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3&rec=12&run=13

1992年,全市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南巡谈
话和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抓实干,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
业都有了新的进展。 1992年,全市社会总产值5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下同) 比上
年增长30.1%,国民生产总值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46亿元,
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9.4%上升到21.3%;国民收入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工农业总
产值493亿元,比上年增长31.9%。
一、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9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13亿元 (90年不变价102
亿元) , 比上年增长7.3%。其中,种植业产值73.93亿元,降低0.3%,林业产值2.10亿
元, 增长17.5%,牧业产值28.81亿元,增长10.5%,副业产值3.17亿元, 增长15.2%,
渔业产值4.99亿元,增长74.4%。粮食总产量478.5万吨,减产2.3%,棉花总产量6.76万
吨, 减产40%,花生总产量9.36万吨,减产35.1%,烤烟总产量9.24万吨,减产24.6%,
蔬菜总产量340.58万吨,增长39.9%,水果总产量34.74万吨,增长28.6%。
1992年末全市实有林地面积423.9万亩, 比上年增长9.4%, 当年造林面积41.54
万亩,比上年增长61.6%。森林覆盖率为17.9%。
畜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1992年, 年末生猪存栏217.32万头,比上年增长
1.9%, 生猪出栏275.9万头, 增长6.9%;大牲畜年末存养75.43万头,增长13.3%。肉
类总产量40.97万吨,增长9.5%;禽蛋产量14.79万吨,增长5.6%。
渔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0.07万吨,比上年增长53.7%,其中,淡水
产品1.34万吨,增长40.8%,海水产品8.73万吨,增长56.0%。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40万千瓦, 比上年减少0.5%,农用拖拉机6.87万台,增
长2.4%; 农用载重汽车5077辆,增长5.7%,农用排灌机械总动力131.42万千瓦, 减少
3.6%; 农用化肥施用量 (折纯) 34.9万吨,增长6.1%;农村用电量11.86亿千瓦小时,
增长18.1%, 有效灌溉面积780.65万亩,增长1.3%。全市农田基本建设用工1.65亿个,
完成土石2.23亿方,共投资3.13亿元。
二、 工业: 1992年,我市工业经济迈上了新的台阶。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380.1
亿元 (90年不变价为385.6亿元) ,比上年增长38.3%,其中,乡镇及以上工业完成产值
239.4亿元 (90年不变价243.9亿元) , 比上年增长30.0%; 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产值
140.7亿元, 增长55.3%。 在乡镇及以上工业中, 国有工业完成125.6亿元, 增长
24.5%,集体工业完成111.6亿元,增长34.4%;轻工业完成145亿元, 增长29.3%,重工
业完成94.4亿元,增长29.6%。大中型工业完成108.2亿元,增长24.6%。
主要产品产量: 纱7.63万吨, 增长38.5%; 布5.0亿米,增长23.4%;原煤154.3
万吨,增长27.7%;原盐456.4万吨,增长26.7%;发电量7.92亿千瓦小时,增长21.6%;
卷烟39.5万箱,增长10.2%;机制纸及纸板25.19万吨,增长38.1%;纯碱55.2万吨, 增
长14.8%;化肥17.29万吨,增长2.3%;合成洗涤剂4.2万吨,增长14.8%;水泥308万吨,
增长21.7%; 钢8.02万吨,减少1.4%;生铁8.2万吨,减少3.6%;钢材11.74万吨,增长
23.4%;小型拖拉机9.73万台,增长3.5%。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据快报统计,1992年全市乡镇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实现销
售收入187.9亿元, 比上年增长25.0%;实现利税18.4亿元 (其中:利润7.3亿元,增长
31.3%) ,增长23.7%,在利税总额中,中央属工业2.9亿元,增长14.8%,省属工业0.25
亿元,增长34.8%,地方工业15.25亿元,(市属工业3.73亿元,增长15.5%,县市区属工
业7.32亿元,增长24.8%,乡镇工业4.2亿元,增长37.3%),增长25.4%。 到年底,全市
亏损企业119个, 比上年减少17个, 亏损面为4.99%, 下降0.93个百分点, 亏损额为
1.09亿元, 下降6.04%。全市产成品资金占用23.4亿元, 比上年增长4.63%;流动资金
周转1.82次, 比上年减少0.05次。百元销售收入提供利税10.2元,比上年增加0.1元;
百元资金实现利税10.06元,比上年增加0.04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965元/人,增长20.7
%。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70种重点产品中,畅销产品比重达到31.4%。企业集团
由上年的3户发展到8户,大中型企业也由上年的162户发展到208户。
企业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 全市共下达技术改造项目计划741项, 当年计划投资
16.7亿元, 完成财务支出13.5亿元, 完成工作量12.7亿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32.5%、
97.8%和95.7%。有590个项目竣工投产,按设计能力计算,年新增产值31亿元,利税6.5
亿元。 1992年,全市共开发市以上新产品513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和达到国际水平的
新产品59项, 有420项产品投入批量和小批量生产。全市重点检查的150项产品质量指
