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高密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6&rec=124&run=13

镇委书记:宋林茂※ 崔红旗※ 吕尧胜※
刘彭泉※ 杜洪君
副书记:徐延峰※ 李涛※ 张金儒※
薛元立※ 张乐宝※ 单际庆
刘谢友 于洪奎 徐胜利
镇长:徐延峰※ 张乐宝※ 单际庆
副镇长:李长智※ 秦秀升(女)※
任怀亮※ 刘德昌※ 潘希林※
赵树智※ 颜政※ 郑方弟
王恩厚 王玉萍(女)
赵祉奎

【镇情要览】高密镇是市委、市政府驻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
于城区中部0.5公里处, 1996年底, 全镇辖18个行政村、 32个居委会,总面积
68.6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18公顷。199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50000万元,按
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8%;农村经济总收入470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
棉花总产26万公斤,比上年减少29.7%;粮食总产1577万公斤,比上年减少22.5%;
大牲畜存栏0.214万头, 比上年增长2%;猪存栏0.71万头,比上年增长3%;肉类
生产256.4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4.9%;果品、蔬菜总产120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
5%; 乡镇企业总产值420454万元, 其中工业产值28532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0.2%、 13.6%。1996年底,农村机械总动力达到2.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农
村用电量达到1023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996年底,全镇总人口为80431人,
比上年增加2654人,其中农业人口67390人,非农业人口13041人,人口出生率为
15.29‰,自然增长率为10.73‰。
高密镇是全市第一经济强镇,全国百颗明星乡镇之一。1986年~1996年,多
次受到国家民政部、 农业部、 山东省委、省政府、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密市
(县)委、市(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1990年10月,被国家民政部、中国基层政权
研究会授予“中国乡镇之星”称号。1995年10月,第二次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
国乡镇之星” 称号。1992年,1993年3月被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分别授予“中国
亿元乡镇”称号和“乡镇企业发展好、对社会贡献大”锦旗。1992年11月、1993
年4月, 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分别命名为“全省经济强乡”、“发展乡镇企业先
进单位” 。1993年1月,被山东省乡企局、人事局命名为“山东省乡镇企业系统
先进单位” 。1995年8月,被山东省民政厅、人事厅命名为“齐鲁乡镇之星”。
1990年以来,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乡镇”、“全市乡镇企业明星镇”、
“全市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文明镇”
等称号。 另外, 高密镇重视与兄弟市、县、镇建立友好互助关系,分别于
1992年3月15日、 1994年5月1日、1996年10月28日,与苍山县苍山镇、巨野
县巨野镇、济南市天桥区北园镇结为“友好镇”。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1986年~1996年,高密镇不断加
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稳粮食、抓养殖、上蔬菜”的农业发展
战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提高。到1996年底,全镇
已初步具备了种植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加工外向化的城郊型农业的框架与特点。
1995年,全镇农业总投入为8332万元,1996年在减少12个村的情况下 (划归朝阳
街道办事处) ,农业总投入仍达到了7423万元。在加大农业投入的同时,实施科
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重视引进和推广粮食和棉花新品种。自1986年以来,全
镇引进小麦新品种如鲁麦7号、19号、21号、济南13号、济旱044等12个;1996年,
全镇小麦亩产达315公斤。引进棉花新品种如鲁抗1号、中棉12号等5个,1996年,
全镇平均亩产皮棉52公斤。1994年,在棉花种植不景气,又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
情况下,引进“懒棉花”,获得成功,亩产皮棉达60公斤。永安村“植棉女状元”
邓秀梅, 个人承包120亩棉田,三年内向国家交售棉花41吨,收入34万元。提高
农业科技含量,推广北大王庄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全程机械化”模
式和连续十年亩产过吨粮的集体经营经验, 全镇2.6万亩粮田,连年稳产高产。
全镇城郊型农业初具雏形,在着眼市区,服务城市上,显示出区域化、专业化经
营的规模与特色。
外向型经济步伐加快,镇、村企业稳步发展。镇村企业是全镇的经济支柱,
销售收入一直占全镇经济总量的96%以上。 从1986年~1996年,镇村企业不断发
展壮大,逐渐形成一个拥有机械制造、染料化工、纺织印染、交通运输、养殖加
工、商业服务等多行业、多品种的企业群体。1993年,山东兴华集团总公司投资
3.5亿元,开辟了占地870亩的全省第一家民营科技工业园--山东发达科技园,为
发达集团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至1996年底,全镇已有山东兴华集团总
公司、山东三佳集团公司、山东华昌集团总公司、山东大发达集团公司、山东阿
里山集团公司、 山东宏华集团公司等6家国家级、省级企业集团。至1996年底,
全镇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有11家,年产值过千万元、利税过百万
