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简介(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4&rec=578&run=13

寿光镇 辖有45个行政村, 9000户,总人口3.5万人,总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2.7万亩。1995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8.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3.9亿元,
利税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0元,银行储蓄余额突破3亿元,人均存款9000
元。1995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发展第三产
业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纪检监督系统先进集体”。
以菜、果、畜为重点的城郊型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经粮比8∶2,建有
中高档大棚1.6万个, 无公害蔬菜面积1.2万亩,优质果园7300亩,实现户均2个
棚1亩果。并涌现出“10万元田”(豆瓣) 、“20万元田”(螺旋藻)高效农业的典
型。 1995年蔬菜产量0.6亿公斤, 收入6800万元。 粮食生产主攻单产保总产,
1995年粮食总产825万公斤,完成国家定购任务自给有余。畜牧业在稳定中发展。
新建百万只商品鸡场、万头养猪场、万只填鸭场、万头饲养小区和千吨冷藏加工
厂,实现畜牧业收入5000万元,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畜牧新格局。
以工业型、外向型为重点的镇村企业规模效应初步形成。1995年,镇村企业
达168个,融资近亿元,新上五大工业项目,其中人造玛瑙、东宇塑胶制品、PVC
压延膜、维嘉脱水蔬菜均是投资超千万元的合资项目。1995年镇村企业实现产值
11亿元。新组建起现代、东宇、菜都、亚西亚四大省级企业集团。玩具、棉机、
脱水蔬菜、钉丝、肉鸡制品、皮件六大系列、20多个品种出口国外,创汇89万美
元,三项指标综合考评居全市乡镇企业之首。
以个体私营经济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大市场初具规模。抢占黄金地段,开发关
键部位, 先后建起大型专业批发市场9处。 1995年又融资5320万元, 开发扩建
“二城三区二场十五楼” ,面积6.6万平方米。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980户,
私营企业190家,从业人员1.9万余人,培植起板材加工、自行车安装制造、冷饮
食品、灯笼扎制等20大门类、400多种产品,实现三产增加值6亿元。
党委书记 刘来源
镇 长 李世亮

孙家集镇 辖41个行政村, 7100户,总人口30132人。总面积42平方公里,
耕地4.9万亩。199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实现工农
业总产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财政收入133.1万元,比上年增长19%;农
村经济总收入5.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3102元,比上年增长
358元; 农村储蓄余额1.4亿元,人均4600元。1995年跨入“全省综合实力200强
乡镇”行列。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该镇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以蔬菜
支柱产业为主,逐渐形成了粮、菜、果、牧四大支柱产业。1995年实现农业总产
值4.8亿元,粮食平均亩产1285公斤,总产2560万公斤;蔬菜大棚发展1.18万个,
年产各类鲜菜2.6亿公斤,实现收入3.4亿元;果园面积发展到4000亩,果品总产
400万公斤;新建大型养鸡场2处,发展饲养大户312个,肉鸡出栏150万只,肥猪
出栏1.8万头。
镇村企业形成了以机械、汽车配件、盐化工、印刷、建筑安装、日用化工、
冷藏加工、 蔬菜深加工为主的61家企业,其中镇办企业16家,拥有固定资产1.2
亿元, 职工5100人。1995年镇村企业实现利税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全镇
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800万元,新上和技改项目12个。特别是新上
的潍坊绿鲜食品有限公司, 年加工蔬菜1.2万吨,创利税1000多万元,被列为省
农副产品加工百家龙头企业, 实现了企业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带动5万亩
蔬菜基地建设,向生产与加工一体化方面发展。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 设镇医院1处,设备比较齐全。全镇41个村都建起
了甲级卫生室,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中学生在校1510人,小学生在校3116人,
拥有“省级规范化学校”2处,“潍坊市规范化学校”1处,“潍坊市一类园所”
1个。1995年镇教委被潍坊市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称号。
党委书记 任子廷
镇 长 韩文国

