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简介(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4&rec=582&run=13

柳疃镇 位于昌邑市北部,总面积44.5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7800户,
总人口2.69万人。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5.1亿元,实现利税1.36亿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2618元,是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之一,历史上以“丝绸之乡”驰
名中外。
柳疃镇纺织业历史悠久,以纺织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成为该镇的重要经济支柱。
全镇现有集体纺织印染企业80家, 三资企业12家,国外公司1个,其他经济成分
的企业306家,各类纺织机达5000台,圆网印花机、平台印花机12台(套) ,年印
花能力2.4亿米。 村村有织机、户户有织女,全镇从事纺织业人数达到9000人,
占男女整半劳力的85%,品种主要有丝绸、化纤、纯棉、涤盖棉、塑料等五大类。
现代织物以化纤产品为主,有各种纺毛、网络呢、纺真丝、夏凉绸、装饰布等系
列产品,达300多个品种。
农业全镇村村实现了集体统一机械化服务。
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累计投资6820万元,加快实施了以“一市
两区”为重点的小城镇开发建设,已形成以纺织原料、纺织产品和农产品批发市
场为中心, 南有商贸区、北有工业区、中间开发龙河公园,纵跨5公里长街的新
型小城镇格局。
常家庄、 西付、后官3个企业集团是该镇的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实力雄厚,
纺织印染配套成龙, 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均突破3亿元,利税过千万元,发挥了
龙头带动作用。
党委书记 魏焕才
镇 长 汲建林

都昌镇 昌邑市政府所在地, 全市经济、 政治和文化中心,历史上有名的
“丝绸之乡” 和“侨乡”之一。全镇现有面积35.5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和7
个居委会, 共9209户,总人口29552人。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9.5亿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
都昌镇农业基础较好, 现有耕地1.7万亩,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现已建成
蔬菜、果品两个高科技园地,拥有高标准蔬菜基地3000亩,果园3000亩,是昌邑
市农村工作先进单位,蔬菜、果品生产先进单位。工业是都昌的主要产业,在全
镇工农业总产值中占94.3%。全镇现有企业162家,其中外资企业5家,省级企业
集团1个,市级企业集团5个,已形成轻纺、电子、化工、塑料、服装、建筑、建
材、维修、冷藏、运输十个支柱产业。是昌邑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 李赐聚
镇 长 孙 栋

围子镇位于潍河东岸,206国道与下小路交汇处。全镇51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
人,4.8万亩耕地。1995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70元。
被评为山东省农村综合经济实力二百强镇, 山东省一百个建制吨粮镇, 潍坊市
“模范乡镇”、“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新型小城镇”等。
农业上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粮食生产和蔬菜与瓜菜种苗生产取得了丰硕成
果。 粮食生产自1993年以来亩产过吨,1995年全镇粮食总产33560吨。蔬菜和瓜
菜种苗生产以种子公司为龙头, 以1.5万亩基地为依托,生产各类瓜菜及种子达
50多个品种,出口韩国、日本、泰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传统的铸造业再铸辉煌。通过实施集团带动战略,建成
了山东省最大的民营工业园区--鲁东铸造城。拥有各类铸造业户1300家,从业人
员2.6万人, 产品达15大类、50多个品种,总产量30万吨。销往韩国、日本、美
国、中东、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被新华社载文称为“中华铸造第一镇”。机
械制造、弹簧加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已成为本镇的支柱产业。
党委书记 闫承海
镇 长 陈甲才

饮马镇 位于昌邑市中南部, 总面积84平方公里, 辖43个行政村,总人口
4.5万人。1995年农村社会总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3元。
饮马镇境内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地下矿藏主要有石英石、铁矿石、铜矿石、
石棉等十几种,其中石英矿储量为3500万吨,品位居全国之首。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潍河沿岸盛产梨、苹果、桃、李、杏及核桃、板栗等。东部地势平坦,是天
然粮仓,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及棉花、桑蚕等。1995年全镇粮
食总产达4.3万吨,棉花总产304.2吨,农业总收入1.13亿元。
饮马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形成了纺织、机械、矿业、化工、电子、食品
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发展格局,其中纺织历史悠久,产品百带丽年产25
亿码,是全国最大的外贸百带丽产地。三资企业发展迅速,到1995年底已达14处,
年出口交货值达2.7亿元。199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利税达8853.5万元。
党委书记 徐润启
镇 长 姜维志

