。乡投资40多万元建起了农业开发综合服务中心,下设“四站一
校”,对全乡的农业开发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机械、良种、农药、肥料和
科技咨询等方面服务。(二)各村也成立了由村主任负责的综合服务队,并建立了
严格的干部考核责任制,把服务的好坏与村干部报酬的高低挂起钩来,从而调动
了村干部服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增强了乡村两级统一功能。为把旱地农业
开发的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在工作中下决心抓了“六个统一”,(1) 统一区域种
植。全乡区域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为机械化作业创
造了条件。(2) 统一机耕机播。乡里统一调度机械耕地,规定作业标准,统一收
费价格。全乡麦田机耕机播面积达100%。(3) 统一供种供肥。采取乡集体统一为
群众垫付资金购进良种、化肥分配到每户田间地头,每年乡村两级统一为群众供
小麦、 玉米、棉花良种达20万公斤以上,化肥200吨以上,使麦、棉等主要作物
统一供肥、供种量达80%以上。(4)统一种植规格。除有水浇条件的村可以推广畦
播外,其余村全部实行沟播。(5) 统一病虫害防治。乡农技站搞好预测预报,乡
里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统一时间进行防治。(6) 统一进行技术指导。乡里通过
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对群众统一进行技术指导。
通过实行“五改”、“六统”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措施,全乡农业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周阳乡除在粮食上推广旱作技术外,还广泛地应用于林
果、棉花、花生、瓜菜等经济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旱作农业开始迈向
高产高效。

【养殖业兴旺发达】1986年以来,全乡针对本乡饲料饲草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
号召群众大力发展奶羊、奶牛为重点的具有周阳特色的养殖业。1987年被潍坊市
确定为奶畜养殖基地。 为鼓励群众发展奶牛、奶羊,乡里投资170万元建起了一
座日处理鲜奶20吨的乳制品厂,以保护价收购鲜奶。乡政府每年出台红头文件,
制定优惠政策, 调动群众养殖的积极性。到1994年,全乡奶牛饲养量达196头,
奶羊8000只, 仅鲜奶一项,群众人均增收130元。奶畜养殖形成了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式的奶畜产业化格局。1995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奶畜养殖
出现滑坡,肉鸡养殖出现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发展的良好势头。到1996年,
肉鸡养殖小区已达16个,肉鸡饲养量达到200万只,年出栏140万只。在抓好奶畜
和肉鸡养殖的同时,还狠抓生猪、黄牛等畜牧业的发展。到1996年底,全乡畜牧
业产值达387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到1996年底, 全乡个体工商户达1156户,从业人员
5400人,注册资金220万元;私营企业发展到5户,从业人员390人,注册资金210
万元。其中新星制衣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达70万元。
全乡个体私营经济类型多样化,经营专业化。全乡具有私营经济特色的专业
村13个。主要经营商品批发零售、粮食加工贩运、木材加工、养殖业、服装、化
工、橡胶、维修、制衣制鞋等10多个项目、30多个品种,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市
场化方向发展。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6年全乡个体营业额2812万元,商品零售额2700万元。

【经济强村】杨戈庄村全村共有302户,1233口人,2560亩耕地。自1994年以来,
全村以林果生产起步, 带起了工副业的发展。 199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
2120万元,人均纯收入3266元。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1993年被评为
省级村镇建设明星单位,1995年被评为全市十大“明星村”,1996年又被评为全
市“经济十强村”,受到表彰和奖励。
杨戈庄村现有林果面积1300亩,人均1.1亩。1996年果品产量达到400万公斤,
收入360万元。面对市场经济,全村审时度势,从果品加工起步。自1985年以来,
又先后发展了食品罐头厂、 冷藏厂、纸箱厂、面粉厂等5处村办企业,并成立了
市益杨实业总公司。 到1996年,公司固定资产已达1500万元,职工410人。公司
先后开发生产了果品罐头、酱油、糖稀、糖块、中高档冷饮、纸箱等20多个品种,
企业年实现产值1500万元,利税220万元。
全村依靠果园和企业年集体收入40万元左右, 村集体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兴
办公益事业,盖了办公楼、教学楼,兴修了水利工程,铺了水泥大街,并为村民
和企业职工加入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村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
民安居乐业。
莳戈庄村全村现有526户, 1980口人,4500亩耕地。1996年农、工、副总收
入达8321万元, 人均纯收入2730元,为1986年的66倍和5倍。十一年来,多次被
高密市评为“先进党支部”,获潍坊市“小学美化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
林果生产发展迅速。 1987年以来,全村用10年的时间发展果园面积500亩。
从青岛、龙口高薪聘请了技术员常年指导林果技术,林果产量达到50万公斤,收
入35万元。
村办企业稳步发展。 现有砖厂、服装厂2个村办企业。1986年,全村企业实
现产值30多万元,利税3万元。
农业生产硬环境得到改善。 十一年来,村共投资50多万元,开挖方塘2座,
打井100多眼,挖渠道2500米。购买链轨车、联合收割机各1台,全村耕、种、浇、
收、打实现机械化。
村容村貌得到美化。1986年以来,村整修硬化了大街,安装了路灯,路两旁
栽植了国槐,建立了宣传栏、阅报栏和政务公开栏。
律家村全村共有403户, 1545口人,3378亩耕地。1996年农、工、副总收入
8400万元,比1995年增长10%;人均纯收入2780元,比1995年增长26%。1986年以
来,多次荣获高密市“先进党支部”称号。
充分发挥地处平日公路和近城的优势,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到1996年底,
村里办起了液化汽站、 门市部、铸锅厂、面粉厂4个村办企业。1996年村办企业
产值100万元, 利锐10万元。 村里做买卖、进城务工经商的较多,现有750人,
1994年村里开辟1处市场, 为群众贸易提供方便,1996年全村第三产业增加值达
到150万元。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十一年来,全村共投资60多万元,打井90眼,方塘
2座, 挖浇灌渠3000米,改善了水浇条件。村集体购买了链轨车、联合收割机等
机械为群众提供服务,全村耕、种、收、脱实现机械化。
村容村貌得到美化。1995年,村投资10万元,开通硬化了村内东西大街,并
在大街上开辟了市场,大街两侧路灯齐全,栽植了冬青,进行了绿化美化。
(葛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