元的企业有19家。企业资质为国家大型一档的企业有1家,大型二档的有5家,中
型一档的有4家,中型二档的有5家。全镇镇办企业16处,职工总数9320人,拥有
固定资产2.83亿元,实现社会总产值9.68亿元,销售总收入6.6亿元,利税0.6亿
元, 出口交货值达3.2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15%、15.3%、16.6%和18.6%。社
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比1986年分别增长26.2倍、18倍和16倍,出口交货值
实现零的突破,出口额成亿元增长。全镇村办企业1986年有406家,职工18963人,
总产值1.66亿元, 利税2259.68万元。到1996年底,村办企业248家,职工28028
人, 实现社会总产值31.2亿元,利税2.8亿元。全镇合资企业有维纳斯服装有限
公司、益佳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昭儿玩具有限公司、百星涂层织物有限公司等26
家。其中引进外资的企业有18家,总共利用外资1011.6万美元。
城镇建设成效显著。1986年以来,全镇加速城区建设和旧村改造步伐,以小
区建设为框架,以商业街、集贸市场、商业网点建设为重点,脚踏实地的为全镇
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卓有成效地给“三产”大军搭建舞台。先后完成了醴
泉、丰城、曹家楼、白衣阁等小区,8街和6处集贸市场、15个商业摊点、摊位的
建设。环城十里商业街、密水农贸商场商业带、顺河路商业街等商业区摊点林立,
货物齐全,人来人往,繁荣昌盛。1996年全镇完成旧村改造规划图纸、说明书等
120余份,并设计和使用布局合理、美观实用的小康楼房图纸。同年,全镇有460
户村民住上了新房, 其中140户建起了小康楼。另外还铺设路面11.5万平方米,
总投资325万元。 其中,水泥硬化路面1.8万平方米,投资150万元;新设路灯60
盏, 投资36万元。植种花草、树木15万株,投资15万元。全镇80%的人吃上了自
来水,100%的村(居委会)安装了程控电话,100%的村(居委会)配电室改建成二层
楼,保证了农村用电安全。
多种经营快速发展。1986年以来,发挥镇大人多,地处城区的优势,发展多
种经营,实施“抓养殖、上蔬菜、搞加工、兴商业”战略,培育城郊型经济框架。
确定了“宜加工则加工、宜养殖则养殖、宜蔬菜则蔬菜、宜服务则服务”,“集
体、个体两个轮子一齐转”的方针。政策上放宽,资金上支持,技术上指导,使
全镇多种经营走上了快车道。大棚蔬菜生产飞速发展。1996年,全镇冬暖式大棚
已发展到325个, 从业人员2.8万人,蔬菜产量达1.33万吨,销售收入950万元,
比1986年从业人数增加433%,种植总收入增加142%。以山东省高密北王肉食总公
司为龙头,大力发展以肉食鸡为主体的养殖业。1996年,全镇养殖业从业人员达
3950人,肉鸡存养380万只,蛋鸡存养45万只;生猪出栏1.5万头,存养1.2万头,
实现总收入20145万元。比1986年从业人数增加750人,总收入增加16.5倍,家禽
存养量增加41.5倍。农副产品加工、服务业有较大的发展。1996年,全镇有加工
服务业3200处,从业人员4.1万人,总收入35.8亿元,比1986年分别增加2.6倍、
1.1倍和37倍。 全镇农副产品加工业具备了专业化、产业化的特点。山东北王肉
鸡集团公司集养殖、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是全镇乃至全市、全省的大吞吐
量的龙头企业。 1996年年产值1.24亿元,实现利税519万元。一批专业村也初具
规模。永安村、碾头、侯家八里庄、西三里庄等是制鞋专业村。薛家村是木器加
工专业村。小胡兰前、卞家庄、张家埠等是种植专业村。大胡兰前、东栾庄、卣
坊等是养殖专业村。其中大胡兰前村支部书记招圣顺与文书王相荣,自1995年以
来, 每年每户养殖3万只肉鸡。全村有28个养殖户,1996年,全村共养肉食鸡40
多万只。 全镇商业网点共有2600多个,“三产”从业人员1.4万余人。1996年,
又新增商业网点200多个,从业人员1500余人。“三产”增加值由1995年的4.5亿
元增加到6亿元, 增幅为40%。1996年,实现多种经营总收入38.76亿元,比1986
年增长22.88倍。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全镇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不懈地营造氛围,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办好“一站一室”、“三栏三队” (文化站、阅览室、
读报栏、政务公开栏、宣传栏、老年门球队、妇女管乐队、业余文艺演唱队) ,
注重站、室、栏、队的场所设备建设。并坚持精神文明活动定期化、经常化、制
度化。突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和以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的“三德”教育。实施“强根固本”工程,制定《规
范化管理暂行条例》。依法建制、以法治村,使全镇干部、群众办事有规矩、做
事守规矩,实现农村工作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同时,把“以法治村”与普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抓普法教育、抓帮带、抓防范、抓严打,四套马车
齐头并进。1986年~1996年,全镇的刑事发案率一直在万分之五以下。干部、群
众遵纪守法,讲文明、守秩序的良好社会风气已经形成。构筑战斗堡垒,发挥共
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镇党委、政府给22个先进村村级组织压担子,使他们负
重奋起,再铸辉煌;给长期不振奋的村支部班子调位子,实施能人战略,发展能
人经济。为提高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整体素质,组织村级党支部书记参加
省、市委党校培训,支部成员轮训,组织1500名党员骨干学习孔繁森,学习模范
人物的事迹。1996年,全镇的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开展了以创建“文明村、文明小
区、文明家庭、文明村民”为内容的“四创”活动。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
和先进个人。南关村发达集团,积极为老年人办好事,为全村每位年满60岁的村
民, 每月发放养老金150元,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安乐,身心健康。北大王
庄、交通村、北栾家庄等村壮大集体经济,走集体富裕之路,全部或部分免收村
民提留款、工程款、义务工款,由村集体支付,减轻村民负担,在全镇树立了廉
洁奉公、为村民办实事的样板。第一建筑公司党总支、东小庄党总支、张家八里
庄党支部为患病职工(村民) 捐款,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1992年2月,
