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纺织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3&rec=239&run=13

纺织工业是潍坊市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的行业之一,已经形成化纤、棉纺织、
印染、针复制、毛纺织、麻纺织、服装及纺织机械等门类齐全的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1991年以来,经过对企业的改组、调整,到1994年底,全市拥有县以上纺织工业企业66
家(其中大型企业8家),职工7万人。固定资产原值26亿元。化纤生产能力2.1万吨, 棉
纺锭37.5万枚,气流纺6200头,织布机6800台,印染线15条, 针复制折纱能力1.5万吨,
服装1500万件,纺织机械加工能力5000吨。主要生产浆粕、粘胶纤维、各种纱号的棉纱
及混纺纱、多种幅宽及组织形式的织物、印染布(包括色织布)、床上用品、针织衫裤、
精纺及粗纺呢绒、毛纱线、麻袋、高中低档服装、纺织机械及配件等20多大类系列产品,
远销欧、 美、日、东南亚、 俄联邦和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1994年,全系统有
近200种产品获省以上优质产品称号, 其中国优6种。1994年完成销售总额39.5亿元,
实现利税1.6亿元, 出口交货值16亿元。通过开展强化企业管理、优化资源组合和双增
双节活动,消化增支减利因素8361.7万元。
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1991-199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其
中技改投入7亿元,建成152个工程项目。引进特宽幅印染线、无梭织机和自动落筒机等
具有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378台(套) 。兴办三资企业68家,利用外
资2500万美元, 已有56家安装投产。1994年三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利税9000
万元, 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有3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完成自营进出口总值3360
万美元,其中出口2160万美元,进口1200万美元。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四年来,通过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广
泛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充分调动了企业广大职工自主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积极
性。 四年共完成技术、质量攻关课题86项,累计经济效益840万元。潍坊第四棉纺织厂
开展大卷装特宽幅装饰布的攻关活动,自行设计的卷布轮获国家专利,填补了省内空白。
该产品布卷容量大(幅宽105寸,卷长823米)、质量好(下机质量100%) 、 成本低 (产品
不检验、不修织;每米节电8.52度、每卷节约1.04个工日、节布13.5米,合计每卷布节
约216.32元)、便于后加工(码长,无接头,质量好;后加工效率高,成本低) ,深受外
商喜爱。产品销往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的客商
亲自到厂订货。潍坊化纤厂1993年为解决棉短绒供应紧张的困难,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
展“以木浆代替棉浆”的技术攻关。运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试验,制定了“二次浸渍
工艺”方案,终于使木浆代替棉浆获得成功,既解决了原料不足的困难,又提高了产品
质量,年增经济效益106.1万元,获全国纺织总会优秀成果奖。
大力兴办第三产业。潍坊市纺织企业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想指导下,积
极发展第三产业,到1994年末,已有30个企业兴办了具有二级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70个。
经营范围包括商贸、餐饮、印刷打字、服装加工、装饰装修、文化娱乐等,大都是依靠
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有的销售企业产品,为企业探索市场、扩大销路;有的利用企业
副产品和边角余料进行加工,变废为利;有的面向职工、面向社会进行服务。这些经济
实体的资金来源多以企业自投为主,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多数实行承包制,有的采取招标
承包和租赁经营等办法。1994年三产实体上缴利润187.7万元, 从业人员达到1400人,
为企业节省工资基金及福利费用达290.7万元, 对分流消化企业富余职工和减轻企业负
担起了重大作用。

新产品开发
四年来,潍坊纺织工业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产品开发为龙头,狠抓科技成果
转化为生产力这一基础工作。到1994年,共完成科研、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380项,其中填补省内以上空白项目95个,完成新花型、新花色1.5万个。新产品投产率
达85%,产值率达10%。1994年完成科研、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80个,其
中昌邑纺织机械厂的“高目数印花镍网”、潍坊第二印染厂的“微机控制交流变频器在
印染设备上的应用”等38个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新产品投产率达91%,产值率12.1%。
四年来获省科技进步奖项目数均占全省各市 (地) 纺织行业获奖数的1/3, 在全省各市
(地) 名列首位。到1994年底,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35项,市科技进
步奖23项。

