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简介(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4&rec=567&run=13

高密镇 是高密市人民政府驻地。总面积72.17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6
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8.35万人。199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49.6亿元,经济总收
入39.3亿元, 实现利税3.48亿元, 均比1994年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
2800元, 比上年增加621元。1995年相继获得了“中国乡镇之星”和“齐鲁明星
乡镇”称号,被潍坊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镇”和“发展第三产业先进乡镇”。
镇村企业是高密镇的经济支柱。 1995年底已建成镇办企业16处, 拥有职工
8000余人,全镇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染料化工、轻工纺织、建筑建材、电子仪
表、商业服务、农副产品和工艺品加工等八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群体。主导产品
有:发电机、毛巾被、建筑机械、染料涂料、橡胶制品、空调设备、染织物、大
理石、铝合金及工艺品共286个品种。1995年已有10村3厂的销售收入过亿元,利
税超千万元,另有10处镇办企业和20个村的销售收入超千万元、利税超百万元。
建成“三资”企业31处,有巾被、服装、发电机组、化工染料等48种产品出口26
个国家和地区, 1995年完成出口交货值6.5亿元,被潍坊市委、市政府评为“出
口创汇先进镇”。
党委书记 刘彭泉
镇 长 张乐宝

柏城镇 位于市区南部, 总面积56.6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总人口2.9
万人。 199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0175万元,比上年增长77%;农民人均
纯收入2398元, 比上年增加400元。1995年被潍坊市政府命名为“文明乡镇”,
被省政府命名为“体育先进乡镇”。
柏城镇注重发展高效农业。1995年全镇蔬菜发展到2万亩,优质林果1万亩,
发展草莓基地3500亩,建起了山东省首家草莓研究所,草莓脱毒苗获省科技进步
奖,被列为潍坊市科技开发项目之一。养殖业实现了规模化、良种化,建有高密
市第一家现代化大型良种猪场, 1995年全镇养殖业总收入达2亿元。乡镇企业实
力雄厚。全镇拥有玻璃制造、皮革制品、食品加工、建筑建材、机械制造、服装
生产等门类齐全的集体企业19处, 其中,省级企业集团1处。主要产品有:玻璃
瓶罐、 冷冻鸡、冷冻兔、速冻蔬菜、水泥、皮件服装、砖瓦等36个品种,350个
花色(规格),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韩国等十几个国家,产品优质率达95%以上。其中:“富硅层玻璃瓶”、
“高档玻璃器皿”、“含锂玻璃配方工艺”、“保鲜贮藏罐”四个科技攻关项目
有两种填补省内空白, 有两种填补国内空白,640毫升玻璃瓶荣获山东省名牌产
品称号。与香港合资生产的“皮仙娜”名牌皮衣在国际国内市场供不应求。1995
年全镇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3亿元。
党委书记 薛维钧
镇 长 乔光明

张鲁镇 位于市区东部, 总面积50.5平方公里,29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
人。 199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6万元,比上年增长61.6%;农民人均纯
收入2535元,比上年增加547元。
张鲁镇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粮经比例达到5∶5。
1995年全镇粮食总产达到2642万公斤, 油料总产344.4万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
平, 被潍坊市政府授予“花生生产先进乡镇” 称号。养殖业生产已初具规模,
1995年,全镇大牲畜饲养量达2.49万头,生猪饲养量3.73万头,肉、蛋鸡饲养量
510万只, 被山东省畜牧局授予“畜牧生产先进乡镇”称号。全镇个体私营经济
蓬勃发展。皮件加工业已发展成为该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生产的劳保手套、
生活手套、马夹、皮衣、一步裙等远销韩国、日本、荷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1995年,全镇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3400家,其中私营企业39家;完成镇村及村以
下企业产值5.7亿元, 实现利税7000万元;被潍坊市政府授予“发展个体私营经
济先进单位”称号,1995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国皮件加工之乡”称
号。
党委书记 苗金友
镇 长 王 平