高密镇被潍坊市委、 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10月被授予
“文明镇”称号。1986年~1996年,还多次被山东省、潍坊市政府命名为“模范
乡镇”、“全市体育先进乡镇”、“义务教育先进乡镇”、“农村卫生工作先进
乡镇”。

高密镇1986年~1996年主要经济指标

┌──────────┬───┬───┬───┬───┬───┬───┬───┬───┬───┬───┬───┬───┐
│指标年度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年平均│
│ │ │ │ │ │ │ │ │ │ │ │ │递增% │
├──────────┼───┼───┼───┼───┼───┼───┼───┼───┼───┼───┼───┼───┤
│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23951 │32056 │42744 │51092 │53631 │64845 │100185│182920│314623│393347│470350│34.7 │
├──────────┼───┼───┼───┼───┼───┼───┼───┼───┼───┼───┼───┼───┤
│财政收入(万元) │- │667.3 │746 │1017.5│1127.5│1128 │1304.3│1693 │1860.3│3493 │4029.1│22.1 │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747 │749 │788 │837 │928 │1091 │1159 │1431 │2150 │2771 │2818 │14.2 │
├──────────┼───┼───┼───┼───┼───┼───┼───┼───┼───┼───┼───┼───┤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 │1993 │1717 │1445 │1089 │1286 │1455 │1600 │1784 │1720 │2036 │1577 │-2.3 │
├──────────┼───┼───┼───┼───┼───┼───┼───┼───┼───┼───┼───┼───┤
│棉花总产量(万公斤) │37 │38 │30 │22 │40 │57 │38 │29 │18 │37 │26 │-3.5 │
├──────────┼───┼───┼───┼───┼───┼───┼───┼───┼───┼───┼───┼───┤
│果品总产量(万公斤) │7.8 │17.7 │104.9 │194.5 │81.5 │81.5 │40.8 │90 │38 │20.8 │41.6 │18.2 │
├──────────┼───┼───┼───┼───┼───┼───┼───┼───┼───┼───┼───┼───┤
│肉类总产量(万公斤) │46.5 │29.5 │68.8 │70.6 │96.6 │247.6 │56.8 │71.9 │217 │190 │256.4 │18.6 │
├──────────┼───┼───┼───┼───┼───┼───┼───┼───┼───┼───┼───┼───┤
│乡镇企业总产值(万元)│21622 │33135 │42918 │47797 │57046 │66225 │103008│201099│348193│381537│420454│34.5 │
├──────────┼───┼───┼───┼───┼───┼───┼───┼───┼───┼───┼───┼───┤
│其中工业总产值(万元)│10352 │17343 │7004 │30870 │35675 │42362 │59048 │111285│205650│251168│285327│39.3 │
└──────────┴───┴───┴───┴───┴───┴───┴───┴───┴───┴───┴───┴───┘

【高密发达科技工业园】自90年代开始,南关村实施“大、高、外”战略,确立
了“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桥梁,以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依托,抢先一步建
设高标准科技园”的发展思路。1993年开始,先后投资3.5亿元,征地870亩,在
高密镇南部、平(度)日(照)公路左侧,距镇政府2公里,高密市政府1.5公里处,
建起了高密发达科技工业园,成为被国家科委命名的全省第一家“国家级民营科
技园”。园内包含环太平洋通讯电缆有限公司、冷冻机空调器总厂、蒙特尔空调
有限公司、 天达药业等8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处融科研、示范、经营于一体的
紧密型科技工业区。在科技园建设过程中,为广开渠道,聚集人才,制定了引进、
使用人才的6项优惠政策,先后从全国各地招聘高、中级科技人员150名。同时,
先后出资近百万元,到山东大学、西安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名牌院校招收应届
毕业生50人,同企业挑选的部分优秀职工一起送到山东大学、烟台大学深造,提
高了科技人员和职工的整体素质。先后开发研制出50多种高创汇、高技术含量、
高市场占有率、 高附加值的产品,其中有4项被列入国家级星火、火炬和社会发
展计划, 有2项荣获国家专利,17项填补国内空白。1995年,山东兴华集团总公
司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先进单位”称号,发达集团被山东
省科委列为“高新技术生长点”企业。

【科技成果显著】高密镇靠科技进步和开发新产品来推进农业经营,促企业上档
次,以承担科研项目、推广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1986年以来,全镇共
开发工业新产品、 农业新项目128个,获地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0多项,获国家
授权专利90多项。高密染料化工厂研制开发的“106”内墙涂料、硫化兰BR508,
潍坊电机厂研制的TFX355L-6/200KV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 高密毛巾厂研制的
“显影毛巾”等获山东省经委、乡镇企业局颁发的“省优秀新产品奖”。染化厂
研制开发的双倍硫化黑BRN等3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潍坊电机厂研制
的TFX355L-6/200KV交流同步发电机等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染化厂研制开
发的硫化兰BR508, 高密针织服装总厂研制的“特白针织布无煮练漂新工艺”等
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北王肉食总公司承担的“爱拔益佳肉食鸡商品化生产
综合技术开发”项目,“玉米冷风干燥设施与技术”项目,高密染化厂的“高浓
