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8&rec=99&run=13

农业现代化

【概况】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90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099元,增长12.4%。完成农业增加值455.1亿元,增长4.1%。
【品牌农业】 大力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全面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加大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经营力度,打造一批知名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地域品牌。“中国食品谷”完成境内外注册,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市有19个农产品及其制品获“全国驰名商标”,86个农产品及其制品获“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398个农产品通过“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是全国认证数量最多的地市。潍坊禽肉、蔬菜出口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置,年出口禽肉产品6万吨以上,约占全省1/3、全国1/8;年出口蔬菜近100万吨,约占全省的1/4、全国的1/8。
【“四化”发展深入推进】 积极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努力培育继潍坊农业产业化之后的品牌农业发展新优势。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23400公顷,粮食总产量456万吨,粮食高产创建面积达到147333.33公顷;蔬菜产量1235.9万吨,增长3%;棉花产量2.5万吨,减少30.5%;油料产量20万吨,减少6.1%;烤烟产量2.5万吨,减少9.7%;水果产量80.8万吨,减少7.9%。畜牧产业链实现销售收入1030亿元,连续5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肉蛋奶总产量256万吨,出口禽产品6万吨,创汇2.5亿美元,禽肉出口量和创汇额稳居全省首位,全市畜牧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其中,肉类总产量133.8万吨,减少4.6%;禽蛋产量25.7万吨,增长3.6%;奶类产量25万吨,减少3.5%;大牲畜年末存栏35.8万头,减少5.6%;生猪年末存栏424万头,减少9.6%;家禽年末存栏10618.5万只,减少4.4%;生猪出栏806.3万头,减少4.5%;家禽出栏43380.6万只,减少6.3%。渔业总产值达到49.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9.2%;水产品总产量60.1万吨,增长0.2%。
加快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405333.33公顷,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63.9%。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快速发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量及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家庭农场发展到5738家;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19137家,数量、出资总额、成员总数都居全省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监管体系逐步成熟,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快构建,大型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农产品基本实现全链条可追溯;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高毒农药实现了供销社统一储备、专业队伍进行作业。加大对农产品的抽检力度,全年速测样品185720个,定量检测样品14135个,合格率达到99.38%。加快种苗产业发展,选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个,占全省审定品种13.9%;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8个,占全省审定品种33.3%。其中,山东华良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华良78”,成为潍坊市自1991年以来审定的第一个玉米新品种,实现潍坊市玉米育种新突破。种业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全市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55个,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蔬菜种苗生产基地、畜禽良种生产基地。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环境整治、乡村绿化“四件实事”深得民心,规模化集中供水覆盖人口占全市农村人口的94.7%,在全省、全国率先整建制达到国家新的饮水安全标准,提前两年实现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目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昌邑模式”成为全省、全国典型;村内道路达到硬化标准的村庄7272个,硬化覆盖率达到98.17%;全年完成造林21066.67公顷,四旁植树2816万株,中幼林抚育30000公顷,育苗19133.33公顷,全市森林面积达393066.67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479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5.5%。已建成农村社区975个,综合服务中心975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
【河流综合开发】 突出抓好“两河”流域生态建设。实施山丘生态涵养区、湿地生态带、循环经济带、绿色城镇带“一区三带”行动,重点推进交通网络构建、水生态培育、造林绿化、特色产业发展、特色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截至2015年年底,战略性研究、总体规划和6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潍河市区段保护与控制规划也已基本完成。防洪水利工程已完成投资2.9亿元,峡山水库新筑堤防等6项重点工程已完工,8项堤坝工程正在按照程序实施建设;水资源利用工程已完成投资1.1亿元,寿光市引水补源与灌溉等5项水资源工程建设已按计划启动。堤顶公路建设已完成投资4.71亿元,完成堤坝路75公里,58公里正在进行勘测,潍河市区段49.3公里堤坝路完成建设方案编制、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生态绿化工程已完成投资3.62亿元,完成区域造林2933.33公顷、水系造林4046.67公顷,建设人工湿地43处。沿河两岸布局64个农村新型社区,今明两年重点建设示范社区27个、特色村4个;新型农村社区已完成投资18.06亿元,昌邑市饮马镇山阳社区等20个社区已启动建设工作。争取政策性资金,已办理申请贷款165.5亿元,批复108亿元,到位35亿元。
【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35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360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58666.67公顷,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4666.67公顷,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2万公顷。抗旱应急调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全市投入资金12.1亿元开展抗旱,调引黄河水、长江水2.3亿立方米,保障了中心城区供水安全和北部农田灌溉。引黄(河)入白(浪河)工程于7月13日调试通水,引黄(河)入峡(山)工程于11月6日将黄河水调入峡山水库,两工程年可实现调水量2亿立方米。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80万千瓦,增长0.6%;联合收获机24884台,增长2.1%。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964万亩,机播面积994666.67公顷,机收面积904000公顷,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5%、89.6%和81.5%,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0.7%。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29333.33公顷,水肥一体化面积达22000公顷,化肥利用率提高2%。大力推行绿色控害技术,全市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26处,绿色控害面积达到30万公顷。
【农村民生持续改善】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投入省、市两级资金3074万元,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贫贷款贴息和“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项目,投入资金较2014年增长485%。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11.3万人,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脱贫目标。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不断提高,全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4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为146万名城乡老年居民发放养老金16.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并轨。居民供水、医疗救助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市中小学标准化率由11%提高到97%,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全覆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至40元。同时,基层力量薄弱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软弱涣散村班子整顿成效明显,党在农村执政基础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强化,全市农村保持和谐稳定。
(王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