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简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4&rec=605&run=13

昌乐镇 位于昌乐县城驻地。 全镇辖5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
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总人口3.4万人。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0亿
元,比上年增长39%;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9.5亿元,比上年增长56.2%;实现财
政收入625.8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比上年增加920
元。
昌乐镇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富民强镇的关键来抓,在全镇掀起“二次创
业”高潮。1995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790户,私营企业发展到81家,个体私营
经济税收达到362万元。大力培植发展珠宝首饰这一主导产业,建成了拥有200个
经营门店,集珠宝、器械、珠宝加工、经营于一体的昌乐珠宝街。大力发展城郊
型农业。到年底,全镇瓜菜面积发展到2.5万亩。庄园经济发展到420多个,总占
地面积3000亩, 开发户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乡镇企业是昌乐镇经济的骨干力
量。1995年镇村企业着重抓投入、上规模、上档次,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镇、
村、 户、联合体企业完成产值61119万元,实现利税6723.1万元。共投放技改资
金3370万元, 新上和技改项目9个。镇福利造纸厂、利惠钢棉有限公司、房地产
开发公司等9家企业和前东村、南关、东肖16个村实现产值过千万元。
党委书记 刘 树* 张润国
镇 长 张卫昌* 王晋成
(赵振伟)

尧沟镇 位于昌乐县西北角。胶济铁路、王潍公路横贯全境, 济青高速公路
临界而过。全镇44个行政村,总人口23307人,总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4.1万亩。
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农业收入3.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300元。储蓄高
峰期人均储蓄4000余元。 1995年度被省政府命名为200个经济综合实力强乡镇之
一。
农工商齐头并进,高速发展。1995年瓜菜面积达4万亩,总收入2.7亿元。另外,
粮食总产51.7万公斤, 棉花1.05万公斤,果品35万公斤。立足资源优势,镇村企业
不断发展, 新上酱菜、蔬菜速冻等项目。镇办企业6处,完成产值6310万元。1995
年投资155.9万元, 镇区扩建30米宽街道3条,共长4.5公里;二层楼店70余处已竣
工,80余处正施工,农民城初具规模。设瓜菜农贸市场3处,年销瓜菜2.5亿公斤,交
易额达3亿元。个体运输户68户, 利税350万元。个体工商户720家,年收入达2440
万元。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小城镇的崛起,农贸市场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各项事业
的迅速发展。投资650万元,对中小学校舍进行了扩建改造,通过了省级达标验收。
计划生育和晚婚率达100%。经市统计部门检查验收, 尧沟镇1995年已达小康生活
水平。
党委书记 刘玉才* 张卫昌
镇 长 赵延平
(胡奎德)

朱刘镇 朱刘镇是潍坊市重点镇之一, 位于昌乐县县城东10公里。全镇辖56
个行政村, 总人口5万人,总面积71平方公里。199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
亿元, 比上年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2508元,比上年增加324元,被县委、县
政府评为“经济强乡镇”。
朱刘镇工业基础雄厚,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全镇有潍坊市属和昌乐县属企业
10家, 乡镇企业302家,形成了以能源、建材、化工、橡胶制品等行业为主的工业
体系, 1995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镇硝酸盐
厂投资565.5万元新上的万吨硝酸钾生产项目,被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
确定为“贸工农出口商品基地”建设项目。镇建筑公司1995年被农业部列入“全
国千家最佳效益乡镇企业”和“全国百家最大规模乡镇建筑企业”之列。通过实
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全镇形成了粮食、棉花、大棚瓜菜、林果、山药等主导
产品, 1995年全镇瓜菜总面积达到1万亩,一村一品、一片一色的产业化经济格局
日趋明显。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抓基础设施建设,镇区
面貌有了较大改观。1995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500多户, 私营企业发展到30
家。程控电话总量达到2500门。教育事业实现了省“两基”达标。全镇政治稳定、
社会安定,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均有了较快发展。
党委书记 王贯忠* 王明亭
镇 长 庞明庆* 王贯忠
(杨金学)