标, 持平或改善的有140项,稳定提高率为93.3%,优质产品率为24.1%。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48.8亿元, 比上年增长51.3%。在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23.2亿元,
增长89%,集体经济投资5.3%亿元,增长66%。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县以上生产性投资21.7亿元,增长78.0%,非生产性投
资6.7亿元, 增长103.0%,其中住宅投资3.4亿元,增长66.7%。全市新增固定资产18.6
亿元,增长67.6%。基础产业得到加强,农林水利业投资2.1亿元,所占比重由1.4%上升
到1.6%,运输邮电业投资5749万元,比重由1.4%上升到2.0%,商业饮食业投资6.9亿元、
文教卫生事业投资1.6亿元,分别增长21.8倍和1.2倍。
重点工程得到保证。全市10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度快,质量好,其中潍坊电厂当年完
成投资27239万元, 潍坊纯碱厂当年完成6352万元,潍坊银河购物中心当年完成3838万
元,潍坊经贸展销中心当年完成3087万元。
全市县及以上建筑业完成产值5.7亿元, 增长67.6%,全员劳动生产率20370元/人,
增长30.6%。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交通运输稳步发展。1992年,全市完成货运量4635万吨,
比上年增长10.1%,货物周转量25.73亿吨公里,增长7.2%。其中,公路、水运交通专业
部门完成货运量502万吨,货物周转量6.2亿吨公里;非交通部门完成货运量4133万吨,
货物周转量19.53亿吨公里。 全市完成客运量2527万人,比上年增长6.3%,旅客周转量
16.33亿人公里, 增长13.7%。其中,交通部门完成客运量1741万人,旅客周转量10.66
亿人公里;非交通部门完成客运量786万人,旅客周转量5.67亿人公里。 全市公路、水
运专业运输企业实现利润576万元, 增长163%,联运企业实现利润140万元,增长67%,
航空运输完成客运量7445人次,乘座率比上年提高31%。
公路网络不断完善。全年共完成计划内公路工程工作量9284万元。其中,完成新建、
改造路基工程74.2公里, 新建、改造沥青路面工程177.3公里,完成大中型桥梁8座996
米。到1992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6350公里,年末公路密度达到百平方公里36.7公
里。
全市269处乡镇全部达到了晴雨通车,并有195处乡镇通了柏油路,基本形成了以国
道省道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相联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济青高速公路潍坊段工程已完成工程合同总价的
63%, 九三年底可望竣工通车;万吨级潍坊港已完成港址比选,预可性研究论证工作正
抓紧进行。
邮电事业发展较快。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1695万元,比上年增长53.3%。其中:
信函2665.5万件, 增长21.5%,报刊累计发行11797万份,增长7.4%,邮政快件183.6万
件, 增长7.2%,公众电报170.9万份,增长4.1%,长途电话1181.8万张, 增长96.6%。
市话年末到达户数35598户, 增长34.2%,长途直拨年末用户10843户, 增长125.4%,
无线寻呼年末户数4694户,增长363.8%,移动电话年末户数548户, 增长146.9%,农村
电话年末户数11549户, 增长11.8%。全年增开长话电路900条, 市话增容13365门,增
装话机9803部;农话增容15744门,增装话机2854部。移动通信交换局、长途微波通信、
程控二期工程相继开通运营,较大地提高了我市的邮电通信水平,对加速我市社会和经
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商业、物价、金融:城乡市场繁荣,居民消费心理稳定。1992年,全市实现社
会商品零售总额86.6亿元, 比上年增长21.5%。 其中,居民消费品零售额62.1亿元,
增长23.8%,社会集团消费品零售额6亿元,增长19.0%,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18.5亿元,
增长15.3%。
全市农副产品收购总值完成44.4亿元,比上年增长7.6%。
集市贸易活跃。 全市集市贸易成交额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1.0%,其中农村集市
贸易成交额21.4亿元,增长43.6%。
市场物价平稳, 是全省物价最稳定的地级市之一。 全市城镇零售物价总指数为
106.1, 比上年上升6.1%, 其中,食品类上升9.8%,衣着类上升1.8%,日用品类上升
1.4%, 书报杂志类持平,药及医疗用品类上升0.5%,燃料类上升41.9%。在食品类中,
副食品上升0.9%,其中鲜菜上升1.4%,肉禽蛋回落1.7%,水产品回落3.9%。
金融形势较好。 1992年,全市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23.9亿元,比年初增加26.2亿
元, 增长26.8%,全社会各项贷款余额153.4亿元,比年初增加26.8亿元,增长21.1%。
累计现金收入239.2亿元,增长33.9%,累计现金支出238.1亿元,增长34.0%。货币净回
笼1.09亿元。
六、外经、外贸、外事旅游:对外开放步伐加快。1992年全年批准各类利用外资项
目405项, 合同外资额4002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863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
倍、 4.1倍和1.5倍。其中,新批“三资”企业394家,增长2.6倍,合同外资额37245万
美元,增长4.2倍,实际利用外资额7098万美元,增长2.3倍;三来一补项目5项, 合同
外资额228万美元;对外借款项目6项,合同外资额254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539万
美元。
到1992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各类利用外资项目670项,合同外资额6.2亿美元,实际
利用外资额2.2亿美元。 其中,批准“三资”企业578家,合同外资额4.9亿美元,实际
利用外资1.2亿美元。
据对已投产经营的140家“三资”企业统计,1992年完成产值9亿元,实现利税4500
万元,出口创汇6510万美元。
1992年全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31亿元, 比上年增长32%。其中,工矿产品完