职工岗位操作技术比赛
四年来,市纺织工业局在纺织职工中大力开展岗位培训、操作练兵、技术比武等活
动,弘扬了敬业精神,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推动了岗位操作技术的提高。(1) 开展操
作技术比武, 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全市纺织系统坚持每年开展保全、保养、 钳工技
术比武, 织布保全技术大赛,梳棉、并条、粗纱3工种的操作技术比赛等大型活动,参
赛选手达300多人(次) 。在这些比赛的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全省组织的各项
操作技术大赛,并取得了好成绩。同时还多次组织参加省纺织厅对各工种工作法的修改
制定工作,并在潍坊第四棉纺织厂、潍坊棉纺织厂等单位进行试套推广,为全省棉纺织
新工作法的总结推广起了重要作用。(2) 组织观摩演示,达到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的目
的。1994年,先后在潍坊织布一厂、潍坊第四棉纺织厂、诸城第二棉纺织厂举办了织布、
粗纱、细纱等工种的操作演示会,各企业在演示中相互交流经验,切磋技艺,达到共同
提高的目的。潍坊第四棉纺织厂信宝芹曾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首届细纱、织布两工种青
工大赛的评判工作。潍坊棉纺织厂张玉梅、陈成爱曾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青工大赛,荣
获“全国操作能手”称号。在纺织工业部及山东省组织各工种的技术能手验收中,潍坊
棉纺织厂的谭桂红、刘艳芹,潍坊第四棉纺织厂的丁菁等27位职工被授予1991年“山东
省技术能手”称号。潍坊第四棉纺织厂付存华荣获1992年纺织工业部设备维修“技术能
手” 称号。 在省厅举办的各工种辅导员学习班上,潍坊纺织系统200多人(次) 获优级
能手称号。

(刘开山)

丝绸工业生产
1991年以来,丝绸市场持续疲软,产品需求变化大。为了尽快适应国际丝绸市场的
需求,及时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更新换代的步伐,便把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到
战略高度来认识,让生产跟着市场转,产品跟着需求变。尤其对客户要求批量小、试制
难度大的品种, 也从不打折扣,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攻关,试制出客户满意的产品, 以
赢得客户和市场。 1994年丝绸工业总产值完成49768.7万元, 完成年计划的109.38%,
比1991年同期增长77.56%。 白厂丝产量完成552.12吨, 完成年计划的106.38%,比
1991年同期增长35.75%;丝织品产量完成1575.75万米 (不含乡镇企业产量) ,完成年
计划的100.69%,比1991年同期增长35.75%; 印染丝织品的产量完成991.12万米,比去
年同期增长1.64%;服装产量完成181.85万件, 比1991年同期增长34.81%;产品销售收
入实际完成33961.8万元,比1991年同期增长29.43%。全市丝绸行业连续3年无亏损企业。
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基础管理,以出口服装为龙头,带动和促进丝织、印染、服装
企业全面协调配套发展。 产品开发主要以真丝出口绸为重点,采用新的工艺流程, 促
进新产品的研制工作。1994年常规开发花名品种124个,超前开发项目15个,投产65个,
调整机台1000多台,创利税560多万元,出口创汇830万美元。全年丝织品入库一等品率
达到95%以上, 白厂丝正品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达到96%。 缫丝操作一级手率达到
60%,丝织行业操作一级手率达到45%。制种、缫丝、印染、服装企业在全省丝绸系统内
均居同行业前列。四年来,加快了技术改造和引进的步伐,先后投资近亿元,引进世界
最先进的剑杆织机64台,喷水织机80台,以及全自动行车印花和真丝溢流染色等先进设
备,为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994年底,这些新增项目已增产值
2.5亿元,有4个企业晋升为国家大型(二)企业。

(马国栋)

潍坊印染厂宣告破产
潍坊印染厂于1993年建厂。60多年来,逐步发展成为以印染布为主要产品的中型企
业。 从1989年开始,企业的生产经营逐渐陷入困境。到1993年底,企业全面停产。 由
于扭亏无望, 资不抵债,1994年6月26日向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法院
于1994年7月6日正式受理了潍坊印染厂破产案, 并于当月14日宣告潍坊印染厂破产。
1994年10月24日,按照法定程序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顺利通过了破产财产分配方
案,破产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刘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