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辑 方市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6&rec=146&run=13

乡委书记:田绍舜※ 单既金※ 鞠志华※
范锡宝
副书记:王世友※ 李益可※ 李林※
葛培良张庆准※ 沙明君※
魏廷松 陆木森
乡长:王世友※ 张庆准※ 魏廷松
副乡长:刘法荣※ 訾桂顺※ 李林※
崔金秀(女)※ 王凤新※
庄砚田 邱元俊 台明忠 邱介来 刘协祥

【乡情要览】 方市乡位于城区西南部27公里处,辖20个行政村,总面积32.68平
方公里,耕地面积2326.6公顷。1996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4861万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 比上年增长38%;农村经济总收入31039万元,比上年增长47.3%;人均存
款1186元, 比上年增加112元;花生总产12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0%;粮食总产
1497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0.3%;大牲畜存栏0.415万头,比上年增长148.5%;猪
存栏0.45万头,比上年增长6%;肉类生产174.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7.2%;果品、
蔬菜总产321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4.6%;乡镇企业总产值5102万元,其中工业产
值420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8.6%。1996年底,农村机械总动力达到0.6万
千瓦, 比上年增长43%;农村用电量达到21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1996年
底, 全乡总人口为11283人,比上年减少205人,其中农业人口11000人,非农业
人口283人,人口出生率为14.01‰,自然增长率为7.62‰。
在农业生产上,全乡以生产小麦、棉花、玉米、黄烟为主。为了搞好农业生
产, 自1986年以来,全乡始终抓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打方塘、梅花井400多
座、 眼。1995年,方市乡“引马入方”调水工程竣工,扩大水浇面积2.2万亩,
为改变落后生产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乡镇企业在挖潜改造的基础上,建成了刘墉家泉矿泉水公司、石料开发矿管
站、水泥制品厂、化建厂等骨干企业。到1996年底,乡镇企业总产值5102万元。
其中, 工业产值4205万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18%、8.6%。刘墉家泉矿泉水销往
北京、

方市乡1986年~1996年主要经济指标

┌──────────┬───┬───┬───┬───┬───┬───┬──┬───┬───┬───┬───┬───┐
│指标年度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1993 │1994 │1995 │1996 │年平均│
│ │ │ │ │ │ │ │ │ │ │ │ │递增% │
├──────────┼───┼───┼───┼───┼───┼───┼──┼───┼───┼───┼───┼───┤
│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927.6 │932.8 │1089.4│1217.2│1577.1│2142.9│3002│4600 │17200 │21070 │31039 │42.1 │
├──────────┼───┼───┼───┼───┼───┼───┼──┼───┼───┼───┼───┼───┤
│财政收入(万元) │- │11.4 │12.6 │14.1 │15.7 │14 │17.8│21 │27.5 │35 │69.7 │22.3 │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466 │470 │516 │531 │654 │806 │942 │1159 │1739 │2100 │2691 │19.2 │
├──────────┼───┼───┼───┼───┼───┼───┼──┼───┼───┼───┼───┼───┤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 │1078 │996 │848 │752 │1090 │1443 │1225│1373 │1300 │1357 │1497 │3.3 │
├──────────┼───┼───┼───┼───┼───┼───┼──┼───┼───┼───┼───┼───┤
│花生总产量(万公斤) │75 │26 │50 │34 │46 │45 │23 │84 │112 │100 │120 │4.8 │
├──────────┼───┼───┼───┼───┼───┼───┼──┼───┼───┼───┼───┼───┤
│果品总产量(万公斤) │12.7 │6.1 │5.8 │8.1 │11.5 │11.2 │11.2│11.4 │11.4 │6 │7 │-5.8 │
├──────────┼───┼───┼───┼───┼───┼───┼──┼───┼───┼───┼───┼───┤
│肉类总产量(万公斤) │75.8 │79.8 │46.2 │57.6 │29.5 │31 │53.2│109.8 │184.9 │137 │174.2 │8.8 │
├──────────┼───┼───┼───┼───┼───┼───┼──┼───┼───┼───┼───┼───┤
│乡镇企业总产值(万元)│292 │519 │734 │754 │1223 │1300 │3473│6089 │6490 │4324 │5102 │33.1 │
├──────────┼───┼───┼───┼───┼───┼───┼──┼───┼───┼───┼───┼───┤
│其中工业总产值(万元)│256 │320 │199 │638 │1077 │1154 │3243│5518 │6262 │3872 │4205 │32.3 │
└──────────┴───┴───┴───┴───┴───┴───┴──┴───┴───┴───┴───┴───┘

