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财政局局长刘伟在潍坊市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5&rec=4&run=13

关于潍坊市1996年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7年
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1997年2月23日在潍坊市第十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潍坊市财政局局长刘伟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199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7年
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一九九六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996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认真贯
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开
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的成就。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
财政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汇总市县两级人代会批准的全市1996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190403万元,市
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市级1996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40350万元。 在
收入预算执行过程中,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超收目标,各级加强了财源建设
和税收征管,加上农业税因粮食提价增收等因素影响,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较
大。1996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0721万元,占预算的110.7%,比上年增长
31.1%(含中央“两税”增长23.2%)。工商税收、农业税、企业所得税等都全面完
成预算,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其中,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531万元,
占预算的105.4%,比上年增长19.1%(含中央“两税”增长16.2%)。分项目看:工
商税收31554万元, 占预算的104.8%,增长18.4%,其中个人所得税增长58.3%;
企业所得税3519万元,占预算的92.7%,下降20.5%;排污和水资源费收入1483万
元,占预算的109.9%,增长13.9%;教育费附加收入1758万元,占预算的91.3%,
增长4.1%;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3014万元,占预算的111.6%。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汇总市县两级人代会批准的全市1996年地方灶内支出预算为213492万元,市
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市级支出预算为45800万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由于收入大幅度增长,地方财力相应增加,全市实际支出也有较大增长。1996年,
全市完成财政总支出265299万元, 占预算的111.3%,比上年增长27.7%。其中,
地方灶内支出240883万元, 占预算的112.8%,比上年增长26.3%。在以上财政支
出中,市级财政总支出58816万元,占预算的106.7%,比上年增长17.4%。其中,
地方灶内支出48240万元,占预算的105.3%,比上年增长13.9%。分项目看:基本
建设支出7412万元,占预算的109%,下降5.1%;企业挖潜改造支出6520万元,占
预算的100%, 与上年持平;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58万元, 占预算的100%,增长
52.7%; 支农支出1610万元, 占预算的100.3%,增长21.9%;农林水事业费支出
1724万元, 占预算的104.2%, 增长17%; 城市维护费支出3690万元,占预算的
99.5%, 增长15.5%;文教事业费支出4900万元,占预算的113.4%,增长28.8%,
其中, 教育事业费3116万元,占预算的111.3%,增长33.7%;抚恤和社会救济事
业费支出622万元,占预算的154.3%,增长72.8%;行政管理费支出4434万元,占
预算的104.6%,增长19.3%;公检法支出2019万元,占预算的124.3%,增长42.3%;
环保水资源费支出1337万元,占预算的99%,下降10%;教育费附加支出1322万元,
占预算的97.9%,增长8.6%;其他支出4694万元,占预算的97.1%,增长9.4%。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加中央税收返还,再减去各项
结算和上交后,全市当年共有地方财力241122万元,与当年地方灶内支出相抵后,
当年结余239万元, 累计结余3361万元。市级及12个县市区全部实现累计收支平
衡,其中,市级当年结余116万元,累计结余999万元。至此,我市已连续10年实
现了累计财政收支平衡,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和财政赤字全部解决。十年财政平
衡表明: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市财政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一是财政实
力不断壮大。全市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由1987年的6.9亿元和5.3亿元增长到1996
年的36.6亿元和26.5亿元,分别增长4.3倍和4倍。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进一步
增强了政府对经济和事业发展的调控能力。二是新财政体制运转正常。分税制财
政体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为财政工作的
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表明我市新财政体制的运作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三
是财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财源建设总体思路,进一步加
大财源建设措施,促进了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和财政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财源
渠道拓宽, 潜力不断增强。 1996年我市农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达到
12.8%, 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来自非国有经济的收入比重继续提高,第三产业
成为新的财源增长点。四是财税工作环境越来越好。各级党委、人大对财税工作
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注重发挥财税对经济发展的监督、引导作用,社会各界
也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财税职能作用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
各位代表,1996年预算执行情况是近几年来比较好的,收入进度一直快于支
出进度,人员工资及时发放,农业、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和重点建设项目得到
保证。这是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度健康发展的综合反映,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
果,同时也是各级党委正确领导、各级人大加强监督以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密
切配合的结果。各级财税部门在过去的一年里,围绕经济,立足长远,着眼全局,
积极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财税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收支管理,确保财政平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及时向市委、市人
大汇报财政经济运行情况,提出争取实现超收、确保财政平衡的目标,并将增收
任务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各级财税部门加强税收征管,不断改进征管手段,提高
征管水平,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认真组织开展财税大检查,查出违法违
