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自然科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6&rec=101&run=13

【科技工作概况】1986年以来,全市(县)的科技事业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
力有较大的提高,带来了科技振兴的全新局面。
一、全社会科技进步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一年间,市(县)委、市(县)
政府始终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先后出台了20多个推动科技
进步的文件,尤其是科技奖励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科技拔尖人才的分批选拔,促
进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制定实施了“科技兴高”战略,
通过了国家科委验收。 1994年6月获得了“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科技投入逐
年增加, 十一年来,共争取上级科技经费330.6万元,争取科技贷款1.24亿元。
科技投入年平均递增30%以上。到1996年,科技进步率达到58.8%。
二、新兴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到1996年底,全市已拥有科技人员1.5万多人,
90%的企业成立了科研开发机构, 有民营科研机构51处。涌现出山东高密发达集
团这样具有现代化水平、产值超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跻身全国民营科技10强
的民营科技企业集团。
三、技术、信息市场日趋活跃。到1996年底,全市技术贸易机构已发展到86
家,从业人员862人;登记技术合同144项,合同金额8727万元;办理科研机构技
术贸易收入减免税325万元。 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水平大有提高,并加入了山东省
科技信息检索网络。
四、“科技兴农”成效显著。自1993年开始,市(县)委、市(县)政府围绕农
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了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的“科技兴农”方案。
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全市(县)确立了姜庄等12
处科技示范乡镇,培植了一批科技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户,形成了科学技术示范推
广体系。组织了中部地区的双千田开发;南部丘陵区的有机旱作高产开发;胶河
沿岸的十万亩蔬菜开发;优质果品开发;北部地区的经济作物高产高效开发;以
黄牛改良、家禽养殖为重点的农牧渔业综合技术开发;食用菌高产高效技术开发
和银杏、草莓、大姜、大蒜等名优特产技术开发等。累计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
术316项,增产粮食19.14亿公斤,增收棉花50万担,果品2.6亿公斤,瓜菜8亿公
斤。新增农业产值20.5亿元,农业良种化和新技术、新成果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五、“科技兴工”成绩斐然。“科技兴工”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战略
重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成效显著。运用高新
技术对机械、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工业进行了基本改造,培植了高密分析仪
器厂、 美利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和高密市冷冻机厂3个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发达集
团公司等高新技术生长点。

【科技计划】1986年~1996年,全市(县) 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9项。其
中潍坊市级以上152项。 科技拨款192.5万元, 科技周转金138万元, 科技贷款
1.25亿元。高密市(县)级科技计划157项,科技三项经费196万元。其中,工业科
技计划项目134项, 累计新增产值50亿元,利税3亿元。农业科技计划146项,充
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围绕全市(县)农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突出“两高一优”,
实施“科技兴农”,增加收入30亿元。卫生科技计划,以影响人民健康的多发病、
疑难病为重点,实施卫生科技计划29项。

【科技成果】1986年~1996年,全市(县) 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89项。其中,工
业方面161项、 农业方面80项、医药卫生方面39项,其他方面9项。有5项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16项填补国内空白,5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十一年来,表彰奖励
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成果203项。其中获潍坊市级以上各类奖励72项。
市公安局完成的“利用尸体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判定死后经过时间的研究”,填
补国内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专利管理】1986年以来,不断加强专利管理工作。①宣传“专利法”。通过电
视,广播、宣传栏和培训等各种渠道宣传和普及《专利法》知识。1990年~1996
年,举办《专利法》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8600名,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负责
人和技术人员。 ②加强专利管理。 贯彻落实了国家科委、财政部、中国专利局
《关于加强企业专利工作的规定》和中国专利局、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
科委、国务院生产委员会印发的《企业专利工作办法(试行)》、转发了国家有关
部门《关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奖酬提取办法的规定》;把专利
工作做为考核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内容,执行《潍坊市企业专利工作达标内容及
验收标准》,化纤厂、气门咀厂、锻压机床厂等单位验收达标,高密镇和南关村
列为潍坊市专利镇和专利村。 至1996年底,全市累计申报专利285件,已授权的
106件。 推荐实施专利技术180项,增加产值5.8亿元,利税9200多万元,创汇节
汇1850多万美元。切实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积极介入专利纠纷调处工作,
打击假冒专利。 十一年来, 共调处专利纠纷16起,帮助专利权人挽回经济损失
120多万元。

【技术市场管理工作日益规范】 1986年7月,县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成立。1988
年以来,全市(县)先后有35人参加了国家、山东省、潍坊市举办的技术市场管理
培训班,通过考核,获得了不同级别的技术市场管理资格证书。1995年5月29日,
市财政局、地税局、科委以高财企字(1995)19号文件,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
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和技术收入减免税管理的通知》。技术市场管理工作
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曲连喜 刘洪德)

【民营科研机构迅速发展】1990年开始批办民营科研机构。至1996年底,全市民
营科研机构已达51家,从业人员2027人,拥有固定资产2768万元,累计引进、研
究、 开发科技成果234项,涉及机械、纺织、卫生、农业、服装、能源等十几个
行业, 并达到了较高水平。亚盛水利机械研究所研制的LZY系列混凝土构件成型
机,填补国内空白,被水利部列为1996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李进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