稻田镇 辖35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共有7300户,总人口3.2万人。总
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199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8亿元,比上
年增长28%;工农业总产值达7.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经济总收入3.2亿
元, 比上年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2628元,比上年增加535元,增长26%;
农村储蓄余额达5819万元,人均1900元。1995年跨入“全省综合实力200强乡镇”
行列。
农业发展迅速。 199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3亿元,粮食平均亩产1179公斤,
总产3150万公斤;蔬菜大棚发展到2000个,年产蔬菜4500万公斤,收入3800万元;
果园面积发展到7000亩,实现了户均1亩果,果品总产达600万公斤,年收入近千
万元。率先推广种植甜油桃1500亩,建成了全省乡镇面积最大的油桃生产基地。
发展饲养小区55个,饲养专业户1200户,蛋鸡存养量达200万只,年畜牧产值1.8
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禽蛋生产基地之一。
镇村企业稳定发展。 到1995年,全镇镇村企业发展到53家,其中镇办企业9
家,固定资产2000万元,职工1600人。其中动力机械厂的产值过千万元,被列为
全市乡镇企业20家骨干之一,新建了跨省、跨地区的山东奥峰农用车集团有限公
司。 1995年镇村企业实现利税1277万元, 比上年增长47%;其中镇办企业利税
625万元,比上年增长61%。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依靠交通优势,形成了以潍高路、昌大路为框架,以蔬
菜批发市场、金三角商业区、镇区商业街和集贸市场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
局。 1995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530个,私营企业6家。三产从业人员6000
人。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规划合理,设施齐全,建设标准高,一批标准较
高,风格各异的建筑群相继投入使用。开通了镇区四环路,镇区“十”字形主交
通路段全部安装了路灯。镇区内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达,具有典型的现
代化小城镇风格。
党委书记 王金彩
镇 长 刘洪祥

侯镇镇 辖41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人,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5.9万亩。
1995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
8.87亿元, 增长67.4%; 农民人均纯收入2534元, 增加650元;地方财政收入
1093.6万元,增长51.8%;农村储蓄余额1.14亿元。1995年跨入“全省综合实力
200强乡镇”行列。
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农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镇1995年逐渐形成了适
合本地区实际的粮、棉、果、牧、菌五大支柱产业,全镇3.52万亩粮田单产达到
640公斤,总产实现2252万公斤,棉花1.08万担,果品总产达820万公斤,总收入
1100万元,产量和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畜牧业方面,全镇大力发展标准化、
规范化饲养, 总收入达3030万元。年产蘑菇600多万公斤,全镇仅此一项增加收
入700万元。
镇村企业蓬勃发展。 1995年底,全镇产值过千万元企业发展到9家,过亿元
企业1家;镇村企业完成产值9.4亿元,实现利税680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1.2
%和16.8%。作为村办企业的原侯镇福利胶合板厂,滚动发展,组建起了由国家
经贸委批准的鲁丽集团,以其为龙头,带动全镇集体、个体生产胶合板、刨花板
以及进行木器加工等的企业已近70家,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经济类型。酿酒业
在侯镇起源较早,历史悠久。1995年,镇办酒厂实现销售额1000万元,上缴利税
300万元,使“宏源家酒”系列声名远播。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商业贸易日益繁荣。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突破口,致力
于现代化小城镇的建设,镇区开发建设面积达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2万人,先
后投资1200多万元,建起了程控电话大楼,供电大楼,医院门诊楼、病房楼,新
建了侯镇板材市场、 木材市场、农贸市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开通了东西9条、
南北8条大街, 形成了“九横八纵”的道路网络和工业、商业、科教文卫、行政
事业、饮食服务、娱乐、居住七个功能小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到镇区开
店办厂、务工经商。1995年群众自愿投资达300万元,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836户,
个体私营企业83家, 从业人员8000多人,实现三产增加值1.2亿元。另外,把加
强镇村道路建设作为社会环境建设的重点来抓,1995年柏油道路42.5公里,实现
了村村通柏油路,每村都创建了一条文明示范街,达到了路平(硬化) 、街明(安
装路灯)、绿化美化,供排水系统齐全。
党委书记 王深鹏
镇 长 马建国

