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28&rec=221&run=13

昌邑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昌邑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属环渤海经济圈,市域总面积1627.5平方公里,辖6个镇、3处街道、691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58万。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6.2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列潍坊8县市第2位;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3亿元,增长8.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23.7亿元,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68.5亿元,利税78亿元,利润51.7亿元,分别增长8%、8.8%、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列潍坊8县市第1位;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7.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2亿元,分别增长7.9%和11.7%。昌邑市是“中国丝绸之乡”“华侨之乡”“中国溴盐之乡”“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和谐矿区建设示范点”“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市”“全国特色化品牌(产业)示范城市”“纺织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地区”“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市”“省级文明市”“山东省投资环境最佳县市”“山东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市”“首批山东省信息消费试点市”“首批山东省生态文化示范市”“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市”“全省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市”“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市”。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形成以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纺织服装、机械装备、食品加工、优质苗木等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新能源、电子商务、环卫保洁、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培植壮大昌邑石化、山东浩信、昌邑华晨、山东同大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三次产业比例由2014年的10.3∶55.5∶34.2调整为9.3∶54.2∶36.5。优势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昌邑石化实缴税金突破12亿元,成功入选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入围2015年度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和中国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百强;100万吨连续重整、180万吨柴油加氢项目已投产,油品全部达到国Ⅴ标准;总投资658亿元的中化工集团山东化工原料基地项目推进;康迈信世界最大商用车轮端产品基地、成泰化工等重点项目已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瑞其能风力发电项目列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胶莱河风电场并网发电,投资3.8亿元的华电瑞其能风电场二期和投资2亿元的分布式风电示范项目进展顺利。金丝达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获得国内127项专利授权和日本发明专利,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省、沙特达成协议,计划建设投资15亿元、日处理能力6700吨和投资7.3亿元、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城矿环保产业园列入首批“山东省城市矿产示范园区”和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科技研发项目。金晶生物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实现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新突破;全市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0家;建成企业院士工作站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个,引进联合建立科研院所13个,滨海化工新材料孵化中心引进25家科技型初创企业孵化,鼎基工贸小企业创业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基地。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2名。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成为全国产粮大县,在全国率先推行棉花全程机械化新模式,获批国家级农田水利项目县、山东省首批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县市。《昌邑市2015年涉水涉地资金整合总体方案》获得省4部门批复同意。昌邑市“土地托管服务试点项目”获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批复,成为唯一不在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市之内争取到项目扶持的县市。与省农科院签署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农业部新型肥料研发基地”落户昌邑市。北方绿色物流园项目被列入2015年省重点建设项目,中国北方花木城被列为省服务业载体项目。建成全国首个“养禽大学”,昌邑大姜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总投资3680万元的全国第四批小农水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2014年度项目全部竣工,农业标准化基地发展到36万亩,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80个、绿色食品品牌20个、有机食品品牌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个。
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规划建设中国棉纺城电商产业园,棉纺织品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中心成为省中小企业局易商网首个建成运营的子平台,被评为2015山东中小企业创业“互联网+”卓越平台。依托园区成功承办第二届全国微商创业大赛齐鲁赛区赛事暨潍坊首届微商大会,为全国6个分赛区之一。与山东海盈互联公司合作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全球贸易通跨境电商基地已入驻企业60家,出口总量已增加10%。发展环卫产业,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打造“昌邑模式”,包含521项标准的标准体系已通过国家标准委专家验收,是潍坊市首批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服务业试点项目,被评为“全国环卫行业优秀集体”,荣获“全国环卫行业创新奖”。成立昌邑康洁环卫集团,在全国率先走出事企分离、管干分开的市场化新路子,被授予“潍坊市突出贡献奖”。目前,公司业务已拓展到国内10个省份、70余个县(市、区),成立了400余处项目部,托管合同总额达115亿元。康洁环卫集团迈出国门,承接巴基斯坦卡拉奇市每年合同额10亿元的保洁权,开启中国环卫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先河。规划建设山东城乡环境管理学院,打造全国环卫专业教育龙头基地,填补国内高校城乡管理人才空白。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青山秀水旅游度假区、博陆山风景区等正式营业,潍河70公里旅游长廊初具规模。
