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情开拓进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5&rec=647&run=13

坊子区辖坊子、 荆山洼、埠头、清池、车留庄、沟西、穆村、眉村8镇和涌
泉乡、 坊城街道办事处、省级凤凰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共278个行政村, 总人口
24.3万人, 总面积361.7平方公里。1996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27亿元,比上年增
长13.4%;工农业总产值65.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3008元,比
上年增加599元; 财政总收入12463万元, 比上年增长2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10.96亿元,人均达到4509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50.6%和50.7%。全区9处乡镇全部
达到小康标准,有249个村建成小康村,占全区总村数的89%。
一、工业生产速度、效益持续稳定增长。1996年,坊子区全面实施“工业立
区”战略,牢牢把握“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推进
两个转变为目标,加强了骨干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的发展和关键措施的落
实。围绕培植骨干企业,重点抓了坊子酒厂、建筑陶瓷厂、水泥厂、动物药厂、
工模具总厂、物资总公司、粮食总公司等利税大户和60处乡镇企业,使其成为全
区经济的主导。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植拳头产品,进一步拉长了板桥系列酒、
卫生瓷、出口服装、水泥、动物药品、增压器、内燃机配件、摇窗机、沙发家具、
出口铸件、加工食品等产品的优势。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继续加大对企业
的投入,完成了水泥厂扩产一期工程、奥士美火腿生产线、丰元面粉生产线、荆
山洼搪瓷、泰昆钢瓶、蒙潍钢瓶二期工程、鲁宁钢丝、绝缘纸、农用车前桥等一
批重点项目,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以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为
契机,重点加强了企业的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现场管理,大力推广了邯钢经验
和倒逼成本管理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1996年,全区工业企业
发展到2822处, 完成工业总产值61.7亿元,比上年增长39.6%。乡及乡以上独立核
算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实现利税2.85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26.7%、31.6%和14%。其中区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8.6亿元,比
上年增长42.6%; 乡镇企业完成产值53.1亿元,比上年增长40%;有47处乡镇企业销
售收入过千万元,有50家乡镇企业利税过百万元。全区有8处区属企业被认定为市
级管理达标企业。全区新上、技改、扩建项目268项,投入资金7.2亿元。有5处企
业被省列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生长点企业。
二、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1996年,在遭受特大风雹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
全区农业仍然取得好收成,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粮食总产达到16.075万吨,比上
年增长3.63%, 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调整种植
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蔬菜、花卉、黄烟、棉花、瓜果等经济作物。新建蔬菜、
食用菌、花卉种植小区34个, 建温室大棚780个,总数达到1200个。坚持“一手抓
工业,一手抓养殖业”的工作思路,把以肉鸡、生猪为重点的养殖业作为促进农
村多种经营生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种养加(工)、
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全区出栏肉鸡940万
只、 出栏生猪13万头,畜牧业产值达到2亿元。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72.5亿元,
比上年增长37.5%。 全区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肉类、粮食加工龙头企业8家,
年加工肉鸡达1.5万吨、 猪肉1万吨、面粉3万吨。建成年出栏万头猪的大型养殖
场3处、年出栏25万只鸡的大型养殖场5处。以推广应用酵素技术为重点,继续大
面积推广了作物良种、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立体种植等增产增收技术,
增加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996年, 全区农村经济总收
入达到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三、市场建设成效显著,第三产业迈出新步伐。围绕建设“半岛商贸城”的
总体战略,坚持走以产业促市场、以市场兴产业的发展路子, 通过完善服务配套
政策,加快了各类市场特别是钢材、汽车、沙发家俱、塑编包装、建材、煤炭等
六大市场的建设步伐,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市场的繁荣,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国合商流企业坚持走以工促贸、以贸补工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发展
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加快商业网点建设速度, 力促商品流通总量扩张,大三
产格局基本形成。进一步优化了以自主决策、自由组合、自己投资、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为特色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内外部环境,采取加强服务、政策
