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计划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3&rec=179&run=13

计划体制改革
1991-1994年, 全市计划体制改革随着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入,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计划观念有所突破,计划职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要求,计划突破了旧的观念,坚持面向市场、反映市场和引导市场的原则,把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与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优势结合起来,把计划工作的重点进
一步转到了研究大战略、制定大政策、搞好大平衡、抓好大项目上来。计划观念的更新,
促进了计划职能的转变。在职能上,计划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并结合近期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的具体情
况,确定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宏观调控目标和重要经济和社会活动的
预期目标;制定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政策措施;发挥经济综合部门的作用,
引导资金和资源流向,搞好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综合协调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保证宏观调控目标和发展任务的实现。
二、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和预测指标体系基本形成。前者由12类指标构成:(1) 经济
增长速度(主要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长速度) ;(2) 对外开放(主要
指标是出口收购总值、出口创汇和实际利用外资) ;(3)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是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 ;(4)财政(主要指标是财政收
入和财政支出) ;(5)金融(主要指标是全社会信贷总规模、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有价证
券发行额) ;(6)外债(主要指标是期末外债余额和偿还外债到期本息) ;(7)物价(主要
指标是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和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8)就业(主要指标是职工人
数和城镇待业率) ;(9) 人口(主要指标是年末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城镇化水平);
(10) 土地(主要指标是建设用地和土地开发);(11)科技(主要指标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12)收入(主要指标是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民人
均纯收入)。
预期指标体系以科学为基础,并充分考虑政府宏观调控意图和实施效果,把反映重
要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总量指标改为预期指标管理。主要有10个方面的指标构成:(1) 农
业(农业总产值、农产品产量和播种面积);(2)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总产值、利税和从业
人员) ;(3) 工业(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4)运输邮电(客货
运量、邮电业务总量) ;(5)利用外资(借用国外贷款和吸收外商投资) ;(6)市场(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集市贸易成交额) ;(7)科技教育(取得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科技成
果、大中专学校招生);(8)环境保护(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处理率) ;(9)
医疗卫生(新增卫生技术人员和新增病床);(10)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收入等)。
三、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体系逐步完善。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平衡:(1) 物资资源
平衡。包括能源、原材料、支农物资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如电力、煤炭、钢材、
化肥、农药、粮食和棉花等,分析预测平衡差额,并制定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为农业生
产和企业经营提供信息导向。(2) 全社会资金平衡。分析预测计划期内全社会资金需求
和供给总量、构成和流向,根据平衡差额,提出解决资金缺口和调节资金流向的政策措
施。(3) 国际收支平衡。根据对外贸易收入、非贸易收入、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等,
预测计划期内的国际收入总量,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合理安排进口用汇、出国用汇和
偿还到期外债等各项支出,使用汇规模保持合理,收支平衡。(4) 全社会劳动力平衡。
根据计划期内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和能够提供的劳动力资源总量,分析预测全社会劳动
力资源的需求总量及分配状况,制定相应的措施。(5) 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根据上述主
要方面的协调平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服从于全国、全省总需求的大局,充分利用国内
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持全社会总供求的大致平衡。
四、年度计划报告有较大改革。其主要内容:(1) 对基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的全面分析和评价;(2) 对计划期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分析和预测;(3) 确定计
划安排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安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计划;(4) 提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及采取的措施。
五、年度计划种类的设置和构成有所调整。对计划种类进行了压缩、调整和合并,
将原来的22个专项计划调整合并为11项。具体设置为:(1)农村经济计划;(2)工业交通
计划;(3)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4)对外贸易发展计划;(5)利用外资计划;(6) 土地利
用与环境保护计划;(7)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计划;(8)主要商品流通计划;(9) 主要物
资计划;(10)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计划;(11)人口、劳动和收入计划。调整后的各项计
划加强和充实了文字报告的内容,强化了对市场和经济发展条件、趋势的预测分析及政
策措施的研究制定,增强了计划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