成23.3亿元, 增长37.7%,农副产品完成7.7亿元,增长17.3%。开发新品种68个,增加
收购额13201万元,出口千万元以上的商品59种,比上年增加9种。
对外交往进一步扩大。全年共接待访问、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及从事商贸、学术文
化交流等活动的外宾、 华侨、港澳台同胞2099批,计10169人次,比上年增长18.9%,
创460万元外汇人民币。
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1年11月经市政府批准
正式成立,1992年12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起点高,起步快。开发区的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项目起步、滚动发展的
方针,在搞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开发、引进电子信息、海洋化工、生物工
程、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环保、卫生保健等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兴办了一
批技术先进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内联、股份制、 私营和民办科技实体。
截止到1992年底, 已批准进区企业173家,总投资11.6亿元,总注册资本8.45亿元。其
中, 三资企业15家,总投资6331万美元,注册资本4429万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额1708
万美元, 另有8家中外合资企业已批准立项,总投资966万美元;内资企业158家,总投
资5.78亿元。上述企业中,已有9家被山东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区内企业已开
发出高新技术产品62项,实现产值2.5亿元,利税5300万元,创节汇130万美元。批准固
定资产投资项目50项,总投资13.4亿元,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已有18项工程开工建
设,完成投资额9049万元。
技术人才趋之若鹜。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为重点,科技事业
迅速发展,各类科技人员迅速向开发区云集。据统计,正式调入的科技人员1493人,其
中,研究生以上47人,大学本科学历752人,大专学历457人,中专学历237人, 具有高
级技术职务的10人,中级技术职务的68人,其他技术职称的293人。
八、环境保护、城市建设:1992年全面完成环保责任书指标,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环
保责任书已通过市政府验收。 全年共完成污染源治理项目142项,完成总投资4310万元,
其中环保贷款1066万元。 竣工项目新增废水处理能力3.6万吨,年节水502万吨, 削减
有毒有害物质2.5万吨, 回收物资3.2万吨,综合经济效益205万元。当年建成投产的建
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98.2%。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42%,比上年提高0.37个
百分点,工业重复用水率达77%,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城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70%,
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城区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276微克/立方米,交
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9.8分贝,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城市建设又有新进展。 1992年全市城市建设完成投资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其中市区0.5亿元。竣工住宅建筑面积121.3万平方米,其中市区36万平方米。全市改、
扩新建普通及高级、 次高级道路60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30.5公里。 新安供水管道
29公里。 新增日供水能力6.9万吨, 峡山水库引水工程已于1992年4月份正式送水。城
区内又有5750户居民用上了煤气。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92年全市三所普通高
等学校在校学生4521人; 中等专业学校22处,在校学生16621人;普通中学700处,在
校学生42.92万人;职业中学63处,在校学生3.69万人;小学6011处,在校学生73.42万
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6%;幼儿园6666处,在园幼儿30.8万人;全市成人高校3处,
在校学生7449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121人。
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科技兴潍”战略不断推向深入。我市被评为全省“科技兴鲁”
先进市。一年来,全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44项,其中9项达到国际水平,38项填补国
内空白, 11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5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有15项成果获省星火
奖,有18项成果获中国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奖。全年专利申请425件,较上年增长20%,
累计实施专利531件, 实施率达40%。全年科技三项费用441万元,发放科技贷款9581万
元,建立科技发展基金291万元。全市共承担和安排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63项,这些
项目完成后,每年可新增产值8.8亿元,创利税1.2亿元,创节汇4000多万美元。全市厂
办科研机构162家, 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到144处,从业人员2067人,固定资产2亿元。全