姚哥庄镇 位于市区东部, 总面积48.4平方公里, 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
2.3万人。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109万元,比上年增长36.5%;农民人均
纯收入2450元,比上年增加560元。
全镇有粮田面积1667公顷, 1995年粮食产量达2400万公斤;林果面积200公
顷,年产各种果品60万公斤。瓜菜面积933公顷,其中大棚菜面积200公顷,瓜菜
品种达50多个系列, 80多个品种,1995年总产量达4万吨。镇村及个体骨干企业
146处,1995年实现产值6.25亿元,主要产品发展到52个门类、250个品种。其中
密封件厂生产的螺杆钻具橡胶定子、微电机减震膜等产品填补省内空白,台板厂
生产的缝纫机台板、聚脂家具打入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市场。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全镇有皮件、木业、熬胶、运销、饮食服务等20多个行业,从业户数达4120户,
占总户数的65%以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1992年全省百乡镇双文明建设
中获“明星乡镇”称号;1995年,被潍坊市评为卫生先进乡镇。
党委书记 彭桂臻
镇 长 王笃学

河崖镇 位于市区东北部, 总面积53.32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总人口
27515人。199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民人
均纯收入2227元, 比上年增加397元。1995年,荣获“全省学前教育先进集体”
和“潍坊市体育先进乡镇”称号。
河崖镇注重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以蔬菜生产为主的高产高效农业有了大的突
破。出口蔬菜品种数量不断增多,是高密市重要的蔬菜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主
要出口品种有保鲜蒜苔、芋头、绿菜花和速冻青刀豆、芋籽、圆叶菠菜等16个品
种。到1995年底,全镇已发展各类蔬菜2万亩,形成一条18公里长的蔬菜经济带,
沿线由28个村共同开发,整个生产不断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酵
素菌技术的推广应用,又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和养殖业的发展增强了后劲。1995年,
全镇蔬菜总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40%。该镇骨干企业有冷藏厂、华利食品有限公
司和甜玉米加工厂三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其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
等国家和台湾省、香港等地。1995年出口各类蔬菜5000多吨,创汇3500万元,实
现利税300万元。
党委书记 鞠志华
镇 长 郭宗祥

大栏乡 位于市区东北部, 总面积50.1平方公里, 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
15134人。 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970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农民人均
纯收入2269元,比上年增加449元。
大栏乡有耕地4.5万亩,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棉花、辣椒、大豆、花生等。
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1.4万千瓦,农田机械化作业面积4.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96%以上。 1995年粮食总产2100万公斤,亩产892公斤;近年来,大栏乡充分利
用地广粮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棉花、养殖、林果三大主导产业,现有棉花良种种
植基地420多亩,规模养猪、养鸡场15处,各类养殖专业户600多家,果园6000多
亩。1995年,农业总收入9064万元。乡办企业有集装袋厂、织布厂、印染厂、建
筑公司等;其中集装袋厂生产的集装袋、塑料吊带等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出口
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1995年工业总产值达10328万元。
党委书记 王洪升*钟亮成
乡 长 李长久

夏庄镇 位于市区北部, 总面积71.78平方公里, 辖63个行政村, 总人口
47824人,是高密市第一大镇。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5824万元,比上年增
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2231元,比上年增加396元。
夏庄镇在发展农业中,实行路、林、水综合配套治理,积极走种养加、农工
商、贸工农一体化的新路子,全面开发了蔬菜、果园、庭院开发等一批规模经营
为主体的高效益型产业。夏庄镇在发展乡镇企业中,大胆引用先进技术和科技人
才,不断深挖企业内部潜力,逐步形成了以机械、服装、制鞋、铸造等五大类为
龙头的企业, 带动全镇192处企业共同发展。1995年开发新产品43个,新上项目
50个,应用新技术、新工艺10项,所生产的盖板、阀门盒、押轮、砂布、服装出
口11个国家和地区;村以下企业生产的玛钢、管件、抽纱、刺绣、地毯、草编、
刀具等110多种产品也相继打入了国际市场。
党委书记 张建国
镇 长 李兴业

姜庄镇 位于市区北部,总面积75.02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
员会, 总人口3.5万人。济青高速公路高密出入口坐落在镇区,平日公路纵贯南
北。 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603万元,比上年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
2368元, 比上年增加438元。1995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三产业先进乡
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新型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先进
乡镇”等称号,被山东省畜牧局授予“山东省畜牧业强镇”等称号。
姜庄镇在农业方面积极实施产业化战略,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
农业,粮棉产量逐年提高,并利用地多、草多、粮多优势发展养殖业。1995年肉
鸡、生猪出栏量分别达到53万只、1.1万头,肉牛存养量达1.2万头。二、三产业
发展迅速,借助平日公路两侧建起了“三区、一市场”为主要内容、占地1600亩
的沿路经济带。到1995年底,全镇共有乡镇企业、合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1600
多家。主要产品有小五金、印染助剂、机械配件、民间工艺品、棉纱和白帆布等。
其中建筑用小五金闻名全国,高密“三绝”中的泥塑和扑灰年画,在东南亚各国
享有盛名。
党委书记 郑立琦
镇 长 钟亮成