青乡镇 位于昌邑市北部,地处莱洲湾南岸,潍河、堤河入海口之间。总面
积166.3平方公里, 辖30个行政村, 总人口19538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917人。
1995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5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6.87亿元;人均纯收入2301
元。
全镇有耕地3.1万亩, 人均1.67亩;林果面积2400亩。1995年粮食总产达到
1.32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7000万元。
青乡镇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滩涂广阔,具有传统优势的纺织业发展迅速,是
历史上的“渔、 盐之乡”和著名的“纺织之乡”。有9万公亩盐田和7000余亩对
虾养殖场,1995年生产原盐15万吨。全镇拥有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8000余人。
有纺织主机1200多台, 副机165台,初步形成了纺、织、印、染、整一条龙生产
体系,各类丝绸、纺织品年产量达到4000多万米。
党委书记 尹凤来
镇 长 董凤杰

龙池镇位于昌邑市的西北部,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4公里,共
有27个行政村,8400户,总人口2.6万人,耕地面积5.3万亩。1995年,全镇实现
工农业总产值7.4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城乡
居民储蓄余额突破亿元大关,人均存款3850元。
农业、纺织业、建筑业、盐业是该镇重要的经济支柱。农业生产以种植为主,
是昌邑市较大粮棉生产基地之一。1995年实现粮食总产1949.6万公斤,棉花总产
60万公斤。全镇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了2.95万千瓦。以纺织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
异军突起, 村村建起纺织厂,纺织企业总数达112处,拥有各种纺织机械及附属
设备1835台(套),年产各种坯布6600万米。原盐生产有了长足发展,盐田面积达
到5万公亩,年产原盐8.7万吨。建筑业技术力量充足,建设工程质量优良,在潍
坊市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
党委书记 赵法功
镇 长 徐振宁

卜庄镇 位于潍坊、烟台、青岛3市交界处,总面积240平方公里,辖49个行
政村, 总人口3.3万人。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6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到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6元。
卜庄镇属农业大镇,耕地面积7.8万亩,1995年产皮棉2.2万担、小麦2068万
公斤,是全市的粮棉基地镇。近几年来,在抓好粮棉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突出
抓了新兴产业的开发,建立了淡水养殖示范区,养殖面积2800多亩,发展了罗非
鱼、淡水白鲳、黑鱼、中华绒毛蟹等名优品种,已初步形成规模;肉鸡生产发展
迅速,年出栏肉鸡近700万只;加强了黄牛基地建设,全镇黄牛存养量1.2万头,
户均1.3头。
乡镇企业布局合理,潜力大、后劲足。4.5万公亩盐田年产原盐10万吨以上,
全部达到国家一级盐标准。银球纸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高中档系列餐巾纸、卫生纸
产品供不应求。 农机集团公司与国内300多个厂家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农机
具销售覆盖了胶东半岛。建筑公司是省建筑三级企业,年建安产值2000多万元,
优良工程达到50%以上。制钉厂生产的异型钉出口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及东
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党委书记 李亚军
镇 长 牟杰(女)

仓街镇 位于昌邑市东部边境, 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万亩。辖36
个行政村,总人口26984人,其中农业人口26403人。199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
产值8亿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2.5亿元, 工业总产值5.5亿元; 农村经济总收入
5.34亿元;财政收入22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
农业重点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取得显著成果。
全镇已建成了80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3000亩的林果生产基地,3000亩的桑蚕生
产基地和1万亩的棉花生产基地。 另外,在全镇发展了20个肉食鸡和蛋鸡生产专
业村,年出栏肉鸡1000万只,存养蛋鸡100万只。
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以纺织、印染、服装加工、建筑建材、高档家具为主导产
业的发展格局,主要企业有省级先进企业集团三得利集团公司、昌邑市麻垫沙发
厂、昌邑市第二铸造厂、昌邑市第三棉纺厂等,外向型企业有中外合资的潍坊三
得利制衣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潍坊三得利石材有限公司、台辛联营养殖总场、中
外合资潍坊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等。
第三产业重点抓了硬件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镇驻地十字大街四周全部建起
了商品楼,个体经商户发展到1600多户,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网点全面,
商饮、服务、建筑、建材、交通运输、民间建筑同步发展的格局,1995年第三产
业产值达到6000万元。
党委书记 葛天伟
镇 长 柳允河