市市县乡三级推广机构发展到1671个, 有100多个乡镇建起了农业技术综合大院,农民
专业协会发展到1149个。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3万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2429人,
中级技术职务2.69万人,初级技术职务13.4万人,评定农民技术员3.13万人。技术市场
日趋活跃,年内共发放技贸许可证355个,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235份,合同额达1.3亿元,
成交各类技术项目2750个, 技术交易额2.3亿元。实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6项,引进外
国专家35人。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共发表文艺作品3698件,其中电影《女人也是人》等一批
作品, 在全国影响较大,艺术团体全年演出1760场,演出收入167万元。成功地举办了
第九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共举办了15项大型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艺
术教育走出了一条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办学的新路子,文博图书工作稳步发展。市电
影公司共完成放映场次12.2万场, 观众9000万人次,放映收入730万元, 发行收入298
万元。全年接待演出团体250多个团次,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达3000多次,百万人参加。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92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1092
个, 床位16809张, 比上年增长4.8%,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1358人,增长5.9%。 农村
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进一步健全, 80%的乡镇卫生院基本完成改貌建设,合作医疗保健
制度覆盖率66.4%。共创建省级卫生城市8个,并开展了创建卫生乡镇活动,首批12处乡
镇已经达标。全市卫生改水受益人口比上年增长10.3%,达252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49
%。 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0.29‰和23.6‰。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
病率降低到十万分之九十点五,比上年下降11.1%。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组队参加了省十六届运动会,有5
人5次打破省纪录, 共获金牌24枚,银牌34枚,铜牌34枚。在全国少年比赛和省“希望
杯”比赛中,有6人打破8项省纪录,46人次破61项市纪录。向省输送高水平体育人才18
名。承办组织了第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聘请了国家体委18名特邀顾问。举办了乒乓
球、足球、棋类比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十、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据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1992年我市城
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882元, 比上年增长18.0%,人均生活费支出1577元, 比上年
增长13.0%。 据全市十二个县市区7050户农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1992年农民人均纯
收入957元,比上年增加99元,增长11.5%。
1992年末全市全部职工74.6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全部职工工资总额17.8亿元,
比上年增长19.8%,全部职工年均工资2452元,比上年增长13.5%。
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增长。 到199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1.97亿元,比年初增长
20.4%。 其中,城镇居民50.94亿元,增长27.6%;农村居民31.03亿元,增长10.3%。人
均存款由上年的787元增加到948元,增长20.5%。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 到1992年底,全市有210个乡镇、6483个村和611
个乡镇企业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启动运转,投保人数196万人,收取保费7293万元, 投保
率达57.1%。 全市507处福利企业共完成产值7.5亿元,实现利润5359万元,比上年分别
增长20%和23.3%,安置残疾职工8210人。29处外向型福利企业产品出口创汇940万美元。
全市乡村敬老院达660处, 集中供养五保老人9798人,占五保老人总数的52.5%。 全市
全年共发放自然灾害和社会救济款1149万元,社会捐款1000多万元, 投放扶贫款526万
元, 扶持贫困户3.4万户,脱贫2.4万户,脱贫率为72%,并对5860户常年特困户实行了
定向定量救济。
十一、 人口:据公安年报统计,199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19‰,人口死亡率为
6.48‰,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1‰。 全市年末总人口为86492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995827人。
注:公报中所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及工农业总产值等产值绝对
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公报所列数据包括五莲县。

(潍坊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