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1996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5&rec=23&run=13

潍坊市统计局
一九九七年三月十五日

1996年,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抓
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
运行质量,使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实现了“九五”
计划的良好开局。据测算,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2.4%。 其中,第一产业143亿元,第二产业289亿元,第三产业198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14.6%和13.4%。
一、农业
1996年,全市围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两大目标,全面实施农业
产业化战略,积极培植农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大以种子工程和农业
新技术推广为重点的科技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种植业战胜了干旱、 风暴等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539.6万
吨, 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总产3.4万吨,下降5.1%;花生总产11.13万吨,下
降16.6%;烤烟总产5.98万吨,增长53.3%;蔬菜总产658.1万吨,增长17.5%;
水果总产83.7万吨,增长15.4%。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 1996年末全市实有林地面积达299.8千公顷,其中当年
造林合格面积21.7千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1%。
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全面增长,经济效益有所
提高。1996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22.67万吨,增长6.6%。其中猪肉38.13万吨,
增长16.6%; 牛羊肉10.49万吨,增长21.8%;禽肉71.93万吨,增长0.4%。牛
羊奶产量10.8万吨, 增长15.8%;禽蛋产量44.88万吨,增长46.8%;肉猪出栏
486.56万头, 增长14.4%;大牲畜年末存栏140.79万头,增长7.3%;猪年末存
栏305.1万头, 增长2.3%; 羊年末存栏230.08万只, 增长37.4%; 家禽存养
15036万只,增长20.4%。
渔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水产品产量达29.1万吨,增长14.3%;其中海水产
品24.78万吨,增长16.6%;淡水产品4.32万吨,增长3.1%。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
动力达479.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5%,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60.86万千瓦,
增长1.1%;农村用电量达22.66亿千瓦小时,增长8.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
47.14万吨,增长7.4%;年末耕地面积702.59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97千公顷,
增长0.3%。全市农田基本建设用工1.08亿个,完成土石方1.4亿方。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速壮大产业规模,一
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
了新的产业发展格局。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经济更加繁
荣。

二、工业
1996年,全市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施“双十工程”为重点,积极培
植企业集团,广泛深入地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和经
济效益的提高。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1996年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完成增加值156.7
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49亿元,增长24.2%;集体
经济完成增加值75.4亿元,增长27.6%;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32.3亿元,
增长31.7%。按轻重工业分,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为92.7亿元和64亿元,
比上年增长35.8%和17%,轻工业比重工业快18.8个百分点。
产品结构继续向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调整优化。主要能源、原材料产品平稳
增长,机电投资类产品增势强劲,适销对路的消费品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量如下:

1996年 较上年±%
原煤(万吨) 242.9 28.9
发电量(亿千瓦时) 49.1 -0.6
生铁(万吨) 22.7 -24.1
钢(万吨) 4.3 -13.7
钢材(万吨) 14.8 43.7
水泥(万吨) 397.4 6.1
硫酸(万吨) 8.3 -0.2
烧碱(万吨) 6.6 21.3
纯碱(万吨) 78.5 9.0
化肥(万吨折纯) 24.5 15.6
合成氨(万吨) 32.9 12.3
农用运输车(辆) 312894 7.4
小型拖拉机(台) 131725 28.5
6160柴油机(台) 3292 -49.6
内燃机(万千瓦) 306.6 -0.1
程控交换机(万门) 56.4 -15.7
微型电子计算机(部) 1987 -48.2
合成洗涤剂(吨) 31482 -34.6
纱(吨) 76492 -7.1
布(万米) 97828 30.1
印染布(万米) 41058 16.4
丝织品(万米) 1243 -53.4
原盐(万吨) 470.6 -29.2
卷烟(万箱) 38 持平
饮料酒(万吨) 45.8 12.0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 62.4 28.1