五图镇 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处,辖55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总面积73平
方公里。镇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蓝宝石储量达2.5亿克拉,煤炭4000万吨,膨润
土5000万吨,粘土3000万吨,石灰石5亿立方米,玄武岩10亿立方米。该镇以建设中
国宝石第一镇为目标,大作资源开发文章,促进了经济发展。1995年,完成工农业
总产值8.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农民人均纯收入2805元,比上年增加860元。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镇村企业已发展到37家,初步形成了珠宝、建材、煤炭、
运输四大支柱产业。其中宝石加工机械已发展到1000台,加工宝石110万克拉;镶
嵌户达1000户, 镶嵌各类首饰30万枚;全镇从事宝石开采、加工、镶嵌、销售的
达4500人,完成产值2亿元,珠宝业已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
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1995年粮经比例调整为5∶5,重点发展了烟、棉、
桑、瓜菜、果品等主导产业和产品。其中全省重点推广的李子新品种“乐香李”
已发展到1000亩,产量达到100万公斤,畅销北京、济南等大中城市,是全县的名优
特果品生产基地。
小城镇建设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镇共投资5000万元, 新修和改
造了主街道4条,柏油路面3万平方米。以建设中国的“赞布里”为目标,规划建设
了宝石一条街, 建成第三产业小区3个。新建了邮电大楼,电话容量达到了550门,
镇区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1995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了1350
户,私营企业19家,从业人员达4500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600万元。
党委书记 韩国生* 赵永清
镇 长 张新杰* 吴宪田

(王继辉)

南郝镇 位于昌乐县北部, 全镇辖49个行政村,总面积48.9平方公里,耕地面
积4.8万亩,总人口27762人。199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8235.7万元,比上年
增长15.8%;财政收入完成1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8元,比上年增加428元。
1995年8月撤乡设镇。
镇村办企业发展迅速。全镇现有镇办企业10处,村办企业36处,联办个体企业
1100处, 初步形成了采暖、建材、珠宝加工、建筑、食品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生产
体系。1995年, 全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35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村办以
上企业完成销售额9277万元,实现利税9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12.3%。
农业生产稳步提高。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瓜菜生产
为重点, 进一步确定了西部瓜菜、东部黄烟的种植格局。1995年,完成农业基本
建设投工12万个,投资3089万元,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修防渗渠2000多米,铺设地
下管道1.5万米,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0179.7万元,比上
年增长38.6%; 粮食总产量1500.32万公斤;烤烟总产量36万公斤,总收入243万元;
瓜菜总收入4382万元;果品收入6240万元。全镇共植树10万株,达到全省林网绿化
标准。
党委书记 郝书高
镇 长 王鹏云* 李文清
(李连孝)

北岩镇 位于昌乐县中西部,1995年7月25日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总面积
46.2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人。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3.65亿元,
比上年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2251元,比上年增加500元。
大力发展镇村企业。1995年全镇镇村企业发展到62家, 完成销售收入7528万
元,实现利税939万元;个体私营企业15家,个体工商户1300户,完成产值3800万元。
淀粉加工已发展成为该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德胜食品公司生产的冷冻粉条全
部销往韩国。出口粉条1500吨,创汇120万美元。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发展个
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称号。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 积极发展黄烟、棉
花、 桑蚕、蔬菜、饲养等高效农业生产。1995年,全镇粮食总产1658.7万公斤,
发展大棚西瓜3000亩,大棚蔬菜3000亩,总收入3000万元;全镇大牲畜饲养量达1.2
万头,生猪饲养量达1.5万头,肉食鸡饲养量达200万只,总收入5359万元。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95年共投资300万元,完成中小学的建设改
造, 成为省两基教育达标乡镇。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计划生育率、
晚婚晚育率分别达到99.6%和100%,获县“计划生育一等奖”。
党委书记 崔道胜
镇 长 孙兰信
(刘英才)