度染料废水废气综合治理”项目,分别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其中, “爱拔益佳肉食鸡商品化生产综合技术开发” 项目,还获得国家科委的
“星火示范奖”。另外,染化厂研制的硫化红棕B3R,潍坊电机厂研制的TFX355L
-6/200KV同步交流发电机,还分别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级优质产品”称号和
“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印染厂研制开发的“细旦高支粘纤多功能涂层产品”
填补了国内空白,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

【全市第一个农业全程机械化村】北大王庄村,耕地面积700亩,自1987年以来,
承包外村土地1315亩,共有耕地2015亩。村农场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持
农业集体化、机械化,走规模经营、集体富裕之路,成为全市第一个农业全程机
械化村。全村农机总动力1450千瓦,40名工作人员,承包了全部土地。农业生产
从灭茬、耕地、播种、喷灌、追肥、化学药物除草,到联合收割、运输、储藏全
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96年,粮食亩产1120公斤 (自1987年以来,连续十年亩
产过吨粮) , 实现经济总收入2.89亿元, 利税1550.4万元,其中上交国家税金
266.4万元,人均所得4100元,公共积累7000万元,分别比1986年增长220公斤、
24倍、12.4倍、4.3倍和7.2倍。北大王庄村农场成为国内影响较大的村办机械化
农场。
北大王庄村农业机械化的过程,经历了一条“一造、二改、三买”的艰苦创
业之路。1986年后自造了25-1型植保机、25-1型拖移式喷灌机,55-1型拖移式喷
灌机。1988年,农场技术人员在李德章的带领下,对原有机具进行改造,制成大
型玉米脱粒机(每小时脱粒1万公斤) ,大型高低隙植保机(每小时治虫50亩),仿
造了撒粪机(每小时撒粪15亩)。同时,对已有效率差的机械进行改造。自1989年
以后,农场积攒资金,加大投入,购买大马力、高效率型农机。1990年10月,农
场承担山东省农机局下达的“农业机械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项目,12月获“科
技进步二等奖” 。 1991年12月,实施“玉米穗冷风干燥设备与技术”项目,获
“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5月,农场场长官天忠被山东省政府表彰为“售粮
大户”。
自1986年以来,《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中国农民报》、《光明日
报》等报刊先后报道过北大王庄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事迹,中央电视台、山东省电
视台记者多次到北大王庄农场采访,制成纪录片加以介绍。该村被国家农业部、
山东省科委、潍坊市政府分别授予“农业化试点工作先进单位”、“科普先进村”、
“农机先进单位”称号。

【山东省退伍军人培训基地】 山东进口汽车维修中心,位于城南街135号,1995
年由山东省民政厅投资400多万元, 在全国首创退伍军人培训基地。先后安置农
村退伍兵近200名, 并为职工解决城镇户口,为90多户职工建起了新房,给全体
职工加入养老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 1996年5月,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拥
军优属模范单位”称号。先后为军地培养输送两用人才1000多名,为退伍军人的
安置工作, 走出一条自我安置、发展壮大、成才报国的新路。1996年3月28日,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为培训基地题名“山东省退伍军人训练基
地”。被列为“中国军事之最”。
山东进口汽车维修中心创始人、 山东省退伍军人培训基地副主任薛令山,
1976年12月入伍,1981年退伍。1992年11月,被评为“全国百名军地两用人才先
进个人”,同年参加建国45周年国庆观礼。1995年12月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李鹏
总理的接见;1996年3月2日,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接见他,并为之
题词:“军营作奉献,转业创辉煌”,同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关心国防建设
十佳人物” 。1994年4月,由国务院军安办、国家民政部、“八一”、“北影”
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大潮中的退伍兵》影片第三集《从士兵到企业家》专题报道
了他的事迹。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密镇共有学校30所,其中初中6处,在校学生19950人,
教职员工1167人;幼儿园所44处,在园儿童2470人,教职工134人。1986年以来,
围绕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这一宏伟目标,全镇各行各业重视教育,尊师重教蔚然
成风。 镇政府先后拨款约800万元,各办学单位投资、集资约1200万元,进行校
舍、场地的改造与扩建。1996年底,全镇中小学已拥有教学楼18幢,平房1500余
间,建筑面积由1986年的27244平方米,增加到64296平方米,占地面积由1986年
的28.2万平方米扩大到45.8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32%、62.4%。全镇普及九年制
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小学由村办或由村与村联办、或由村与有
关单位成立联合办学委员会联办。初中由镇办,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社区教育
关系,吸收社会各界参与管理。1992年,镇教委在古城中学实行校长聘任制试点,
1995年,公布《高密镇学校四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以学校内部改革为主
要内容的“四制”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由
1986年前的12%和71%,提高到85%和100%;民办教师的比例由原来的41%降为18%;
全镇教师中, 县级以上的教学能手51人,其中省级1人,潍坊市级12人,占任课
教师总数的5.5%。 全镇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达99%以上,中小学生入
学率均达100%, 巩固率分别达99.8%和100%,视力合格率、体育锻炼达标率均达