仁和镇 位于市区北部, 总面积54.7平方公里, 辖32个行政村, 总人口
22055人。 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713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农民人均
纯收入2383元, 比上年增加468元。1995年荣获省畜牧局授予的“畜牧业强镇”
和潍坊市政府授予的“水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农业方面,在抓好粮棉生产的同时,组织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土地之外做
文章,创收入。开辟了以养鸡、养牛、养猪、养鱼和食用菌种植为主要内容的第
二战场。1995年,全镇肉鸡存栏135万只,出栏408万只;生猪存栏2.64万头,出
栏4.35万头;肉牛存栏1.76万头,出栏0.85万头;收获鲜鱼22.5万公斤;产出干
银耳38吨, 鲜平菇300吨,实现经济总收入9264万元。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上,对
14家镇办企业全部实行了租赁经营,调动了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
效益。该镇主要工业产品有:针织内衣、冷轧带钢、工矿轮、红砖、配合饲料等。
1995年, 乡镇企业实现产值2.85亿元,上交国家税金175万元,完成出口交货值
926万元。
党委书记 邱兆松
镇 长 单际庆

咸家乡 位于市区北部, 总面积42.88平方公里, 辖23个行政村, 总人口
12976人。 1995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606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农民
人均纯收入2388元,比上年增加520元。
该乡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药材、
棉花、瓜菜六大商品生产基地。养殖业年收入在7000万元以上,1995年被山东省
畜牧局评为畜牧强乡。1995年底,全乡有规模养殖群(区)24处,养鱼池(塘)35座,
并建成了迪卡优等猪繁殖基地和爱维因良种鸡孵化中心,初步构成以肉鸡生产为
主导的产业化大发展格局。林果生产出现了“西桑、北果、南柿子”的格局,建
立发展了1200亩苹果园,600亩桑园,250亩柿园,15亩杏园,有红富士、乔纳金、
新红星等十几个名优品种。乡村企业发展迅速。现有20处乡村工业企业,主要从
事防盗螺栓制造,钢铁件镀锌、纺织浆纱、小五金加工、装璜、建材、建筑等十
几个行业。其中,铜管镀锌和防盗螺栓制造项目在省内外享有盛誉,产品远销浙
江、青岛等地。
党委书记 李连杰*王发亮
乡 长 岳占利

大牟家镇 位于市区西北部, 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总人口
28118人。199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4099万元,比上年增长67.6%;农民
人均纯收入2400元,比上年增加243元。
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 玉米、大豆,年种植面积在
4.5万亩左右。 1995年,全镇粮食总产达4823万公斤;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总产达
121万公斤, 约占高密市棉花总产的十分之一。在农业发展上,注重对农业的投
入,抓“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建立健全了科技网络,先后推广了保护地栽培
新技术、间作套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科技新技术,粮棉实现了
良种化。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水浇条件,全镇95%的耕地成为旱涝保收
的稳产、 高产田。农机总动力达到3.8万千瓦,农业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
化。同时,该镇抓以养殖业为龙头的多种经营生产,在技术、良种、资金、联疫、
销售等方面提供了系列化服务。 到1995年底,全镇大家畜存栏2.4万头,年内出
栏肥猪10.5万头。
党委书记 王福兴*李连杰
镇 长 赵增岭

周戈庄镇 位于市区西北部, 总面积73.33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
口2.3万人。199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045万元,比上年增长88.9%;农
民人均纯收入2308元,比上年增加404元。
1995年,周戈庄镇发挥人少地多的优势,走以农为主,以农促副,以副带商,
种养加结合,全面发展的致富新路子。在种植上,采取了麦菜、枣粮等立体套种,
全镇有50%以上的土地实现了一年三作三收或四作四收。养殖业,发挥粮多草多
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养牛、养猪、养鸡为主的养殖业,1995年全镇养殖业收入达
1.4亿元。 镇办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到1995年底,全镇各类企业发展
到50余家,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1995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2.85亿元,销售收
入2.66亿元,利润2500万元。
党委书记 陈清明
镇 长 隋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