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辑 冶金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3&rec=247&run=13

潍坊市冶金工业已有近40年的历史。到1994年,系统内共有企业8户,其中6户为全
民所有制企业、 2户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按企业类型分,4户为中型企业,4户为小型企
业。全行业共有职工6687人,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3亿元。主要产品有矿石、 焦炭、生
铁、钢、钢材及耐火材料等冶金用辅助产品。1991-1994年共产钢28万吨、 轧材33万吨、
铁32万吨、 焦炭35万吨, 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0981万元、 21190万元、 19930万元、
18642万元;销售收入分别为18596万元、23318万元、 42951万元、44946万元;利税分
别为1801万元、 2254万元、2832万元、889万元。固定资产每年平均递增8.8%,职工人
均收入每年平均递增19.7%。

潍坊钢厂引进电炉及配套设备
1991年以来, 潍坊钢厂坚持以老厂为依托, 内联外引,走利用外资合作的路子。
1992年3月与香港伟兴公司成立中外合资“潍坊伟兴钢铁有限公司” ,经过多方考察和
论证,决定从英国引进35吨电炉--连铸全套设备。该设备具有国内80年代先进水平,投
产后,将形成年产钢20万吨、钢材20万吨的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潍坊市钢材供应紧
张的状况, 增强了该厂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当年7月,由该厂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拆
装团赴英国, 在英方的协助下, 工作进展顺利,1993年1月全部设备顺利抵厂。 该厂
委托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进行初步设计,并对设备进行了维修、 保养工作。同年7月,
市委书记齐乃贵等领导针对该项目到潍坊钢厂现场办公,决定35吨电炉厂址设在潍城区
西郊小圩河境内,予留地2000亩, 一期工程征地600亩。到1994年,该工程的征地、设
计、 施工图纸,以及设备的修、 配、改工程全部完工。12月,该项目破土动工,预计
1995年7月全部完工。 全部工程预计投资1.5亿元。工程达产后,年平均利税5726万元,
平均利润343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为8年。

潍坊钢厂实行招标聘任制
1993年, 潍坊钢厂在市场疲软、 资金紧张的严峻形势下,认真贯彻国务院《国营
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抓住机遇,强化人事制度改革,对行政领导干部实行招
标、聘任。厂长聘任的厂级行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5.5岁,懂管理,有比较高的群众
威信和领导能力。新领导上任后,提出了“节能降耗,创水平,上台阶”的口号,坚持
生产计划早安排,物资早准备,任务早落实,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及时协调和解决生
产中的突出问题, 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和本企业历史最高水平, 奋力赶超。转炉车间
以日产钢锭282.6吨的好成绩, 创车间历史最好水平。二轧车间月月超额完成任务,并
创造了年产直径8mm线材10434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对全厂中层领导也逐一聘任,
签订《目标任务书》,并面向全厂职工,对一轧、三轧车间主任进行招标,把懂业务,
年富力强,能带领广大职工团结实干的人推向领导岗位,使车间面貌焕然一新。一轧车
间连续创造班产开坯307.71吨、 日开坯849.91吨、月开坯14707.6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三轧车间一改过去“产量低, 废品多”的落后状况,创日产直径8mm圆钢251.37吨、月
产4100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益都铁厂安全生产连续7年实现“四无”目标
益都铁厂是市属中型钢铁企业。几年来,该厂狠抓企业管理和安全生产,始终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连续7年实现“四无”(无工亡、无重伤、无
重大火灾,无重大设备事故) 目标,多次被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
号,1994年夺得省公司“安全杯”。(1) 成立了以厂长为主任、党政工团参与的安环委
员会,安全科长负责日常安全事务,各分厂分设安全环保领导小组,班组配备安全员,
并随人员调离、生产结构变化随时调整。(2) 落实了厂领导班子“要害岗位”的安全责
任目标书,分别承包该厂的高炉、锅炉、煤气、油库、液化气站、发电机等岗位的安全
责任目标,各分厂到班组也逐级进行分解承包,签定安全责任目标书,从厂长到工人按
照责任制的安全职责列入考核内容,把生产、经营、奖金分配与安全生产挂起钩来,厂
部和基层各单位实行安全奖罚制度,使人人受到安全指标、安全奖惩制度的约束。 (3)
每月坚持组织一次生产现场、工作现场安全生产大检查,每次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记录
在档, 及时下达事故隐患通知书,限期整改和整改后报告。对全厂204个灭火器定期换
药,煤气区多处设立煤气报警器。(4) 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新工人入厂必须进行三级安
全教育,否则一律不准上岗;对老职工定期进行重新培训和操作复审,做到持证上岗。
同时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使全厂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我要安
全、我管安全的新局面。

(孟维博 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