乔官镇 位于昌乐县中部,总面积55平方公里,辖48个自然村,总人口28927人。
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3.6亿元,农业总收入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3%
和46%;农民人均纯收入2306元,比上年增加646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经济强
镇”。
镇村企业迅速崛起。到1995年底,全镇镇村企业发展到60多处,完成销售收入
3.8亿元, 实现利税4270万元。其中山东江海集团1995年实现利润1365万元,为国
家贡献325万元,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经济强企业”称号。全镇发展起纸制品、
塑料、造纸助剂、密封材料、服装、建材等40多种主销产品。
传统农业经济进一步优化。1995年,全镇粮食总产达到2145万公斤, 平均亩
产706公斤。黄烟面积7600亩,收入354万元,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黄烟生产先进
乡镇”称号。养鸡大棚发展到270个,年出售肉食鸡60万只,总收入150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形成大发展的局面。到1995年底,个体私营企业达到17家,个体
工商户1520家, 从业人员4600多人。全镇从事运销业的汽车、三轮车、拖拉机等
专业运销工具达1200多台辆, 年收入1000多万元。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发展个
体私营经济先进乡镇”称号。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1995年,全镇共投资450万元,完成镇办中学和小学
改造, 通过了省级“两基”达标验收。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计划
生育率、晚婚晚育率、节育率均达到99%以上。社会治安秩序良好,被县委、县政
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张兰田* 秦舜堂
镇 长 解国全
(梁金瑞 袁洪波)

青龙镇 位于昌乐县西南部,总面积4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万亩,辖34个
行政村, 总人口16527人。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1.4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36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1元, 比上年增加522元。1995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
府批准,撤毕都乡,设青龙镇。
大力开发山区型高效农业。粮经结构调整为4∶6, 新建优质烟、果品、畜牧
三大基地。1995年10月被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山区开发建设“先
进单位” 称号。烟、果、牧三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71%;其中以牛、羊、猪、
肉鸡为主的畜牧业收入318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0%,已成为主导产业。
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现有乐器厂、涂料厂、铝制品厂、矿泉
水厂等6家企业,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与韩国合资兴建了“山东缪斯乐器有限公
司”, 年产电吉它2万把,电吉它音箱3万个,全部返销韩国。建于木鱼石矿区的矿
泉水厂年产3000吨,产品销往吉林、江苏等几个省、市。大胆放手发展个体私营
经济。个体工商户达368家,从业人员1400人;私营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3家。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投入480万元,对中小学配套扩建;基本扫除青壮年
文盲;顺利通过省级“双基”达标验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步入规范化、经常化、
制度化管理轨道;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县前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完善。
党委书记 李乐忠* 刘家祥
镇 长 刘家祥* 孟令杰
(王龙之)

北展乡 位于昌乐县中部,总面积51.6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17256
人。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50.2%;农民人均纯收入2360元,
比上年增加570元。
北展乡是全省最大的粮食、瓜菜良种繁育基地之一。与莱州农科院、山东省
农科院合作,主要繁育玉米、瓜菜良种。1995年繁育玉米种、白菜种等共139万公
斤。种子远销全国各省、市,较普通种植全乡年增收154万元。从外地引进塑料大
棚养鸡技术,全乡已形成年养400万只肉食鸡能力。
乡村企业稳步发展。1995年,乡村企业已达13家, 产品有纺织、淀粉、塑料
等。乐富实业集团公司是中港合资企业,总资产2600万元,注册资本1402万元。乐
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各种塑料袋,年加工能力3000吨,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
地区,1995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 利税300万元, 创汇250万美元;该公司获全国
“外商投资双优企业”, 潍坊海关“信得过企业”等荣誉称号。乐富淀粉有限公
司生产的产品出口泰国、美国等国。以乐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 带动村村
户户搞塑料制品生产, 塑料制品生产逐步成为主导产业。沿昌高路建立了经济小
区。盖起二层以上楼房205间,形成5华里一条商业街,沿街各门店全部主营或兼营
塑料制品,可望3年内形成北方最大的塑料专业批发市场。
党委书记 李克先
乡 长 冯永庆
(刘正义)