90%以上。1995年、1996年两年中,中考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5%。教研工作上新
台阶。 镇中心小学的“521”作文整体改革实验课题,向阳中学“练为主线”课
题, 在山东省获奖并立项。全镇有7处学校是潍坊市级规范化学校,11处是高密
市级规范化学校,7处是潍坊市级、8处是高密市级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幼教事业
迅速健康发展, 全镇办园率和5岁~6岁儿童入园率均达100%,9处幼儿园被评为
潍坊市一类园所,15处被评为高密市一类园所,占总数的66.7%。

【植棉女状元--邓秀梅】 邓秀梅,1963年8月生,是高密镇永安村一位普通的农
家妇女。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她同丈夫李衍秀办起了永安村第一个企业--
个体出资经营的经编厂。由于她善经营、会管理,经编厂年销售额达几十万元。
1994年,棉花种植处于低潮期,她响应高密镇党委、政府大种棉花的号召,带头
承包了120亩地, 全部种上了引进的新品种--懒棉花,当年棉花获得了好收成。
1995年,她为了更好地种好棉花,辞去了自办的经编厂厂长的职务,一心扑在棉
花生产上。到1996年,三年中累计向国家交售棉花41吨,收入达34万元,成为山
东省10大售棉户之一。她的事迹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幸
福杂志》 等报刊作过报道。1995年1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一台专题报道了高密镇
永安村植棉大户邓秀梅的事迹。1996年,邓秀梅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售棉大户,到
北京参加了国家妇联、农业部组织的“今日农家女”报告团,代表植棉大户在中
央各大机关、院校作了巡回报告,受到了胡锦涛、姜春云、陈慕华等党和国家领
导人的接见。由于她事迹突出,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植棉女状元”、
“双学双比女能手”等荣誉称号。

【企业租赁效益明显】农丰村的村办企业起步较早,进入90年代,企业有了一定
的规模,也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整体看,存在着项目多,效益低,投入多、产出
少,重点不突出的矛盾。村委一班人统一认识后,决定冲破常规经营模式的束缚,
区别各企业间的情况,制定出调整规划,对龙头企业重点投入,对不景气的企业
进行合并和租赁,对个别亏损大的企业进行拍卖。自1992年以来,先是把效益差
的服装厂租赁给外贸,又把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的钢窗厂合并入村建筑公司,
又以同样的方法,把沿街经营不景气的商店租赁给有一定实力的私营业户。随后,
又对连年亏损的个别下马企业进行拍卖。这样以来,村委既甩掉了包袱,又有一
笔稳定而又可观的收入。仅1995年,收取租赁费就达百万元。利用这笔收入,更
新了建筑公司的设备,提高了公司的技术水平。到1995年底,该公司承揽的工程,
就有9处取得优良证书, 企业资质也晋了一级。1995年初,经反复论证,将租赁
和拍卖的资金,拿出150万元,组建车轮有限公司,当年就为农丰村增加产值500
万元。农丰村委果断地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赁、合并和拍卖,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
又增加了集体收入,壮大了龙头企业,证明路子是对头的。1986年,农丰村实现
社会总产值1150万元, 利税125万元,人均收入只有1096元。1995年,社会总产
值达到1.85亿元,利税1550万元,人均收入2608元。1996年,实现总产值2.05亿
元,利税2160万元,人均收入3007元,基本进入小康。
(刘谢友 王光普 张鸿吉 傅连任)

【经济强村】南关村(1996年11月改为居委会):1996年底,全居委会总面积1.84
平方公里,总人口5829人,比1995年减少324人,其中农业人口833人,非农业人
口4996人, 人口出生率为17.5‰。1993年,成立潍坊市第一个村级党委,设3个
党总支, 25个党支部,有党员236人。村办经济实体,国家级企业集团--山东兴
华集团总公司辖16处紧密层企业, 职工6325人,固定资产5.6亿元。1996年,全
村(居委会)完成社会总产值8.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
2.4%、4.5%,为1986年的22倍和20倍。
自1986年以来,南关村 (居委会) 多次受到国家、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
(县)、高密镇的表彰、奖励。1996年,南关村(居委会)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表彰
为“省级文明单位”;同年,南关村(居委会)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
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0年,山东兴华集团总公司被中宣部、农业部表彰为
“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93年,被农业部授予“乡镇企业发
展好,对社会贡献大的企业”称号。村党委书记、山东兴华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王
建章,1987年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1994年11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劳动模
范”称号;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被潍坊市人大
授予“潍坊人民勋章”。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到1996年,全村(居委会)先后建成中外合资企业6家,
引进外资994万美元,主要生产玻化陶瓷地面砖、蒙特尔空调、通讯电缆、服装、
鞋等系列产品。其中服装、工作鞋、劳保鞋等产品出口日本、美国、新加坡、香
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交货值达4500万元。
积极实施“科技兴村”战略。1986年以来,先后与北京、上海、济南等大、
中城市的50多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招聘外地高、中级科
技人才226名。全村(居委会) 选拔培养的人才有800多人获技术职称。其中260人
获高、 中级技术职称。从1993年开始,先后投资3.5亿元在山东省建起第一家占