上口镇 辖有47个行政村,11697户,总人口45324人,总面积50.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万亩。199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工农
业总产值11亿元, 比上年增长52%;财政收入238万元,比上年增长28%;农村
经济总收入7.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6元,比上年
增加388元,增长13%;各类存款余额达到1.1亿元。1995年底,47个行政村通过
了寿光市小康监测办公室对小康村的验收, 跨入了“全省综合实力200强乡镇”
行列。
高产、 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199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亿元,粮食平
均亩产1190公斤,总产达到3689万公斤。蔬菜大棚发展到900个,蔬菜总面积1.5
万亩, 总产达到1.4亿公斤,总收入达到1.7亿元。果园面积发展到1.1万亩,果
品总产1500万公斤。建起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小区17个,饲养大户发展到851户,
蛋鸡存栏达到106万只, 肉鸡出栏突破100万只,肥猪出栏1.5万头,大家畜存栏
5000头,总收入达1.3亿元。1995年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粮食生产、瓜菜生产、
畜牧生产、果品生产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镇村企业发展迅速, 到1995年底,全镇镇村企业发展到139家,其中镇办企
业12家;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职工4300人。全镇产值过千万元企业5家,过亿
元企业1家, 其中墨龙集团总公司进入全国千家最佳经济企业行列。1995年镇村
企业实现利税96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镇办工业实现利税2613万元,
比上年增长25%。1995年全镇镇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380万元,新
上和技改项目39个。
个体私营、第三产业及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全镇形成了以镇区中心街沿寒
五路的“十里经济长廊”为依托的集工业、商业、饮食、服务、运输、建筑、建
材等的三产发展新格局。到1995年底,全镇个体私营户发展到3100家,从业人员
1.3万人,其中私营企业六丰公司进入全国500强私营企业行列。全镇第三产业增
加值达到1.2亿元。
党委书记 薛文山
镇 长 王俊文

羊口镇 总面积157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面积14.1平方公里,北部和东部为
广阔的滩涂,南部是星罗棋布的盐田。有6个居民委员会,4168户,总人口2.5万
人,驻有国家大型企业胜利油田清河采油厂、菜央子盐场、卫东盐场和国家、省
市县24个企事业单位。羊口港1995年被列为二类国家开放口岸,邮电通讯有2500
门自动电话交换机可与国内外直接拨通。
羊口镇是一个以渔盐经济为主的滨海城镇,有天然的地理优势。1995年,完
成国民生产总值1.8亿元, 比上年增长38.5%;工渔业总产值10.8亿元,比上年
增长104%; 实现利税2167万元,完成税收906.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52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 比上年增长700元;居民储蓄余额1.55亿元。1995年跨
入“全省综合实力200强乡镇” 行列,被潍坊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潍坊市小城镇
建设重点镇。
渔业生产是该镇的一大支柱产业, 拥有海洋捕捞船只95艘,16250HP。1995
年党委政府转变渔业经营机制,渔业生产增长迅速,渔业捕捞收入达到4.9亿元,
水产捕获量9万吨, 分别比上年增长114%和40%;渔工人均分配达到2.5万元。
渔业带动了各业的发展,到1995年底水产冷藏厂发展到8家,库位容量达2300吨,
日速冻能力118吨,鱼粉厂5处,年生产鱼粉8000吨,网具生产1000吨,水貂和水
产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1995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水产先进单位”称号。
工业企业有了较大发展。有中外合资企业服装厂、喷胶棉厂两家,股份合作
制企业两家, 1995年企业发展到42家,固定资产23748万元,职工人数7659人,
工业销售收入2.94亿元。主要产品有:服装、橡胶、制鞋、石油机件、喷胶棉、
涤纶长丝、鱼粉、造船、网具、各种水产品和盐等。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镇以渔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全镇共有个
体工商户873家,从业人员4148人,总收入56750万元。
在技改项目、城镇建设方面,1995年投资3500万元,完成了10件大事:更新
改造了14对250HP钢壳渔船; 建成了两处鱼粉加工厂;建成了两处制冰厂;完成
了喷胶棉生产线的扩大和盐业机械的更新; 街巷治理铺砖硬化385条,13.8万平
方米; 建成了占地82.3亩,有12个景点的“宁海公园”1处;建成了有38幢高级
渔民别墅的康平小区;完成了中学校舍的改造和配套;完成了电话镇的建设,装
机容量达到2500门;创立省级卫生城镇。城镇建设根据潍坊市确定羊口镇为重点
镇的要求,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镇政府出台了居民盖房
楼房化的政策,决定今后不再批盖平房。1995年羊口镇被潍坊市评为“潍坊市村
镇建设新型乡镇”。
教育、卫生、广播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校舍全部达到楼房化,并配备了微机
室、语音室,1995年镇区有小学两处,中学、成人教育、中心幼儿园学校各1处,
电大班、卫星电视中专班各1个,教职员171人,在校生2400人。医疗条件有了较
大改善, 有羊口医院1处,卫生所2处,3个甲级卫生室,病床54张,医务人员56
人, 并配有电脑地形图、心电图、B超、中风预报仪、300MA双床X光机等先进的
医疗设备,羊口电视台为丰富羊口居民文化生活,配有摄录、编播、剪辑、制作
设施,1995年投资70多万元,新安装闭路电视线路,家家户户都看上了15套闭路
电视节目,是寿光市普及有线电视唯一的乡镇。
党委书记 郑守林
镇 长 刘增武