北鄌郚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 离县城30公里,总面积40.5平方公里,辖25个行
政村,总人口15986人。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1.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3元,
比上年增加756元。
全乡共有林果面积1.55万亩, 达到人均1亩果,户均3.9亩。1995年果品总产
1500万公斤, 纯收入1500万元,是有名的林果之乡,林果生产成为全乡的主导产
业。畜牧业生产是全乡另一重要经济支柱。到1995年底,共饲养大牲畜4800头,奶
山羊8000只,生猪出栏1.2万头,家禽存栏25万只;畜牧业总收入2700万元,比上年
增长52.5%。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达1047万公斤。全乡个体私营经济和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360家,一路、一区、一带、一园建设初
步形成框架。山区建设通过市政府验收, 被评为先进乡镇。乡村企业通过嫁接、
租赁、承包和股份制改造有了新的发展。圆满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省级达标验收。
党委书记 李正洪
乡 长 曹伦善* 张春雨
(刘福秋)

鄌郚镇 位于昌乐县西南部。境内有潍蒋、潍九、潍荆公路纵横穿过, 镇村
公路四通八达。全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耕地总面
积3.8万亩。1995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7.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亿元,农业
产值2.4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 全镇完成财政收入194.5万元。镇区
实现了街、 路、水、电四通。1000门程控电话地下电缆铺设完毕;镇区内5条主
要街道,铺装率达95%;从镇区腹地穿过的潍蒋路两侧,建成沿街门店430间,成为
“南唐商贸一条街”。
农业产业化进展迅速。全镇围绕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
势产业和主导产业, 农业生产形成两个“三、三、三”的格局,即劳力组合上三
分之一人员从事第三产业,三分之一的人员从事乡镇企业,三分之一的人员从事农
业生产; 土地使用上三分之一为口粮田,三分之一为经济田,三分之一为高效田。
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形成了30∶40∶30的格局。全镇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
农业大作文章,形成西瓜、果品、笤帚、肉鸡四大农业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及鲜活
商品年出口总额2000万元。
镇村企业稳步发展。全镇围绕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抓龙头带动和技术改造,增
强了镇村企业发展的后劲,全镇有建筑、建材、水泥制造、服装加工、开山工具、
铜水嘴、炸药制造、玻璃雕刻、电子产品等工业行业。其中山东水泥厂年生
产能力15万吨, 为潍坊市最大的乡镇水泥厂;潍坊市八四六厂(炸药厂)为中
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民用爆破器材定点生产厂家。
党委书记 张德政* 牛清水
镇 长 牛清水* 张洪泉
(刘东兴)

高崖镇 位于昌乐县南部, 地处昌乐、安丘、临朐3县交界处。1995年9月13
日, 临朐县白塔乡张家楼等7个库区村划入本镇;10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
区划调整后总面积4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5万亩。
1995年,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财政收入175.5万元;
粮食总产量达176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328元,比上年增加700元。邮电事业
发展迅速,新上程控交换机520门,电话机总量389门,居全县第三;实现电话村6个,
为全县第一。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995年底,全镇有个体私营企业10个,工
商业户990户,实现个体工商业收入1050万元。完成镇村企业产值8370万元。文教、
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经省、市、县验收, 全镇教育达到“六配套”标准;
村村建立了卫生室,甲级卫生室达到60%;1995年全镇出生人口231人,人口出生率
为8.92‰,自然增长率2.12‰,计划生育率和晚婚晚育率分别为99.1%和100%。
党委书记 宋元友* 冯永庆
镇 长 刘良嘉
(祝希良)