地870亩,内含通讯电缆、中央空调、天达药业等8个高新科技项目的“国家级民
营科技工业园”。开发研制出50多种高创汇、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
加值的产品。其中,凸焊机、翅片管两种产品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中央空调、
冷冻机、固化石膏板三种产品列入国家级社会发展计划。1995年,山东兴华集团
总公司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先进单位”称号。
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以来,南关村(居委会)在坚持全方位、多层
次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 狠抓了科学文化建设。先后投入200多
万元,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被潍坊市政府授予“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投
资100多万元建设村办崇实小学教学楼和教学配套设施, 崇实小学被潍坊市教委
评为“规范化学校”和绿化达标学校。村建设的青年之家,1986年被团中央命名
为“国家级青年之家” 。还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对村内街道进行绿化、硬化,
村容村貌、 厂容厂貌日新月异。全村98%以上村民住上了新房或楼房。全村计划
生育率达100%,达到全市先进水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达到“四无”标准,1990
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防激化一等功”先进集体。在发展过程中,村(居委会)
党委结合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十分注重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利用“三会一课”、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党员进行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教育,提高抵制不良风气的信心和决心。党委和各支部从“班长”到班子成
员以身作则,廉洁勤政,无私奉献,不谋私利,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融洽了
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禚镇刚)
北大王庄村(1996年11月改为居委会) :全居委会700户,2216口人,总面积
2.4平方公里,耕地700亩(自1987年开始承包外村土地1315亩)。村办企业有农场、
肉食鸡总公司、 建筑公司、市政工程总公司、标准件厂、福利厂6家企业,辖32
个生产厂家,共有干部、职工3000人(包括招聘招用2200人)。
自改革开放以来,村(居)两委带领干部群众一靠党的富民政策,不断改革和
完善各种生产责任制,及时调整产品、产业结构。二靠增加对农工商各业的投入,
优化生产条件,增强了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三靠科技人才,振兴居办农工商各
业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实现规模经营。自1986年以来,全村(居委会)土地实现
了田园化、 水利化,将700多块分散的台田,整成可排、可灌、有利机械耕种收
割的七片丰产方,实行规模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40名人员承包
2015亩的农场,1996年实现总收入916万元(含多种经营收入450万元),实现利税
88万元,人均年创收入23.9万元,年创利润2.2万元。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一造、二改、三买”,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到
1996年,农场农机总动力已达1450千瓦。农业生产从灭茬、耕地、播种、喷灌、
追肥、治虫、化学药物除草,一直到联合收割、脱粒、运输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
1990年被山东省农机局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又被授予“山东省农机
化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给北大王庄插
上了金翅膀,走上发展机械化大农业的致富之路。
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发展乡镇企业。1985年,从美国“AA”畜种公司
引进祖代种鸡4000套,在建成“爱拔益加”祖代、父母代种鸡厂、孵化厂的基础
上,组建“高密北王肉食总公司”,辖12个生产厂(场),形成集种鸡、饲养、孵
化及加工、冷冻、储存、运输、销售一条龙的肉鸡生产企业。总公司生产的鸡腿、
鸡翅等十余种产品畅销郑州、北京、青岛等十余个大中城市,享有很高的声誉。
1996年, 实现总收入1.08亿元,利税700万元。村办企业建筑公司,现拥有1200
名职工, 固定资产800万元,年创利润6000万元,达到二级建筑企业标准。市政
工程总公司现拥有职工800名,固定资产500万元,年创收4000万元,是二级市政
企业。标准件厂现拥有100名职工,固定资产250万元,年创收3500万元以上。
1986年,北大王庄粮食亩产900公斤,各业总收入1062万元,利税263万元,
人均收入950元,公共积累772.8万元。1996年,粮食亩产1120公斤 (连续十年亩
产过吨粮),比1986年增长了220公斤;各业总收入2.89亿元,实现利税1550万元;
居民人均收入4100元;公共积累达到了7000万元。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村投资60万元建起了青年之家、民兵之家、妇
女之家和业余技校,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陶冶了青年人的情操。新建了村幼儿
园, 儿童入园率达100%。1993年,投资110万元与北栾庄联合建起了省内首家农
村试验学校。 投资400万元在全村铺设自来水管道,修了十条水泥路,全村自来
水入户率达99%, 主要街道硬化、绿化、美化,为全村居民建设了一个优美、洁
净、舒适的环境。1993年~1995年,北大王庄统一在全村中按装有线电视和电话,
成为全市第一个有线电视、电话村。1984年以来,村镇以上的提留款、义务工都
由集体承担,全村累计减轻农民负担达610万元。
北大王庄连续三次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农业先进集体”和“农业先进