实施“蓝黄”战略,突破滨海成效显现。发展“园中园”,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石油天然气低碳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纺织食品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特色园区。落户项目153个,总投资574.1亿元,金典化工等104个项目建成投产,先进装备制造等5个“园中园”初具规模。下营工业园被评为全省首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特色产业园,龙池工业园被评为潍坊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柳疃工业园被评为潍坊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3亿元,配套面积57.2平方公里,“一港、一坝、一闸”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投资36.6亿元的下营港及临港物流园正在建设,蒲东沿海防潮堤建成后将拓展发展空间20平方公里,潍河(下营)防潮蓄水闸10亿元建设资金已落实。潍坊滨海产业园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到位。下营滨海新城完成投资11.4亿元。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并购重组项目18个,为转型发展腾出空间。与中科院寒旱所合作成立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中心,开展滨海盐碱地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研究。成功加入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
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面貌改善。19个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建成使用,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在全省领先。“智慧昌邑”纳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项目库;在潍坊率先建成光网城市,提前实现2020年“宽带中国”战略目标。市民“一卡通”和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运行。城市基础设施惠及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柳疃镇、饮马镇通过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考核,入选全国重点镇;柳疃镇获评潍坊市唯一的第四届全国文明镇;山阳村获评全省唯一的全国第二批宜居村;西付村入选省第二批“宜居村庄”示范村。建成城乡社区服务中心90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市691个行政村(社区),拆除违建建筑1.2万处,610个村村内道路实施硬化,新建、改造县乡道路1517.2公里,行政村通油路达100%。实现“一市两网”供水格局,集中供水覆盖率100%,提前两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和动力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358项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做法在全省推广,成立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昌邑分中心。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列入省级示范平台。探索运营PPP融资模式,实验中学迁建等6个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总投资额38.25亿元。金融体系更加完善,新引进兴业银行和北海村镇银行,市财政出资3亿元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4家企业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柳疃棉纺城公司1万平方米公用型保税仓库建成,结束无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的历史。
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提高。2015年,完成民生支出35.6亿元,增长49%。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潍水学校、技师学院等投入使用,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在潍坊市率先实现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即时结报,是潍坊市唯一连续25年荣获人口目标一等奖县市。承办“十艺节”部分展演节目,成立市演艺中心。承办首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手球交流活动、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手球比赛等重要赛事,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3300元,城市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480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49.1亿元,发放各项社保待遇44.3亿元。成立民生热线服务中心,整合公共服务热线68条,吸纳社会服务机构260多家。实施水资源管理保护行动,抓好节水城市建设等23项重点工作。
严守两条“底线”,安全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化。完善网格化、实名制管理和专家查隐患制度,规模以上企业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开展“三八六”环保行动,完成丰产河、堤河等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和城北、城西污水处理厂等人工湿地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昌邑市滨海湿地公园跻身国家湿地公园行列。完成自备井整治任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6万辆,城市居民管道燃气普及率100%,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40万亩,空气质量等考核指标居潍坊市前列。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到昌邑调研外经贸工作】 10月2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到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在浩信集团加工六车间,郭树清了解发动机缸体、制动鼓、轮端集成系统等产品性能、技术、销售等情况,询问企业运行情况及产品外贸出口情况。浩信集团自主研发的轮端集成系统,使用寿命大幅提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企业在外贸业务中坚持打造自主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浩信集团重视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做法,得到郭树清的高度评价。
【昌邑市荣获第四届省级文明县(市、区)称号】 8月20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济南召开。昌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第四届省级文明县(市、区)称号,昌邑市柳疃镇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昌邑市卜庄镇大陆村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昌邑市教育局获得第三届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昌邑市柳疃镇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 3月1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其中,昌邑市柳疃镇荣膺“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是潍坊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镇。柳疃镇共有72个行政村,1.4万户,4.8万人,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