营里镇 辖有23个行政村,8138户,总人口30892人。总面积77.46平方公里,
耕地5.6万亩。 199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7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工农
业总产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财政收入86.1万元,比上年增长19.6%;
农村储蓄余额6240万元,人均2080元。
粮、棉、菜、果、牧、渔是该镇农业六大支柱。199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9
亿元,粮食平均亩产825公斤,总产2662.5万公斤;棉花种植面积达1万亩,交售
皮棉9300万担; 果园面积发展到8000亩;纯枣园2500亩,枣粮间作3.5万亩,干
鲜果品总产137.5万公斤, 其中优质金丝小枣64万公斤; 发展大棚400个,粗菜
5000亩, 总产量达2085.5万公斤;建成饲养小区5个,发展饲养大户90个,畜牧
业总收入达3956万元;渔业上大搞名优稀特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5000亩,其中
精养面积2000亩,总产量超千吨,人工孵化蟹苗和咸淡水勾兑进行对虾养殖的成
功,为淡水养殖生产闯出了新路子,1995年被潍坊市政府授予“渔业生产先进单
位”称号。
镇村企业发展迅速。到1995年底,全镇镇村企业发展到83家,拥有固定资产
3300万元,职工2430人,形成了以建筑建材、纸箱彩印、石油化工、仪器加工为
主的工业体系。镇村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53亿元;实现利税1200万元,比上年增
长15.5%;完成固定资产投入987万元,新上和技改项目14个。
该镇还立足交通优势,以镇区建设为启动点,以交汇的辛沙路、羊临路为依
托,构筑起初具规划的路域第三产业格局,小杂粮、小枣、蔬菜等市场已有较高
的知名度和辐射力。到1995年,镇区个体经商户达140家,从业人员800多人,年
营业额3600多万元,实现利税400多万元。
党委书记 于益增
镇 长 李天金

道口镇 总面积2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多亩,辖有27个行政村,总人口
2.6万人。 199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24亿元,比1994年增长25%;工农业总
产值2.72亿元, 比1994年增长25%;农村经济总收入1.6亿元,比1994年增长37
%;农民人均纯收入2130元,比1994年增长280元;农村储蓄余额5200万元。
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按照稳定粮油,远抓林果,近抓畜牧,养殖业上搞突
破的工作思路,全镇逐渐形成了粮、果、牧、渔四大支柱产业。1995年实现农业
总产值1.46亿元,粮食平均亩产600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果园面积1.1万亩,
果品总产1650万公斤;共有较大规模养鸡场12处,奶牛场1处,饲养大户300个。
肉鸡出栏突破90万只, 肥猪出栏2500头,牛出栏800头,羊出栏2500头。开发淡
水养殖面积200亩,海水养殖面积2.1万亩,实验成功了三疣梭子蟹等名优品种,
1995年淡海水养殖业实现收入3856万元。
镇村企业发展迅速。到1995年底,全镇镇村企业发展到49家,其中镇办企业
13家, 拥有固定资产1.4亿元,职工2630人,其中环渤海集团总公司跨入“全国
百强乡镇企业”名列第64位,镇建筑公司与香港合资,在澳大利亚建成海外企业
1处(澳鲁有限公司)。1995年镇村企业实现利税4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9.8%;
全镇村及村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738.5万元,新上和技改项目11个。
教育、 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镇拥有科普学校1处,中小
学校21处, 达到省颁六配套标准。连续3年被评为市级基础教育先进乡镇和教书
育人先进单位。道口一中实验教学被评为省级窗口学校。一中、中心小学、北单
太阳能小学被评为潍坊市“规范化学校”和绿化、美化先进单位;镇村两级医疗
卫生机构和保健网络健全,被寿光市委、市政府评为卫生达标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王光义
镇 长 任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