单位”称号。分别于1992年2月和1995年2月连续两届被山东省政府授予“省级文
明单位”称号。
(任怀成)
西关村(1996年11月改为居委会) 1996年底,全居委会总面积4.2平方公里,
总人口4742人,比1995年增加4人,其中农业人口885人,非农业人口3857人。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 1994年6月11日成立村级党委,设13个党支部,党员
106人。 村办经济实体、国家级企业集团--山东三佳集团总公司,辖20处紧密型
企业, 职工4200人,固定资产1.6亿元。1996年,全居委会完成社会总产值3.12
亿元,销售总收入2.3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16.67%、18%,为1986年的18倍和
16倍。1991年~1994年连续四年居潍坊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村”之列,保持潍
坊市“文明单位”称号。1992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经济强村”。
1988年12月,村党支部书记、山东三佳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王兆华被山东省政府授
予“山东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1990年9月、1995年4月,连续两次被山东省
政府命名为“农业劳动模范” ;1990年9月,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省优秀乡镇企
业家” ;1993年1月、1994年10月,连续两次获“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1994
年6月,被山东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居委会靠发展企业致富。主要举措是:(1) 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力发展
村办企业。根据本村人多地少的实际,依靠地处城区、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等优
势,确定了“兴工、培商、强村、富民”的战略思路,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先后
投资8000多万元,办起了建筑工程公司、高密市彩印厂、三佳服装集团、三佳纺
织厂、 西关水磨石厂、D炔气、万通酿造有限公司、通用机床厂、西苑宾馆等规
模较大的企业。(2) 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到1996年底,已累计利用
外资200多万美元。 办起了三家“三资”企业。其中与加拿大益嘉工程有限公司
合资开办的“高密益佳冷藏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建的运输制冷设备的生产厂
家,产品畅销国内外。(3) 依靠科学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突出重点,抓好
科技、人才、市场、结构调整、股份制、集团化六个带动,实施名牌战略,拓宽
国内市场,增强占领国际市场的实力。至1996年底,全居委会企业共有各类专业
人才450名,其中高级职称的10名,中级职称的216名,技术员224名。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居委会投资十余万元,建起了党员活动室、
图书室、文化活动室,设施齐全、定期活动,党员、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科技文化
素质有较大提高。村容、村貌整齐、美观。村内主要街道、路面硬化,路旁绿化、
美化。村两委领导班子坚强、廉洁、勤政、勇于奉献,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用人改造环境,用
环境改造人的观念,软件、硬件一起抓,文教卫生、科技进步、社会治安、计划
生育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全镇前列。
(孙长青)
东关村(1996年11月改为居委会):现有骨干企业13处,职工2600人,拥有固
定资产9800万元,主营织布、制鞋、化工、建筑、维修服务、制冷设备、工艺品
等28个行业。 1996年,完成社会总产值3.6亿元,利税达3600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3600元; 比1995年分别增长了26%、25.64%和18.63%;比1986年分别增加了
18倍、 16倍和9倍。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评为“全国最
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高科技先进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明星村”、“发
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
十一年来,东关村(居委会)在发展村办企业中,锐意改革,开拓前进,艰苦
创业。(1) 没有人才,自己培养。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人员,送
到各大院校学习深造,并投资48万元,建起了高密市第一座村办“文化大楼”,
开设了企业管理、财会、工艺等学科,专聘教授定期授课。十一年来,共为企业
培养各类专业人才690名。 其中,有高级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等中
高级人才共470名。(2)没有发展资金,井里无水四下“淘”。采取“集资办厂、
利润分红”的办法,发展起了中美合资潍坊美利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和高密市进
口汽车维修中心,年产值都在8000万元以上,成为东关村的两大经济支柱。 (3)
跨越国界,开辟市场。工艺品厂所生产的“小草籽”工艺产品,全部销往东南亚
各国,年出口交货额达650万元。(4) 依靠科技增活力。先后有8种新产品填补了
国内空白,荣获潍坊市“发明创造先进单位”称号,为全村企业的发展,增添了
后劲。
(单惠民)
交通村(1996年11月撤村设居委会):1996年底,全村人口2050人。村办经济
实体、 省级企业集团“山东宏华集团公司”,辖有6处公司和12家骨干企业,职
工2800多人,其中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45名,固定资产8500万元。1996年,
全居委会实现销售收入3.32亿元, 利税1800万元,出口创汇550万美元,人均收
入3365元。经国家外经贸委批准,获得自营进出口权。1993年~1996年,保持潍