成都、 潍坊、郑州、深圳等大城市,年创产值300万元,获利30万元;石料开发
建成石料厂30多家, 产品在高密、 诸城、安丘等市县享有较高的声誉。年产值
1000万元,利润100多万元。
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大力发展林果生产、养殖业和工艺品生产,出现了
多种经营遍地开花的局面。同时,强化管理,文教、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取得明显成效。

【黄烟生产步伐加快】三年来,方市乡在发展黄烟生产上,走过了一段由不认识
到认识的历程,为在旱薄地上创高产高效农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尤其是1995
年,全乡抓住黄烟市场供不应求的有利时机,把黄烟生产当作“一优双高”农业
的重点,加快了区域化发展。按照“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思路,扩大了种植面积。
在建设村、 刘戈庄村培育起两个600亩黄烟示范基地,在后方市、西沟、西屯、
刘顺庄、马家庄、白家庄等村建立了黄烟示范方,培植了60个黄烟生产大户,在
全乡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在黄烟生产的科学化管理上,狠抓了育苗、栽植、采
收、烘烤四个关键环节。在强化服务上,实行了起垅、施肥、供应农药、烤烟煤
“四个统一”,并落实了技术人员责任制。同时邀请了潍坊烟草公司的专家传授
技术,组织干部和种烟大户到诸城、安丘参观学习,提高了烟农的科技种烟水平。
通过加强科学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6年,全乡2000亩黄烟喜获丰
收, 总产达100万斤,亩均收入1300元。仅此一项每年上交利税40多万元,黄烟
生产成为乡兴民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水利建设成绩显著】方市乡地处丘陵,土地瘠薄,水源贫乏,历史上靠天吃饭。
十一年来,乡党委、政府从治穷先治水入手,引导发动全乡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
本建设。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南部利用沟多、岭多的优势,采取“拦、蓄、
截”的方法开岭堵沟,打成了近百座方塘、蓄水池,充分利用了天然客水。在北
部较平原地带, 采取扶持优惠政策,鼓励群众打梅花井200多眼,充分利用了地
下水资源。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000多亩,粮食产量连年递增。1995年、1996年连
续两年夏粮入库列全市第一,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
为了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扩大水浇面积,乡党委、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和充
分酝酿,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水利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全乡人
民上阵,投资120多万元,投工3.5万个,铺设了一条长3000米的管道,建成了二
级泵站1座,安装了100千瓦变压器1台,在3个月内完成了“引马入方”的辐射工
程。 工程的建成,初步解决了16个村的抗旱、人畜用水,扩大了水浇面积2.5万
亩,增强了全乡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发展后劲。1996年全乡实现粮食产量
1497.4万公斤, 增加效益35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此项工程的建设,得到了
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1995年4月10日,市五大班子、市直涉农部门负责人、
各乡镇党委书记到方市乡参加了剪彩仪式。“引马入方”工程的建成使用,标志
着方市乡告别了贫水的历史,是方市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昭示了
全乡的农业生产必将再上新台阶。 生产条件的改善, 使农业连年取得新进展。
1994年方市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调水工程先进单位,1995年被市政府评为农业
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同年被潍坊市政府授予棉花工作先进乡镇和植棉先进乡镇称
号。林业生产,1995年一步到位达省标,并不断巩固和提高了水、林、田、路综
合治理的成果。