促动等措施,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到1996年底,六大市场经营业户已达
6350户,完成销售额24.2亿元,其中省级钢材市场、省级汽车交易市场分别完成
销售额4.53亿元和3.6亿元。实现商品零售总额7.7亿元,比上年增长29.6%。第
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1亿元, 比上年增长8%,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1.5%。个体私
营企业发展到8921户,比上年增长5%;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6.2亿元、利税2.9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50%;固定资产过百万元的个体私营业户289家,过千万元
的23家,利税达百万元的44家。
四、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外经外贸取得新成绩。按照“三外并举,外资突破”
的思路,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积极组织参加了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青交会、
马来西亚山东商品交易会等一系列国内外大型经贸活动。制定了《优化利用外资
软环境部门责任制》,优化了利用外资环境,拓宽了利用外资的领域和渠道,办成
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利用外资项目,促进了利用外资的发展。在外贸出口上,以构筑
大经贸格局为目标,在加强原出口创汇企业、出口专厂建设的同时,加大了开拓国
际市场的力度,全区综合出口创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1996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
13家,合同利用外资额916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倍;实际利用外资1440万美元。
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72897万元,比上年增长25.3%;三资企业出口创汇2422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32%。外经工作发展迅速,输出劳务33人,创汇13.25万美元。坊子工贸
实业总公司获自营出口权,打开了坊子区产品直接出口创汇的通道。
五、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显著改善。1996年,城区基础设施
投资4359.1万元, 是建区以来最多的一年。新修城市道路2.35万平方米;完成了
市外环路坊子段、北海路南段、潍胶路坊子段的拓宽铺油;完成了凤凰大街向东
与市外环路的连接。老城区完成建设投资169万元, 道路被覆、补坑面积6.9万平
方米。按照市委、市政府“四区一体”、加快与市中心连接、建设现代化大潍坊
的战略部署, 以产业园开发为重点,加快了新区建设步伐。到1996年底,产业园基
础设施投资达到1.8亿元,实现了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排水设施和场地平整
的“五通一平”。园内道路七纵九横框架基本形成, 共铺设沥青路面15条、45公
里、60万平方米;修筑大小桥涵16座;建成了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供水站,铺设输
水管道18公里;新架设高压线15公里, 园区11万伏变电站正在建设中。邮电大楼
已开工建设,计划1997年建成。区机关综合办公大楼已于7月份投入使用。机关企
事业单位到产业园征地的已有81家,开工建设的58家,吸引二、三产业项目达70多
个, 资金额近30亿元。环境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在产业园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计
划1997年投入使用。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目标,兼顾新老城区,巩固和发展了
创城成果, 城区硬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推进农村城市化、加快
城乡一体化步伐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新拓镇村道路面积20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乡镇驻地主要街道投
入建设资金5754万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7.4公里, 累计达到427.2公里,综合好
路率达到100%,提高了小城镇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六、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996年,全区以创建“科技工作
先进区”为动力,进一步加大科技工作开发、宣传和推广力度,科技工作得到进一
步加强。全年完成省级科研攻关项目2项;实施省级星火计划项目4项、火炬计划
2项, 有1项成果通过部级验收;申报专利28项。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区已通过省级
验收。在巩固“双基”成果的基础上,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到100%,高考上线万人比列全市第二名。以开展争创规范化学校活动为动力,教育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区投资2313万元,重点规划建设的新四中、
实验学校已基本完成, 教学条件和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以落
实“三为主”、推行“三结合”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6‰,计划生育率、
晚婚晚育率明显提高。卫生工作以巩固农村医疗一体化管理为目标, 乡村医疗条
件进一步改善, 城乡预防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广播影视工作在完成光纤网一期
工程的基础上,加大普改力度,有线电视实现了中央、省、市、区、乡镇5级联网,
在全区启用了电视会议系统, 有线电视进网户数达到4000多户。民政工作先后被
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双拥工作省级先进区”和“军人安置市级先
进区”称号。土地管理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审
计监督力度加大。劳动、人事、矿管、民兵、文化、体育、保险、老龄、档案、
统计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