投资体制改革
随着经济体制和计划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投资体制改革也迈出新的步伐。
一、项目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审批权限有较大程度下放。1992年年初,根据国家、
省有关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有关指示精神,参照省里权放一格的做
法,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进行了简化和下放。对需市审批的
项目,除利用外资项目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外,其余项目简化为只批可行
性研究报告。同时,把项目审批权限作了进一步下放,赋予了县市区较大的项目审批权。
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条件能够自行平衡,资金落实的基本建设项目,国有单位总
投资500万元以下 (不含500万元,下同) ,集体所有制单位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及辖区
所属的中小学校舍改造、老企业职工宿舍和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由县市区计委审批。对上述标准以上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国内基建项目,以及3000万
美元以下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由市计委审批,超过上述标准和需要省里解决资金、平
衡建设条件的项目,报省计委审批或转报国家审批。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
利用外资项目1000万美元以下,建设条件、资金能够自行平衡的项目由县市区经委审批,
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凡不需省里解决资金,建设条件能够自行
平衡的由市经委审批;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或属于“红灯”
产品项目由省审批或转报国家审批。为了加强对投资活动的宏观指导,保证产业政策的
贯彻实施, 搞好全社会投资规模的监督管理,在下放审批权限的同时, 建立了审批备
案制度, 规定县市区审批的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报市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审批
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报省备案。并要求各县市区不得采取隐瞒不报,化整为零等办法
自行审批。对违犯国家产业政策、越权或变相越权审批项目以及不及时备案的县市区,
市里将停止其项目审批权,以督促其贯彻落实。
二、投资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形成。针对全市重点建设任务繁重的实际,成立
了潍坊市投资公司和工程咨询委员会等服务机构,与计委联成一体,初步形成了“三位
一体”的投资决策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强了对重点项目全过程的服务和管理。在建设项
目决策前,由市计委委托市工程咨询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估,市计委根据评估报告决策
审批或向上级推荐,提高了项目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市投资公司成立后,按照
市政府制订的筹资政策,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为全市的重点建设项目筹集了大量建设
资金,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筹资渠道逐步稳定。市计委是政府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职能部门。为保证建设
资金需要,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逐步稳定了面向国内和国际的资金筹集渠道。在利用
国内资金方面,主要是:(1) 建立专项建设基金。根据各重点项目的实际情况,有针对
性的研究制订若干筹资办法,作为专项建设资金,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适当集中,用
于重点工程建设,如水利建设基金等;(2) 向国内银行贷款;(3) 采取发行企业债券、
企业内部集资、发行股票、外地拆借等形式筹措资金。在利用外资方面,主要是: (1)
利用国外政府和世界金融组织贷款;(2) 国际商业贷款;(3)组织企业对外融资;(4)组
织接收国外政府有关援助,如日本的绿色援助工程(主要用于治理污染,改善环境)。通
过利用国内国际资金,基本上保证了全市建设资金的需要。

重点建设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计委把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
要任务。通过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保证了各项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1991-1994年,
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主要有:(1) 农业水利方面,多处农业商品基地和畜牧业基
地建设、各大中水库加固除险工程;(2) 交通方面,羊(口) 宅(科) 铁路、济青高速公
路潍坊段、潍坊机场扩建;(3) 能源方面,潍坊电厂一期工程、市中110KV变电站;(4)
原材料及加工工业方面, 潍坊化纤厂2万吨粘胶短丝和2800吨粘胶长丝、高密合成纤维
厂1000吨丙纶长丝和4000吨涤纶,高密化纤厂7500吨粘胶短丝、 潍坊化工厂CPE工程,
潍坊溶剂厂3000吨丁醇、 丙酮、乙醇溶剂,潍坊和寿光化肥厂两个4万吨尿素改造、安
丘化工厂3万吨磷酸一铵, 安丘涤纶帘帆布厂2000吨帘子布, 羊口等盐场扩建,寒亭
100万吨原盐一期工程, 寿光人造板厂3万立方米刨花板, 潍坊二印特宽幅印染布,临
朐宁朐钢管厂,潍坊建筑陶瓷厂36万吨卫生陶瓷及潍坊水泥厂扩建,潍柴斯太尔重大技
术引进项目;(5) 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峡山引水一期工程、程控电话扩容、煤气二期工
程;(6)科教文卫事业方面,昌潍师专扩建、潍坊高等专科学校等。

