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情要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3&rec=556&run=13

1994年7月, 经国务院批准,原潍城区以白浪河为界,划分为潍城、奎文两
区;调整后的潍城区总面积289.5平方公里,辖6镇、4个街道办事处,235个行政
村,46个居委会。总人口3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万人,农业人口18.6万
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32人。1994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2.56亿元,
按可比口径(下同)比1993年增长33.1%;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4.82亿元,增长46.8
%;第三产业增加值4.12亿元,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增长0.4
%,社会商品零售额9.05亿元,增长29%;财政收入完成8175万元,增长22.3%(按
分税制后的新财政体制统计,财政收入完成4639万元,增长39.3%);城乡居民储
蓄余额达到16.78亿元, 人均储蓄5010元,分别增长36.4%和47.8%;职工年人均
工资达到3968元,增长4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85元,增加229元。各项社会
事业也都取得了较大成就。
工业速度、规模、效益同步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到1994年底,全区完
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达到35家, 30%的区直工业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组建了
巨力、 造锁、耶莉娅等5家企业集团。1994年,全区镇及镇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
入12.36亿元, 增长33.1%; 实现利税7518万元,其中利润3788万元,分别增长
59.5%和103.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5.6,增加16.3个百分点。
农业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1年以来,围绕发展市场
农业、 特色农业,稳定发展粮油、林果、蔬菜、畜禽、花卉、花生等6大优势产
业和产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效益有了较大提高。1994年,全区粮
食总产达1.32亿公斤,与历史最好水平的1993年基本持平;各类经济作物面积达
到7.5万亩,果品总产974.6万公斤,蔬菜总产5393万公斤,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
1142.8万公斤、231.3万公斤和286.4万公斤。畜牧总产值1.73亿元,占农业总产
值的60%。农业增加值达到2.05亿元,增长6.7%;农村经济收入达到29.95亿元,
增长119.5%。1994年底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7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城乡市场繁荣活跃。至1994年底,全区商业饮食服务机
构达8815个,集贸市场发展到38处;个体私营业户达到1.5万户,从业人员2.9万
人;私营企业发展到350家。1994年,全区集贸市场成交额达7.02亿元,增长95%。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8%。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到1994年底,全区累计实际利
用外资额1161.34万美元, 开业投产“三资”企业12家,出口产品达11大类50个
品种。1994年,全区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3个,实际利用外资450万美元;“三资”
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314万元,实现利税465.5万元,出口创汇336万美元;外贸出
口商品收购值完成1.53亿元,增长132%。潍坊浮烟山旅游度假区和潍坊外商投资
开发区,规划面积分别为8平方公里和7.8平方公里,供排水、电力、通讯、交通
条件已基本配套完善, 是理想的投资区。其中潍坊外商投资开发区内3.8平方公
里的高新技术项目区,被省政府列为国家级开发区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区,
享受省有关的优惠政策。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1994年,全区城乡基本建设投资3亿元,其中城区竣工
项目15个、 面积6.2万平方米。城市综合开发投资1.13亿元,住宅竣工面积16.2
万平方米, 有2553户居民乔迁新居。新建、翻建了丰产路等3条街巷道路,完成
了潍临路(潍城段)和机场南路路基建设,配合市政府完成了东风街拆迁拓宽工作。
于河镇被列入全市重点小城镇建设范围,已完成规划论证。
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1994年,全区共完成科技计划项目26项,
取得科技成果16项,其中6项达到省以上先进水平。申请专利42项,实施率达50%。
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0种。 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99%以上,
顺利通过省政府的达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跨入“两基”(县市) 区。铺开5项校
改工程,竣工面积4947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
计划生育率、 晚婚率、晚育率分别为100%、99%和99.8%,连续8年被市委、市政
府授予“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达标一等奖。卫生
工作全面落实初保规划, 区、镇、村3级医疗保健网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被
评为省级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