包庄乡 位于昌乐县最南部。总面积2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455亩,辖23
个行政村,总人口19631人。199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33%;
农村经济总收入85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9元,比上年增加699元。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该乡平原地占80%以上,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
条件得天独厚。1995年,粮食总产1688.4万公斤,人均向国家贡献粮食57.5公斤。
不断调整粮经种植比例,以瓜菜为主导产业。1995年底,瓜菜总面积占总耕地的45
%, 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近2000元。乡村企业发展迅速。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1.79亿元, 比上年增长35%。乡办企业以捻线厂为骨干;私营企业12处,个体工商
户724家;产品主要以合股纱,高、中档系列家具著名。
乡驻地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到1995年底,已投资近20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
建设; 道路、街道硬化、铺装率100%;已开通500门程控电话。教育卫生事业蓬
勃发展。1995年,投资350万元,对全乡中小学进行配套改建,顺利通过省级达标验
收。全乡计划生育率、晚婚率、晚育率均达100%。人口自然增长率1.1‰。
党委书记 韩道兴* 刘树铭
乡 长 卢振山
(刘学坤)

平原镇 位于昌乐县南部。 总面积52.4平方公里, 辖33个行政村, 总人口
29593人。 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亿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2423元,比上年增加475元,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经济强镇”。
镇村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3处镇办企业,23处村办企业和30处个体私营企
业, 拥有制漆、制桶、榨油、印铁、建筑、建材、造纸、酿酒、印刷等十几个主
导产品。乐化集团和建筑公司两处镇办企业跨入了“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
行列。山东乐化集团公司属省级集团公司,辖油漆厂、植物油厂、印铁制桶厂等8
个实体单位, 在省内外设有80个办事处,年产油漆5万吨,豆粕3万吨,印铁2300万
印。1995年完成产值2.58亿元,实现利税2320万元,成为全国油漆行业骨干企业。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实现了吨粮镇,建立了黄烟、棉花、桑蚕、
果品四大种植基地。大姜是该镇特产之一,年种植面积近万亩,远销美国、日本、
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瓜菜成为该镇的主导产品,建有万亩生产基地。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建立了工业区、个体私营经济区、部门行政区和商业
街,二层以上办公楼、营业楼、商住楼80座,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商贸繁荣。
党委书记 王明亭* 庞明庆
镇 长 王生振* 沈孝业
(刘高昌)

红河镇 位于昌乐县南部,总面积5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万亩,辖42个行
政村,总人口30555人。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5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6%和28.6%。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经济强镇”。(1)农业
产业化步伐加快。花生加工发展到近千户,年加工能力扩大到10万吨,形成了主导
产业的雏形;全镇形成了桑蚕、烤烟、瓜菜、林果、畜牧等六大支柱产业, 粮经
比例调整到3.5∶6.5。199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38%。(2)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镇建筑公司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千家乡镇企业最佳经济效
益企业”之一;潍坊三和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成为花生精深加工龙头企业。(3) 个
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260家,私营企业20家,注册资金1000多
万元。(4)小城镇建设有了新突破。镇驻地新建楼房8000平方米,新修公路5公里,
改治了清水河河道1100米, 新建了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肉鸭加工厂。(5)党
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农村党支部和党员中开展了“创两强、促
帮带”活动,调整了13个村支部班子,党的两个作用得到较好发挥。1995年镇党委
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总投资310万元的“两基”教育达标工作,
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党委书记 张书亭
镇 长 薛培利
(王在山)

朱汉乡 位于昌乐县东南部, 辖40个行政村, 总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3.68万亩, 总人口1.7万人。199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2568元,比上年增加1003元。
朱汉乡是远近闻名的苹果之乡。自1984年以来, 先后栽植优质红富士、新乔
纳金等苹果1.55万亩。1995年实现苹果总产量2000万公斤, 收入3000万元。仅苹
果一项,人均收入2000元。苹果生产已成为朱汉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一大优
势。
实施科技战略, 培育和完善了科技领导、科技培训、科技示范和科技推广四
大体系,建立健全了乡、村、户科技推广组织。在苹果生产上,积极推广应用“疏、
甩、更”修剪法、人工授粉、果实套袋、酵素菌肥等30多项新技术。1995年,在
投资34万元上了340亩果园微喷工程的基础上,又与澳大利亚达成联合投资1000万
元安装5000亩果园微喷工程的协议。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科技兴潍先进单
位”称号。
朱汉乡工业生产形成了地毯加工、电器、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行业。
1995年底完成工业产值1.7亿元。现已办成外资企业4处, 地毯厂生产的胶背地毯
和90道男工地毯曾获法国第62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党委书记 刘保泽
乡 长 秦克亭* 杜元杰
(高传孝)