纪金额6557万元,已入库6301万元,严肃了财经法纪,增加了财政收入。认真贯
彻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抑制不合理支
出,在优先保证农业、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的同时,集中财力保证了污水处理
厂、小清河治理、潍坊港扩建、高专综合楼、博物馆、人民医院综合病房大楼、
市区煤气供应等重点建设项目。为配合“管理效益年”活动的开展,制定实施了
一系列节支办法,对抑制公务费等行政管理费的过快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加强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对财政周转金实行集中管理,对重大支出项
目实行专人跟踪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立足振兴财政,深化地方财源建设。市委、市政府对地方财源建设非常
重视,提出把财政收入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各级经济发展状况的
重要指标,在全市上下形成了“经济发展看效益,效益大小看贡献,贡献大小看
上交”的共识,为巩固和扩大财源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各级财税部门进一步拓
宽思路,明确目标,加大扶持力度,财源建设取得良好效果,12个县市区财政总
收入全部过亿元,8个县市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
三是整顿财务会计秩序,优化经济环境。在全市广泛开展对会计工作秩序和
企业财务整顿活动,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企业财
务会计管理的意见》,召开全市财务会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财务会计管理
和整顿财务会计秩序的工作措施,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重视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的新
局面。同时,组织力量对全市预算外资金进行彻底的清理检查,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改进了管理方式。市人大常委会专门通过《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监督管理的决
议》,市政府相应发布《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为管理好预算外资
金提供了制度保障。
各位代表,1996年全市财税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应当看到还存在许
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运行质量不高,部分企业生产
经营困难,亏损加大,效益下滑,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加。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仍
很突出,支出增长过猛,铺张浪费现象还比较普遍,建设性资金非常有限。三是
税收流失问题仍然存在,偷税、逃税和抗税事件还时有发生。四是预算外资金管
理、财务会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我
们的高度重视,研究新思路,采取新措施。
二、一九九七年财政预算草案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国民经济计划,
1997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
神,紧紧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认真落实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优化经济结构,
强化税收管理,保持财政收入较快增长;调整支出结构,控制经常性开支,加大
重点支出保障力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
全面进步。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我们拟定了1997年市级预算草案,
并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代编了县级预算。考虑到近几年我市财力虽然增加较多、
人均财力却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实际,在编制预算时,认真贯彻适度从紧的
财政政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从
紧从严控制经常性支出,在保证工资等基础性支出的同时,集中财力保重点,妥
善解决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办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实事。
(一)全市总预算草案
1997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安排24865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含中央“两税”
增长16.6%),这基本上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主要收入项目的安排情况是:
工商税收148182万元,增长20.1%;农业四税29520万元,增长9.8%;企业所得税
41553万元, 增长18.5%;排污和水资源费7394万元,增长14.6%;教育费附加收
入6342万元, 增长21.1%;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5626万元,增长9.8%;其他各
项收入12671万元,增长12.1%。
1997年, 全市灶内支出安排27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主要支出项目的
安排情况是:基本建设支出8600万元,增长3.4%;企业挖潜改造支出13500万元,
增长3.8%;支农支出10421万元,增长15%;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551万元,增长15
%;城市维护费支出16880万元,增长13.2%;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98620万元,增
长13%,其中教育事业费77740万元,增长15%;行政管理费支出37038万元,增长
5.8%; 环保和水资源费支出7394万元, 增长13.3%;其他支出15542万元,增长
3.4%。总预备费8200万元,占当年支出总额的3%。
(二)市级预算草案
1997年, 市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48060万元, 比上年增长13% (含中央
“两税”增长10.3%) 。主要收入项目的安排情况是:工商税收36340万元,增长
15.2%; 企业所得税3050万元,下降13.3%;排污费收入1500万元,增长67.4%,
增长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四区排污费收入上划市级, 同口径比较增长11.6%;教育
费附加收入2110万元,增长20%;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2700万元,下降10.4%;
其他各项收入4610万元,增长10.3%。
按分税制体制初步匡算, 市级当年共有地方财力52600万元。据此,1997年
地方灶内支出安排52582万元, 比上年增长9%。主要支出项目的安排情况是:基
本建设支出7700万元, 增长3.9%;企业挖潜改造支出6520万元,与上年持平;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526万元, 增长14.8%;支农支出1771万元,增长10%;农林水
事业费支出1800万元,增长4.4%;城市维护费支出3935万元,增长6.6%;文教事
业费支出5400万元,增长10.2%,其中教育事业费3580万元,增长14.9%;抚恤和
社会救济事业费658万元, 增长5.8%;行政管理费支出4434万元,与上年持平;
环保水资源费支出2150万元,增长60.8%,同口径比较增长33.3%;教育费附加支
出1400万元,增长5.9%;其他支出4563万元,下降2.8%。总预备费1600万元,占
当年支出总额的3%。
以上是全市总预算及市级预算盘子,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是平衡的。由
于目前有些县市区人代会尚未召开,将来经过同级人大批准的预算可能会有变化,
待确定后再汇总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完成一九九七年财政预算任务
1997年是承前启后非常关键的一年,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将为经济发
展带来更大的活力,顺利完成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为此,
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
加强财政管理,坚持依法理财,确保预算任务的完成和财政收支平衡,促进我市
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一)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通过加强财源建设,积极