【昌邑市被评为2015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11月23日,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2015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公布2015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区、镇名单,青州市和昌邑市入围2015年度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前100个县市(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分列第73、82位,昌邑市较2014年前进4个位次;同时,上榜2015年度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前100个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列第66位,较2014年前进4个位次。
【昌邑石化入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 8月25日,2015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会上发布“2015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昌邑石化位列第31名。同时,昌邑石化入围“2015年中国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百强企业”排行榜,位列第11名。“中国化工企业500强”评选活动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联合组织开展。与上届相比,本届500强企业群体结构变化较大,平均销售收入为86.9亿元,提高14.2%;前100名平均销售收入增长率达14%。
【奎聚街道】 位于昌邑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67.8平方公里,辖60个村(社区),总人口8.5万,耕地面积2582公顷。2015年,全街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017万元,同比增长15.7%;地方财政利税总额21807万元,同比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445.5万元,同比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20529万元,同比增长8.0%;利润总额14625万元,同比增长5.8%。
奎聚街道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有东方家园、金域华府、城市金典等多个优质小区。服务业繁荣发展,中百佳乐家、全福元等大型超市、商场有数十家,翰林大酒店等星级酒店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以纺织印染、机械制造、电动机车等行业为主导,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有17家。金丝达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取得显著效益,多项技术获国家专利;巨彩数码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将数码喷印技术应用于纺织印花,居行业领先地位。特色农业独具优势,拥有昌邑市最大的林果、花卉和苗木生产基地。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东利老年公寓、辛一老年公寓设施完备,实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
党工委书记 孙 磊
办事处主任 陈大生
【都昌街道】 位于昌邑市中西部,面积191.4平方公里,辖82个行政村,2.8万户,人口8.8万人,耕地面积11866.7公顷。2015年,全街道完成地区成产总值56.3亿元,比上年增长7.9%;地方财政收入1183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8.1亿元、利税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7%和13.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
都昌街道盛产大姜,素有“大姜之乡”的美誉,大姜种植面积1.9万亩,年产量6.8万吨,产品出口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昌邑草莓”“昌邑鲫鱼”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设东侯、西永安2个千亩葡萄园,栽植巨星、玫瑰香、维多利亚等十几个葡萄品种,每年都举办葡萄节。都昌街道西部有昌邑市第二大湿地群落,现有原生态芦苇地466.7公顷、鱼塘666.7公顷、藕塘80公顷。辖区内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有昌邑石化、同大集团、华晨集团、岱盟德、亿兴化工等大型企业入驻。引进潍坊麦村公司投资800万元建设“淘村购”线上购物平台和创客孵化基地,为优势产业产品搭建代购、代销网络平台。华海电商项目开展校企合作,打造“产、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式”实训基地,实现对大学生、社会再就业人士等的实战培训工作。
党工委书记 张英杰
办事处主任 孙秀卿
【围子街道】 位于昌邑市东部,面积161.88平方公里,辖127个行政村,28861户,人口10.04万人,耕地面积9840公顷。2015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6亿元,比上年增长2.6%;地方财政收入9941.1万元,比上年增长0%;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789159万元、利税209541万元,分别增长8.5%和7.6%;第三产业增加值1394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8元。
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金口大桥、院校街大桥、南环路、院校东街、滨河东路的投入使用,22平方公里东城新区发展框架形成。公共服务中心东区、潍水休闲生活区、院校东街、围子片区、祥龙御园等六大片区已完成商住楼、住宅楼建设78栋,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机械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拥有国内最大的汽车轮毂、制动鼓、刹车盘、洗衣机用弹簧生产基地,被山东省机械厅命名“鲁东铸造城”。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机械铸造业基地、潍坊市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潍坊市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苗木产业发展迅猛。产、管、供、展、销、运等产业链条逐步健全,全街道苗木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共有600多个绿化树种。占地面积7000亩的绿色经济新兴产业园区(包括“两园一城一长廊”,即中国北方绿色物流园、绿博园,中国北方花木城,绿色长廊)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凸显。2011年被授予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的绿博园,连续举办十三届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和十届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围子街道先后获得第二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山东省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强镇、山东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绿化示范乡镇、山东省最佳休闲乡镇、山东省苗木花卉百强镇、全省十佳苗木乡镇等称号。
党工委书记 宋晓波
主 任 史志强
【龙池镇】 位于昌邑市西北部,面积158.4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7631户,人口2.4391万,耕地面积3914.53公顷。201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地方财政收入7831万元,比上年增长13%;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6.2543亿元,利税7.41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20.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25元。