石埠镇 位于昌邑市南部, 309国道和下小路交汇处,辖29个行政村,总人
口3万人,4万亩耕地,总面积55.5平方公里。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山东省
小城镇建设“百新工程”试点镇,山东省“新型小城镇”,潍坊市“重点小城镇”。
199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
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21%。
石埠镇土地肥沃, 水源丰富,农业生产稳定。全镇1.2万亩果园,主要有苹
果、 梨、板栗、蜜桃等十几个品种,年果品产量达3.6万吨。近年来,引进了拱
棚西瓜、大棚蔬菜等优质高效种植项目。
石埠镇工业发达,实力雄厚。全镇有镇村企业14处、个体私营企业10处,已
形成了轻工机械、 纺织、建筑安装等六大支柱行业,有3种产品被列为省和国家
重点开发产品, 有2种产品被评为省优、部优。其中华昌纺织品有限公司和鲁星
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已成为该镇的龙头骨干企业。
第三产业是该镇的优势产业。全镇已形成了副食品批发、农副产品批发、建
筑建材、花生米加工、木制家具、废棉纱加工等六大市场体系,有集体、个体、
联合体批发经营单位1875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其中年交易额达5亿元的副食品
批发市场已成为山东省乡镇级最大的副食品批发市场,是潍坊市实施“半岛商贸
城”工程主体市场之一。新建的东都商城为昌邑市的商贸特区。
党委书记 王学英(女)
镇 长 郭光林

宋庄乡 位于昌邑市中部, 辖38个行政村,总人口31240人。1995年,全乡
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
宋庄乡土地肥沃, 2.8万亩粮田全部成为“双千田”,是山东省最大的外繁
瓜菜籽生产基地、最大的肉食鸡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鹅肥肝生产基地。1995年
全乡出栏肉鸡1530万只,人均纯收入1100元,为全省肉鸡生产第一大乡。外繁瓜
菜籽面积达5000亩, 共3大类、40多个品种,亩均效益突破3000元,年出口交货
值实现1500万元。 乡办企业1995年完成产值9.8亿元,实现利税7120万元。以毛
巾被厂为主体的巾被系列集团,在乡办企业发展中起着龙头骨干作用。小城镇建
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在政府驻地、下小路两侧,建立完善了工业区、商业
区、文化区和机关区,一个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小城镇已颇具规模。
党委书记 张宗华
乡 长 翟徐州

北孟乡 位于昌邑市南部, 总面积105平方公里, 辖51个行政村, 总人口
41409人。1995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4亿元,粮食总产4500万公斤,农民
人均纯收入2205元。
农业基础稳固。现已建起棉花、蔬菜、花生、林果等六大生产基地,其中优
质果园1.1万亩, 优质蔬菜4000亩,花生8000亩。畜牧业以饲养鸡、牛、猪、珍
禽为重点,形成标准化、规模化饲养。
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全乡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4处,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纺
织、浆纱、制造、化工、陶土、重晶石开采、建筑、建材、木器加工等门类齐全,
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乡办企业主要产品有花生制品、海鲜、冷冻蔬菜、肉制品
和果脯等农副产品及陶土、 纸箱等。1995年,乡镇工业完成产值2.8亿元,实现
利税1354万元,完成农副产品出口交货值8000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全乡个体工商户、私营业户已发展到1100家,
1995年产值8468万元,利税60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1%和26.4%。
党委书记 吴广林
乡 长 张润涛