推进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把有限财力用于优化经济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我市优
势明显的特色经济。首先,增加农业投入,确保农业稳步发展。要牢固树立支持
和保护农业的观念,确保预算内支农支出的增长。财政支农的重点要放在改善农
业的基础条件、科技兴农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促进农业不断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落实各项
政策措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落实好“贷改投”等优惠
政策,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集中资金,着力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国有小企
业改革以及企业技术改造。从培植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抓起,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优先支持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技改项目,杜绝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走内涵
和集约发展的路子,为财政收入的高速持续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加大存
量资产调整力度,不断提高存量资产的社会贡献率。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
续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努力调整优化存量资产结构,促进资产合理流动和
优化重组,鼓励企业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使存量资产发挥更大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继续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考核工作,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的
运营效益。
(二)落实适度从紧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预算必须量入为出,
先保吃饭,后搞建设。要进一步严格预算约束机制,大力控制人员编制,规范经
费供给办法,努力压缩会议费、电话费、接待费、出国经费,把该压的坚决压下
来。 会议经费、出国经费等要确保压缩10%。继续严格控制集团购买力,对违反
国家控购纪律的行为要严肃查处。改革财政支出管理办法,逐步采取“以奖代补”
的经费分配管理方式,把增加经费与发展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增收节
支积极性。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努力使财政支出与财力水平相适应。
(三)完善制度措施,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
《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监督管理的决议》,坚决把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严
格财经纪律,制止乱支滥用问题,尽快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第二预算”,与
预算内资金统筹结合,集中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尽快制定预算外资金会计
核算制度和帐户管理制度,完善票据管理和收费稽查制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
办法,逐步建立起收支有据、用之合理、调度灵活、运筹有方的预算外资金管理
新机制。
(四)转变财政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需要,财政支持经济的重点,要逐步向宏观调控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方
面转移。一是严格执行财税政策,促进公平竞争。要搞好《会计法》、《预算法》
等财政法规的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财政法制意识,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的自觉
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规范各项财税政策,严格税收征管,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切
实做到依法征税、依率计征,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二是狠抓财务会计管理,带动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财务会计秩序整顿活动,完善企业
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会计约束机制。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和
指导,继续开展以强化基础管理和依法建帐为中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活动。
积极推广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健全社会
监督体系,逐步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审计制度。重视财务会计培训,制定
实施培训规划,尽快在全市形成一支业务素质高、政治原则性强的财会专业队伍,
为财经秩序的优化和财经执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
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从今年开始,用个人所得
税新增部分建立企业帮困基金,重点用于企业解困。努力做好医疗制度改革的试
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同时要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
理和监督,健全规章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增值。
(五)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夯实财政发展基础。乡镇是财政经济发展的基础环
节,今后要把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放到突出位置,进一步增强乡镇财政的自给能力,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建立有效的激
励机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乡镇财政经济上新台阶,争取到“九五”末,全市
所有乡镇财政收入全部过100万元。 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经济发
展、有利于壮大基层财政实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乡镇财税体制,调动乡镇组织
收入、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切实把乡镇财政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我市财政
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财税工作水平。要从政策上、资金上进一
步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
力量,大力支持关系全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提高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同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财税干部队伍建设,提
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
事业心,熟悉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廉洁勤政、严守法纪的高素质的干
部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财税管理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各位代表,1997年财税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按照“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
进”的要求,继续发扬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努力完成1997年财政预算任务,夺取两个文明建设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