产销衔接逐步好转。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4%,
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其中轻工业为97.0%,重工业97.8%。在各种经济类
型工业中,国有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9%,集体工业为96.7%,其它类型工业为
98.5%。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996年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
指数为113.3, 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22亿元,
增长22.3%;实现利税53.3亿元,增长32.9%;其中利润22亿元,增长35.1%。
从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六项指标看, 产品销售率为97.4%,提高0.7个百分
点; 资金利税率为11.3%,提高0.6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率为4.4%,提高0.44
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为25.5%,提高1.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5674元
/人,增长19.9%;平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04次,比去年减少0.02次。
技术进步迈出新步伐。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完成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1.7%;
开发完成填补市内空白以上新产品608项, 新产品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增长20.4
%和20.5%。
企业改革加快,规模经济取得新进展。全市工业坚持改革与调整紧密结合,
先后对15家县属以上企业实行了兼并联合,9家县以上企业依法破产。到1996年,
全市县以上重点骨干企业集团已发展到47家, 成员单位400多个;全市销售收入
过亿元或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129家, 其中有10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或利税过
亿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99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29亿元,比
上年增长9.1%;其中国有经济投资30.38亿元,增长0.5%;城镇集体经济投资6
亿元, 增长42.5%;农村集体投资44.28亿元,增长3%;城乡个体投资32.05亿
元,增长17%;其它投资11.54亿元,增长109.1%。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基
本建设投资24.29亿元,增长5.8%;更新改造投资14.6亿元,增长10.6%;房地
产开发投资4.3亿元,减少13.6%;其它经济投资11.25亿元,增长34.9%。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县以上投资中(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
农林牧渔业完成0.78亿元,增长85.7%;工业建筑业完成28.44亿元,增长2.4%;
商业、运输邮电业完成6.4亿元,增长37.3%;住宅投资完成5.45亿元,增长4.2
%;其他投资完成9.07亿元,增长40.6%。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较为顺利。 1996年全市实施的17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6.8
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64.4%。潍坊港引堤工程、青临铁路、人民医院综合病房
楼、新立克1.38万吨高级聚脂薄膜、市级机关办公大楼、生物技术开发区衣糠酸
等项目的资金到位及进度都基本达到了确定的目标,其它一些项目和前期项目都
有了新进展。
建筑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亿元,
增长12.1%。 国有和县以上集体建筑施工企业共竣工房屋395.4万平方米,房屋
竣工率为13.8%,国有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37945元/人。实行投标承包的单位
工程有955个,面积242.3万平方米。

四、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1996年全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输能力不断
提高,客货运输量增加。据交委统计,到1996年底,全市营业性车辆达5.5万辆,
新增营业船舶11艘、 1.39万吨位,年末达到58艘、8.5万吨位。全年完成货运量
6731.6万吨, 货运周转量46.4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17.1%,其中
公路完成货运量6602.6万吨,货运周转量33.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8.9%和5.0%;
水上运输完成货运量129万吨,货运周转量12.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6%和68.9
%。 全年完成客运量2469.4万人次, 客运周转量14亿人公里, 分别增长7%和
13.2%。航空运输完成客运量3.8万人次,货运量230吨。港口吞吐量达74万吨。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突破。潍坊港扩建引堤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青临地
方铁路铺竣, 潍坊机场二期工程全面完成,新增6条国内航线,潍坊港继羊口港
后,第二个实现二类口岸对外开放。公路网络建设有了新进展。1996年全市拓宽
改造了5条干线路段, 完成了41个县乡公路项目,新建、改建大中桥梁16座,新
建环城路30.6公里, 新增公路里程428.7公里。到199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达到6948.2公里(不含乡村路),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43.8公里,综合好路率
为89.6%。
邮电通信发展较快。 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5亿元,增长27.7%;邮政储
蓄年末余额达16.3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市内电话用户达到19.2万户,增长
33.8%,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4.67万户,增长43.1%;农村电话用户达9.45万户,
增长73.2%; 无线寻呼用户9.7万户,增长59%;移动电话用户2.96万户,增长
96.5%;全年新增长话电路938条,达到4540条;新增市话程控交换机容量6.6万
门,农话程控交换机容量3.5万门,分别达到29.33万门和18.3万门。

五、国内贸易
1996年,全市以建设“半岛商贸城”为重点,立足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
发展大贸易,积极扩大商品销售。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4亿元, 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县及以上消费品零售总
额95.7亿元, 增长8.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98.7亿元,增长27.5%;按经
济类型分,国有经济零售额为41.5亿元,比上年下降13%;集体经济零售额36.5
亿元,增长2.5%;其它经济零售额116.4亿元,增长41.2%。
各行业零售额全面增长。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7亿元,增长15.3%;
餐饮业零售额15.4亿元,增长43.9%;制造业零售额31.3亿元,增长25.2%;其
它行业零售额为30.7亿元,增长8.9%。
集贸市场繁荣活跃。截止到1996年底,全市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已发展到1220
处,比上年增加44处,其中消费品市场1180处,生产资料市场40处。年交易额过
亿元的市场达到27处。 全市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98.1亿元,增长30.2%;
其中城市102.2亿元,增长21.1%;农村95.9亿元,增长41.4%。