坊市“文明单位”称号和潍坊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村”称号。村党总支书记、
山东宏华集团公司总经理李玉平, 1994年被潍坊市评为“潍坊市劳动模范” ,
1995年被山东省政府、潍坊市政府分别授予“优秀乡镇企业家”和“潍坊市优秀
乡镇企业家”称号,在1996年度全市乡镇企业表彰大会上,荣获“先进个人”金
牌。
交通居委会富民之路越走越宽。(1) 发展集体企业。根据人多地少的实际情
况,立足地处城区、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确定“兴工、活商、强村、富民”的
发展方针,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先后投资6500万元,兴建了交通建筑公司、新华
机械厂、新华包装纸箱厂、新华制衣有限公司、新华针织厂、民用建材公司、综
合商店等规模较大的企业和经济实体。(2) 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到1996
年底, 已利用外资125万美元,合资合作办起了“华娜服装有限公司”、“华日
石油制品有限公司” 、“昭儿玩具有限公司”、“明文服装玩具有限公司”4家
外向型企业。又与韩国哈维斯特株式会社合作兴办“高密金收服装有限公司”,
公司产品全部销往国际市场。(3)科学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突出抓好科技、
人才、市场、结构、调整、集团化六个带动。实施名牌战略,拓宽国内市场,增
强占领国际市场的实力。 到1996年底,全居委会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0名。其
中高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130名,技术员110名。(4)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
成绩。投资9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青年之家、民兵
之家、妇女之家,设施齐全,定期组织活动。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大提
高,精神面貌良好。1986年~1995年,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和山东省委宣传部分别
命名为“红旗青年之家”和“先进党员活动室”。居委会内主要街道全部硬化、
绿化,村容村貌整齐、美观,村民安居乐业。居委会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廉洁勤
政,勇于奉献。党员、群众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各自勤恳工作,敬业奉献。
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文教卫生、科技进步、
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
(张宝昌)
农丰村(1996年9月改为居委会) :1996年,全居委会人口6649人,其中农业
人口2949人,非农业人口3700人。1984年,建立村办经济实体--丰华总公司。到
1996年底, 辖有企业6处,拥有职工1500人,固定资产2800万元,完成社会总产
值2.05亿元,利税21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7元,分别为1986年的19倍、17
倍和3倍。1986年以来,多次受到潍坊市、高密市(县)的表彰和奖励。1986年2月,
被高密县授予“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1994年6月,被高密市授予“先进基
层党组织” 称号。1996年3月,被高密市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村”和“先进
基层党组织”称号。农丰村党总支书记、丰华总公司总经理栾林清1992年被潍坊
市授予“乡镇企业家”称号,1993年又被潍坊市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大力发展村办企业。1986年,该村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投资建起16处企业,
经过调整、改革,有6处企业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较好。村办龙头企业-
-丰华建筑公司实施强化管理, 狠抓施工质量,到1996年,公司承建工程中有12
处创省优,公司由原来的小建筑队发展壮大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100万元,具有三
级资质的(高密)市级先进企业。
加快商业网点建设,搭好发展“三产”大舞台。该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在
城区顺河路两侧的繁华地段, 大力发展商业网点建设。到1996年底,共建成1万
平方米的营业楼,供水、供电、通讯一步到位。经营鞋料、五金、建材、饮食服
务等行业的个体工商业户,已在全村经济中占较大比例,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
力。
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以来,村 (居委会) 两委始终保持
“廉洁勤政、紧密团结、严格要求、率先垂范”的良好作风,坚持制度化、经常
化,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并聘请专家对村办企业
厂长、经理、会计等进行培训。1987年,成立“财务审计组”,对村属企业进行
定期审计,杜绝了违法乱纪现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加强共青团、妇女工作的
建设,共青团、妇联分别于1986年、1987年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妇联授予
省级“青年之家”、“先进妇代会”称号。重视村办幼儿园的建设。1986年,投
资20多万元,同县幼儿园联办“高密县幼儿园农丰分园”。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
初级教育普及率均达到100%,被评为“托幼工作先进单位”。搞好旧村改造,对
农丰小区、街道进行绿化、硬化,设置高标准读报栏。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增长,
计划生育率达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李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