大宅科乡 位于昌乐县中部。全乡辖34个行政村,总面积48.6平方公里,耕地
面积3.9万亩, 总人口1.6万人。1995年, 工农业总产值18550万元, 比上年增长
25.8%;人均纯收入2233元,比上年增加518元。
乡村企业迅速发展, 全乡形成了以地瓜加工、果品加工、肉食加工、建材、
变压器、硫酸铜六大支柱行业为主体的山区工业体系。1995年,全乡乡办企业5处,
村办项目12个, 个体经营工商户570户, 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乡办企业实现利税
279.5万元, 二、三产业总收入85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159.9万元,比上年
增长29%。林果业和畜牧业是全乡农村经济的重头戏。全乡果园总面积4023亩,林
果总收入246.2万元,人均158.5元,比上年增长95%。全乡出栏牛4100头,羊8000只,
出栏肥猪2万头, 出售仔猪4万头,交售肉鸡30万只,畜牧业总收入2043.2万元,比
上年增长50%。
社会治安稳定, 计划生育扎实有效,连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1995年被评为
昌乐县“人口兑现一等奖” 、“潍坊市三为主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投资220
万元,改善全乡中小学基础教育条件,并顺利通过了省九年义务教育达标验收。
党委书记 孟令辉
乡 长 李玉奎
(贾立春)

马宋镇 位于昌乐县城东南30公里处, 辖34个行政村,总面积3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1.9万人。199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3亿元,比上
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2034元, 比上年增加537元。(1)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
高。全镇粮食总产达到1274万公斤,经济作物总收入966.5万元;其中棉花1460亩,
产量6万公斤;黄烟3000亩,收入184万元;桑园面积3000亩,蚕茧产量7.31万公斤;
果品产量35万公斤。年出栏生猪1万头,出栏肉食鸡100万只,畜牧业收入达2000万
元。(2)镇村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现建有冷藏厂、肉食鸡孵化场、拖拉机总装厂、
地毯厂等54家初具规模的镇村企业, 初步形成了以肉食鸡、速冻蔬菜、拖拉机、
地毯和木制家具等产品为主的工业体系。199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2.952亿元。
(3)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兴建了邮电大楼,购进安装了程控电
话交换机,程控电话入村率达到100%。投资280万元,投工10万个,兴建了一座占地
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 集宾馆、饭店、商店、各种摊位于一
体的贸易商场,带动和促进了全镇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到1995年底,
全镇工商户发展到712家,从业人员达到2500多人。1995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评
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吴经功
镇 长 徐培顺* 韩国礼
(唐坤然)

河头镇 位于昌乐县城东南部23公里处,全镇总面积46.9平方公里,辖43个行
政村, 总人口23870人,耕地面积4.75万亩。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2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66元,比上年增加596元。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
农业上新台阶。形成了瓜菜、食用菌、烟棉、林果、畜牧养殖业五大主导产
业。1995年全镇生产食用菌3540吨,收入1852万元,被潍坊市列为食用菌生产基地。
3.5万亩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镇有镇办企业10家,固定资
产4.8亿元, 形成了造纸、 木制品、机械制造、电子点火制造等骨干项目, 利税
1940万元,村户联办企业发展到662家,产值2.22亿元。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镇内道路全部硬化, 沿主街道建设二层以上造型各具
特色的商业楼和集贸市场。投资100多万元, 开通500门程控电话。促进第三产业
和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960万元, 个体工商户
1250户,收入4880万元。
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95年全镇投入教育资金380多万元,对中小学进行
了建设配套,通过省政府验收达标。计划生育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全镇计划生育
率、晚婚晚育率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2.5‰。
党委书记 高瑞祥
镇 长 周建华
(陈兴元)