六、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
1996年,全市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据
海关统计,全年外贸进口总额35743万美元,增长15%;外贸出口额70379万美元,
增长18%。全市出口创汇9.22亿美元,增长35%。自营进出口异军突起,目前全
市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111家, 比上年增加42家,出口创汇3.55亿美元,
增长46.2%。
利用外资的层次进一步提高。 全市新签利用外资项目448个, 合同外资额
7.01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外商投资项目趋向大型化,外商投资企
业的平均规模由上年的225万美元提高到275万美元;生产性项目所占比重达88%,
比上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3550万美元,
外派劳务1321人, 分别比上年增长12.8%和1.5%。期末在外人数1989人,增长
32.6%。全市在海外新办各类企业23家,新增对外投资603.4万美元。
对外交往和旅游业进一步活跃。在与美国普韦布洛市、德国弗赖辛地区、日
本日向市、韩国安养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基础上,又与多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及社会
团体、 经贸组织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 1996年全市共接待境外宾客3769批,计
15024人次,比上年增长13.7%,创汇438万美元,增长50.5%。全年共派出招商
引资、 考察访问、洽谈贸易团544批、1539人次,出访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
旅游发展迅速。 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68万人次,创社会经济效益16.2亿元,分
别增长16%和29%。

七、财政金融
1996年,全市围绕全年财政收支平衡目标,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预算约
束,严格支出管理,财政增幅较大。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6.6亿元,比上年增长
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21.1亿元,增长31.1%。财政支出26.5亿元,比上年
增长27.7%。按分税制体制计算,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全部解决粮食政策
性财务挂帐和财政赤字。至此,我市已连续10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形势进一步好转。1996年,全市贯彻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强化金
融监管, 取得明显成效。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335.7亿元,比年初增加67.5亿
元;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7.5亿元,增加11.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7.8
亿元, 增加55.3亿元。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02.5亿元,比年初增加50.2亿元;其
中短期贷款余额237.4亿元,增加40.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9.2亿元,增加2.8
亿元。全年银行现金收入751亿元,增长20.8%;银行现金支出为735.9亿元,增
长21.6%;收支相抵货币净回笼15.1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1996年末,共承担保险总额519.7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全年完成保费收入43629万元,赔款18459万元。

八、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兴市取得新进
展。 科技实力有了较大提高。1996年全市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298项,增长25.7
%,其中有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20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70项达到省内先进
水平;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58项,获省星火奖17项。诸城、
寿光、安丘、青州四市进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有7个县(市区) 成为全国科技
工作先进县。
科技计划实施取得新进展。全市共实施科技攻关、星火、火炬、新产品试制
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65项,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列入省各类科技计划196项,
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43项,并有3项列入国家“863”计划或国家“九五”重大
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全市实施国际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12项,组织国际间企
业中介合作项目14项。 认定技术合同2042项, 合同金额1.68亿元,技术交易额
7216万元。专利申请3257件,授权2483件,实施1443件。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78家, 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25处,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已达350多种,年产值达50
亿元。全市各类科技机构累计发展到1547处,其中国有独立机构25处,高等院校
机构28处,厂办机构581处,民营机构913处。民营科技机构及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迅速,从业人员3.32万人,年技工贸收入56.9亿元。
技术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市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528项,主要产
品采标率达40%; 全年检验产品1.3万批次,受检企业覆盖率90%,产品质量检
验合格率达80.5%。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1996年区内续建和新批各类建设项目82
项,总投资2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3.6平方公
里内实现了“六通一平”,6.5平方公里内基本实现了“四通一平”。
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园区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强化项目的引进开发,已
签订合作协议42项,总投资额3.2亿美元。
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工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已达到年产原盐200万吨,纯碱80万吨,溴素2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稳步提
高。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 1996年全市共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总投资4.6
亿元;新增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7.5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178.73公里,煤气管
道6.8公里, 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76吨,供热管道15.1公里;新建、扩建城市道
路长度76公里,新增道路面积167万平方米;安装排水管道79公里、路灯1500盏;
植树111万株,新增公共绿地84.53万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5.9%,用气普
及率达85.71%,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18.4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1.66%,人
均居住面积达10.47平方米。其中,市区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总投资1.8亿元;市政
工程完成投资4037万元,新建、改建胜利东街、胜利西街、虞河路、青年路等10
条道路14公里, 新增道路面积35万平方米; 潍坊煤气第二气源厂累计完成投资
4109万元, 日供气5万立方米的液化气掺混站工程投产运行,日产气10万立方米
的煤气发生炉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0%,城区煤气供应紧张的矛盾得以有效缓解;
潍坊道口热电厂累计完成投资4500万元,增加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
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依法强化
监督管理,促进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年内22家小造纸企业全部关停。1996年
全市工业废水处理率达8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41.5%,工业废水处理达标
率54.2%, 工业重复用水率为84.3%。全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98.68%;城市大
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335微克/立方米。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56.3分贝,道路
交通噪声平均值66.9分贝。全年完成治理污染总投资1.94亿元。日增废水处理能
力8.4万吨。