【独具特色的“沛公泉”牌矿泉水】清朝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之墓座落在该乡境内
白家庄村后。开发刘墉家泉矿泉水,将自然资源变为特色经济资源,能带动全乡
经济发展,富裕全乡百姓。基于这一目标,1996年3月,乡党委、政府投资100万
元,建成全封闭无菌灌装线车间1幢,仓库办公室各1幢,安装了中外合资生产的
国际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国内一流的自动灌装线1条, 组建了刘墉家泉饮料有限
公司。创造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的方市乡建厂史上的奇迹。公司
建成后,坚持高点起步,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创造了一流的质量,生产
出名牌矿泉水。(1) 组建了公司领导机构。乡政府派出副乡长邱介来担任公司经
理,聘请海洋大学教授、百事得公司高级工程师担任常年技术顾问,配备了六名
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化验、调试、灌装、财务等工作,形成了层层把关,密切协
调的质量保障体系。(2) 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乡政府帮助公司推行“计件工
资”、“销售收入提成”、“倒逼成本管理”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责任制。(3) 强
化了人员管理。在全厂职工中大力弘扬了“我为公司添光彩,我为公司争荣誉”
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由于强化管理,产品在省以上
评选会上获四项殊荣, 刘墉家泉矿泉水1996年4月在第13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
被评为世界金徽奖, 并被指定为唯一的专用精品。 在11月份山东省政府组织的
“′96食品卫生齐鲁行”活动中,被评为名牌产品,1996年作为山东省首选饮料
向省内外消费者推荐,在12月份被国家统计总局确认为“中国公认名牌产品”。
刘墉家泉矿泉水销往济南、青岛、北京、成都、湖南等省、市,赢得了较好
的经济效益。完成年产值300万元,实现利税30多万元,成为乡村工业的龙头。

【石料开发形成规模】按照“南栽烟,北植棉,中部石料开发挣大钱”的思路,
依靠政策的牵引力,鼓励全乡集体、个体、联合体一齐上,形成了石料开发的规
模生产。到1996年,全乡已发展到石料厂32家,石料深加工企业2家。
石料开发为全乡经济发展增添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十大
开发基地之一。面对这一机遇,乡政府成立了矿管站,为矿区提供产、加、销一
体化服务。修订并完善了《石料开展加工管理办法》,对矿区实行了“六统一”
严格管理,从增加经济收入入手,调动各矿区的生产积极性。近两年,年产值都
在1000多万元左右,为发展方市乡加大了经济后劲。
石料开发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入。全乡共有近千人
剩余劳动力到各矿区务工,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经济收
入。仅此一项,每个矿工年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
石料开发为建筑业提供了大量建筑材料。 据管理部门计算, 年运出石料近
300万方,销往诸城、安丘、高密等地,为建筑业注入了活力,增加了经济收入。

【多种经营遍地开花】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立足丘陵造优势,大力发展林
果生产。按照“乡有强项,村有主业”的要求,把养殖业当做转化资源增效的强
项进行攻关。(1) 为改变岭多,干旱瘠薄这一状况,经过调查分析,引导干部群
众寻找劣势中蕴藏着的优势,这就是易于发展林果生产。为此,组织实施了“奋
战三五年,把方市岭变成花果之乡”的改岭造田工程。从1995年开始,扩大改造
了方市岭、建设岭两个千亩板栗园;在刘戈庄、杨家屯、前曹等村建设了两个千
亩富士苹果园;对全乡老果园进行了更新改造。组织林果大户召开管理现场会,
技术讲座百场次,提高了果农的管理水平,狠抓了剪枝、追肥、浇水等管理措施,
果品连年喜获丰收。在造林绿化工作中,新发展经济林2276亩,并对原有林网中
的空档、断档进行补植,在1995年一步到位达省标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巩固提高了林田路综合开发的成果。(2) 乡政府制定了鼓励发展养殖业的具体措
施,对从事专业养殖的村户给予扶持,依靠政策的带动力,发展壮大养殖规模。
前曹、于家庄、后方市、西马、东马、翻身等村的肉鸡养殖,后曹的养貂,张理
庄的养鸭,南部的养猪,全乡的大牲畜饲养,规模逐步扩大。乡以兽医站为龙头,
协调各部门为养殖大户解决饲料、防疫、技术、市场等问题,解除了养殖户的后
顾之忧,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全乡推广了“三推、两改、两早”养殖技术。
三推:即:推行瘦肉型猪改良技术,推行全价配合饲料,推行畜禽疫病综合防治
技术;两改:即:改熟食喂养为生料湿喂,改育大育肥为适时出栏;两早:即:
仔猪早断奶,早补饲料。该技术的推广,缩短了生猪育肥期,生猪增重快,瘦肉
率高, 而且降低了成本。 1996年全乡出栏生猪5000头,肉牛2300头,出售肉鸡
500吨, 养殖业总收入6495万元,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补充。1995年、1996年方
市乡连续两年被市政府评为“畜牧生产先进乡镇”。
工艺品生产形成了多门类、多渠道、广增收的发展势头。前曹村的剪纸业,
在国内外享有盛名,1996年底,齐秀花的作品“金牛奋蹄”被邮电部定为“‘97
生肖邮票图案”,提高了方市的知名度;东屯村的小米加工贩运象“滚雪球”似
的越滚越大,成为村兴民富的重要支柱;机绣、抽纱等业以传统优势遍布各村户。
据统计, 从事机绣、抽纱的人员达2500人,年收入达250万元。另外,各具特色
的村级多种经营项目异彩纷呈,刘戈庄、前曹、后曹等村的编席远销省内外,深
受用户青睐,后方市村的小玩具制作积极与青岛联姻,在省内外小有名气。多种
经营的路子越走越宽广,逐步形成全乡特色经济的主渠道。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1)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为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
国内外重要时事及党委政府的重要决议决定,乡党委投资10万元,建成无线调频
广播。为解决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1995年~1996年全乡先后投资20万元
为乡卫生院购买了B超机等医疗器械, 盖起了11间病房,并在全乡推行了合作医
疗制度。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30万元为教委配备了车辆,为初级中学盖
起了10间教师宿舍,配置了教学仪器和铺设了柏油马路,为教师提高了工资,改
善了教师工作生活条件。(2) 社会治安成效显著。1986年以来全乡未发生一起刑
事案件。政法工作1995年~1996年被市委授予“二五”普法先进集体称号,1996
年方市乡被市委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称号,乡党委副书记沙明君被潍
坊市委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乡派出所荣立集体三等功,派出所民警马凤忠被评
为见义勇为标兵。(3) 计划生育工作迈上规范化的路子。1995年~1996年被潍坊
市委和高密市委评为“计划生育三为主先进乡镇”和“人口目标达标单位”。
(杨周祥)