阿陀镇 位于县城东南部, 全镇辖45个行政村,总面积49.5平方公里,耕地总
面积47991亩,总人口24213人。199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63亿元,比1994
年增长64.1%;农民人均纯收入2269元,比1994年增加769元。
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1995年,全镇粮经比例调整为4∶6,建立了桑蚕、
瓜菜、林果、黄烟四大支柱产业和粉皮加工业一个主导产业。全年加工地瓜、豌
豆、绿豆淀粉1200万公斤,完成纯收入3000万元,产品畅销整个胶东市场。全镇个
体私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1995年,全镇各类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发展
到5处,个体工商户达到1200户。
在省设计院专家、工程师的帮助指导下, 对小城镇建设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近
期和长远规划, 沿省道胶王公路两侧开辟了一处占地200亩的个体私营小区,小区
内已建成二层以上高标准商品楼32处, 各类服务门店100多处,总投资达500万元,
1995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经济快速增长先进单位”称号。
基础教育条件改善。 1995年投资140万元新建一座建筑面积2560平方米的高
标准中学教学楼,全部达到“六配套”标准,顺利通过了全省基础教育达标验收。
全镇社会秩序稳定, 1995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
位”和“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党委书记 于观亮
镇 长 宋智勇※于立民
(赵钦增)

王俊乡 王俊乡位于昌乐县东南角, 总面积33.5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总
人口12828人。1995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9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7元。
全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1)大力发展以果园、瓜菜为主的高产高效农业,到
1995年底,全乡粮经面积已由过去的5∶5调整为4∶6, 新发展果园2000亩, 瓜菜
3000亩,全乡农业形成了林果、瓜菜、花生、食用菌等六大经济支柱产业。(2)狠
抓了以养殖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1995年全乡养殖业一项收入达1137万元。(3)
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投资近百万元,投工5万个,铺设防渗渠道1.5万米,扩大水浇面
积5200亩。(4) 昌乐县车圈厂与乡电子事业部、天津南开大学等联合生产的电力
负荷计控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1995年,车圈厂实现利税160万元。(5)乡里连续
两年外派18名劳务人员在俄罗斯种植瓜菜,开创了省、市赴俄种菜的先例。(6)第
三产业发展迅速,在胶王路和烟汕路交汇处建立“T”型经济走廊,全乡发展饮食、
加工、批发、零售、收购、运输等各类工商户1650多家。(7)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
显著, 信访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计划生育率、晚婚晚育率均达到
100%。(8)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投资210万元,完成省、市“两基”教育达标。
党委书记 郝承德
乡 长 周瑞宗
(刘学祥)

崔家庄镇 位于昌乐县东南部, 北距县城35公里,东与坊子接壤,总面积43.3
平方公里, 总人口20562人。199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06亿元,比上年增
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比上年增加535元。
加大投入,大力发展镇村企业。1995年全镇共投入2000万元,用于镇村企业技
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潍坊利达风机厂是全镇重点企业之一,1995年投入800万
元进行了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扩大生产规模。该厂生产的荣获国家专利的锅
炉风机系列消声器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1995年,被山东省环保局授予“山东
省十佳环保企业”称号,被市人民政府授予“潍坊市优秀民营科技机构”称号。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搞好大田高效开发,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全镇粮
经比例由上年的5∶5调整为4.5∶5.5。芦笋是全镇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1995年
全镇种植芦笋3000亩, 收入600万元,逐步形成了以芦笋、瓜菜生产为主的高产高
效农业。以大尹、大河西等村为主的肉、蛋鸡养殖区, 饲养肉鸡10万只,蛋鸡8万
只。199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
第三产业、镇驻地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到1995年, 全镇个体
工商户已发展到850户,私营企业5家,从业人员达2000人以上。全镇重点抓了商业
一条街建设和镇驻地道路建设。对唐荆公路崔家庄至东枣林路段进行了拓宽。计
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1995年教育“两基”达标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电话实现程控化,达到了每百人一部电话。
党委书记 张洪江※ 张新杰
镇 长 尹长禄※ 徐 玉
(昌乐县专栏组稿人 张永华 黄传兴 安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