中长期计划的研究与制定
随着计划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为党委
和政府当好参谋,成为计划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为此,计划部门进一步加强了中长期
计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1991年上半年,市计委制定的《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八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开始组织实施。经过二年多的
实践,证明这一规划符合潍坊的实际。在1993年组织召开的潍坊市“八五”计划和十年
规划研究鉴定会上,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为深入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抓住
机遇,加快发展,研究制定了《潍坊市国民经济上新台阶思路》,提出了到2010年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赶上韩国,经济实力达到亚洲中等国家水平的奋斗目标。根据全市大力发
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的要求,组织编制了《潍坊市第三产业发展
规划》和《潍坊市科技教育发展规划》。这些规划为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进入1994年后,市政府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全面部署了《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20个专题规划和13个重大研究课题。
到1994年底,各项研究已基本完成,各专题规划正在编制中。全市“九五”计划及2010
年规划基本思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于1994年7月份完成了初稿, 1994年10月份市政府组
织召开了全市“九五”规划座谈会,对这一思路进行了广泛讨论。

“农转非”和“山东省地方城镇居民户口”计划管理
一、“农转非”计划管理。“农转非”人员过快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困难。
为此,市政府根据国家和省的文件精神,于1991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转非”
管理工作的通知》(潍政发〔1991〕213号) ,对“农转非”计划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1) “农转非”计划管理的范围。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在国家“农转非”计划控制
之内。其中,按国家计划从农村招收的大中专学生按实际发生数纳入国家计划考核,不
在全市的“农转非”计划指标内,其余各项政策性“农转非”均在全市的计划指标内控
制。(2) “农转非”计划的编报和下达。①“农转非”计划实行“自上而下、条块结合”
的办法编报,由市计委根据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计委提报的需求计划,提出全市的
需求计划,上报省计委。②市计委根据省下达的“农转非”计划,结合潍坊实际,进行
综合平衡,编制出全市“农转非”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下达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
区执行。 (3) “农转非”计划管理方法。①对“农转非”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②对
“农转非”实行“双控”。即:对符合国家政策没有计划指标的,暂缓办理;有计划指
标但不符合国家政策的, 不予办理。 ③对“农转非”实行《凭证》管理制度。即一份
《凭证》等同于一个计划指标,没有《凭证》等同于没有计划指标。对无《凭证) 者,
不予办理“农转非”。
市计委依据上述要求,进一步加强“农转非”计划管理,使“农转非”人数控制在
了省下达的计划之内。 1991-1994年共向省争取计划指标35000个, 解决了35000人的
“农转非” 问题,稳定了干部职工情绪,安定了社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山东省地方城镇居民户口”计划管理。1994年上半年,市政府根据省政府的
文件要求,下发《关于贯彻实施“山东省地方城镇居民户口”有关问题的通知》 (潍政
发〔1994〕37号) ,在全市开始实施“山东省地方城镇居民户口”政策,以加快提高潍
坊市的城镇化水平。“山东省地方城镇居民户口”属山东省的非农业户口,办理该户口
的人员原则上在粮油供应、劳动就业、子女上学、计划生育等方面与国家统一管理的城
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其在计划管理上与“农转非”同样纳入指令性计划,并实
行《凭证》管理。在计划的编制与下达方面,由市计委根据省计委下达全市的计划指标,
依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实施总量控制,按各县市区的承受能力和符合条件的人数
下达年度计划指标;市属及上属单位的人员,计划指标切块下达到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由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组织。按照这一规定,1994年共下达“山东省地方城镇居民
户口”计划指标81000人,控制在省下达潍坊市的计划指标之内。

(市计委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