龙池镇地处蓝黄“两区”建设前沿,北部海岸线长约6公里,主要海产品有40余种。沿海地下蕴藏着大量卤水、溴素、石油等资源。拥有盐田27万公亩,年产原盐100万吨,溴素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龙池的优势在滨海,120平方公里的龙池工业园区是加快滨海开发的重要载体。已落户海能化学、三力本诺等项目16个,总投资60多亿元,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2015年,获批潍坊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龙池属革命老区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北白塔烈士祠、孙膑庙、陈干墓、齐西故居群等6处历史文化遗迹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凭借着剪纸技艺的挖掘和传承,获评“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齐西村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山东省传统村落、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首批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编撰《龙池年俗》,王锡芝剪纸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池抗日战争纪念馆成为全国首家由乡镇承建的抗战纪念馆。龙乡水韵、千年古村文化旅游项目顺利启动,以举办“首届古村旅游大会暨首届龙乡文化节”为契机,推进龙文化主题生态观光园和抗战纪念广场建设。
党委书记 许增贤
【柳疃镇】 位于昌邑市北部,面积324.7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13889户,人口48000人,耕地面积5000公顷。201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地方财政收入13439.7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48.4亿元,利税5.8亿元,分别增长16%和17.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0元。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生态镇”“山东省中心镇”“山东省首批‘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山东纺织印染产业第一镇”“山东省产业化驱动城镇化十强镇”“潍坊市第一批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镇”。
纺织印染、盐及盐化工是柳疃镇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全镇共有各类企业42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产丝绸、纯棉、化纤等各类布匹13.3亿米,年印花、印染生产能力15亿米。产品覆盖丝绸、化纤、涤棉、纯棉、装饰布、色织布六大类230多个品种,是江北最大的装饰布生产基地,中国棉纺城是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纺织、印染生产基地和专业棉纺市场。全镇共有盐田52万公亩,年产原盐225万吨。盐化工企业9家,年产溴素2.3万吨。柳疃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已完成基础配套1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35家,总投资93.5亿元。
党委书记 王明胜
镇 长 肖 波
【下营镇】 位于昌邑市北部,面积220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7577户,人口2.4万,耕地面积3351.5公顷。201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9.54亿元,利税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8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28元。
下营镇海岸线长18公里,浅海滩涂4.6万亩,渤海莱州湾盛产三疣梭子蟹、东方对虾、鲈鱼等名优水产;是全国知名的溴素及原盐产地,区域内现有国家一级渔港一处,下营商港正在规划实施中。“海上”重点发展精品海洋渔业,形成滩涂贝类养殖产业带和现代化海水养殖示范区。其中,东方对虾、银鱼、海参、单环刺螠(海肠)、三疣梭子蟹为下营名产。“陆上”突出发展工业和休闲旅游业,下营工业园是建设以海洋精细化工、石化盐化一体化为主导的高端化工园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为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内面积最大的工业组团。园区内已落户项目93个,投资额达380亿元,已投产项目60个。整合各类海洋旅游资源,形成以月牙湖景区为“龙头”,依托万亩生态林场和滨海湿地公园,突出建设“渔港观光、滩海拾贝、渔家品鲜”滨海休闲旅游区。
党委书记 马守玉
镇 长 孙效治
【卜庄镇】 位于昌邑市东北部,地处潍坊、烟台、青岛三市交界,面积115平方公里,辖95个行政村,16170户,人口5.2万人,耕地面积7866.71公顷。2015年,全镇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地方财政收入5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收入386963.9万元,利税55262万元,分别增长6.2%和6.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6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00元。
卜庄素有“侨乡”美誉,在外华侨245人,遍及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卜庄提出“建设大美卜庄,造福侨乡百姓”的发展思路,即打造“人文美、生态美、生活美”的大美卜庄。构建以“姜泊五大功民国建筑群休闲文化庄园”“王滨电影历史长廊纪念馆”“慈云院民俗文化庙会”“大陆梨枣采摘节”为亮点,以茧绸文化、陶艺文化、草编文化、商贸文化、侨乡文化为特色的乡村观光休闲旅游路线,突显人文美;突出区域绿化、特色种植、环境保护,把绿色生态与富民强镇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生态卜庄建设展现生态美;改善公共资源条件,共享发展成果,打造宜居乡镇,塑造生活美。
党委书记 刘广杰
镇 长 朱永红(女)
【饮马镇】 位于昌邑市中南部,面积171.5平方公里,辖101个行政村,24487户,人口8.58万人,耕地面积9520公顷。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157元。
饮马镇是全国重点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山东省中心镇、省级环境优美镇、省级旅游强镇、山东省农机安全“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活动示范镇、山东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潍坊市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镇、潍坊市农业十强镇、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镇。
饮马镇形成以瑞其能风机、同大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派康塑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杨金华纺织、恒丽非织造布为代表的纺织产业,以中云机器、凯德塑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以鸿阳石英砂为代表的矿产开采业等现代特色产业集群。农业发展向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以“天福园”葡萄、隆达育种为重点的5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做好与乡村旅游的结合文章,加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博陆山景区生态开发力度,举办六届梨花节和一届山阳大梨采摘节。山阳村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宜居村庄” 和山东省第一批“宜居村庄”,成为潍坊市唯一入选村庄;常屯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党委书记 曲 伟(女)
镇 长 闫胜平
【北孟镇】 位于昌邑市最南部,面积178平方公里,辖92个行政村,20322户,人口7.2万人,耕地面积1053公顷。2015 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地方财政收入3652.8万元,比上年增长64.1%;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40000万元,利税4000万元,分别增长12.9%和19.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78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0元。
北孟镇是昌邑、高密、峡山三县(市、区)交汇中心镇。民营企业达到300余家,形成以机械制造、纺纱织造、纸箱包装、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为主,电子商务、玩具制作、饲料加工、掌上农资等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培育花生、大蒜、半夏、大棚果、梨枣、黄金梨、苹果、核桃、草莓、大姜、葡萄、西瓜多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各种配套完善,是一座宜居宜业、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小城镇。
党委书记 陈 诚
镇 长 于遵刚
(刘伟刚)