岞山镇 位于昌邑市南部,总面积51.5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8966户,
总人口351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65人;耕地面积5.4万亩,其中粮田4.1万亩,
棉田3500亩。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粮食总产量达到2718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82公斤。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全镇共投资2500万元,投工2100万个,
建成“西水东调”大型水利工程,同时新打大口井85眼,铺设地下管道3.5万米,
扩大和改善水浇面积2.5万亩,使全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1万亩。调整农业内部
结构,发展种桑养蚕业和林果业生产,现已发展桑园1500亩,果园3500亩,使粮
经比例达到4∶1。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全镇现有企业333个,其中市属企业4个,镇办企业4个,
村办企业21个,联合体94个,个体企业210个。主要有水泥、磷肥、沙石、五金、
毛巾、锅炉辅机配件、交通运输、木制品、纺织、建筑建材等十几个项目。1995
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实现利税7687万元。
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较快。 在校学生671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镇医院
是南部8乡镇的医疗中心, 附设肝病专科医院,村村有达标卫生室,医疗设备齐
全。
党委书记 陆建仁
镇 长 姜其松

丈岭镇 位于昌邑市的最南部, 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47159亩,辖40个
行政村,总人口24768人。199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5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11元。
农业基础地位强化。 连续5年大搞了以修建防渗渠道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
建设,石渠总长度达到2.8万米,控制水浇面积3.1万亩。加大科技投入,建成了
集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昌邑市第一农业科技园。初步形成了瓜菜、林果、
养牛、养猪、养鸡、屠宰、饲料加工等十大生产基地,并逐步向规模化、区域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 镇村工业发展迅速。昌邑市对外贸易饲料加工厂,现辖4个分
厂, 年产值3000万元,利税200万元,该厂研制的SD增长素填补省内空白,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 潍坊通达喷雾器厂,年产值1000万元,利税100万元,所生产的
新型背负式喷雾器和PVC软管, 因产品质量过硬,市场供不应求。全镇主导产业
之一的屠宰加工,已由单一经营白条肉扩大到15个系列、30多个品种,年屠宰生
猪30万头, 牛3万头,羊1万只,经销猪皮60万张,年经销额2亿元,其产品占领
了胶东半岛大中城市的30多个鲜肉市场。
党委书记 臧法孝
镇 长 徐增法

李家埠乡 位于昌邑市区北部, 辖39个行政村,总人口30655人,总面积51
平方公里, 耕地3.92万亩。1995年全乡社会总产值6.9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
5.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财政收入237万元。
李家埠乡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建成了粮食、瓜菜、林果、养殖四大基地,
是昌邑市3个吨粮乡之一。 1995年被省畜牧局评为“畜牧强乡”、昌邑市政府评
为“粮食生产”、“果品生产”先进单位。全乡现有果园7000亩,是昌邑市最大
的林果生产基地,乡林果协会开发的“黄辛大线穗梨”被省科委列为开发项目。
全乡现有工业企业92处,从业人员3000人,形成了纺织、化工、建筑建材、
装饰材料、加工、冷藏、木材、运输、汽车维修、电器设备等门类齐全、结构合
理的发展格局。大理石厂生产的大理石板材畅销全省及北京等地,出口日本。电
器厂生产的“昌永”牌永磁发电机获“全省农村消费者喜爱产品”称号。建筑公
司于1994年荣获“国家建筑二级企业”称号。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个体私营企业达680处,从业人员4000人。金丝达集团
公司分别被省政府和潍坊市政府授予“全省百强私营企业”和“先进私营企业”
称号。
党委书记 张凤仪
乡 长 马吉玉

南逄乡 位于昌邑市区南邻, 总面积32平方公里, 辖34个行政村,总人口
2.1万人,耕地面积3.6万亩,素有“姜乡”之称。199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完
成2.95亿元; 农村经济总收入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全乡储蓄余额
达5017万元,人均存款2389元。
农业以调整优化内部种植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初步形
成了粮食、蔬菜、林果、养殖四大支柱产业,并逐步建成了双万亩蔬菜生产基地、
万亩林果生产基地、珍稀动物养殖基地等三大生产基地。1995年被昌邑市委、市
政府授予“蔬菜生产先进单位”和“实施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称号。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乡建筑公司是乡骨干企业,也是全市的明星企业,规模、
效益、档次不断提高,成为集土建、安装、装饰、构件、木器加工、铝合金、建
筑机械修造、 房地产开发于一体,拥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的
建安实业公司。 1995年完成建安产值5005万元,实现利税365万元。在其辐射带
动下,个体、联合体建筑队伍不断扩大,从业人员达6000人,建筑业成为全乡的
重要经济支柱。
党委书记 徐学珍(女)
乡 长 姚金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