十、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1996年,全市努力提高教育的整体素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教育
发展良好。全市有普通中学503处,在校生50.4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小学
4271处, 在校生92.1万人,比上年增加3.8万人;幼儿园6380处,在园幼儿22.8
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6.8%。特殊教育学
校12处,在校生2060人。全市12个县市区全面完成了“两基”任务,普及了九年
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稳步提高。全市职业教育积极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积极挖掘办学潜力,优化专业设置,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全市有普通中等
专业学校25处,在校生3万人;职业高中69处,在校生5.7万人。成人教育稳步发
展。全年培训职工人数达50万人次,成人中等学校招生达1.4万人,在校生3万余
人;成人高等教育学校3处,在校生1.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获得长足进展。全市
三所高等学校在校生6874人,政府与企业联办高校--渤海大学招收新生1000人。
民办教育方兴未艾,各类民办学校达160余所。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医德医风有了较大改观。1996年
末,全市拥有各类医院及卫生院1044所,比上年增加36所;医院病床位1.7万张;
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38万人, 增长5%;其中医生11265人,增长7%。农村卫生
工作成绩显著, 全市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乡镇213处, 统一管理率达到
88.5%;全市初级卫生保健达标乡镇40处,占乡镇总数的17%;全市合作医疗覆
盖人口558万人,占农村居民总数的80.1%。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年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和各类展览活动中发表文艺
作品1500多件。成功举办了第13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共举办了20项大型文化
活动。农村文艺舞台空前活跃。全市10个专业剧团送戏下乡,演出近2000场。全
市电影放映单位1045个,放映1.7万场;观众达111.7万人次。文化市场清理整顿
初见成效。全年收缴非法书刊1.6万册,非法音像制品3.5万盘,进一步规范了书
刊、音像制品市场。文物工作取得新成果,青州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的成功发掘,
轰动海内外。
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共举办各类体育比赛1602次,参加人数达30
多万人次。竞技体育成绩显著,我市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共获金牌4枚,银牌3枚,
铜牌1枚,有1人破1项世界纪录,有6人破6项市纪录,9人(队)破12项市年龄组纪
录。

十一、市场物价
1996年,全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控制投资需求和消费
基金的过快增长,整顿流通秩序,强化物价监管,顺利实现了物价控制目标。全
市城镇零售物价指数为106.8,上升6.8%;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109.2,上升9.2
%;其中食品类上升11.3%,衣着类上升9%,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上升2.2%,娱
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9.3%,医疗保健类上升1.7%,居住类上升18.1%,服务
项目类上升7.8%。 在食品类中,粮食上升11%,蔬菜类上升36.4%,肉禽蛋上
升10.9%。
十二、人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99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5110元,比上年
增长17.3%;人均生活费支出为4557元,增长30.3%。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893
元,比上年增长27.4%。
职工队伍不断扩大,工资水平有所提高。1996年末,全市职工总数为77.2万
人, 比上年增长3%;其中国有单位职工50.4万人。在国有单位职工中,合同制
职工26.4万人, 增长4.3%,合同制职工占国有单位职工比重由上年的50.5%提
高到52.4%。 全部职工工资总额42.7亿元, 比上年增长14.4%;职工平均工资
5639元,增长11.4%。
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到1996年底,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投保金
额2.76亿元,有1.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全市投资393万元新建、改建敬老院23
处,448处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对象8061人;全市492处社会福利企业和34家
残联劳服企业安置残疾人员9800人。
计划生育成效明显。 据计生委统计,1996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1.84‰,人口
死亡率为6.19‰,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5‰。全市年末总人口为8237085人,其
中非农业人口1991044人。
附: 各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潍城19.84亿元,寒亭22.5亿元,坊子
27亿元, 奎文12.55亿元, 青州61.6亿元, 诸城72亿元,寿光73.9亿元,安丘
71.48亿元,高密54.01亿元,昌邑48.6亿元,临朐43亿元,昌乐36.2亿元。

注:(1) 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等价值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
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 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正式数字以《潍坊统计
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