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生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3&rec=535&run=13

1991-1994年潍坊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一、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潍坊市农村居民人均
总收入由1991年的1447元, 增加到1994年的2562元,增长77%;人均现金收入由
1991年的1184元,增加到1994年的1867元,增长58%;人均纯收入由1991年的863
元,增加到1994年的1734元,增长一倍多,平均每年增长26.2%。
由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乡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使农民的收入构成亦发生明显变化。农户从集体中得到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
1991年的13.5%提高到1994年的19.8%;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91年的
82%下降为1994年的76.5%。农民收入水平虽有较大提高,由于生产发展不均衡,
县市区之间、乡镇之间、农户之间尚存有较大差距。1994年,潍坊市12个县市区
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寿光为2200元,最低的临朐为1116元,二者相差近一
倍。
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加,消费质量亦有较大提高。1994年,农
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43元,比1991年的580元,增加663元,增长114%;其
中:物质消费支出1120元,比1991年的532元,增长111%;文化生活服务支出116
元,比1991年的48元,增长142%。食品支出678元,比1991年的288元,增长135%;
衣着支出117元,比1991年的69元,增长70%;用品支出219元,比1991年的95元,
增长131%。
在消费支出全面增长的同时,农民生活的消费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在食品消
费中,副食消费255元,比1991年增长158%,占食品消费的比重由1991年的34%提
高到38%。其他食品消费128元,比1991年的49元,增长161%,占食品消费的比重
由1991年的17%提高到19%。细粮消费比重由1991年的78%提高到83%。在穿的方面
更是变化显著,由过去的追求耐穿为主转变为花色、式样为主,西服、皮鞋、鸭
绒服、呢子大衣等大大增加。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三、中高档耐用物品拥有量增加。到1994年底,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
自行车224辆,比1991年增加41辆。电风扇123台,比1991年增加61台。洗衣机13
台, 比1991年增加7台。大型家具626件,比1991年增加181件。电视机98台,比
1991年增加23台。收录机36台,增加9台,摩托车6辆,增加4辆。其它如录像机、
电冰箱、吸尘器、空调机等新家电也已进入农户。
四、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到1994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占有住房1.64间、
面积30平方米、价值2141元,分别比1991年的1.31间、面积21平方米、价值1303
元,增长25%、43%和64%。平均每间住房的建筑面积和造价由1991年的16平方米、
995元提高到20平方米、 1305元。并全部建成砖木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
楼房亦有较大增加。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199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34元, 比
1993年增加49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9%。
全市各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如下:潍城:1785元;奎文:1812元;寒
亭:1776元;坊子:1870元;青州:1621元;诸城:1697元;安丘:1701元;寿
光:2200元;临朐:1116元;昌乐:1785元;昌邑:1958元;高密:1768元。
截至1994年底,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9.7亿元,比1993年增长11.5亿元。
全市有221个乡镇6321个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正常轨道、累计投保人数240万
人,投保金额11000万元。全市全年发放自然灾害救济款和社会救济款达714.6万
元、社会捐助90余万元。全市建立县、乡、村三级社会保障基金会406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