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地理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4&rec=18&run=13

自然环境
位置、 面积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
118°10′-120°01′。 南倚沂山,北濒渤海,东连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
工矿重镇淄博、东营。全市辖4区、6市、2县,72个乡、164个镇、18个街道办事
处,9906个自然村,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
地形潍坊市地势由北向南,海拔逐渐增高,大体分为潍北滨海低地区,潍中
洪积、 冲积平原区,潍南低山丘陵区3个地貌区。海岸为东南、西北走向。西起
淄脉河口,东至胶莱河口,全长113公里,呈弧形曲线状。
河流主要河流有6条,即潍河、弥河、白浪河、南胶莱河、北胶莱河及淄河,
其它数百条河流及溪流,均系上述主要河流的支流,过境河流只有小清河。
气候1995年全市降水充沛,气温偏高,热量条件充足,光照接近常年略偏少。
年平均降水量721毫米,较常年平均值多57毫米。青州、诸城最多,分别为836.9
毫米、825.1毫米,高密最少为540.4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夏之交降水偏
少,部分县市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8月份雨量集中,全市平均达309.6毫米,
诸城多达468.4毫米; 12月份0.0毫米为最少。冰雹天气集中出现在6月下旬,市
境内共降雹6次;进入10月份,出现4次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对小麦及晚秋作物
极为有利。

自然灾害
1995年主要自然灾害为风雹和暴雨,全市共出现暴雨日数38个站次,大范围
的暴雨天气过程4次,是暴雨出现较多的年份。8月份降水明显偏多,为历年同期
两倍多。受局部暴雨影响,临朐、昌邑、寿光等县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共有20处乡镇428个村庄受灾, 农作物受灾面积8935公顷,减产粮食2268吨,损
坏房屋878间。8月16日临朐遭受暴雨袭击,全县日平均降水量88.8毫米,上林镇
的行山、 桃花从11点到12点30分降水150毫米。全县共冲毁住房528间,冲倒198
间; 冲毁河堤8850米, 石渠850米,公路23处、7.7公里;冲毁桥涵22处,树木
1430棵, 砸伤儿童1人;淹死猪羊740头,家禽7400只。总损失1280万元。8月17
日晚昌邑北部乡镇普降暴雨, 部分乡镇降了大暴雨,城区降水157毫米,是1959
年有气象资料以来日降水量最大的一次。 8处乡镇受灾,受灾最严重的是棉花,
受灾面积6万亩,减产3万担。
风雹灾害市境内1995年共降雹6次, 6月22日一次最为严重。6月22日夜23点
50分至23日零点37分,寿光市的卧铺、杨庄、大洼、道口、岔河、侯镇,寒亭区
的肖家营、泊子、央子及青州市的宋池等10处乡镇170多个村庄遭大风冰雹袭击。
降雹持续5分钟左右,一般直径1厘米,最大风力8-10级。作物受灾面积12.5万亩,
其中棉花5.5万亩,大豆9200亩,玉米2818亩;绝产3.506万亩,其中棉花3万亩,
大豆5000亩,其它60亩;果树受灾面积1.9万亩。损坏房屋715间,刮倒电杆54杆;
雷击死亡1人,共计经济损失5280万元。6月26日下午19点30分,青州西部山区冰
雹雷雨天气,庙子镇的黄花坡、水峪等4个村庄受雹灾,最大积雹厚度3.5厘米,
受灾面积300亩,重灾200亩。
(刘龙章)

行政区划调整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经省政府批准,1995年全市行政区划作了以下
调整与变更:6月20日,寿光市道口乡、留吕乡分别改为道口镇、留吕镇。7月25
日,昌乐县漳河乡、北岩乡、南郝乡、河头乡、毕都乡分别改为高崖镇、北岩镇、
南郝镇、河头镇、青龙镇。12月29日,安丘市宋官疃乡、白芬子乡分别改为宋官
疃镇、 白芬子镇。7月25日,临朐县白塔乡的张家楼、东前韩、东后韩、东前河
野、东后河野5个行政村和东窝铺、东白塔2个自然村划归昌乐县高崖镇管辖。10
月23日,高密市设立朝阳街道办事处,将高密镇的荆家庄、许家庄、秦家岭、单
家屋子、罗家庄、小墓田、高家岭、黄山茔、鲁家庙、东观音堂、西观音堂、邱
家洼12个行政村和柏城镇的田家、 王家响疃、邓家3个行政村划归朝阳街道办事
处管辖。另外,按省政府要求,奎文与潍城两区边界线的勘定工作也取得了进展。
(朱建波)

土地与人口
潍坊市人口密度大,土地负载重。据1995年统计,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
518人, 人均占有耕地仅有1.29亩,且很不平衡。全市12个县市区中人均耕地占
有最多的是寒亭区, 最少的是临朐县。全市有200多个村庄已基本无地可种。全
市未利用的土地中,能够开发为耕地的只有30万亩左右,即使全部开垦也不能从
根本上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经济和人口发展,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据
预测,到本世纪末,全市耕地承载力将接近极限。解决人地矛盾的根本对策主要
有6个方面:(1)努力强化全社会的土地忧患意识和保护耕地的责任感。在全社会
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强化国土意识、人均意识和危机意识,使每个人都明
白,保护耕地等于保护自己的生命,从而形成珍惜土地的良好氛围。(2) 千方百
计保护好现有耕地。市县乡三级都应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要求制定“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把各类建设用地控制到
最低限度。(3) 有计划地开发复垦土地。坚持“开发南北、提高中间”的开发利
用战略。南部山区和北部滩涂的开发,力争做到新开发耕地与当年减少耕地相持
平。(4) 加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程。对土地的管理,除靠行政的、法律的手段
外,必须要靠有效的经济手段,即土地使用者由无偿无限期使用变为有偿有限期
使用,变土地不能流动为可以流动。通过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建立一种土地使
用者自我约束的机制,从而有效地制止浪费、荒芜、非法侵占土地的行为。 (5)
努力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将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最低限度,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
力。(6)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发挥土地的最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