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自然科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3&rec=427&run=13

自1991年以来,潍坊市围绕“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
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在科研机构改
革,开拓技术市场,引入市场机制,创办多种类型的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建
立人才合理流动的新机制,促进农村、企业和社会的科技进步等诸多方面,进行
了富有成效的实践,科技事业和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带来了
科技振兴的全新局面。科技进步率达到40%以上。
一、全社会科技进步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四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先后出台了38项推动科技发展的地方
性法规政策;尤其奖励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
会风气的形成。 市、县两级分别制定实施了科技兴市、兴县市区战略,有6个县
市区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验收;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四年中,通过市科
委争取科技经费4.75亿元,其中市财政拨款970万元,国家、省科委拨款875万元、
争取科技贷款3.37亿元,建立科技发展基金300万元。科技投入年平均递增30%以
上。县市区技术开发研究经费达612万元。科学事业费706万元。
二、新兴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全市到1994年已拥有21.3万名(含社科人员)科
技人员,789处科研机构,全市90%的大中型企业成立了科研开发机构;民营科技
企业到1994年底发展到585处, 涉及电子、机械以及农业等20多个领域和行业,
从业人员1.4万人,固定资产7.9亿元。涌现出了山东通达集团公司、潍坊哮喘病
研究所、高密发达集团等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产值超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
荣获全国民营科技30强或山东10杰称号的科技企业集团。
三、技术、信息市场日趋活跃。全市各类技术贸易机构已发展到1015家,其
中市直293家, 从业人员3万人。四年中,登记技术合同754个,合同金额4.95亿
元,组织参加技术交易会14次,实现技贸总额5756万元,外汇额3529万美元。以
市县两级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信息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全
市12个县市区建立健全了科技信息检索尽端。
四、 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1991-1994年同30个国家和地区建
立了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争取和执行联合国援助计划、政府间科技合作、国际
组织援助项目等36项; 引进国外技术专家48人,接待国外科技团组24批,共120
人; 向16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团组48批,共计240人;中介技术贸易项目46项;成
立了潍坊市国际科技合作协会;通过实施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潍坊市首次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北欧、拉美等国家进行了经济技术合作。
五、“科技兴农”成效显著。科技兴农工作围绕潍坊市“开发南北,提高中
间”的农业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了潍坊市科技兴农方案,以实现农业高产、优质、
高效为目标,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四年来,山
东省首次组织实施了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整体水平和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为目
标的两轮农业十大综合技术开发。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06
项,增产粮食26公斤,增收棉花700万担、果品1.6亿公斤、瓜菜21亿公斤,新增
农业产值38亿元, 形成了39个农业技术推广辐射中心或基地,投入产出比为1∶
14.5。四年中,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农业星火计划120项,总投资6亿元,实现产值
12.5亿元,利税1.3亿元,创节汇0.3亿元。到1994年底全市农业良种化程度和新
技术、新成果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0%和70%;潍坊生物技术开发区的起步建设,带
动了全市近30个农业综合科技开发园迅速发展,为潍坊市现代农业发展作了开创
性探索。
六、科技兴工成效显著。科技兴工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战略重点,实
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
三线全面推进,成效显著。国家级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近4年的发展,
完成基础投资23.9亿元, 进区项目426个;运用高新技术对机械、纺织、建材、
化工等传统工业进行了基本改造,技术设备达到了国际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先进
水平;在电子信息、石油机械、新材料、海洋化工等领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50
家,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24个。围绕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组织实施国家级和
省级火炬计划项目71项, 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87种,四年实现产值71.2亿元,利
税10.8亿元。北部沿海滩涂,通过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四年中安排各类科技
开发计划122项,使用科技贷款1.1亿元,新建或改造企业30多家,开发新产品76
个,组建起了一批高科技海洋经济产业集团,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原盐、纯碱、溴
素三大生产基地,为潍坊市海洋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