【经济强村】建设村全村共200户,800口人,耕地面积2300亩。1996年全村经济
总收入达到1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名列全乡前茅。该村曾多次被市
委、市政府评为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黄烟生产是全村的主导产业。建设村丘陵薄地,适宜黄烟生产。经过多年的
探索实践, 黄烟种植均在500亩左右。按照优质烟生产标准,实行苗床、田间管
理、烘烤等科学化管理技术,亩均收入在1500元左右。1996年,仅黄烟一项就达
75万元,不仅靠黄烟致了富,并且为全乡黄烟生产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曾荣获市
级“黄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开发荒岭薄地, 搞好林果生产。在管好原有200亩老果园的基础上,村两委
从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带领全乡群众从1990年开始向荒岭宣战,利用冬春
农闲季节挖沟改岭, 整修荒岭薄地500亩,利用三年时间建设了千亩板栗园,改
变了农业的落后局面。 1996年,出售苹果10万公斤,板栗1万公斤。成为全乡林
果生产的先进村。
强化村级服务,搞好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上,村里统一布局作物,实行区
域化种植。统一黄烟种植大方500亩,小麦种植大方1千亩。投资30万元,购买了
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等农机具,为群众实行统一机耕、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机播、
统一配方施肥等社会化服务,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1996年,农
业收入达到1250万元,比1995年增长15%。
西沟村全村现有165户, 613口人, 耕地面积1800亩。1996年农工副总收入
6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比上年增长18.9%。曾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
为农村工作先进村。
农业生产连年递增。全村注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打梅花井5眼、平塘2座、
截流坝1个, 扩大水浇面积80%以上。 农作物布局实行区域化种植,培植黄烟方
200亩, 棉花方300亩,花生方100亩,小麦方1000亩,集体实行统一机耕,统一
机播,统一施肥,统一灌溉四统一政策,引导群众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农作物
产量连年递增。1996年,小麦亩产量达到325公斤,黄烟亩产量150公斤,棉花亩
产60公斤。
工副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全村共有石料厂7处,机械设备维修2处,加油
站1处,商店2处,个体加工业8处,小型拖拉机25台,汽车5部,三轮车15辆,喷
灌机15台,收割机10台。农用机械普及率33%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十一年来,投资50万元,兴办了“六配套”小学,
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农民科技夜校、青年之家、民兵之家、妇女之家、联合卫生
所。街道整齐,路灯齐全。街道两侧栽植国槐,修建花池。获市“文明村”
称号。
(杨周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